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活力湧流 築建宜居之城

2020-12-11 大洋網

為什麼選擇廣州?「完善的產業鏈條,優質的營商環境,留得住人才的宜居生活。」廣州基準醫療公司創始人範建兵如是說。

智聯招聘聯合恆大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顯示,廣州2016年-2019年人才淨流入量佔全國人才流動總量比例逐年提高,人才持續穩定淨流入廣州。廣州的人才活力不僅體現在數量上,還體現在質量上。最新數據顯示,在穗工作的「兩院」院士達到115名,高層次人才有1224名,外籍高端人才有3117名,人才綠卡持有者達到7056位。

城興人,人興業。有人才的活力湧流,才有蓬勃的城市脈動。如何為人才營造引得進、留得住的成長環境?廣州用務實服務寫答卷,擘畫出人才強市的美好未來。

科研平臺聚智 產業鏈條引才

獲批建設規模化部署5G商用試點城市,獲科技部支持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獲授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示範園區,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授予「全球定製之都」案例城市;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樂金顯示OLED、粵芯晶片、百濟神州等重大項目紛紛投產,高新技術企業超過 1.2萬家,IAB和NEM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有項目,就有平臺;有平臺,就有天地。廣州,讓人才有施展拳腳的空間,有創造美好生活的可能。記者了解到,廣州已經連續5年戶籍人口增量在40萬以上,位居一線城市前列,人才聚集效應凸顯。

在吸引全球「高精尖缺」英才上,廣州更是出盡法寶,提出「廣聚英才計劃」, 構築「1+4+4+N」高端創新平臺體系,為全球人才營造創新熱土、智力高地。

「有同行曾問我為什麼不到北京、上海,現在公司發展基本驗證了我的判斷是正確的。廣州有豐富的醫療資源,我們正聯手鍾南山院士進行全球規模最大的肺癌早診早篩項目,這在國外是難以想像的。」範建兵興奮地說。

院士資源、科研機構資源、高校資源成為廣州延攬全球人才的「金招牌」。82所高校擁有量,位居全國第二;20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41家省級重點實驗室,位居全省第一;186家在穗科研機構,佔全省63.1%。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首次將廣州與深圳、香港組合,形成「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排名全球創新集群百強第2位。《機遇之城2020》「智力資本和創新」排名廣州從2019年第4位上升至第1位。廣州在《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上升至63位,人力資本是排名提升最大「加分項」。

▲大灣區國際人才一站服務窗口

政策頻拋「繡球」 宜居樂土留才

落戶、安居、生活……對來穗青年人才來說,落戶問題是第一道關,廣州在落戶政策上不斷創新,頻向人才拋「繡球」。

今年9月,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向社會徵求意見,擬將「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才入戶條件放寬為參保即可入戶。在剛剛表決通過的新修訂《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明確提出要完善人才引進和積分落戶政策,推動人才城市的戶籍準入年限在廣州累計認可。這意味著,外地城市的人才,如果轉到廣州工作,無需重新參與積分落戶,而是在原城市準入年限的基礎上繼續計算。

除不斷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外,廣州於2016年在全國率先制定發布「人才綠卡制度」,為非廣州戶籍的8大類人才在出入境和停居留、購房、購車、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戶籍居民同等待遇。今年7月,廣州市還正式啟動博士安家費申報受理工作,對符合條件的境內博士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安家費。

2018年,遺傳學博士孟博離開工作生活9年的加拿大回到國內,並在2019年來到廣州就業。今年年初,她拿到了人才綠卡、廣東省優粵卡,目前在申請廣州市黃埔區精英人才計劃。

2020年7月1日起,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事項網上辦理正式上線。對在廣州市行政區域範圍內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在廣州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超過其按應納稅所得額的15%計算的稅額部分,給予財政補貼。

在廣州,孟博切實感受到政府對於回國人員的歡迎和接納,並協助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

《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認為,發展速度較快、生活成本較低是人才穩定流入廣州的主因。2019年廣州GDP增速達6.8%,高於其他一線城市,但生活成本在一線城市中最低。

「在選擇廣州創業的時候,我就考慮到員工的生活壓力問題,過高的住房成本也會讓公司留不住員工。現在公司約有100人,相對輕鬆的生活,也讓他們有更好的工作狀態。」範建兵說。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善仕:

