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整脊學習——骨盆矯正之骶骨偏位檢查方式

2020-12-21 GT脊椎管理

文字附加視頻的形式為大家呈現《脊柱矯正課程》,

如果您對脊椎矯正專業比較感興趣,可持續關注閱讀觀看,

我會儘量抽出時間多錄一些,如果您能在文章或視頻中受益,是我最大的榮幸!

註:文章內容主要為視頻及教程做配合,但畢竟線上內容無法達到線下實操效果,我會儘量多呈現,如有遺漏還請包涵!(視頻內容與文字內容為相互關係,有時視頻遺漏內容,文章會作補充)

正骨整脊學習——骨盆矯正之骶骨偏位檢查方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本期視頻由GT脊椎矯正吳老師為大家講解

主要內容:

一,骶骨的上下偏位

骶骨向上偏位用S來表示(偏位方向類似骶骨點頭的形態)

骶骨向下偏位用I來表示(偏位方向類似骶骨仰頭的形態)

骶骨的上下偏位(點頭/仰頭)

有多數人的腰痛由於骶骨的錯位所引起

常見的骶髂關節錯位,除了髂骨的錯位之外,骶骨的檢查也是重要的環節

如我們經常見到的腰骶部疼痛,臀部疼痛,腿後外側疼痛等等,

嚴重的骶髂關節錯位會導致患者站立加劇疼痛,走路都費勁

骶骨位於整個脊柱的最下方,相當於基底或樹根,尤其是對於腰椎的影響比較大

骶骨向上或向下,對腰椎的曲度過大或變直有直接作用

骶骨的左右偏位

骶骨的左右偏位時間久了會導致腰椎的旋轉,包括與髂骨的旋轉相互影響著骨盆的中立位

骶骨的旋轉偏向一側時,會影響到單側腿部的發力狀態,甚至出現腿部酸麻脹痛

在對於骶骨的檢查方法中,觸診的準確率可能往往達不到評估效果

多數時候會以X光或AMCT的腳診斷來判斷

補充內容:當然你也可以結合動態觸診來評估,算是多一種方法,但準確率不保證

動態觸診方法:患者呈坐立位,操作者以拇指接觸骶骨,正常情況下,當患者身體做前屈時,骶骨會向後出現仰頭的微動,如果在做動作時,骶骨出現卡住關節活動不明顯,則說明骶骨是存在半脫位的可能。

當然,患者做身體後伸時同理,骶骨會向前出現點頭的微動,出現受限,則有半脫位的機率。

此方法,要求操作者手感要好,但有時也不可避免出現誤差。

我們本期主要以AMCT的診作為評估方法,此方法多數是以矯正槍作為配合,日本臺灣等地區普遍在使用,本人認為既然評估方法好用,準確率比觸診高,我們就可以結合自身條件,配合手法來作為評估和矯正的一種方式,何樂而不為!(註:如果您認為此方法不適合你,可自行選擇其他方式來評估)

首先,在檢查骶骨之前,我們一定要先找到患者的短腳PI,回顧之前我們的學習內容,

找到PI,然後做應力測試,雙腳平齊之後,才能繼續下一個部位的檢查

簡單回顧什麼是一號位、二號位,實在不明白的可翻閱之前的文章

正骨整脊學習之《骨盆第二個偏位AS/AMCT長短腳的變化意義》

簡單概述:

一號位-患者趴著,頭面部朝下不動

二號位,操作者將患者雙腳託起,不超過九十度

今天我們來講述三號位動作為:當患者雙腳平齊後,將雙腳託起超過九十度,然後回到一號位,簡單來說三號位算是一個下壓的動作。

做完三號位動作之後,回到一號位觀察,之前的短腳再次出現,則表示骶骨有上/下半脫位

而後將雙腳抬至二號位,觀察短腳是變長還是變短

變長:表示骶骨有向上S半脫位

變短:表示骶骨有向下I半脫位

應力測試見視頻內容,(朝著相反的方向做施壓)

