能成為大佬的企業,必定是專注一個大規模用戶的細分市場。比如,比亞迪專注新能源汽車、萬科專注年輕人市場的房地產、海爾專注生活家電...
其實,食品領域,也有很多這樣的企業,幾十年都專注某一個單品,並成為行業的大佬,比如王老吉專注涼茶飲料、農夫山泉專注礦泉水、洽洽食品專注瓜子、三全食品專注速凍食品...
近日,我們還看到一家獨特的企業,他們專注魚類休閒零食,這家食品公司就是湖南省華文食品有限公司(簡稱「華文食品」),已經專注魚類休閒零食10年了。
資料顯示,華文食品是我國休閒滷味魚製品企業代表,主要品牌為「勁仔」,湖南衛視主持人汪涵曾經為其代言,目前由鄧倫代言,目前正在資本運作。
2020年6月4日,證監會網站披露,華文食品IPO順利過會,登陸A股後它將成為「魚類零食第一股」。
據權威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休閒食品市值突破了萬億大關,並且增長率仍保持在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梳理發現,在A股市場,目前有16家上市休閒零食企業中,無一家以魚類休閒零食為主。在這一細分賽道,華文食品算是獨佔鰲頭。
自2010年創立以來,華文食品成功將勁仔小魚打造成了十億級大單品,成為魚類零食第一品牌。目前勁仔小魚的年銷售額達到7億元,成為了國民零食品牌代表。該公司除了魚類零食,還經營風味豆製品和風味肉製品零食發力,也創下年營收近2億元的佳績,並躋身各自賽道前列。
另外,在資本運作上,華文食品獲得聯想的投資。
根據報導,2016年,華文食品獲得了聯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團3億元的投資,這是近年來國內休閒食品領域最大的一筆戰略投資。在後續系列資本操作下,佳沃(青島)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持有華文食品19.80%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另外,招股說明書顯示,近年來,華文食品進入到蓬勃發展期,業績實現持續快速增長。2016年至2019年1-6月,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97億元、7.67億元、8.05億元、4.40億元。
其實,華文食品傲嬌的成績背後離開一個人,他就是華文食品創始人兼董事長周勁松。
周勁松,是平江起義的革命烈士後代,出身貧農。畢竟,窮人家孩子孩子早當家,為了幫助家庭減輕負擔而放棄學業進入社會打拼。
1987年,他發現食品經銷的賺錢機會,於是決定售楊梅、果脯、蜜餞等加工食品,並經常騎著自行車把加工食品送到各鄉鎮商店,從而賺取差價。兩年間,由於勤奮和能吃苦結識了很多商店和食品廠老闆,這為他後期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儘管,周勁松的靠著勁仔小魚贏得資本和市場的青睞,但是他的發家產品卻是醬幹。
1990年,周勁松的一位叔叔,從事平江醬幹生產,他對周勁松這兩年的勤勞與努力給予了肯定,決定向他傳授醬幹的製作技術。全面掌握醬幹生產工藝後,周勁松決定自立門戶開始創業。
由於起步晚,規模小,沒有競爭優勢,周勁松發現市場在湖南岳陽和長沙發展比較艱難。於是,他開始思考,是不是要避開正面競爭。1994年12月,周勁松從湖南長沙出發,到湖北宜昌,到襄陽,一路北上,最終選擇在河南洛陽落腳。1995年1月,周勁松租了一百來個平方米的場地,開始做醬幹生意。
因為,當地競爭少,技術過硬,周勁松的醬乾產品獲得當地用戶的喜愛,1997年,周勁松的產值開始突破百萬元大關。
在周勁松醬幹生意的風生水起之後,湖南平江的老鄉們紛紛效仿他,並跟風到洛陽、鄭州、駐馬店等地方投資辦廠,生產銷售麵製品和豆製品。據不完全統計,作為醬幹走出平江走出湖南第一人周勁松帶動了10萬人在全國各地創辦休閒食品企業。
由於惡性競爭、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周勁松的醬幹生意發展緩慢,並因粗放式擴張開始出現了管理失控與效益下降的後遺症。
2010年,周勁松決定,依靠自己多年的調味研發經驗,進軍魚仔市場。
周勁松調研發現,由於魚仔製造企業眾多且分散,市場主要集中在本地,知名度極低,且受限於地域風味,未形成較大規模和影響力。
於是,周勁松帶領團隊通過升級原料、工藝等,並結合各地口味偏好,推出南滷、北醬、東香、西麻、中辣等五種經典口味,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經過10年的發展,如今,周勁松成功將勁仔小魚打造成了十億級大單品,成為魚類零食第一品牌。
為了打造休閒快樂品牌形象,周勁松特意聘請專業諮詢機構策劃品牌推廣方案,邀請著名娛樂節目主持人汪涵作及鄧倫等一線明星代言。
目前,華文食品的營銷網絡基本覆蓋全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合作經銷商超過1000家,還入駐形成京東、天貓、拼多多、微信小程序等多位一體的電商渠道布局,並巧用新品戰略拓展廣闊市場。
然而,高速發展的華文食品,也遭遇產品單一、研發疲軟的窘況。
數據發現,除風味小魚與豆乾外,華文食品的產品類型再無較大突破。根據媒體披露,2016年至2019年1-6月,華文食品的研發費用僅為233.69萬元、306.39萬元、395.74萬元、268.17萬元,佔營業收入分別為0.59%、0.40%、0.49%、0.61%,遠低於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
另外,華文食品也在招股書中表示,如果研發能力不足導致不能持續開發新產品,或市場競爭格局發生不利變化導致不能為已開發的新產品成功打開市場,都可能使公司面臨較高產品結構單一風險。
面對實際問題,不知道周勁松是否已經規劃好下一步的路徑與策略...(作者:農業行業觀察 馬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