打造創業和創新平臺 吸引產業與研究人才

在2019年琶洲產業協同創新發展論壇上,劉善仕透露,他通過簡歷等多種方式,對廣東各市的人才分布情況做了調研,並給出了攬才之策。

他將5G、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信息化、高端製造、生物製藥六個領域的人才定義為「高層次人才」。在廣東省,廣州和深圳幾乎包攬了六大領域超過80%的人才,廣州生物製藥領域人才佔全省44.59%。

劉善仕強調,吸引人才不僅要靠優惠政策,軟體也很重要。軟體包括技術環境、政策環境、事業環境、金融環境。他還建議,政府部門在做人才吸引方面的工作時,應該著力打造兩個平臺:創業平臺和創新平臺。創業平臺吸引的是產業人才,創新平臺吸引的是專業人才,或者說研究人才、科技人才。

廣州市政協委員黃家倫:

編制緊缺高端人才獵頭目錄 鼓勵候鳥高層人才引進

黃家倫從企業實踐的角度,向廣州引才工作建言獻策。

他表示,當前廣州仍存在高端創新人才、創新團隊不足的問題,建議根據廣州市的現實需要,通過第三方人才機構或者智庫,編制緊缺高端人才獵頭目錄。

此外,他表示還要完善專項引才機制。黃家倫提到四點:一是辦好海交會等引智平臺,加大組織赴海外招聘人才工作的力度。二是擴大人才綠卡申領範圍,取消六個月限制,鼓勵候鳥高層人才引進,更好發揮聚才效應。三是進一步發揮用人單位在引進和使用海外高層次人才的主體作用,鼓勵用人單位創新薪酬分配製度等吸引和激勵人才。四是進一步推進人才資源市場的規範化、高端化建設,加強與海外留學社團、境外人力市場、獵頭機構和駐外機構的聯繫,引進和培育一批國際獵頭公司機構。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書寫一篇「青春正好、活力四射」的大運故事 活力之城 成就夢想
    書寫一篇「青春正好、活力四射」的大運故事 活力之城 成就夢想 成都日報 2020-12-24 07:26
  • 河南南陽:宜居家園 活力之城
    公園裡,市民們民俗表演趣味橫生;小區遊園裡,人們運動健身,樂此不疲;廣場上,太極愛好者舞起太極,一招一式行雲流水……宜居家園,盡顯生動與活力。金明:昨日,暖陽如春。市人民公園民俗活動中,跑「犟驢」大媽舞蹈隊的精彩表演吸引了眾多遊客。方向:愛護環境,從小做起。
  • 淮海國際陸港起航 宜居之城正在崛起
    高起點的新城建設、優越的自然資源景觀,不僅促進了人氣商氣匯聚,更為一座宜居之城的崛起打好了基礎。 淮海國際港務區正式成立 徐州淮海國際陸港位於泉山區的西北部,距萬寨港9公裡、距高鐵站17公裡、距觀音機場45公裡,交通區位及發展多式聯運的優勢顯著。
  • 【地評線】潮評|讓創新活力充分湧流、創造潛力競相迸發
    要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目標,就要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因為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偉大創造性活動,一切科技創新活動都是人做出來的。  讓人才想創新。「我創造,所以我生存。」人才有了要創新的意識,面對新挑戰新機遇才會想新法、找新路,闖出一片新的天地,而不是被「規矩」綁著、被「慣性」推著,陷入守成的暮氣之中。
  • 創新之都 宜居之城 魅力之灣 深圳南山打造生態環境「先行示範」樣本
    從一個傳統工業區實現了到「創新之都、宜居之城、魅力之灣」的蝶變,南山究竟有何秘訣?歸根結底,是南山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走出了一條「讓保護更嚴格、讓發展更充分」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 八達嶺孔雀城全齡化宜居社區
    八達嶺孔雀城全齡化宜居社區 2020-12-22 15:15:32|來源:北京樓訊
  • 孔雀城時代北宸 為美好生活而來|匠心打造 宜家宜居
    孔雀城時代北宸對待每一位業主,都追求讓業主「買的安心,住的放心」。房子是每個人的棲息之所,美好生活從孔雀城時代北宸的令人安心的工程建築開始。
  • 順發映見活力新生,在美城遇見美城!
    順發映見活力新生,在美城遇見美城!  遇見一座美城,澎湃一場盛會,激蕩一個時代。用什麼,傳達對城市的至高敬意?用什麼,引發一座城市的全新想像?2020,站在杭州的新起點之上,共鳴城市的美好初心,預見城市的活力新生,順發恆業再獻新作!
  • 每日金句|習近平論讓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充分湧流
    我們將不斷提高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加強產權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讓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充分湧流。
  • ...主體發展活力,使一切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湧流...
