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呼蘭天主教堂,被稱做巴黎聖母院的姐妹教堂,經歷過文革!

2020-12-16 嘻哈小夥旅行記

呼蘭天主教堂,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東直街,矗立著一座天主教堂。這座教堂建於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是由法國傳教士戴治遣建造的一座哥德式雙塔建築藝術風格的法國教堂。1995年6月6日,呼蘭天主教堂被列為哈爾濱市保護建築,1999年,被省政府宣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整個教堂建築為青磚青瓦民用結構,高26米,東西長18.3米,南北寬23米。門窗用青磚圍著。教堂內歐式穹頂大廳寬敞明亮,兩排紅色彩繪柱子,教堂塔樓的木質樓梯上至頂樓。這座教堂管轄石人城,蘭西,木蘭的天主教堂。青磚土木結構具有濃鬱的歐式建築藝術風格,外觀類似於巴黎聖母院的教堂建築,建築所有的門窗都用青磚砌成拱形,主樓兩塔中心頂部鑲嵌一個紅銅十字架,在第二層的兩座塔中間,有一個黃銅製的大鐘,高1.05米,周長0.95米。

呼蘭天主教堂的造型在「教會之城」哈爾濱是非常奇特和獨特的,按照天主教會的慣例,普通神甫所在的教堂只能是單鐘樓,只有主教級別的主教才有資格擁有雙鐘樓,而呼蘭天主教會也是雙鐘樓,令人嘆為觀止。這座百年老教堂有很多歷史內涵,可以深入挖掘。教堂建築結構中的青磚和至今保存下來的教堂側門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價值。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生扒了天主教堂兩座塔的頂部和中間鐘樓的頂部,砸碎了銅十字架,摘走了銅鐘。後來教堂被學校長期佔用,當成倉庫。

經過改造,教堂和相鄰的巴洛克風格的神甫樓被改造成了一個寬闊的廣場。如今,天主教堂已經成為來到呼蘭遊客的必看之地,成為呼蘭區的標誌性建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參觀這座教堂,不僅是國內遊客,還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遊客。然而,都對小城呼蘭能有這樣一座巴黎聖母院的「姐妹教堂」感到無比的驚訝。這種精美的建築藝術,靜靜地站在呼蘭河上,歷經百年滄桑,沉默了半個多世紀,然後又重新煥發光彩。

