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當下

2022-01-24 抱蒲堂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一生中最好的年齡是什麼時候呢?

 

有人說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有人說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青春,也有人說是盡享天倫之樂,坐著搖椅慢慢聊的老年.

 

似乎我們總是在羨慕還未到來的,或者懷念已經逝去的。

 

其實,最好的年齡,就是現在。

 

既往不戀,未來不迎,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現在。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當下。

十歲不愁 

 

古人說「十歲不愁」,人在童年的時候,對世界充滿好奇,充滿熱愛,渴望去探究這個世界。

 

整天樂呵呵,玩玩鬧鬧,自由自在,不知道什麼是憂愁。

 

豐子愷認為童心不可失:我初嘗世味,看見當時社會的虛偽,覺得成人都已是失去本性,只有孩子天真爛漫,人格完整,這才是真正的人。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真正偉大的人,是不會偏離他純潔、善良的初心。

《小王子》裡說: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只是很少有人會記得。

 

希望我們長大後,依然不忘初心,保留最初那顆天真單純的童心,在最無趣無力的日子仍然對世界保持好奇,仍然願意去熱愛這個世界。

 

二十不悔 

古人說「自古英雄出少年」,二十歲意氣風發,正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年齡。

 

毛澤東主席曾感嘆: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二十不悔」,在最美的青春年華,做個勇敢的追夢人。

無論遇到多少坎坷挫折,也不輕易放棄,去奮鬥,去拼搏,去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三十而立 

 

孔子說「三十而立」,什麼意思呢?

 

王小波有個生動的解釋:三十歲的肩膀上扛著的,再也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一個男人該扛起來的責任,上有老人,中有老婆,下有孩子。

 

三十而立,立的是身。

 

父母漸漸老了,他們撐起的那片天漸漸要由你來支撐了;找到了攜手到老的另一半,要為愛人撐起一片天;這時候開始有了孩子,也要為孩子遮風擋雨。

 

三十而立,立的也是心。

 

有獨立的思想,知道自己要什麼,成為怎樣的人,不被任何人左右,能夠坦然地面對一切困難。


四十不惑 

 

人到四十,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嘗過了,該擁有的都擁有過,該經歷的都經歷了。

 

以前看重的東西,現在看淡了;以前放不下的事情,現在釋懷了;以前繞不過去的心坎,現在坦然了。

 

到了四十,凡事都漸漸看透了,看明白了,內心釋然了,不會被身外之物所迷惑。

 

人生走到這個年紀,漸漸豁然開朗。

 

如樸樹《平凡之路》中所唱的: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望失落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五十知天命 

 

五十歲,人生已經過去一半。

明白了天道運行的規律:一年有春夏秋冬,萬物有生有滅,人也有生老病死,一切都在按照某種規律在運行。

 

也明白了: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命中一切因緣果報,都是自己造的,若想得善果,必先種善因。

 

《增廣賢文》中寫道:三窮三富不到老,十年興敗多少人?

 

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內心也慢慢釋懷,「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不在過分執著功名利祿,不在糾結是非成敗,能以豁達的心態,面對人生中的種種境遇。

 

六十耳順 

 

「六十耳順」,意思是人到了六十歲,無論是好話還是壞話,自己都聽得進去;無論遇到什麼坎坷挫折,內心依然平靜。

 

正如林語堂所說: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人生的種種煩惱,大多是從耳朵進來的,年輕時聽到別人罵我、謗我、笑我、辱我、輕我、賤我,便怒火中燒。

 

到了「耳順之年」,經歷多了,心胸寬廣,能容人容事,聽到逆耳之言,心也不為所動。

 

因為明白了: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七十從心 


孔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人活到七十歲,萬事都看通透了,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做什麼都能聽從本心,但又不會超越人間的規矩。

 

王陽明說: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我只是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處,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動。

 

賈伯斯也說: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不應該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別人的評價之下,我們應當追隨自己的內心。

 

一個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忠於自己的內心,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八十耄耋 

 

八九十歲,稱為「耄耋之年」。到了這個年紀,明白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應當坦然面對。

只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就無愧此生了。

 

大半輩子為事業,為家庭而忙碌,到了耄耋之年,明白了人生短暫,要抓緊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快快樂樂為自己活一把。

 

人到百歲,萬事圓滿。見證了一個世紀的滄桑變化,是一個活歷史,活檔案。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百歲老人更是如此。

 

歷經歲月的磨練,人生的風風雨雨都化作經驗、智慧和涵養,指引著後人過好每一個當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一年有四季,人生也有四季,無論處於哪個年齡,都有那個年齡無法復刻的美。

 