    【習近平:加強產權和智慧財產權保護 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習近平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強調,要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營造長期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 廣州城投住房公司構建「城投築夢 宜居廣州」黨建品牌
    廣州城投住房租賃發展有限公司黨組織不斷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堅持「以人為本,至誠至上」的服務理念,以「強管理、促提升、保安全、提質量、求發展」為主線,發揮「企業黨建+社區」聯動效應,構建「城投築夢 宜居廣州
  • 為美好而來丨永定河孔雀城航天首府,用宜居生活方式創造美好生活
    產業與交通並重發展,固安這座環北京的宜居大城,給了剛需剛改們更理想的宜居生活方式。示意圖二、南北差異論的進化「東富西貴,南貧北賤」成為歷史。長期以來,固安堅持「產城並進」的城市發展路線,憑藉廣泛及深度的規劃,在環京逐鹿階段,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 我們為什麼選擇廣州之「用得好」|在活力花城嘆最宜居生活圈
    12月18日,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在廣州開幕,3000名海外人才攜近3500個項目報名參加,來自全國多省市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的逾2萬個崗位虛位以待。良好的人才生態,不僅要引得進、留得住,更要育得好。
  • 孫喆:「活力之城」哈爾濱已成創業興業寶地
    孫喆:「活力之城」哈爾濱已成創業興業寶地 2020-12-08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興從歷史名鎮走向「未來之城」,長灘原麓宜居大城崛起
    它好似一座時光之門,聯結著古樸與現代,歷史與未來。牌坊之內,是龍興古鎮承載了六百多年的民間文化藝術和歲月滄桑。牌坊之外,龍興的變化日新月異。作為兩江新區智慧之城的主陣地、內陸開放門戶的主窗口及高能級產業的主戰場,龍興將打造成為未來城市的新「樣板」。
  • 雅居樂首入林城 與活力貴陽共生長
    爽爽貴陽、宜居之城、機遇之城、千園之城、中國數谷……這座被造物者偏愛的城市,有著太多美好的稱號。雅居樂將心懷對土地的敬畏與城市人文的熱愛,與這座活力之城共同生長。以人為本 一生樂活「讓每個人都快樂,就是雅居樂最大的同理心。」人是雅居樂關注的核心,雅居樂尊重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 平湖城投招商提優賦能「新崛起之城」
    平湖城投招商提優賦能「新崛起之城」 引優質項目 築上品之城 發布日期:2020-12-24 09:29
  • 四問「品質生活之城」(二)——奮力推動品質生活之城建設邁好第一...
    (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提升城市品質,主要是明確城市發展主題,為市民塑造美好願景,向外界更好地展示城市形象,增強城市建設及長遠發展的實力、活力和競爭力。(五)越是壯闊的徵程,就越需要領航的力量。市委提出建設品質生活之城,非常符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要求。
  • 大慶新規劃一座大學城,促進人才經濟等發展
    城市發展依靠人才,人才的培養必須要看教育來支撐。引進大學,對於提升大慶文化氣息,推動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產業發展,教育先行。大慶市政府通過五年規劃(2020-2025),對特色教育,特色商業,特色康養重點投入定向資金5.3億,重金打造「宜居、宜學、宜商、宜養」為一體的綜合性區域,通過招商引資,確定各大重點項目進駐,本次的」大學城「確定遷建,為北湖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
  • 宜昌,打造運動活力之城
    △2020年YONEX尤尼克斯全國U12-15羽毛球總決賽在宜舉行宜昌打造運動活力之城2020年,是《宜昌市體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宜昌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的收官之年。宜昌市第六屆運動會將於今年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舉行,本屆市運會對標省十六運會設置競賽項目,包括3大類、29個大項、496個單項,相對市五運會,市六運會增加7個大項11個單項,預計參賽人數在4200人左右,比賽項目和參賽人數將為歷屆之最。目前,承接市六運會水上遊泳項目的場館正在建設當中,五峰公共體育運動場已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