骶骨左右的偏位測試

骶骨偏向一側時會影響單側腿部的神經控制,發力感較弱,

當操作者以掌根給予骶骨適當的壓力,會加重患者的症狀,

對比雙側同時受到加壓測試抬腿的高度,可判斷骶骨偏位側。

本期內容稍有複雜,多觀看幾遍,一定可以理解

相關焦點

  • 正骨整脊學習之《骨盆偏位內外翻》在X光上的呈現方式
    (視頻內容與文字內容為相互關係,有時視頻遺漏內容,文章會作補充)正骨整脊學習之《骨盆偏位內外翻》在X光上的呈現方式本期視頻由GT脊椎矯正吳老師為大家講解主要內容:觀察片子前,先確定姓名,拍攝時間,一定要最近期的片子,最好是一周以內。
  • 正骨整脊學習之《骨盆偏位髂骨內外翻》的特徵及動作評估
    文字附加視頻的形式為大家呈現《脊柱矯正課程》,如果您對脊椎矯正專業比較感興趣,可持續閱讀觀看,我會儘量抽出時間多錄一些,如果您能在文章或視頻中受益,是我最大的榮幸!(視頻內容與文字內容為相互關係,有時視頻遺漏內容,文章會作補充)正骨整脊學習之《骨盆偏位內外翻》(IN與EX)的特徵及動作評估由於疫情原因,諸多原因停更了好久,慚愧慚愧,並且有一些朋友表示催促趕快更新。
  • 正骨整脊學習之《骨盆旋轉偏位內外翻的矯正手法》
    (視頻內容與文字內容為相互關係,有時視頻遺漏內容,文章會作補充)正骨整脊學習之《骨盆偏位內外翻的矯正手法》本期視頻由GT脊椎矯正吳老師為大家講解主要內容:一,確定患側偏位方式為IN或EX後患者側躺,患側在上,如矯正IN,則IN側髂骨在上IN偏位方式為髂骨髂後上棘靠近骶正中棘我們給患者的擺位與之前矯正PI及AS的擺位是一樣的,只是接觸點不同,發力方向不同,我們矯正的方式為:定點部位在髂骨外側緣,通過槓桿力改善髂後上棘與骶正中棘的距離
  • 骨盆矯正之如何在X光找到骶骨的錯位
    骨盆矯正之如何在X光找到骶骨的錯位 本期視頻由GT脊椎矯正朱老師講解 今天我們的主要內容,是講述骶骨偏位在X光上的呈現 主要闡述兩個內容
  • 正骨大師楊新鎮淺談腰椎間盤突出與骨盆錯位的關係
    楊新鎮專家運用祖傳正骨手法治療了許多病例,為患者解除了病痛折磨。  楊新鎮專家談正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與骨盆錯位  腰椎間盤突出,可能患過此病的都理解其中的滋味,發作的時候那是讓你很無望的感覺。按照這種推理判斷,這種病除了手術是沒法治癒的,因為從腰椎的內側想把髓核回位,簡直是無稽之談, 這是從西醫的傳統理論來說的,那麼我們不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下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的椎間盤皮質破裂髓核突出呢?
  • 骨盆骶髂關節的蚌式運動你知道嗎? ——學習中醫柔性正骨也要有悟性
    人體是時刻處於運動之中的,我們檢查到的狀態是一個點,要通過這個點感知人體的關節運動,特別是病理狀態的運動,這個時候人體的骨架在我的面前就是活動的,不再是靜止的標本。學習中醫要有悟性,我想,這也算是學習中醫柔性正骨的悟性吧。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類骨盆骶髂關節的錯位形式,前後分離及相合運動,我本人將其稱為骶髂關節的蚌式運動。為什麼要把骨盆的錯位搞得這麼精細化呢?
  • 骶骨點頭和骨盆前傾如何鑑別與調整?
    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骨盆前傾,什麼是骶骨點頭?1.什麼是骨盆前傾? 骨盆由我們兩邊的髖骨、後邊的骶骨和尾骨組成,骨盆前傾是指是整個盆狀結構產生了一個向前的傾斜,我們稱之為骨盆前傾。如果你在檢查過程中你發現髂前上棘明顯跑到了恥骨聯合的前面,那麼這個人就可能是骨盆前傾,這是我們一個最基本的評估方法。 你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你還不能現在就確定他是骨盆前傾,我們最好還讓他跪著再去用同樣的方法查一下。
  • 骨盆前傾(附正骨手法)
    正骨:骶髂,骨盆的正骨手法:(1)「側臥牽抖衝壓法」適用骶髂關節混合式錯位,糾正「長短腳」和「陰陽腳」。病者取側臥位,「長腳」在上,「短腳」屈髖屈膝平放床上,患者雙手緊握床沿以固定上身,術者根據「陰陽腳」選定站立位置,例如右下肢為「長腳」又屬「陽腳」者,術者立於患者背側,左手按在髂嵴上(發力時促使髂骨下移),右手按臀部偏髂嵴部(發力時促使髂骨旋前),助手雙手抱握長腳踝關節上部,作好牽抖姿勢,術者口令「1-2、3」時,二人同時短促發力完成牽抖衝壓法,術者雙手方向不同,將使髂骨既向下,又向前旋而達鬆動錯位關節目的
  • 郭義美式整脊臨床技術精品推廣班
