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一個看上去很 old fashion 的欄目。
◆
大家好,這是老派欄目「讀者來信」的第 19 期,由 Gecko 來給大家念讀者反饋和回復。
1在上周一的會員郵件裡,兩篇文章標題中的《攻殼》被誤寫為了《功殼》,因在發件時未能及時發現這個明顯錯誤,在此先向大家致歉。
2這一期是關於電影《攻殼機動隊》的專題「殼中之魂(上):後人類時代」,對於「《攻殼》與人類進化之惑」一文,來自知乎專欄的@歐陽峰 評論道:
這部動畫讓我發現動畫的藝術形式也是能討論表現深層的問題。
的確,借用這期的另一文「一部誕生於消沉時代的科幻作品,和它的創造者們」中的觀點來說,「給小孩子看」這樣的定位早已不適用於今天的動畫。動畫不僅能夠給成年人看,而且在揭示社會問題的深刻性上不輸任何一門藝術。越來越多的好作品證明,動畫歸根結底只是表現形式的一種,依託於這一載體同樣能(甚至更能)創造出偉大而雋永的作品。
此外,讀者@玄問 在網站上這樣留言:
為什麼一定要保持自我的獨立?人類對保持自我獨立的動機,並不比探尋何為自我強烈。其實,獨立真正的本質,並不是靠如何維護保持而得以存在的,而是在不斷的改變過程中始終自在如一的東西。就像化學反應中,改變的只是分子而非原子。也就是說,如果自我真的是獨立的,那麼它就不需要保持,也不怕被什麼改變。而如果自我並不是獨立的,那麼又何必強求它的獨立呢?
這或許也是另一種值得思索的觀點。對此,你的看法又是什麼?歡迎來信與我們交流。
3不知為何,上周二在離線會員讀者群和編輯部的群裡,大家竟在同一時間、不約而同地討論起了「地方美食」這個話題。翻看聊天記錄時,「點都德」「順德菜」「汕頭牛丸粿條」「炒餌絲」「牛肚菌」等字眼赫然在目,全然是對我心與身的會心一擊,看來「極客廚房」這個年輕的系列要走的路還很長。其間還驚現一條被我漏看的消息——大家的李婷姐姐 cris@我說:「看來下次 issue night 可以讓攻殼策劃@Gecko 來分享雲南人的吃菌人生。」請大家繼續關注離線!「極客廚房·雲南人吃菌中毒」系列專題指日可待!
說到 issue night,上周四恰逢中秋節,託力桑說,為了讓人類們在這個日子多去陪陪家人而不是玩手機,它決定將當周的 issue night 延後(內心:反正都有兩周的時間講《攻殼》,能少做一期 issue night 為何不少做?)。兩周的《攻殼》專題,歡迎大家這周四晚到微信群與我們暢聊。
本周我們繼續《攻殼》的話題,希望能帶給我們的讀者更多角度的閱讀和思考。(這期的標題中隱藏著一個梗,卷首語中有解。)
編輯部郵箱:ai@the-offline.com
本周值班:對流沙包一日不見想三遍的 Gecko
◆
# 離線 OFFLINE 是什麼?
離線 OFFLINE (https://the-offline.com/)是一本科技文化周刊。每周一個深度話題,關注科技如何影響文化、商業和社會生活,發掘技術背後更人性的一面。
# 成為「離線會員」可以獲得怎樣的體驗 ?
(點擊圖片了解會員計劃詳情)
# 什麼是 「離線會員讀者群」?
這是一個只有離線會員才能加入的社群。在群裡你既可以吐槽錯別字、和其他讀者交流閱讀感受,也可以參加每周四晚的 Issue Night ,聽編輯們聊聊創作過程中的快樂與辛酸。
想加入會員讀者群,首先你需要成為離線會員。登錄離線官網(https://the-offline.com/),進入「我的」頁面,點擊「會員讀者群」獲取入群的申請連結。填寫一個表格,添加 Torisan 為好友,它會在最快兩個工作日內邀請你入群。
點擊「閱讀原文」開始訂閱,優先享受離線會員專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