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打冰球?

2020-12-22 冰球家

加拿大打冰球的孩子,大概只有0.3%長大後能進入職業聯賽。走冰球競技道路的「成材率」看起來就是這麼的低,但當家長們討論,為什麼願意花更多的錢支持孩子一直打冰球的話題時,卻有很多相同的回答——孩子特別喜歡,放不下冰球;冰球是孩子們受教育的一 個好途徑;冰球也是加拿大人的生活方式,媒體和社交的很多話題都是冰球,冰球在加國,是一種強大的文化認同。

在中國,冰球還是很小眾的運動。筆者深度接觸國內冰球這麼多年,看到了體制外冰球青少年俱樂部冰娃家長們的辛苦,更看得見體制內佳木斯、哈爾濱與齊齊哈爾球隊面對的困難,訓練理念、手段、條件、配備、器材、飲食、恢復......各種資源供給,相比美國NCAA D1、D3的校隊都有較大差距。但無論是體制內、外、絕大多數冰球運動員對冰球的那種熱愛和為冰球拼搏的銳氣,常常令我感動。

「為什麼打冰球」?筆者就這個問題曾採訪很多人。他們的共識很質樸:因為「家離冰場比較近、孩子的小夥伴在打冰球、家庭或親朋有傳承、學校老師很支持、城市社區的冰球氛圍好……更深度的一些回答則指向——出於對孩子的興趣、愛好、成長、生活或出路的考慮。

那麼,我們究竟該怎樣去看待孩子打冰球的原因和追求,本文,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為何打冰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冰球娃們耍技巧時的快樂、自信與從容, 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的成就感↑↑

「愛,需要理由嗎?

作為冬奧會的核心項目,冰球運動具有高速度、快節奏、強對抗以及技能複雜、注重戰術戰略的競技特點。即使是少兒組的冰球比賽,只要水平對等,兩邊的孩子們都會感受到冒險、挑戰、刺激,興奮、激情與快樂。場邊的觀眾(家長們)也是激情吶喊、心潮澎湃。圈內戲謔冰球為「白色鴉片」——一旦愛上就很難「戒掉」。

冰球發展的大眾基礎:上了年紀的冰球「老炮」們在松花江上娛樂玩耍

美國有數據表明,少年時打冰球的孩子,在讀大學後繼續參加冰球的可能性,是打籃球孩子的3倍,是打棒球、踢足球和美式足球孩子的近兩倍。因為工作原因,筆者與很多冰娃父母有過交流,他們中有不少人表示陪孩子打冰球真的是很累,但架不住孩子對冰球的熱愛。不僅是孩子酷愛冰球,哈爾濱八區的老冰球館裡爺爺輩的冰球愛好者們,相約一大早打球。從業這麼多年一直思索,為何人們會如此熱愛冰球?

從運動生物化學上講,運動在適當的量與強度下都會刺激身體製造一些微量生化物質:內啡肽、血清素、多巴胺。這些物質的產生,讓我們感受到愉悅與快樂。可不僅冰球,很多運動都會對人體產生這樣的良好效果。從體育教育學上講,其實,所有運動在科學的長期指導下(無論是個人項目還是集體項目),對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培養品質、塑造性格、增進認同、提升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效果。體育運動,是幫助孩子成長的優異內容和手段。就像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強調的「夫完全人格,首先在體育」,張伯苓先生所主張的「不懂得體育的人,不宜當校長」。

冰球發展的後起之秀:孩子們享受上場的感覺

再說回冰球。孩子們喜歡打冰球,主要是它真的十分好玩;家長讓孩子們打冰球,因為它有強大的教育屬性,「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但如果僅僅從野蠻體魄、文明精神的角度考慮,冰球也不見得就比國人喜聞樂見的項目有更大的優勢,如足、籃、排、乒、羽,以及中國冬季運動中較具競技實力的速滑與花樣等。根據筆者多年的觀察思考,冰球之所以具有強大的「客戶粘性」,還是要從它的項目特點與競技特徵上來講。

