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養魚即淡水養殖,是一個行業。哪種動物都有生命,而魚卻沒有?許多養魚戶對此表示懷疑。假如說魚有生命,那養魚戶怎麼沒看見,死了又老又死了?對農民來說,這一問題很神秘也很好奇。魚兒到底能否老死?毫無疑問,這是個會老死的問題,魚也會活著。大自然的生物都有新陳代謝能力,生命的更替是一個普遍的規律。因此,魚是有老去的。
魚兒的壽命的長短,與其種類、體形、健康狀況等因素,有很大關係。各種魚類都有,它們的壽命也各不相同。魚體的健康狀況也決定著魚的壽命的長短,魚體健康狀況好的人活得更長一些,魚體健康狀況差的人活得更短一些。小魚一般比大魚的壽命要短很多。
魚類壽命的長短,除了與其種類、體形、健康狀況等有很大關係外,還與其性成熟程度有關。一般而言,體型較小的魚,各種器官形成較早,性成熟較早,則壽命較短;體型較大的魚,各種器官形成較慢,性成熟較晚,則壽命較長。所以性成熟期早的魚,壽命短,性成熟期晚的魚壽命長。一般情況下,繁殖力強的魚,各種器官衰老得較早,則壽命較短;繁殖力弱的魚,各種器官衰老得較慢,壽命較長。
魚類壽命的具體長短,也與其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一般寵物魚的壽命要長一些,因為它們住在室內,水溫較低。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水溫決定了魚兒的壽命,較低水溫的魚兒壽命較長,較高水溫的魚兒壽命較短。食品來源和營養成分的優劣也決定了魚類的壽命~~。
鯨鯊應該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魚。遺憾的是,迄今為止人們對它的壽命還不了解,只停留在猜測的水平,估計最高的壽命可達一千多年。生活在裏海和黑海的歐望,據說體重可達1500千克,壽命超過100年;而在我國長江中的白鱷,壽命也接近100年。自然條件下,魚類的壽命一般為1~3年,最長可達100年。就像我們常見的孔雀魚一樣,壽命最短,只有1~2年,而龍魚壽命較長,約35年,錦鯉的壽命更長,約80年。
鄉下養魚戶所養的魚,多為小魚,如淡水養魚,假虎魚,銀魚,青魚,壽命僅一年左右。雖然魚種之間的壽命差別很大,但淡水養殖的絕大多數魚種,壽命都集中在2~20年,其中60%的淡水魚,集中在5~20年,能活到30年以上的魚種佔不到10%,2年以下的魚種佔不到5%。鄉村淡水養殖中,銅魚、銀魚、鰲魚、紅鰭魚、白鰭魚、黃柔魚、沙望等的壽命一般在2~4年左右;青魚、草魚、鰱魚、鰱魚、蘭魚、卿魚、鯨魚、翹嘴紅魚等的壽命一般在7~8年左右,個別魚類可長至10年以上。
鄉下河塘裡的魚都死在哪兒了?魚兒老死了,一般都是沉在水中,不會浮在水面。所以,池塘中的魚在老死後一般不易被發現。當魚兒老死後,將會沉浸在水中,時間長了,在水中的微生物的作用下,開始腐爛分解,同時被一些食肉的魚兒和水生動物所共享,剩下的魚骨也會被淤泥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