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波:應對疫情衝擊,企業還得立本為先

2020-12-23 孕嬰童微報

疫情之下的孕嬰童行業

2020鼠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新型冠狀病毒在國內迅速蔓延。疫情來得猝不及防,延續的時間之久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當然,疫情對於孕嬰童行業乃至中國整體的經濟發展都帶來了不可預估的影響。

疫情之下,不同類型的孕嬰童企業處境各不相同。在近期的專題中,《孕嬰童微報》希望通過行業調研及部分品牌、代理、零售企業的採訪,展現真實的行業發展現狀和孕嬰童從業者疫情之下的所思、所想、所為。國人抗擊疫情的英勇事跡,註定會被載入史冊,在這一特殊時期,每一位孕嬰童從業者展現出的智慧和努力,也值得被銘記。

1月18日,席捲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還沒有完全暴露在公眾視野中,但基於自己的敏銳觀察,中童(廈門)嬰童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波先生意識到事情可能並不簡單,並在公司的內部交流中,要求全體員工做好病毒的防範工作。這在當時的一小部分員工看來,有點小題大做。

1月25日,很多孕嬰童企業都還在驚訝於病毒的蔓延速度,中童已經在有序地組織安全地區的管理人員和員工返回廈門,並於4天後發布了強有力的內部公告,其中規定了員工的上班時間和方式、在線填寫健康日誌、居家隔離等事宜。2月12日,公司正式復工,此時,除湖北地區外,公司90%的管理人員按時到崗,雖然普通員工的執行力度沒有那麼強,但公司整體的到崗率達到了55%。

開工後,工廠共開啟了3條生產線,這一數字距離公司2020年8條生產線的擴產規劃還有點遠,但楊建波表示:「如果疫情不會再大幅度擴散及地方政府不會採取其他隔離措施,我們應該會在3月中旬會達到2019年的產能。」作為生產型企業,開工後的中童面臨的最大困難是部分員工無法及時到崗導致的產線脫節,以及外部供應鏈同步匹配這兩大問題。當然,這些問題的解決主動權不在企業手中,而是需要基於疫情的發展和各地方政府的防疫措施而定。為了應對生產線上人員短缺的問題,中童的管理層也自發下到生產一線進行支援。

疫情之下,很多合作客戶對於短期內受疫情影響產生的產品交付延期,都表示了理解,這令楊建波十分欣慰。但令他苦惱的是,雖然全球的兒童家居產品需求很大,但公司現有訂單已經順延到了6月初,不敢再接新的訂單。根據楊建波的判斷,如果疫情能在2月得到控制,3月內基本解決,那對於公司全年的業績影響會比較小,當然,對於公司2020年的增長目標可能會有所影響。

與很多母嬰同行一樣,楊建波也認為,經過2-3個月的停擺期之後,兒童家居行業以及整個中國母嬰行業都會迎來爆發式增長。「目前,中國製造業在世界的影響力依然十分強大,同時,我們國家經濟體量增加和整體內需全面向好、向質發展的趨勢也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就母嬰行業而言,目前受到疫情的直接衝擊並不大,基於政府對於疫情的重視,我相信離疫情結束期已經不遠。屆時整個消費市場的蓄勢爆發,勢必會推動母嬰行業的發展。」這一觀點,在他與一些母嬰同行交流中,形成共識。

面對疫情衝擊,廈門政府也發布了針對企業的相關政策支持,但楊建波認為,疫情之下,企業還得立本為先,政府給予的支持只能給予一些溫暖和關懷。「如果一家企業等著政府出臺政策來拯救,這也意味著企業的價值所剩無幾。換個角度看,這樣的企業,政府又何必去拯救?」的確,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怎樣糟糕的外部環境,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還是企業本身,當然,這也考驗著企業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