身體接觸的同場集體對抗類項目中,相比其他運動(手足橄籃曲等),冰球可能最大程度地模擬了人類戰爭的行為。腳蹬寒刀、身披盔甲、手持武器、列隊上場;戰士裝備炫酷,將帥精心籌劃,兩軍陣勢嚴整,戰場儀式講究。「戰爭」中折衝疾馳、拼搶爭奪、躲閃騰挪、跑位穿插、阻截協防、奔襲衝撞、人仰馬翻、號令連連、輪番上場.....那種不懼苦痛與受傷的無畏戰鬥精神,不僅激勵隊友團結一心、奮勇拼搏,也激發著場邊觀眾的腎上腺素澎湃起來。即使激情打架,也是「騎士精神」的公平對決:扔下球桿、脫下手套來一場PK單挑,而後,在裁判拉開後各自接受判罰,老老實實地進「小黑屋」冷靜一下。

比賽披甲執銳的儀式感、高速滑行釋放的快感、勇對挑戰進攻的責任感、區域擠壓奮爭的緊張刺激感、有所貢獻的成就感、被隊友支持的信任感、乃至幹架時候的迸發感等等,或許是這些特徵、這些感受,定義了冰球的與眾不同。對於大眾來講,去冰上玩起冰球來特別過癮,去觀看實力對等的冰球競賽也是特別刺激。

再深一層思考,或是作為高級動物的我們,天性中都蘊藏著戰鬥+競爭的基因,在徵服、戰勝中顯示卓越的欲望。人類的生存、進化和發展:無不存在競爭與戰爭——生命起源裡,強壯且遊得最快的精子才能攜手卵子成胚成人;歷史長河中,從猿到人,從家庭、族群、部落、聯盟、邦國、王朝,到現代民族國家,圍繞著資源、利益、權力、功名或價值觀念,發生無數衝突戰爭、暴力殺伐。當然,整個人類也從野蠻到文明不斷進化。隨著個體所追隨的共同體的「模」由小變大,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不再流行,普世性的價值理念逐步被建構、認同和守護(我們已經有了「核心價值觀」,當下又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認同進一步擴大)。

我們基因裡的這種競爭與徵服的侵略性,以及「愛玩」的天性(或如弗洛伊德所講的由愛欲和攻擊本能構成的本能衝動+ 赫伊津哈強調的遊戲對人類的重要),一直在被文明化、被社會所規訓。但人類畢竟是(高級)動物,這種天性還是要有釋放的出口。於是有著明確規則的運動競技,作為文明社會裡模擬化的「戰爭」行為,實現了人類本能中攻擊性的釋放需要。無論運動員還是觀眾,都從這個過程中獲得共情與體驗。從古希臘各大祭神活動上的競技比賽,一直到當代奧運會與世界盃,尤其火爆的MMA、UFC、WWE及各種地下格鬥黑拳市,莫不如此。當然,古希臘諸多祭神賽會,典型如奧林匹亞賽會,都有著宗教神聖性的引導,如對卓越Arete的追求,其中蘊含著認識自我、恪守紀律、激發勇氣與維護正義的表現形式;現代奧運會和世界大賽,都有普世價值的追求,如尊重、相互理解、沒有歧視,友誼、公平競賽,榜樣示範等。因此,人類野蠻天性的釋放,通過參與運動和參加賽事,被約束在了文明的框架中。

依據這種理論,我們或許就會理解,為何同場對抗類的競技比賽,整體上遠比打分表演類運動的觀眾多,全球商業價值也高很多。

2018年福布斯全球十大最高收入運動員,都來自同場對抗類項目(其中9人都是身體直接接觸對抗的項目,唯一的隔網對抗項目運動員是網球的費德羅);世界拳王梅威瑟的年收入、是梅西+ C羅二人年收入之和還多(當然,進行這項統計的那一年有一個特殊背景,梅威瑟那年與帕奎奧的約架贏了)。

福布斯2018年全球運動員最高收入前十排行榜,費天王是唯一同場隔網對抗的明星

而且,從競技能力複雜程度來講,2003年ESPN在全球流行的運動項目中,通過專家徵詢評分的方式做了一個排名。前5名:拳擊、冰球、美式足球、籃球、摔跤,都是同場侵入、身體接觸、激烈對抗的運動項目。這點也說明,人類是多麼喜歡參與或觀賞對抗競技。如果您還覺得不足,咱們看看電影界。好萊塢的大片中,除了兒童動畫之外,世界頂級票房的電影,大多是格鬥、功夫或英雄主題的片子。