相關焦點

  • 巴黎聖母院:拿破崙加冕的地方,全世界最著名的教堂
    巴黎聖母院是巴黎最大和最古老的的天主教堂。對於遊客來說,到巴黎旅遊,必到巴黎聖母院。而對於法國人來說,它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1804年,拿破崙就是在這裡加冕稱帝的。當年的拿破崙風頭正盛,它一把搶過教皇手中的王冠,驕傲地戴在自己頭上。我記得中學課本裡有一幅名畫就描繪了這個場景。
  • 廣州這座教堂與巴黎聖母院齊名,全身都是石頭做的!
    一場大火燒毀了法國巴黎的聖母院。許多人高呼,世界遺產即使在未來重建,也會與歷史不一樣,真是遺憾。巴黎聖母院被毀是個意外。如你所知,世界上有三座建築物,其中一座在中國廣州。與巴黎聖母院同名的建築有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和中國廣州聖心大教堂。廣州聖心大教堂位於廣州市益德路市中心,周邊有多個精品玩具批發城市和各種乾貨、年貨。這座教堂的根基建於1863的聖心日,所以它被稱為聖心教堂。因為它的主體結構是花崗巖,所以有「石室」的綽號。
  • 廣州「最大」的天主教堂,滿滿的西洋風情,號稱中國的巴黎聖母院
    廣州「最大」的天主教堂,滿滿的西洋風情,號稱中國的巴黎聖母院,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各自的信仰和文化,正是這些不同信仰文化造成了不同地區風俗差異,我們旅行的時候遊覽了和宗教有關的建築物,使我們更好地了解了當地的文化和風俗,是廣州最大的天主教教堂,極富西方情趣,被譽為中國巴黎聖母院,今天請跟著小編一起看
  • 被譽為「東方的巴黎聖母院」,而且是中國唯一石質教堂在廣州
    聖心大教堂於1863年6月18日聖心瞻禮日正式舉行奠基典禮,故命名聖心大教堂。歷時25年始建成,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石室聖心大教堂由法國設計師設計,中國工匠建造而成。被譽為「東方的巴黎聖母院」。位於廣州市區中心一德路。
  • 廣州有座百年教堂,佇立老城獨具一格,被稱為「東方巴黎聖母院」
    而說到廣州的地標建築,除了越秀山上的五羊雕塑、珠江畔的「小蠻腰」廣州塔之外,還有一座極富傳奇色彩的西式教堂。這座教堂來頭不小,是中國唯一的全石教堂,也是能與法國巴黎聖母院、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德國科隆大教堂比肩,並稱全球四座全石結構的哥德式教堂,這座神奇的西式教堂名為廣州聖心大教堂。
  • 巴黎聖母院:此刻,讓時間和記憶停留在區塊鏈中
    一覺起來,巴黎聖母院被燒了。即使這一生沒去過巴黎的人,也都曾在中學課本上讀過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這座始建於12世紀,用了200年時間才建完的天主教堂是無數人心頭的白月光。拿破崙曾在此加冕,戴高樂的追思彌撒在此舉行,納粹也未能將它毀壞。然而,這橫跨兩個世紀的建造奇蹟,卻在2019年的4月的63分鐘大火中付之一炬。
  • 巴黎聖母院追憶
    數年前我到過巴黎,巴黎聖母院那高聳入雲的塔尖在我的記憶裡依然美好。知道巴黎聖母院,初始於雨果的小說。那個美麗野性的埃斯梅拉達,那個醜陋善良的卡西莫多,那個變態冷酷的弗羅洛等,已沉澱為我們這代人致青春的文學記憶。「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 巴黎聖母院火災夢魘再現 法國南特大教堂遭遇火劫
    原標題:巴黎聖母院火災夢魘再現 法國南特大教堂遭遇火劫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外媒稱,當地時間18日清晨,位於法國西北部南特市的南特大教堂發生火災。熊熊烈焰讓所有法國人不禁聯想起一年多前發生在巴黎的另一場大火。
  • 中國三大天主教堂之一,與巴黎聖母院極為相似,卻少有人知
    是中國三大教堂之一,和巴黎的聖母院很相似,入場費只有0元。最近,令人遺憾的是,1160年建造的巴黎聖母院發生了大火,這火修理了近100年的著名哥德式建築損失很大,作為建築物的構成部分之一,上面的風向標和三個聖人的遺物全部毀壞了。
  • 巴黎聖母院焚毀一周年,看重生的奇蹟
    今年4月15日,是法國天主教最珍貴的歷史遺蹟之一巴黎聖母院被燒毀一周年之際,當時這座法國地標性建築物慘遭大火吞噬,外觀牆體被毀、塔尖倒塌的震撼場景,至今還讓人驚嘆不已。與大火一併炬焚的內部藝術裝置,更是讓世界藝術愛好者無比痛心。
  • 法國被稱為瑰寶的教堂,地位和歷史價值無可比擬,如今卻毀於一旦
    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國家的建築史等於這個國家的發展史?但其實一個國家的建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這個國家的社會面貌。下面介紹一下法國最古老的教堂,被稱為人類文明的瑰寶,經歷了856年的風雨大家都知道巴黎是一個有浪漫情節的城市。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巴黎可以是文明、開放、浪漫、上流社會的代名詞。它也被稱為藝術之都、文化之都、時尚之都和浪漫之城的迷人魅力。
  • 電影《古教堂大救援: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探尋聖母院修復
    法國最著名哥德式建築、法蘭西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巴黎聖母院於2019年4月遭遇了百年難得一遇之大火,整個教堂頂幾乎被大火摧毀,隨後法國政府承諾將在五年內完成巴黎聖母院在此次大火後的的修復工作。
