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時訊消息(邊鐵曙 錢民莊)河間政興創業孵化基地,是經河間市人社局、河間市財政局批准,滄州市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籌建。2016年3月份開建,8月份開始按規定招商入駐,10月份正式揭牌。現有使用面積4390.52平方米,已入駐實體創客126家。基地創客入駐以來,創新產品38項,獲專利2項。年產值5000餘萬元,直接帶動社會就業人員26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燃燒創業激情 成就人生夢想
從孵化基地走出的創業成功人士王盟盟,原來跟隨父親做種子銷售,憑藉誠實守信的做人做事原則,把種子銷售作為創業項目,以前一直通過上門推銷、集市銷售等傳統銷售方式開拓市場。長期以來,不僅銷量一般,而且不能第一時間得到顧客反饋。當得知河間成立了政興創業孵化基地後,第一時間辦理了各種相關手續,順利入駐進來。
「多虧了孵化基地這個平臺,不僅幫我跑辦手續、招聘員工,而且還請專業老師對我們進行企業管理、商務談判、資源整合等專業培訓。」王盟盟說,有了孵化基地的「鋪路」,他的經營範圍越來越寬,產品擴大到大田用種、蔬菜用種、園林用種、花卉用種等各類2000多種。
在孵化基地,根據王盟盟創業具體情況,基地為他量身訂製可行的創業方案:一是幫他跑辦相關手續,招聘對口專業大學生。隨著生意發展,工人增加到4人,現在擁有職工12人,大專文化3人,中專及高中文化7人。為了保證招來的人用得上、用的好,基地先後組織相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6次,還請淘寶專門講師前來講座。二是在經營中,引導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種子銷售與電商聯繫起來,用活「網際網路+」。這使王盟盟的經營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不僅讓農戶在家動動滑鼠就可購買種子,還可進行意見反饋。這一舉措得到了許多農戶的認可,隨著企業發展,他也從單一的銷售種子發展到園藝種植等相關產品,形成了「套餐式」銷售模式。
經營中,他秉承質量第一、客戶至上、優質服務、信用可靠的理念,旺季每天接單達1500份以上,月銷售量穩定在150萬元左右,年銷售收入達1800萬元左右。3年時間,王盟盟走出政興孵化基地,自己開了門店。
「依託孵化基地,在人社局、財政局等單位支持幫助下,力爭再吸收5人到公司工作。對於其他有入駐基地創業意願、需要提供服務的青年人,我們也會儘自己所能,在種子經營方面提供幫助,讓更多的人到基地創業致富。」王盟盟再次感謝政興孵化基地對他創業的大力支持。
在孵化基地,像王盟盟這樣通過「孵化」成功的創業人士還有很多, 如從事光伏產業的於紅女、網絡製作的張敬、日化產品的宋丹等,她們通過在政興孵化基地的錘鍊,拓展了自己的潛能,將店鋪業務逐步擴大。
搭建優質平臺 厚植創業「沃土」
政興創業孵化基地負責人錢曉通介紹說,河間政興創業孵化基地於2016年10月正式揭牌以來,已入駐實體創客126家,創新產品38項,獲專利2項,年產值5000餘萬元,直接帶動社會就業人員26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18年3月1日,河間市委書記尹衛江到基地考察調研,肯定了孵化基地所取得的成績,並希望基地服務再上新臺階、廣大創客再謀新跨越。
創業孵化基地吸收入駐的商戶與創客,主要從事電子商務、科技產品研發與應用、廣告裝飾與設計、文化創意推廣、會計服務與代理、現代物流、專利及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快遞及信息諮詢、家政服務、旅遊服務等項目。
為了保證入駐孵化基地的創客順利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積極提供各項必要的服務和扶持,包括創業文化、創業項目、創業人才等方面。定期聘請傑出的企業家、創業指導專家、講師、會計、律師、工程師等為入駐者進行專門的創業指導與服務。
為激發全民創業活力,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政興孵化基地還搭建起服務平臺、信息平臺、人才輸出平臺、金融服務等平臺,形成完善的創業孵化支撐服務體系,創業者在這裡可以得到低成本或無成本的各種創業服務,從而化解創業風險。對技術實力強、市場前景好的項目給予大力扶持,幫助創客把企業做大做強;制訂獎勵辦法,對入駐創客在國家、省級大賽中獲獎以及主持完成省級以上科研項目或者獲得國家專利的,都給予重獎。
基地運轉幾年來,為企業提供了創業指導、資金周轉、銷售支持、人力資源、政策送達等服務,年服務創客680人次,現帶動創業人數580多人,創客實現產值12000多萬元。2018年2月,在河間市經濟社會發展表彰動員大會上,河間政興眾創空間受到河間市委、市政府表彰,榮獲「科技創新獎」。 眾多媒體和網站報導了政興創業孵化基地管理和創客奮鬥的先進事跡。
目前,入駐基地的各位商戶和創客的創業熱情高漲,創新創業勁頭十足。談到基地的下一步發展,基地負責人錢曉通說:「創新生態資源的分享可以為創業者提供一個健康的棲息地,大大改善了過去創業服務資源閒散化的問題,而資源整合能力就是基地一直著力打造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