這裡還要指出的一點是,像NHL、NBA、UFC、WWE、F1等職業比賽,是競技運動的商業化運作,已經是表演(show business)行業,娛樂(entertainment)行業——職業運動員在賽場上比賽(表演),觀眾們現場或是通過電視、在線觀看(娛樂)。在職業體育裡,體育(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的意蘊已經大大弱化。當然,我們依然可以說,競技過程以及部分運動明星的成長經歷,依然可以作為教育的素材,彰顯正向價值觀和榜樣的力量----這特別體現於奧運會上。但本質上,職業比賽都是表演、娛樂行業,和電影、演唱會一樣的性質,迎合國際市場和社會大眾的娛樂需求。

所以,無論是從戰爭模擬與本能衝動的角度,還是從極為好玩的角度,能夠解釋為何相比其他項目,冰球更具有集體作戰的速度與激情,在愛好者中的品牌忠誠度高、客戶粘性強。另一個拓展視角,是「革命戰爭中結成的友誼」,就是要和自己的夥伴們一起玩。於是有些家長也依此為籌碼,要小傢伙們完成學校作業或家庭任務,方能持續參與冰球運動。據說,都蠻有效果的。其實,NCAA三個級別都在用核心課程GPA成績去督促學生運動員的學業,如果一個學生的課業成績低於相應標準,那麼,即使他是球隊主力也沒法參加訓練和比賽。

冰球發展需要巨量資金的長期投入

在國際體壇上,冰球很難像足球、籃球等項目那樣廣泛地普及。就冰球而言,室內冰場的建設、能耗及維護成本,以及個人、球隊的器材裝備等,在資金投放量上遠高於其他運動項目。冰球這樣的高參與門檻,對普及構成極大的制約。

冰球全球傳統六強:加拿大、美國、俄羅斯、芬蘭、瑞典、捷克,加上近些年崛起的德國與瑞士。一是基本上都處於高緯度地帶上,冰雪期長。二是歷史上戶外冰雪運動比較流行,多有冰球傳統。第三,最重要的是經濟發達(除俄羅斯外,均為發達國家)。這些國家,整個社會層面都特別重視體育,也有很多人有錢和有時間玩冰球,政府、社會與家庭也創造條件鼓勵少年兒童參加冰球活動,以職業冰球聯賽為核心的冰球產業也能發展起來。

這裡插一段,俄羅斯不是發達國家,但俄羅斯是能源大國、用電極便宜,政府還特別強調競技強國傳統;普京又是冰球迷,20年前上臺執政後,專門把投身NHL多年的紅軍英雄Fetisov請回去主持工作。於是,俄羅斯在全國範圍內新建了大量冰場、並在傳統蘇聯體工隊的基礎上推出了仿NHL\AHL的KHL\VHL\MHL,舉辦了索契冬奧會)。

當然,我們在交流也發現,即使現在芬蘭、加拿大和美國,很多家庭也直呼少年打冰球越來越貴,即使是中產階級家庭,如果有2到3個孩子也很難承擔打冰球的花費。

冰球很燒錢,咱們這兒也一樣。新中國成立後的40年裡,北方省市的冰球普及提高很快,主要依託冬季戶外冰場,自製的冰球裝備。這一時期,大眾冰球的發展主要靠勞衛制與單位體育,專業冰球則依靠系統的「三級訓練網」。當年中國的冰球賽事與人口,遠比正在迎接2022北京冬奧會的當下還多。

那時,祖國最北的大興安嶺林區都有冰球隊。深層原因,是因為計劃經濟時代的東北富足有錢,東三省是共和國長子,擁有大批工業基地與農林場大區。很長一段時間裡,整個東北的城市化進程都在全國遙遙領先。情況的改變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經濟轉型、國企改制。市場化大潮下,企事業單位(國企、學校及事業單位)紛紛將冰球切割,因為這些單位也面對著更多的危機,甚至是停頓或破產。同時,在金牌戰略的指揮棒下,政府對競技資源的投放也出現了「嫌貧愛富」的「馬太效應」(北京在1979年就把什剎海體校培養的冰球隊全員放棄;吉林市在1998年打完全國冰球比賽後解散球隊,也是因為太燒錢,投多錢在冰球隊上卻拿不到牌)。冰球主管部門自九十年代一直各種努力嘗試,卻未能成功啟動冰球職業化與產業化。二十多年裡無法從市場與政府獲取足夠資源支持,哈齊佳冰球人一直苦哈哈地撐著中國冰球的存在。這種發展困境,直到2015年冬奧申辦成功後才漸趨得到轉變。