  • 濟南的「巴黎聖母院」,老城也有西方建築,感受哥德式建築的魅力
    說到濟南的巴黎聖母院,可能都猜到是洪樓了吧。濟南洪家樓天主教堂全稱洪家樓耶穌聖心主教座堂,簡稱為洪家樓教堂。整的教堂是坐東朝西的,這和我們中國的建築略有不同。洪家樓教堂全名洪家樓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始建於1901年,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國三大天主教堂之一。由奧地利修士龐會襄設計,孫村石匠盧立成帶著工人修建而成。洪家樓教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東西走向的拉丁十字布局,高聳入雲的尖頂,修長的束柱、飛扶壁,尖形拱門、拱窗,這些都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的特徵。
  • 餘中先:巴黎聖母院與《巴黎聖母院》
    6月26日,法國巴黎檢控官結束對巴黎聖母院大火的初步調查,稱火災很可能由燃燒的香菸或電路故障引起,排除人為縱火的可能。巴黎聖母院牽動著世人對它的關注,眾所周知,因為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超越了文學和時代,成為了極具代表性的世界歷史文化地標。撰文 | 何安安巴黎聖母院?還是《巴黎聖母院》?
  • 參考讀書| 巴黎聖母院的大火讓人們再次回憶起這本名著
    參考消息網4月21日報導 外媒稱,目前,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已經成為亞馬遜法國網站最暢銷的書籍,排名暢銷榜第二的是另一版本的《巴黎聖母院》。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4月16日報導,這部1831年的小說講述了一位街頭舞者與鐘樓怪人的愛情故事,這本書也是迪士尼同名動畫電影的靈感來源。
  • 巴黎聖母院歷史的瑰寶
    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法國有巴黎聖母院,我記得高中時讀過雨果's的小說《巴黎聖母院》,後來一部同名電影被介紹到中國,這使我對巴黎聖母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天,我終於有機會參觀這座古老的教堂,我的心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興奮和崇拜的感覺。
  • 成本堪比巴黎聖母院,使用不到30年,法國曾在成都「血虧」過一回
    領報修院耗資巨大,堪比巴黎聖母院,可惜使用期不到30年,身處深山老林,如今「家徒四壁」的它,記錄了基督教在四川乃至中國的發展史。四川人的「時間符號」10餘年來,領報修院均是成都周邊熱門的婚紗照外景地。往裡走,領報修院標誌性的白色法式禮拜堂置身於四合院中,門楣刻著白鹿浮雕,牆面上有明顯的損壞痕跡,這裡也曾經歷過那段四川人不願回首的往事。「消失的廢墟」中說:那場史無前例的地震成為了四川人的「時間符號」,他們開始用「震前」「震後」描述一些事情。
  • 巴黎聖母院 法國人的靈魂家園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姚蒙】巴黎聖母院的一把大火,讓全世界為之揪心。巴黎聖母院,這個名詞有著強烈的象徵性,對法國人的意義更是非同一般。它的建築本身,也是世界建築文化的瑰寶。在巴黎聖母院發生過的故事,它所經歷的800多年滄桑變幻,值得世人永久回味。
  • 巴黎聖母院:肅靜的氣氛瀰漫在整個教堂,整個人的心靈都被洗滌了
    巴黎聖母院(港譯鐘樓駝俠,臺譯鐘樓怪人)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著,於1831年1月14日初版的小說。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愛絲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鐘人卡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音樂劇。久仰著名的大教堂,有著850年的悠久歷史,對於我們沒有宗教信仰的來說,確實感到宏偉莊重。
  • 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德式教堂之一,媲美法國巴黎聖母院,就在廣州
    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坐落於廣州市區中心一德路。大教堂於1863年6月18日聖心瞻禮日正式舉行奠基典禮,故命名聖心大教堂。教堂建築總面積為2754平方米,東西寬35米,南北長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耗資40萬法郎,歷時25年建造,於1861年才告竣工,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大教堂,國內現存最宏偉的雙尖塔哥德式建築之一,東南亞最大的石結構天主教建築,可與聞名世界的法國巴黎聖母院相媲美。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德式教堂建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