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意義,就在於無論你何時重讀,它依舊經得起你的細細品味。讓你代入,甚至在其中發現你正苦苦追尋的東西。
大時代,女人如何學會愛? 錢,愛人,家人,土地……如何抉擇?永遠的初戀和總覺遺憾的眼前人,到底哪個才是你的真愛?
【美】經典小說《飄》和其同名改編將近4小時的愛情電影《亂世佳人》告訴你——哪些東西才是永恆。
經典閱讀有門檻,人年輕的時候看經典總看不出人家說的那個好來,為啥呢?
不是後來的我們變聰明了,而是好的藝術真如賞梅,要挨過三冬四夏,受些苦痛,雪盡後看梅花,方知其中金貴。
小說《飄》我是先看小說的,剛進大一。說實話,完全不像《簡愛》那樣投入。
電影《亂世佳人》大三時看的電影,在長沙嶽麓山腳下那所風景如畫、美女如芸的大學裡。電影票兩塊錢一場,我認識那裡的管理員,和那時的男朋友一起省下了一頓盒飯錢。電影是投影儀放的,幕大,但清晰度不高。而最可怕的是這部賞譽世界的經典愛情片在當時並沒有打動一對熱戀中的情侶。我清楚的記得,我那不爭氣的理工男友當時足足睡了一個半小時,都快打鼾、流哈喇子了,這一幕自然成了他落入我手中的一個千年梗。但實際上,我當時也並非全然看懂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心裡空落落的,只是影片結局斯嘉麗對於真愛的猛然省悟多少觸動了我:愛一個人不要等到離別時才知道珍惜。或者說,用中國的一句古詩: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事隔多年,經歷結婚、生子和人生的起起伏伏後,再看此片,也許我們讀到的就不只是愛情了,還有大時代,身處亂世裡那種生的力量:人活著要面對時代、苦難、情感等諸多問題時應持的那種力量。
一、縱深歷史背景下的「人的大寫」:愛和活著,哪個重要?
大時代,小命運。時代的一粒小塵埃,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這是一部「斯嘉麗」版的《活著》,為了活著,可以嫁不愛的人;為了活著,可以跟自己不屑的人做交易;為了活著,弱女子也可以舉起槍來殺人;……不惜一切的,只為了活著。這就是特定歷史背景下人的命運的史詩書寫。
《亂世佳人》絕不能等同於一般的愛情故事,在戰爭的屍橫遍野中,個人的情感與命運就像片中那些由近而遠的長鏡頭那樣,被縮成了一個可有可無、隱約可尋的小點。相比國破家亡之際的臨危受命(給情敵接生、白瑞德只護駕半路)和幾度託孤,情感的糾葛絕對只能是奢華和空洞。
時代洪流之中,個體能夠選擇的機會並不多。《亂世佳人》中,斯嘉麗能思考和選擇情感的空間是極狹小的,不要說她的第二次婚姻不過是家族存亡與個人幸福的一個交易。活著,才是第一要務。
很多時候,原本你是疲憊了想摸個地方依靠一下,才發現滿眼皆是要依靠你的人。斯嘉麗離開了戰火紛飛的亞特蘭大,回到故鄉父母的莊園,原來以為可以回到父母庇護的懷抱。回家才發現,母親已逝,父親痴呆,兩個妹妹毫無主張,所有的人正等著自己來做主心骨。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想做小女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事情來了,好像也只有自己能硬著頭皮上了。斯嘉麗如此,《大宅門》中的二奶奶如此,《紅樓夢》裡的王熙鳳、探春何嘗不都是如此而已。
二、愛到卑微與初戀魔咒:為什麼斯嘉麗總忘不了阿什利?