改革開放前,國內大眾冰球隊的數量比現在多的多,那時真的是群眾基礎雄厚

進入21世紀以來,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產階級迅速壯大,國民教育與體育理念不斷革新的時代背景下,冰球逐漸在大城市的少兒體育培訓中生根發芽。商業冰場開始從北京、上海逐漸鋪開。

當年北京浩泰「希望隊」在5到6年內迅速崛起,2014年就在齊齊哈爾以6場全勝戰績拿到全國U20青年聯賽冠軍,並在2016年的第十三屆全國冬運會上冬鋒芒畢露。這支希望隊崛起,是因為球隊自己有冰場、長期聘外教和積極參加各種比賽,主要依靠持續大量的各種投入(張總熾熱冰球情懷也是主因)。

從我們冰球家長來說,支持孩子打冰球的年度花費,比參加網球、足球等費用要高不少。根據筆者多年的觀察與交流,我國大部分10歲左右的孩子,每年參加冰球訓競的整體投入在3至9萬元之間;這個數據是綜合考慮到哈爾濱、佳木斯、黑河、齊齊哈爾等城市的消費水平,並不完全代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冰球家庭投入。當然,如果孩子能夠獲得政府或校隊的資源支持,投入會少些;如果孩子頻繁地遠途參賽和參加國外集訓競賽,投入還會多很多。錢是一個方面;其實,10歲前的孩子訓練比賽都要家長全程陪,為此付出的精力與時間成本更是難以估量。

打冰球有好的未來

國內的室內冰場正在大量增加。2016年國家出臺的冰場建設規劃,到2022年,全國室內冰場要達到650塊,其中新建500多塊。後來國家體育總局又啟動「百城千冰」計劃,目標遙指全國室內1000塊冰場。前幾天還看到北京市的冰上基地在延慶建設的新聞,說是將有八塊冰面今年夏天就能投入使用。

冰場是發展冰球運動基礎。芬蘭550萬人(和齊齊哈爾人口差不多),有270多塊室內冰場;加拿大不足4千萬(上海+北京的量),有3300塊室內冰場;美國3億多人,有1500塊室內冰場。當然,咱們不能老和發達國家比,畢竟還是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據說本科生學歷佔比不足5%,還有10億多鄉親父老沒乘過飛機,黨還在帶領人民打脫貧攻堅戰。其實,相比五六年前的100多塊老舊冰場,如果我們真能建成1000塊冰場,已經是質的飛躍。希望這些冰場建成之後,國家能用足、用夠、用好,別空著閒著,通過切實有效的手段把成本降下來,讓更多的孩子和群眾能長期用上這些冰場。否則,又像當年那樣,「風口」過後,冰場就被化掉改成了其他場地。

娃兒們在滑冰中,感受控制身體平衡與追求速度的快樂

現在,冰球娃娃正越來越多。在全國迎接冬奧會、建設體育強國的背景下,政府制訂了大量政策、投入了大量資金推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教育部大搞「冰雪運動進校園」,體育總局狠抓冰雪競技運動隊,也啟動「百城千冰」計劃。我們奢侈地夢想一下,3億冰雪人口中如果有1%是打冰球,那麼也該有30萬冰球人口;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學校裡的娃娃,假設有25萬冰娃。如果國家用好了這1000塊冰場,長期科學地支持這25萬冰娃,10年後不愁中國冰球穩居世界一流。那麼,筆者相信,中國冰球要比中國足球走上世界一流更有希望。

儘管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今年的疫情更導致增速下滑,但疫情之後,即使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5%左右,仍會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在全球發達國家,體育產業一直是經濟發展重要的助推器。國務院在2014年下發的「46號文件」和2019年下發的「43號文件」,都在持續要求改革政府管理服務的體制機制,激發市場活力,促進體育產業與消費快速發展。國務院2019年的40號文件《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更是強調了體育運動的功能,提出深化改革建設體育強國。特別重要的是,去年這會兒中辦與國辦聯合下發了《關於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規格之高為歷史罕見。這四份重磅文件都在持續激發政府與市場的力量,拉動體育產業,也將為冰球發展帶來持續的政策與資金支持。

筆者相信我國的冰球產業很有前景。崑崙鴻星、吉林城投、奧瑞金、北京首鋼等俱樂部,是冰球發展的一股新的力量。國家集訓隊和地方隊伍,更加頻繁的帶著學習的願望走出國門。NHL還會持續造訪中國……