當下,就是最好的年華,唯有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擁有,才是對歲月最好的詮釋。

圖片  | 隱山茶齋等

末俗以繁華相尚

終覺冷淡處趣味彌長

惜吾不及古人

吾誰與玩此芳草

堂主微信號:jybxl685

長按右側二維碼,加堂主個人微信號,

進入抱蒲堂微信群,交流菖蒲蒔養之道。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 抱蒲堂微店 

相關焦點

  • 人生沒有完美,只有更美!
    人生沒有完美,只有更美!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也沒有完美的人物存在,努力認識自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能求全責備,甚至要求別人也同自己一樣,管好自己就好!完美,很美好的一個詞,有的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完美,甚至要求身邊的人也要一樣,不僅自己很累,其他人也被搞得很累,很辛苦,因為跑得太快,而忘了停下腳步欣賞沿途的風景,別人眼裡已經很成功,卻永遠都不滿足,永遠在路上,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會後悔,沒有好好享受當下的生活!
  • 活好當下,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如果沒有如果,只有現實殘酷的接受和面對。誰的一生都不會沒有坎坷,誰的一生都不會沒有遺憾,也正是這樣的不完美才成全了我們的一生。於是,生活有了各種各樣的味道,黑白才有了對比。終於明白,這世間沒有錯就沒有對,沒有好就沒有壞,沒有舍就沒有得。才悟透,有缺憾才是完美的人生。 人生不必太糾結於曾經的失去,那只是一場宿命裡的安排,你總會在失去中有所收穫。
  • 人生沒有最好的選擇
    可回過頭看,那些日思夜想,反覆斟酌的選擇,往往並沒有那麼好,結果也有很多不同。我們往往以為面前好多條路都可以選,人性促使我們一定要選擇最有利於我們自身利益的。再收集各種資料,信息,綜合對比後,我們拿著最優選擇,進去後才發現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好。正如錢鍾書在圍城裡所描繪的,婚姻裡的人想走出來,沒進去的人想進去。
  • 鑫世界珠寶的人生感悟: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更好的心態
    他回答:「鑫世界珠寶的體能我最清楚,六千四百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點,我一點都沒有遺憾。」在他看來,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就是自我的一種徵服。生活也是如此。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強迫自己完成達不到的目標、凡事都強求完美的結果,是不智慧的做法。世間事,有太多我們無法掌控;很多難題,我們也不可能全都瞭然於心。學會認清自己,盡力而為,在恰到好處時戛然而止,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
  • 做好當下,是人生最好的選擇.
    3、初戀永遠都是最好的。所以不管你的初戀有多麼多麼的不堪,不管對方有多麼多麼的青澀,哪怕是鼻涕已經過了黃河,記住一定不要傷害他(她)。4、人生布滿了荊棘,我所曉得的唯一辦法是從那些荊棘上面迅速踏過。我們對於自己所遭遇的不幸想得越多,它們對我們的傷害力越大。每天早安正能量,是自己給自己的!
  • 瑪麗蓮·夢露: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無悔的選擇
    如果那時我沒有離開家鄉,也許我不會漂泊至今;如果那時我沒有選擇回歸家庭,也許我已經成就了一番事業……如果,如果。可惜沒如果。你總在羨慕的那個人,或許也正在渴望你的生活。在美國研究協會主席洛伊斯·班納撰寫的《瑪麗蓮·夢露》中,她把這描述成「改變命運的時刻」,她說:相機的閃光燈發出的光,就像是基督教復興會中上帝的光芒,使信徒有了『新的人生目標』而重生了。這個普通女孩成為了一個「野心家」。
  • 沒有期待的人生即是最好的人生!
    註冊百家號也已經有一年多了,現仍是一個新手,我只有特別想寫東西的時候才會登上來寫,就當作是找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展開一次自我對話吧。那遠方掛著的「出人頭地」「事業有成」「兒孫滿堂」的美好願望以幸福的名號鞭笞著我們前進,我們就像一頭拉磨的驢子,望著懸在眼前的青菜,自以為只要努力前進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白菜,獲得人生的幸福。我們自以為只要實現當下的願望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 人生,只有這輩子,沒有下輩子!
    人生,只有這輩子,沒有下輩子,趁還來得及,去做你想做的事,去愛你想愛的人,別等下輩子人這輩子,說長也長,說短也短,關鍵看你過得怎樣。過得好的時候,總感覺時間過得好快,一不留神,一年就過去了,一眨眼,人就到中年了。過得不好的時候,度日如年,一分一秒都是折磨,都是煎熬。
  • 人生無常,當下最真
    這些日子裡,總會想起英國作家伊夫林·沃說過的一句話:「有時,我感到過去和未來在兩邊施加了太大的壓力,以至於沒有任何空間留給當下。」不免心生感嘆:人生無常,當下最真。 當下本是佛語,可是民間也廣泛應用,當下就是現在的這一刻。 人能活著和感覺到的只有當下。
  • 活在當下,不後悔,才是最好的活法
    沒有誰的人生是毫無遺憾的!無論你做過,或者沒做過的事,過去了,就別總是後悔,後悔是最沒用的,人應該活在當下,去抓住眼前的一切事物,而不是活在曾經。不要活在昨天,也不要任何事都放在明天,因為很多事情,昨天都回不去,明天永遠不知道是哪天。
  • 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人生海海》
