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中的「我」是一名入殮師,小說以從事死人化妝的「我」的口吻敘述了 「我」以及我的家人的悲劇愛情命運,通過不厭其煩的回憶跟心理活動來展示了世人對從事死人化妝事業的「我」的不理解,喻示了世界對從事死者服務行業的人的不尊重與不理解。
01「我」是什麼樣的女子?
小說以「我」的心理活動為線索,開篇就寫道「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其實是不適宜與任何人戀愛的。但我和夏之間的感情發展到今日這樣的地步,使我自己也感到吃驚」。將「我」的生活隱私直接暴露在陽光下供讀者閱讀。同時,也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想像之中——「我」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子?為什麼「我」是不適宜與任何人談戀愛?
接著,從「我」在等待夏的過程中的心理活動我們就可以得出答案,從文中的心理敘述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我的職業具有這樣的特點:
①外貌上穿著素白的衣服,蒼白的臉,具有特殊氣味;
②「我」的願望是一生都不為我至愛的親人化妝;
③「我」對社會的貢獻就是為死者化出一張安詳溫柔的臉;
④「我」的職業是不被世人理解的,於是我的世界很小:只有一群死人,我的姑母及未知真相的男朋友夏。
小說以「我」的視角來觀察一切,突出了「我」的心理活動全貌。「我」一直在試著用「我」所能理解的方式去理解世人的想法,理解朋友理解夏的反應。小說裡,「我」曾說:
「我並不害怕,但我的朋友害怕,他們因為我的眼睛常常凝視死者的眼睛而不喜歡我的眼睛,他們又因為我的手常常撫觸死者的手而不喜歡我的手。起先他們只是不喜歡,漸漸地他們簡直就是害伯了,而且,他們起先不喜歡和感到害怕的只是我的眼睛和我的手,但到了後來,他們不喜歡和感到害怕的已經蔓延到我的整體,我看著他們一個一個在我的身邊離去,仿佛動物面對烈焰,田農驟遇飛蝗。」
可以說作為入殮師的「我」多了幾分現實,少了幾分自私,並且對身邊的行為是理解的,因此,「我」也就少了幾分失望。「我」在以一種自我的方式思考、觀察世界。
小說的開頭和結尾展現的是同一個場景的不同發展階段,開頭是「我」在等夏,結尾是夏抱著一束鮮花出現。而整個文章的故事只有這兩個情節,這個故事沒有開頭,沒有發展,也沒有高潮,更沒有明確的結尾。在兩個子片段之間,充斥著「我」大量的心理活動和回憶,也就是這些回憶加上開頭結尾的片段,構成了一個故事,塑造出「我」的形象。
02「我」為什麼不適宜與任何人戀愛?
每個女子都渴望與人戀愛,但為什麼「我」這樣的女子,就不適宜與任何人戀愛呢?這一切,還得從「我」姑母愛情悲劇開始說起。
「我」的姑母怡芬跟我一樣,是一名入殮師。怡芬姑母年輕時喜歡一邊工作一邊唱歌,並且喜歡和躺在她面前的死者說話,仿佛他們都是她的朋友。有一天,姑母將她年輕的戀人帶到工作的地方,並且向戀人坦白自己的職業。戀人驚恐萬分,在一群不會說話沒有呼吸的死者面前,戀人所有的勇氣全部消失,失聲大叫,推開所有的門,失魂落魄地逃跑了,從此再也沒有出現。
我心裡深知我的職業對愛情毀滅性的打擊,於是從「我」決定帶夏來參觀我的工作之時就決定了「我」和夏的一切又將回到原點,當然我們不排除夏會勇敢接受「我」的職業,但是從全文的風格、敘事基調以及怡芬姑母,父母的愛情悲劇來看,這種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夏將像怡芬姑母的男友一樣,發瘋地跑離「我」的世界。
在結尾處,「我」再一次不厭其煩地強調了「唉唉,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其實是不適宜與任何人戀愛的,或者,我該對我的那些沉睡了的朋友說:我們其實不都是一樣的嗎?」一切又回到了開頭的狀態基調跟氛圍。
當夏捧著一束鮮花來的時候,「我」明白了一切又要回到「我」原始的狀態,就像文章的結構一樣,文中的「我」在等待夏來的時候向讀者交代了自己的心理活動,與夏相戀的過程以及家族親人的悲劇愛情。當在「我」等待了幾分鐘甚至是十幾分鐘後,夏的出現將讀者拉入到開頭的片段展現的現實中,也把「我」拉入到了「我」要帶夏去參觀我的工作,我必須承受夏要離開我的事實的現實之中。
03「我」的戀愛,結局卻是未知迷惘的。
一切就像沒有發生一樣,就像在夏日的午後打了個盹,做了個短夢,夢醒之後,一切回歸到現實的原點,而「我」的命運也被推倒了預設的初始狀態。小說沒有給出明確的結局,因為以「我」的視角來觀察一切,決定了「我」的視角是限制的,作為敘述者的「我」無法了解到夏心裡的所感所想,而故事的結局卻明顯取決於夏心裡的決定。
如果夏可以接受「我」的職業,那麼「我」就可以擁抱幸福,生活回歸到我心裡的期盼;如果夏接受不了我的職業,那麼「我」和夏就此分手,生活回歸到我必須面臨的宿命狀態,在以後的日子裡,與死人對白,等待那個真正勇敢的人出現,或者直至最後跟怡芬姑母一樣孤獨一生。
「我」的命運會與怡芬姑母一樣。可以說,「我」知道「我」的命運將與怡芬姑母一樣,但是在內心裡,「我」是期待有一點意外——遇到那個真正勇敢的人,並且這個人就是「我」深愛的夏。但是這點意外,是由夏決定的。
所以文中的「我」同我們讀者一樣,也是無法知道結局是怎樣的,她只知道,在她帶領夏參觀她的工作後,一切將回歸到她沒有認識夏的時候,不同的是,她的心,曾經有過那麼一片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