隨著國內球人才越來也多,成立中國人自己的國內冰球職業聯賽也迫在眉睫。以前哈齊佳就3到4支隊還打了十多年聯賽呢;當然那時的聯賽場次少、質量也不是很高。

此外,作為世界工廠的我們,國產的冰球器材裝備也在長進,黑龍美洲獅IBXCALT等在產品類及品質上也在一直向B、C看齊。未來,相信更多的質優價廉的國產冰球器材裝備會湧現出來。

發展區域內的少兒冰球聯賽是一個方向。如果孩子每周都有一次正式比賽,那該多好啊。

冰球的技能複雜程度極高,人才培養周期很長,整體經濟投入巨大。咱們申辦冬奧之前冰球基礎很不好,國家隊後備梯隊也長期薄弱。當年,國內唯一的哈爾濱女隊就是國家預備隊;打冰球的女娃進哈體校後持續訓練,大多數都能進國家隊。男隊只有依靠哈齊佳吉。拿現在來說,就像筆者去年與冰球界一前輩閒聊的那樣,能夠參加5支國家隊(男子成人、女子成人、男子U20,男子U18,女子U20)選拔的,主要還是哈齊佳體制內的運動員,加上北京市場培養出來的少數小年輕。估算一下,當打之年的冰球競技選手,全國不超300人。如果加上跨界跨項訓練三四年後能成才的(極其樂觀的情況下),總數也不會超過400人。國家很缺冰球人才,現在全國冰球娃娃的數量,據說還沒有高爾夫孩子多。所以,如果一個中國冰娃能夠持續打冰球,那麼他(她)以後進國家隊為國爭光的機率會相當高,肯定比足籃排乒羽等項目高很多很多。

如果家長注意保持孩子在小學、中學的學習成績,加上孩子有冰球特長,未來進國內好的大學以及出國留學,成功的機率也會提高不少。即使再不濟,孩子進不了職業隊或國家隊,也沒考上名牌大學,那麼,去讀一個普通大學,考個冰球教練證做基礎冰球教練,收入也會比同起步的足球籃球教練高。

想到去年與一位冰球家長聊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問題——中國冰球會好嗎?我想還是會好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會漸漸深入理解體育運動的教育價值、競技人才的科學培養方式,就不會那麼急功近利。支持孩子打冰球的人多了、堅持打冰球的孩子多了,我想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