    什麼是人生海海?這是一句閩南語,告訴人們人生本就複雜多變,比起死去,活著其實要承受的更多,也需要更大的勇氣。作者用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情節處理,吸引著我們讀完一整個故事,回看一整個人生,想到一堆道理。03純粹的愛國情懷文章的開始,螢火蟲漫天的夜晚讓我特別懷念小時候,但這不是重點,因為沒有圖書簡介,剛開始我不知道整本書具體要表述什麼東西。
  • 生活沒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實的美,早安
    1、生活沒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實的美;生活沒有一帆風順的,只有披荊斬棘才能路路順;生活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站起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閃光的人生才算是生命的永恆。早安!4、混一天和努力一天,一天看不出任何差別,三天看不到任何變化,七天也看不到任何距離……但是一個月後會看到話題不同,三個月後會看到氣場不同,半年後會看到距離不同,一年後會看到人生道路截然不同。早安!5、世上許多事情是我們難以預料的,總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我們不能控制際遇,卻可以掌握自己;我們不知生命有多長久,但我們卻可以安排當下的生活。
  • 《人生海海》|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報紙上說,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上校的一生,不外如是。上校名叫蔣正南,也有人叫他太監,他是全村最古怪的人。一是因為他當過國民黨,但是大家一邊鬥爭他,一邊巴結討好他,遇見事情還找他拿主意。上校的一生盡在麥家的《人生海海》裡。《人生海海》講的是一個人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每一位芸芸眾生,故事裡藏著人生百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又有時間帶來的仁慈。《人生海海》的作者麥家說:"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到的。
  • 人生苦短,請活在當下,多享受當下之美
    ——曾國藩心中沒有牽掛,事情來了就順應它,事情沒來就不要主動去尋求,事情來的時候,一心一意,心無雜念,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再想著它。做好自己,活在當下,享受當下那些美好的事物就行了。活在當下,就是要享受當下的美好人生。立足於當下之美,享受愜意人生,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當下的生活竟是如此美好。記得《聖經》上曾經說過:「主創造了今天,我們為活在今日而歡欣雀躍。
  •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過去的不再回來,回來的不再完美
    人生哪有那麼多的假設,現實是一個一個真實的耳光,打在你的臉上,喊疼毫無意義,唯有一往無前。能馬上改的,叫做缺點;只能慢慢調整的,叫做弱點;無論如何都改不了的,那叫你的死穴。你不努力,永遠不會有人對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資源,有了話語權以後,你才可能為自己爭取公平的機會。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即便給你整個世界,你也早晚毀掉一切。你成不了心態的主人,必然會淪為情緒的奴隸。請記住:脾氣永遠不要大於本事。
  • 人生要活成什麼樣,充滿智慧地活好當下,便是最好!
    我們的人生可以不平淡,但邁向夢想的每一個步伐,都可以走得轟轟烈烈。所有的經歷都是在成就我們自己,沒有哪一種是多餘的,也沒有哪一種是錯誤的。人的一生像是一場修行,在這場修行裡,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往事已逝,未來還未來,我們有的,就只有一個當下。以當下的方式認真地活著,便不會再有價值的判斷,就像土壤之於樹木,水源之於萬物,即使那些不需要成分,也一樣的滋養著生命,壯大著我們的人生。
  • 早安語錄:生活沒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實的美
    早安語錄:最好的話不是說的漂亮,而是說到了心上。最美的愛不是花前月下,而是患難與共!最遠的人不是相矩天涯,而是咫尺陌路!最好的朋友不是天天見面,而是常常想念!記住,千萬不在憤怒時做任何決策,要知道,一個能控制住自己情緒的人,比一個能拿下一座城的人更強。
  • 人生沒有如果:提升自我價值,是最好的結果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用實力說話,才是成人世界裡不變的法則。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的道路。同樣的道理,人生路上的扶助,誰也無法預測今後的結局。助人者,不僅僅需要助人的情懷、勇氣,還要有助人的能力。力所不及,是拖累和怨怪;力所及處,卻不知被扶之人,能否站穩。所以,讓世界接納,只有一條: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在現實世界裡,我們總是看到大浪淘沙的結局。
  • 活在當下,才是生活最好的樣子
    特別是在第六次考秀才時,他沒有考上,學臺大人給了他四個字的評語:「文理太淺」,這使曾國藩十分焦慮,甚至把這件事當成人生中的奇恥大辱。 儘管如此,曾國藩並沒有氣餒,反而激起發奮讀書的鬥志。他定下並踐行每日作文一篇、寫詩一首,讀書二十頁的提升計劃,終於在第七次考試時考上秀才。
  • 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更好的心態
    用一個積極的心態去看待世界,世界才會更美好,人生才會更斑斕。你不能選擇事情的發生,但你可以選擇自己的心態;你不能抹去事情的消極影響,但你可以將它轉化為積極動力;你不能左右生活,但你可以保持生活的兩面觀,轉換眼光才能有出路。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