相關焦點

  • 廣州大學韓和元:應對疫情衝擊 還需深化供給側改革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應對疫情衝擊,還需深化供給側改革應對疫情,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聚焦包括「緊貨幣、少幹預、順周期、降成本、寬管制、松財政」在內的十八字方略。韓和元 (作者系廣州大學南方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廣東省生產力學會副會長)疫情不可避免地對全球經濟形成巨大衝擊,那麼,如何應對這種衝擊?我們認為,根本措施在於,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聚焦包括「緊貨幣、少幹預、順周期、降成本、寬管制、松財政」在內的十八字方略。
  • 【智庫思享】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產業經濟的衝擊與應對
    面對疫情加劇,各國應聯合起來共同應對疫情,加大財政、貨幣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強國際貿易投資合作,對衝由疫情引發的經濟下行壓力。同時,我國在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的過程中,要深入分析疫情對產業的不同衝擊,分別用歷史觀、國際比較、產業比較的方法全面評估疫情的衝擊與影響,甄別出受疫情衝擊嚴重的產業,針對涉及國計民生的產業,以及戰略型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重點支持。
  • 多項政策即將到期 「後疫情」時代下企業應對之道
    據統計,即將到期的政策有: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優惠政策、電影等行業增值稅優惠政策、一般納稅人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政策、疫情期間公益性捐贈等相關政策、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等。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優惠 為中小企業賦能蓄力優惠政策的即將截止,引發了一些中小企業稅負可能上升的擔心。
  • 開平市助力臺企應對疫情影響,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江門日報全媒體訊(記者/翁丹萍)近日,開平市臺港澳事務局實地走訪多家臺資企業,調研臺企經營發展情況和「惠臺暖企」行動落實情況,協調溝通幫助臺企解決實際難題,進一步幫助廣大臺胞、臺資企業應對疫情和復工復產,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 周其仁:疫情衝擊下,這樣的餐飲企業能真正活下來
    從價格機制、準入門檻、退出自由等角度看,市場化程度很高,大家很少聽說餐飲有殭屍企業,客人不上門馬上換牌子。自從反腐敗遏制了公費吃喝歪風之後,「大眾餐飲」蔚然成風,這些年還成為大眾創業、技術進步的熱土。吳曉波寫過一本暢銷書「水大魚大」,記錄了中國企業在全球化大市場裡如何如魚得水、做強做大的故事。
  • 後疫情時代的新零售企業如何應對?
    疫情自全面爆發至今,已經過去了將近11個月的時間。在這11個月中,零售行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即便現在是後疫情時代,新零售行業的勢頭也並未達到疫情前的一半。疫情對新零售行業造成衝擊的同時,也給新零售行業帶來了不一樣的機遇。那麼新零售是什麼?疫情給新零售行業帶來了什麼樣的衝擊呢?
  • 積極應對疫情影響 協鑫、錦浪科技、固德威等光伏企業復工
    在嚴峻的防疫壓力之下,不少企業面臨著安全、生存等多重考驗。  而近日,通威太陽能成都生產基地全面復工的消息登上了央視新聞,成為疫情防控的企業樣板。  除通威外,2月10日,協鑫、錦浪科技、固德威等光伏企業實現首日復工,光伏企業正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  通威太陽能復產做了什麼?
  • 蔡昉:疫情衝擊下 關於經濟應對政策的五個特徵化事實
    毋寧說,從以往的經驗、教訓及其相關理論討論中,著眼於對於這次應對疫情衝擊具有的針對性和借鑑意義,我們可以從若干個角度提出有關問題進行思考,既討論不同衝擊事件之間所具有的共同點(「一樣」),也討論各次衝擊之間不盡相同(「不一樣」)的地方。
  • 高坪:應對市場衝擊,企業打好「科技補丁」
    受疫情衝擊,今年年初高坪部分企業遭遇運營危機,如何實現穩生產保運營?高坪區各工業企業選擇將破局之道指向「科技」,通過革新核心技術、協同產業鏈條、打通下沉市場等舉措,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釋放發展新動能。為進一步開源創收,企業緊貼市場需求,加大研發力度,推出了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即將出廠的K車間諧振器,投入市場後將有效填補目前川東北地區相關產業鏈上的空白,能為公司帶來超8000萬元的收入。與川晶科技有限公司一牆之隔的,是生產半導體元件的南充溢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川晶一樣,溢輝也屬於高坪科技龍頭企業三環電子有限公司的下遊企業。