(本文為「冰球家」原創,歡迎PYQ轉發;未經允許,嚴禁以任何方式轉載。本文視頻下載自Youtube。圖片來源於網絡,僅用作文本內容的輔助說明,請勿作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威士忌要配冰球!
    為什麼要圓冰  這裡有個酒吧調酒概念需要重點強調一下。很久以前我曾一直誤解酒保給我的雞尾酒裡放滿冰塊,只是為了多佔地方,倒酒時可以缺斤少兩。後來才悟出真理,冰塊越是量多個大,融化越是緩慢,特製的大冰球與常規的小冰塊,雖只是大小不同,卻能成天壤之別。
  • 大學生冰球場上的「女中豪傑」!
    冰球場上的「女中豪傑」!.在剛剛落幕的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冰球錦標賽上,採用了男女混合組隊的報名方式。多支隊伍中都有女選手的身影,天津外國語大學隊更是一口氣報了10名女隊員,幾手佔了全隊的一半。那麼,在冰球這個崇尚力量、對抗激烈的運動中,為何採取該賽制?女孩子是否適合打冰球?女隊員能否贏得出場時間,就成為人們關注的三個焦點話題。高校冰球尚處起步階段。據組委會介紹,本次比賽採用男女混合參賽的形式,跟目前大學冰球的發展現狀有關。冰球是一個激烈的對抗項目,女子冰球開展起來比男子更難。
  • 《冰球少年》背後,還有一位曾經的「冰球少年」
    編者按:近日上映的影片《冰球少年》對於聯合製片、動作指導袁勐來說,也算是圓了人生的一個夢想。袁勐是在初中時接觸冰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事業有成之後,袁勐始終希望能為中國冰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 鮑爾N5000冰球男鞋,95新,6折400元轉讓
    在王府井雷虎冰球專賣店買的。 因為買了穿了不到10次且沒打過冰球,更換了更高級款,所以95成新。 冰鞋舒服,硬度好,適合初學者,是教練員指定教學用鞋。NEXUS系列是BAUER的最優秀作品,冰鞋特點是適合任何腳型的朋友穿著。
  • 威士忌加手工冰球,才有逼格!
    其中,又以手工冰球為最佳。威士忌加冰,可以改善口感、降低酒精刺激,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威士忌的美好。但冰塊、模具冰球同樣也能達到這個目的,為什麼要是手工冰球呢?首先,解決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不是冰塊?我們要知道一個事實,冰塊越是量多個大,融化越是緩慢。
  • 什麼是旱地冰球?(旱地冰球介紹)
    旱地冰球簡單易學,通過5至10分鐘的培訓,初學者就可以上場比賽。另外,它不像冰球那樣對場地要求那麼嚴格,又不像曲棍球需要很高的訓練水平和裝備器材。它可以在草地、水泥地、沙地、木地板等隨處開展,男女生可以混合組隊,隊員的年齡跨度從5歲到60歲均可參與。
  • 一支大學生冰球隊被體制綁縛的命運
    沒有運動員等級證,差點堵死了這些孩子的大學路,朱志強表示,哈爾濱體育學院是頂著「違規」的壓力,破格錄取了這18名隊員,「我為什麼敢破格錄取這些孩子?首先是因為他們的運動成績足夠優秀,不是他們不具備獲得運動員等級證的能力,而是某些客觀原因使然;其次,是因為他們沒有荒廢文化課學習。」在朱志強看來,這些孩子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體育人才,他們完全夠格成為一名大學生。
  • 在這裡,小冰球有了大發展
    「冬天一到,小夥伴們就想辦法湊到一起打冰球。」齊齊哈爾市第一代冰球運動員、84歲的陳昇亞回憶,「我們小時候玩的『冰球』其實是凍實了的土豆或馬糞球,空地上擺兩塊磚頭當球門,每個人手裡拿著一根木棒當球桿。」1954年,齊齊哈爾市體委在市內各中學選拔冰球運動員,一支業餘冰球隊就此誕生。1956年,齊齊哈爾冰上訓練班正式成立。
  • 青少年冰球教學視頻《冰球小課堂》項目介紹
    】:課程共分為6大部分,包括:冰球場地介紹、冰球比賽介紹、冰上訓練課程、陸地訓練課程、冰球規則介紹【聯合出品】:北京體育大學中國冰球運動學院、人民網人民體育【支持單位】: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積極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進社區,普及冬奧知識和冰雪運動
  • 于謙兒子的「貴族運動」,大兒子打冰球,小兒子參加馬術比賽
    於思洋的個人微博曾曬出少年冰球的獎盃。 冰球運動備受歐美國家的歡迎,冰球項目在國內還屬於「貴族運動」,冰球桿、冰鞋裝備多達10多樣而且價格不菲,日常上課費用,表現優異者還會出國參加集訓比賽,來回機票住宿等隱性費用。 當之無愧的「貴族運動」很燒Q。
  • 如何讓威士忌冰球變得更加晶瑩剔透?Get!
    但是怎麼自己在家做的冰球好像都不夠晶瑩剔透,整體呈白色。那怎麼才能做一個晶瑩剔透的冰球呢?接著往下看~要做冰球,我們先了解一些關於冰球的常識。一、冰球的藝術01 為什麼冰球比冰塊好?通常我們向威士忌裡加冰,就是為了鎮壓高度酒精帶來的刺激感。
