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個可以理所當然賴床的時間,想賴到幾點都沒人管,這個時候真的感覺是最幸福的時候了。
這幾天深圳的氣溫下降了一些,早晚比較涼,於是我這個起床困難症一不小心就賴床5分鐘,穿越2小時;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一樣,天氣越冷,賴床就越久。
要知道在賴床這件事情上,南方北方,不管有沒有暖氣,都是一樣的;夏天還能被憋醒,冬天就只能靠夢想了,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解決辦法。
小時候早上上學想賴床,會被爸媽直接從被子裡拉起來,當時想啊,長大了就好了,再也沒人管我賴不賴床了,結果是沒人管了,卻被工作管著了。
於是我每天早上都要在四五個鬧鐘聲中,一個又一個10分鐘的掙扎著,每次不是想著算了,今天就不化妝了;就是說服自己大不了這個月的全勤獎不要了,就讓我再賴個10分鐘吧;然後無數次的祈禱著周末的到來。
記得以前看的一個動畫片《馬丁的早晨》裡,主人公每天早上起床都會變成一個新的角色,有一天他醒來有一臺能自動幫他刷牙洗臉,穿衣服,送他上學的床,最後等一睜眼就直接到了學校;就像AI智能房車一樣;每次我不想起床的時候,都超級想擁有一個這樣的床,簡直是賴床星人的生命之光。
賴床的歷史
你以為只有現在才有賴床嗎?其實關於賴床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
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
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
前面短短三十三個字,完美詮釋了:只有找不到的藉口,沒有賴不到的床,原來古人和我們一樣。
到了唐代,金昌緒的賴床變成了起床氣: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能怪到鳥兒身上,我只能說,鳥兒也很無奈啊。
而我們的大文豪蘇軾竟然也是個愛賴床的,甚至把能賴床到天昏地老的人生唯一願望,寫進了自己的詩裡,還不止一首:
《試院煎茶》裡說:
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一首還不夠,他還專門做了一首《醉睡者》:
有道難行不如醉
有口難言不如睡
先生醉臥此石間
萬古無人知此意
這是有多喜歡睡覺,簡直是的嗜睡鬼本人啊!
到了現在,說唱歌手依然把不想上班寫進了歌詞裡:
給耶穌寫長長的信,我求佛保佑廢除周一,我帶頭發動賴床革命……
由此看來,賴床是個亙古存在的問題,從春秋到現在都沒有解決。
為什麼人會賴床
我發誓,絕對不是為賴床找藉口。
首先,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報導,中國睡眠研究會對6萬名年齡在10歲到45歲之間的中國人的睡眠質量進行了調查。
在接受調查的中國人當中,76%的人表示他們存在入睡困難的問題,91%的受訪者 「在睡完覺後仍然感到疲憊」,以及「因為睡不好覺而無法按時醒來」。
因為加班,熬夜,失眠等諸多原因,許多白領的難以達到7小時的睡眠時長。
當生理規律被擾亂,被鬧鐘震醒後,睡意還沒有消失,身體自然會反抗, 所以醒來後自然就想要多睡一會兒。
其次,美國有一項科學研究指出:起床早晚無關個人意志,而取決於人體的「生物鐘時型」,時型在很大程度上由基因決定。
這段被生物學家命名為LCA(賴床癌)的基因,從人類出生就會變異為遺傳性病毒,主要藉助棉絮紗紡和鼾聲傳播。
因為人剛出生的一兩年,幾乎都是在睡覺中度過的, 無論在哪想睡就睡,也可以說賴床是一種在嬰孩時期就落下了病毒。
我一直羨慕那些不管嚴寒酷暑,不管睡的多晚;都能準點起床,甚至連床都不賴一下的人,現在終於找到原因了。
說真的,賴床賴出來的這十幾分鐘,睡眠質量好嗎?答案肯定是不好啊。
但是,每天能多賴一會床的話,等會一個小時的上班路程,擠到變形還夾雜異味的地鐵,甚至這個月的KPI,都變得沒那麼讓人心煩了。
除了此刻的睡意,其他的都可以拋諸腦後。
但是會不會幾十年之後,我們有無限可以賴床的日子,卻再也找不到此刻賴床的那種滿足感了呢?那個時候再回首曾經起早床的日子,會不會也會懷戀呢?
作者 | 碗碗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
本文由深圳微時光編輯發布
圖片來源網絡,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