  • 保持微笑的豐田,如何應對疫情衝擊
    但隨著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突破100萬人,疫情的影響範圍越來越大,酷愛「微笑文化」的日本企業,真的能保持微笑去面對嗎?全球最大市場全部停產,4月20日復工仍存疑對於豐田甚至是日本汽車,北美都是依賴度極高的市場。
  • 綜述:新加坡商家靈活應對新冠疫情衝擊
    新華社記者 王麗麗在「獅城」新加坡的熱門地段,往常工作日交通尖峰時段或者周末商場打烊時分,客人大排長龍等候計程車;如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行人數減少,一輛輛計程車在站點「趴窩」,耐心等待客人光臨。
  • 沉著應對 砥礪前行——中國經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大考(上)
    考題一:市場主體如何挺過疫情衝擊?  武漢「封城」!  2020年1月23日,這個突發消息讓人們心裡「咯噔」一下。之後幾天內,全國各省份陸續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級一級應急響應。在不少市場主體還沒回過神時,一場關乎生死的大考已計時開始。  最先應考的是戰「疫」物資生產企業。
  • 全日空擬發新股融資3320億日元 應對疫情衝擊
    來源:金融界網站 日本最大航空公司全日空周五宣布,將發行新股籌集3320億日元(約合32億美元)資金,用於為已訂購的波音787飛機付款,並幫助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航空旅行需求暴跌。
  • 疫情衝擊下,上海經濟怎麼樣了
    從投資、工業、消費等主要數據看,今年1至2月份上海經濟和全國相似,受到疫情帶來的較大衝擊。但隨著防控形勢逐步向好,經濟運行趨勢企穩,一些高技術行業率先復甦,社會民生得到有效保障。近期,上海積極有效抗擊疫情的行動,讓許多在上海設立地區總部的跨國企業,增強了繼續投資興業的信心。
  • 丹姿張楚標:應對疫情,最重要的是打造新零售能力
    這場疫情讓許多問題無從遁形,除了積極應對當前的困難,化妝品企業在疫情之下也不斷自我反思。 成立於1998年的丹姿集團,相繼打造了「水密碼」、「丹姿」、「他能量」等多個知名品牌。
  • 新幹線運海鮮 日本高鐵為應對疫情衝擊也是拼了
    新幹線運海鮮,日本高鐵為應對疫情衝擊也是拼了參考消息網8月26日報導 據臺灣「中央社」東京26日報導,日本新幹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乘客大幅減少,JR東日本公司當天起一連三天進行實驗,利用東北新幹線空座位將鯛魚和牡蠣等海鮮從仙臺車站直送東京車站,檢驗是否能夠商業化。
  • 李湛:疫情對歐美GDP增速衝擊有多大
    另一類是消極應對的方式,比如英國提出的「群體免疫」計劃,但在疫情更為嚴重、死亡率接連攀升的情況下,考慮到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穩定性,消極應對的國家隨後也基本上開始趨於採取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儘管歐洲目前仍佔全球死亡病例的三分之二,但目前的疫情中心已轉向美國,近日美國的死亡人數正在迅速上升。
  • 智庫|直面疫情挑戰:商辦市場風險與應對策略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中房智庫研究總監 蘭亞紅/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九省通衢的武漢暴發,並隨著春節返鄉客流迅速蔓延至全國。為了抗擊疫情,絕大多數企業線下復工時間一再推延,讓原本就不甚樂觀的商辦市場雪上加霜。疫情對商辦市場造成怎樣的衝擊?商辦物業業主與企業租戶如何共渡難關?
  • 徐諾金:辯證長遠地看待疫情衝擊下的中國經濟
    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調查顯示,疫情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企業全年投資信心較為穩定,73.4%的企業預計全年固定資產投資較年初計劃基本不變,22.9%的企業預計較年初計劃有所下降,後者面臨的困難主要是物流運輸不暢(47%)、資金緊張(34.8%)和市場需求下降(30.4%),只要應對得當,生產秩序恢復正常,這些擔憂顧慮將會逐漸得以解決。
  • 全球疫情衝擊,銀行如何助外貿企業共克時艱「打贏全場」?
    池化融資促進防疫用品擴產能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一些國家的生產消費領域受到衝擊,貿易活動減少,多個外貿出口行業出現了訂單驟減或取消、延期交貨的情況;但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的訂單不減反增。為了幫助全球各地防控疫情、也使企業本身渡過當前難關,許多相鄰產業紛紛轉產口罩。寧波華倫瑞泰服飾有限公司(下稱「華倫瑞泰」)主營銷往海外的童裝成衣。疫情發生以來,公司被列入寧波市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生產重點企業,上馬口罩產線。轉做口罩需對生產線進行技改,還要另購大量原材料。公司出現了資金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