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孕嬰童行業
2020鼠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新型冠狀病毒在國內迅速蔓延。疫情來得猝不及防,延續的時間之久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當然,疫情對於孕嬰童行業乃至中國整體的經濟發展都帶來了不可預估的影響。
疫情之下,不同類型的孕嬰童企業處境各不相同。在近期的專題中,《孕嬰童微報》希望通過行業調研及部分品牌、代理、零售企業的採訪,展現真實的行業發展現狀和孕嬰童從業者疫情之下的所思、所想、所為。國人抗擊疫情的英勇事跡,註定會被載入史冊,在這一特殊時期,每一位孕嬰童從業者展現出的智慧和努力,也值得被銘記。
1月18日,席捲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還沒有完全暴露在公眾視野中,但基於自己的敏銳觀察,中童(廈門)嬰童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波先生意識到事情可能並不簡單,並在公司的內部交流中,要求全體員工做好病毒的防範工作。這在當時的一小部分員工看來,有點小題大做。
1月25日,很多孕嬰童企業都還在驚訝於病毒的蔓延速度,中童已經在有序地組織安全地區的管理人員和員工返回廈門,並於4天後發布了強有力的內部公告,其中規定了員工的上班時間和方式、在線填寫健康日誌、居家隔離等事宜。2月12日,公司正式復工,此時,除湖北地區外,公司90%的管理人員按時到崗,雖然普通員工的執行力度沒有那麼強,但公司整體的到崗率達到了55%。
開工後,工廠共開啟了3條生產線,這一數字距離公司2020年8條生產線的擴產規劃還有點遠,但楊建波表示:「如果疫情不會再大幅度擴散及地方政府不會採取其他隔離措施,我們應該會在3月中旬會達到2019年的產能。」作為生產型企業,開工後的中童面臨的最大困難是部分員工無法及時到崗導致的產線脫節,以及外部供應鏈同步匹配這兩大問題。當然,這些問題的解決主動權不在企業手中,而是需要基於疫情的發展和各地方政府的防疫措施而定。為了應對生產線上人員短缺的問題,中童的管理層也自發下到生產一線進行支援。
疫情之下,很多合作客戶對於短期內受疫情影響產生的產品交付延期,都表示了理解,這令楊建波十分欣慰。但令他苦惱的是,雖然全球的兒童家居產品需求很大,但公司現有訂單已經順延到了6月初,不敢再接新的訂單。根據楊建波的判斷,如果疫情能在2月得到控制,3月內基本解決,那對於公司全年的業績影響會比較小,當然,對於公司2020年的增長目標可能會有所影響。
與很多母嬰同行一樣,楊建波也認為,經過2-3個月的停擺期之後,兒童家居行業以及整個中國母嬰行業都會迎來爆發式增長。「目前,中國製造業在世界的影響力依然十分強大,同時,我們國家經濟體量增加和整體內需全面向好、向質發展的趨勢也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就母嬰行業而言,目前受到疫情的直接衝擊並不大,基於政府對於疫情的重視,我相信離疫情結束期已經不遠。屆時整個消費市場的蓄勢爆發,勢必會推動母嬰行業的發展。」這一觀點,在他與一些母嬰同行交流中,形成共識。
面對疫情衝擊,廈門政府也發布了針對企業的相關政策支持,但楊建波認為,疫情之下,企業還得立本為先,政府給予的支持只能給予一些溫暖和關懷。「如果一家企業等著政府出臺政策來拯救,這也意味著企業的價值所剩無幾。換個角度看,這樣的企業,政府又何必去拯救?」的確,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怎樣糟糕的外部環境,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還是企業本身,當然,這也考驗著企業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