  • 助攻女隊友的清華冰球男學霸長啥樣?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助攻女隊友的清華冰球男學霸長啥樣?  新華社記者王鏡宇、殷家捷  他是目前清華大學的學霸中冰球打得最好的那個。  他讓首次以非守門員身份登上全國大學生錦標賽的女隊友打入了「職業生涯」第一個正式比賽入球。  他就是清華大學冰球隊隊長萬皓元。
  • 冰球秒變「鑽石」,威士忌加冰還能這樣玩?
    但是,為什麼大部分酒吧和飲家都更青睞於冰球呢?今天,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威士忌裡的「冰球藝術」。為什麼是冰「球」而不是冰「塊」?一般來說,往威士忌裡加冰,只是為了鎮壓高酒精帶來的刺激感。如果冰融解速度太快,冰水就會稀釋了酒液的口感和風味,得不償失。
  • 冰球突破到底有沒有技巧:善用最佳時間段百萬大獎並非紙上談兵
    【MG擺脫冰球突破豪華版技巧秘訣一】首先我們玩MG擺脫冰球突破豪華版的時間段選擇,有些玩家想什麼時候玩MG擺脫冰球突破就是什麼時候玩,其實這種習慣並不好。有些玩家喜歡人多的白天開始玩,而小編恰恰相反,喜歡在凌晨夜深人靜的時候開始玩,為什麼呢?
  • 大冬會女子冰球收官,日本又拿牌了
    第29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女子冰球比賽到今晚全部結束,在今晚舉行的冠亞軍爭奪戰上,東道主俄羅隊依靠第三節的兩個進球,最終以2比0戰勝加拿大隊,問鼎冠軍。以下是本屆大冬會女子冰球六支隊伍的最終排名,中國隊排名第五。
  • 「與狼共舞」成效明顯 冰球文化氛圍漸起 奧瑞金冰球隊2019-20絲路...
    奧瑞金冰球隊成為2019-20賽季絲路聯賽排名最高的中國球隊。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奧瑞金隊同樣為年輕付出了代價,一方面對於中國球隊來說,出徵俄羅斯客場路途遙遠,比賽密度大,對年輕球員是心理和生理的雙重考驗。另一方面,年輕的奧瑞金隊存在不擅打領先球的問題,13場需要通過加時或點球決出勝負的比賽中,僅取得2場勝利。
  • 超級小熊布迷助陣「勇士杯」冰球聯賽,冰球動畫片將上線
    2019「勇士杯」亞洲青少年冰球聯賽,5月10日-12日首個內地分站賽在蘇州打響了。全國8家冰球俱樂部、200多名 6-12 歲的青少年們匯集蘇州,共同參與冰球聯賽的較量。超級小熊布迷助陣冰場,冰球健兒齊登場作為亞洲區域規模最為龐大,跨度最為廣泛的青少年冰球賽事,2019「勇士杯」亞洲青少年冰球聯賽讓來自全球的千餘名冰球少年相聚,數百萬人近距離感受到冰球的速度和激情。超級小熊布迷作為NHL中國賽官方親子大使,也肩負起了推廣冰球運動,讓更多人享受冰球樂趣,強健體魄的責任。
  • 分享榮譽,收穫友誼――中國冰球小將的冬青奧首秀
    原標題:分享榮譽,收穫友誼——中國冰球小將的冬青奧首秀   新華社洛桑1月15日電(記者王浩宇、丁文嫻)2020瑞士洛桑,中國冰球寫下了有關冬青奧的第一個篇章。中國冰球歷史性亮相冬青奧,得益於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冰聯對冰球項目的創新:混合組隊3對3。這項新型賽事目的是為了讓冰球項目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青年選手有機會參與奧運,通過選拔共有2004、2005年齡段的男女選手各104人,中國隊的5名小將被分入了男女不同的隊伍中,同隊的其他12名選手都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彼此因冰球而結緣。
  • 為什麼冰箱冷凍室都是-18℃,製作出的冰球卻不一樣?
    最近網上流傳1個對比實驗,兩款冰箱冷凍室在-18℃的條件下冷凍冰球,效果卻大相逕庭:1個狀若冰碴,1個晶瑩剔透。那麼,為何同樣-18℃,出現的結果卻迥然不同呢?從實驗原理來說,我們都知道水在0℃就會結成冰,當冰箱冷凍室溫度降低至-18℃時,水會被完全凍成冰球。冰球的密度與冰箱冷凍室溫度緊密相關,會隨著溫度降低而減小。當冰箱冷凍室溫度升高,冰球的密度就會變大,冰晶體積也會隨之增大、受到的擠壓作用更大,最終就造成了冰球出現裂紋,像冰碴似的。冷凍室溫度的波動起伏也會對我們的健康飲食造成影響:肉類細胞破裂,使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隨之流失。
  • 中國3支冰球隊赴美參加「王嘉廉杯」國際冰球邀請賽
    黑龍江省體育局提供   中新網哈爾濱1月15日電(王妮娜)黑龍江省體育局15日發布消息,由美籍華人王嘉廉先生專為中國青少年冰球創辦的「王嘉廉杯」國際冰球邀請賽於美國紐約當地時間1月14至1月20日在紐約長島人冰球俱樂部的拿騷體育館(NorthwellHealthIcecenter)舉行,這也是王嘉廉先生去世後,冰球少年赴美舉辦的首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