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人辦張卡,拿點小錢,就會成為詐騙團夥的「幫兇」嘛?
答案是——當然會!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高發,「實名不實人」的銀行卡、電話卡不但會被犯罪分子用來實施電信詐騙,還會用來進行網絡販毒、賭博等其他違法犯罪,而這些錢大部分都是通過買賣的銀行卡走帳,以至於警方難以追查和打擊。
11月17日,浙江杭州公安機關召開「斷卡」行動新聞通報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斷卡」行動開展一個月以來,杭州警方共打掉銀行卡、手機卡涉案團夥48個,破獲案件460餘起,抓獲嫌疑人550餘人,收繳銀行卡630餘張,收繳手機卡900餘張,並聯合工信、銀行部門集中懲戒了一批「兩卡」違法失信人員。
記者梳理了當中的幾起典型案例。
7天被騙20餘萬元
警方深挖出20餘名販卡人員
「專家指導,穩賺不賠」「每日返利,隨進隨出」,充滿誘惑的廣告詞,讓許多人蠢蠢欲動,卻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落入騙子的圈套。
今年9月,臨安的許女士被網友拉進一個投資理財的微信群。一開始,許女士比較謹慎,一直潛水觀望。時間久了,她發現根據群裡的「老師」所講的操作,群裡的成員們都能賺到錢,於是打算自己也試試。
9月23日,許女士打算先投500元試水。她按照「老師」講解的步驟,下載了「富華網」APP,當日就投入了500元,第二天連本帶利拿到了600元。嘗到甜頭後,許女士膽子越來越大,一周內和丈夫陸陸續續投入了98萬餘元。
可就在他們為輕鬆賺錢而開心時,「富華網」APP突然無法正常進入,連微信群也解散了,且相關好友均已將許女士拉黑,而許女士還有20餘萬元在該APP中無法提取。此時,她才意識到被騙了,於是連忙報警。
臨安區分局於潛派出所接到報案後立即展開偵查,確定許女士遇上的就是電信詐騙。經過幾天連軸轉的偵查,10月14日晚,臨安警方在湖南長沙抓獲了嫌疑人8名,扣押現金2萬餘元、手機53部、銀行卡98張。
事情到了這,還沒結束。
「要乾電信網絡詐騙,一定要用到銀行卡和手機卡。深入詐騙『產業鏈』,打擊販卡犯罪分子勢在必行。」臨安警方相關工作人員說道。
通過深入偵查掌握線索,11月5日,專案組趕赴湖南婁底、漣源等地,抓獲涉嫌洗錢的嫌疑人3人,並明確上、下遊涉嫌販卡人員20餘人,並趕赴湖南、湖北、陝西、江西、廣西等地抓獲涉案販卡人員16人,對電信網絡詐騙進行了鏈條式的打擊。
目前,涉案嫌疑人均被臨安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學生、務工者等群體
容易淪為詐騙團夥「幫兇」
小李(化名)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只是幫好朋友辦卡,連錢都沒收,只是吃了頓飯,就成了詐騙團夥的「幫兇」。
小李是杭州某大學的學生,她的好朋友小林因為生活費緊張,當起了一項辦卡業務的「校園代理」。小林說,幫忙辦一套卡(銀行卡、U盾、手機卡)可以拿到1500至2000元的提成。為了幫助好朋友多賺點錢,不久前,小李幫小林辦了一套卡。
「心裡也知道這件事情是不對的,但也不知道這樣是幫助詐騙分子洗錢,觸犯到了法律。」小李懊悔地說。
近日,拱墅區分局打掉了一個以在校大學生為主從事電信詐騙灰色產業犯罪的團夥,形成從出售銀行卡的「卡農」到三級販賣銀行卡嫌疑人的全鏈條灰產打擊。截至目前,已對8名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共串並全國案件49起,涉案金額1100餘萬元。
據了解,在電話卡、銀行卡非法買賣鏈條中,參與辦卡的大多數都是學生、老年人或外來務工者等一些比較容易受騙的群體,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犯法的。
「『兩卡泛濫』不僅對社會誠信建設造成巨大衝擊,還令學生、務工者等群體中的不少人誤入歧途,必須嚴打!」杭州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