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穴位埋線?
穴位埋線療法是用特製的醫療器具,將人體可吸收的羊腸線植入相應穴位的一種新型療法,可以長久刺激穴位,從而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
可將穴位埋線理解為是針灸療法的發展和延伸。兩者相同點,都是根據病情進行辯證選穴;不同的是埋線是將可吸收線埋入穴位,由於藥線吸收(約15天可自行吸收)時間長,可以對穴位產生較長時間的刺激。
穴位埋線的特點
1.埋線是一種融合了穴位封閉、針刺、留針、組織療法等多種效應於一體的複合性治療方法,多種刺激同時發揮作用。
2.間隔時間長、作用持久。
3.初為機械刺激,後為生物學和化學刺激,具有速效和續效兩種作用,是一種複雜、持久、柔和的療法。
4.取穴較少,不會引起很大不適
穴位埋線的作用
從中醫角度來看,埋線具有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調和氣血、調理臟腑的作用。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埋線具有複合刺激作用,可以改善機體代謝、調節力平衡、調節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通過產生良性誘導,從而達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穴位埋線的適應症
埋線療法適應症廣泛,幾乎涵蓋了所有針灸的病種。
1.內科疾病:肥胖、消化不良、便秘、腹瀉、慢性胃炎、內分泌失調等消化代謝類疾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咽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三叉神經痛、失眠、中風後遺症等神經系統疾病。
2.婦科疾病:多囊卵巢、月經不調、閉經、盆腔炎等。
3.其他:美容、提升緊緻皮膚、黃褐斑、肌肉勞損、慢性疲勞綜合症等。
注意事項:
1.埋線後保持針孔處皮膚潔淨,24小時內不宜洗澡。
2.儘量不吃海鮮、辛辣刺激以及發物等。
3.埋線後如有局部酸、脹、麻、痛屬正常現象,是刺激穴位後的反應。
4.由於存在個體體質差異,每個人的取穴、治療間隔有所不同,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