太愛的人常常把自己低落到塵埃裡,忘記了真正的自己。斯嘉麗為了氣阿什利,賭氣和自己不愛的人結婚了;為了見到阿什利,不顧流言蜚語,喪居期間就跑到亞特蘭大來;為了愛,她答應了在戰亂中照顧他的妻兒,她後來真的也做到了……只為他在趕赴前線之前親口對她說句」我愛你」,然而沒有。
初戀難忘懷,因為那是春天的第一聲清脆的鳥鳴。愛情的火鳥,她毫無先兆就飛進了我們的心靈大樹裡做窩,她甚至像一隻啄木鳥,在寂靜的春天,一次次啄進了我們的心房。這個樹洞,許多年以後,一直空著,在某個不經意的午後夢裡裡你的歸來仍是初見模樣。。。電影《世亂佳人》沒有說後來的斯嘉麗留給阿什利的樹洞能否修復,想想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周慕雲多年後(梁朝偉飾)去吳哥窟的樹洞訴說,愛過,哪有那麼容易說忘就忘。
真愛過,無論悲喜,都是成長。斯嘉麗在阿什利的愛裡失落過,絕望過,然而長大。愛讓她學會了擔當,學會了包容。愛,讓她擁有生活的勇氣。因為愛,斯嘉麗照顧了阿什利的妻子梅蘭妮,因為愛,看似軟弱的梅蘭妮和斯嘉麗一起瞞過家人的耳目,埋葬了入室搶劫的兵痞。因為愛,兩個似看互為情敵的女人之間有了真愛與理解。這是《亂世佳人》最動人的地方,也是區別於一般爛俗三角戀模式。
斯嘉麗為什麼總忘不了阿什利?因為沒有得到。這可能是人們關於初戀難忘最殘忍也最真實的答案。在阿什利失去妻子時,斯嘉麗才發覺原來阿什利在自己的心底並沒有那麼重要,或者說她猛然想到了那一個即將失去的愛人白瑞德。
人世間的愛情並不對等,你深深愛上的人,卻往往深深地愛著她人。或許是你好不容易愛了,他卻不愛了說要告別了。斯嘉麗曾經深深愛著的阿什利,卻深深地愛著她的梅蘭妮。當斯嘉麗發現自己原來真愛的是丈夫白瑞德,只不過她已消磨殆盡了白瑞德對她的所有的愛和耐心,正要轉身離開。
三、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深愛如何別錯過。
斯嘉麗是深愛白瑞德的,只是為什麼她自己之前一直不知道呢?人生就是這般,就如我們需要氧氣,但正常的時候我們自由呼吸,我們並不以為然。當我們病著,需要氧氣時,才發覺這東西原來這麼重要。愛情大抵亦如此。我們只在遙想愛在彼岸,而錯失此岸真愛。
有一種相愛,是他記得給你買喜歡的帽子,而你也有意把帽子戴反,讓他給你戴正。或者當你遇到困難,你仍會本能的想到他,他也會想都不想,帶你穿越烽火。
有一種愛是,他能發現你手上皮膚的粗糙,他知道你的假裝,他戳穿你的不堪,因為他在等你的示弱。
有一種愛是,他許諾你最大的鑽戒,最美的莊園。
有一種愛是,他會吃醋,他會霸道,他即使在別的女人那裡,依然提到的只有你。
只是,愛亦不能免俗,真愛亦有較量,誰都在等另一個人先說那句「我愛你」。而有時真愛,是愛另一個自己,斯嘉麗不知道如何愛白瑞德,也是源於白瑞德一直就不曾把她當個一個女子來愛,他是把她當作一個「與自己相似」的知己來較量,這種不同常規的愛的模式註定他們愛的坎坷。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 同的個體,對於橡樹,你是要木棉的愛,還是滿足於凌霄花與棲落樹枝的鳥兒的愛呢?而大約每一棵木棉的心裡都裝著一個金絲籠鳥兒的夢,而每一隻被關在金絲籠的鳥兒都暢想著——像木棉與橡樹那樣風中遙對、相互致意的對等。
也許,還是古代才子佳人小說裡那句最管用: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打住!為了忘卻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