    不用擔心學習期內學不到本事,回家後完全可獨立完成患者的治療全過程。 美式整脊技術優勢1、世界衛生組織及40多個國家認證專業。2、解決脊椎相關問題效果立竿見影。3、美式整脊技術非常安全,事故率600萬分一。
  • 產後骨盆不恢復,毀了身材,更毀了健康
    界線:由骶骨岬、弓狀線、恥骨梳、恥骨結節,恥骨聯合上緣構成的環形線。骨盆pelvis由骶骨、尾骨和左右兩塊髖骨及其韌帶連結而成。胎兒從母體娩出時,必須通過骨盆。除了由子宮、子宮頸、陰道和外陰構成的軟產道外,骨盆是產道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分娩的快慢和順利與否,都和骨盆的大小與形態是否異常有密切的關係,狹小或畸形骨盆均可引起難產。初孕婦及有難產史的孕婦,在初次產前檢查時,均應常規作骨盆測量及檢查。
  • 骨盆前傾的詳解及正骨復位手法
    龍氏正骨:骨盆旋移的正骨手法:一、骶髂關節錯位正骨推拿法:(1)「側臥牽抖衝壓法」適用骶髂關節混合式錯位,糾正「長短腳」和「陰陽腳」。病者取側臥位,「長腳」在上,「短腳」屈髖屈膝平放床上,患者雙手緊握床沿以固定上身,術者根據「陰陽腳」選定站立位置,例如右下肢為「長腳」又屬「陽腳」者,術者立於患者背側,左手按在髂嵴上(發力時促使髂骨下移),右手按臀部偏髂嵴部(發力時促使髂骨旋前),助手雙手抱握長腳踝關節上部,作好牽抖姿勢,術者口令「1-2、3」時,二人同時短促發力完成牽抖衝壓法,術者雙手方向不同,將使髂骨既向下,又向前旋而達鬆動錯位關節目的
  • 中醫正骨之整脊—從零力度談起,輕、快、立竿見影
    實現了更具有科學依據,安全性高,立即見效特性,簡單易學,省時省力的正骨手法。張振聽老師不是第一個操作骨骼半脫位的人,這門藝術已經被應用幾千年,但是是第一個用脊椎的激突和橫突在椎體中尋找切線結合槓桿原理來矯正半脫位的人。
  • 骨盆矯正手法
    雙側股骨外旋,雙側腰大肌及髂腰肌鬆弛,骨盆後仰,骶椎仰頭,腰曲減少;單側股骨外旋,同側腰大肌及髂腰肌鬆弛,同側髂骨後仰,同側腰椎旋後。  骨盆矯正手法:指推法:站立位上推單側髂骨,也可以下調雙側坐骨結節。
  • 骨盆一「歪」全身病!早發現早矯正,自我檢測走一波!
    田江波 副主任醫師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骨盆是連接人體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呈盆狀的骨架結構,由髖骨、骶骨和尾骨組成。 如果左、右差距為0,說明骨盆左右對稱;如果左、右差距≥2CM,說明骨盆可能存在左右偏歪。 專家提醒:膝蓋疼痛等疾病會對測驗數值產生影響,需要結合步態測試結果進行判斷。
  • 從業者必備,胸椎、腰椎、骶骨解剖學與觸診檢查.
    軀幹骨包括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1塊胸骨和12對肋骨。它們分別參與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構成。幼年時為32或33塊,分別為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5塊,尾椎3~4塊。成年後5塊骶椎融合成骶骨,3~4塊尾椎融合成尾骨。椎骨 由前方短圓柱形的椎體和後方板狀的椎弓組成。
  • 你可能是骨盆前傾!
    骨盆前傾,自然得通過運動調整回來,今天大家分享骨盆矯正訓練方法,步驟很簡單,媽媽們趕緊學起來吧!step1:仰臥屈膝,身體放鬆,腰部離地約一個手掌的距離。這樣子骨盆是保持在中立位,如果無法保持,可以把兩隻手都插在腰下,用腰去壓住手背,保持2分鐘。
  • 從業者必備,胸椎、腰椎、骶骨解剖學與觸診檢查
    軀幹骨包括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1塊胸骨和12對肋骨。它們分別參與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構成。
  • 中醫正骨手法秘訣! (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第一步:檢查偏歪錯位的椎體。首先確定第四腰椎的位置,兩骨盆連線的中點即為第四腰椎。向下則為五腰椎,向上逆推則可知三、二、一椎。   先熟悉脊椎定位歌    頸七腰五胸十二,肩胛胸七盆骨四。    大椎頸七向上推,逆推方便定病位。
  • 骨盆矯正-養護女人生命之根!
    1、骨盆是全身健康之根,養生先養根2、骨盆是八脈之匯,通骨盆即通八脈3、骨盆健康決定了生育與性福的質量4、骨盆藏先天之本,養生要先固本如何知道自己的骨盆是否已經發生變形呢,親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自測:1、站立時是否身體前傾,出現腰痛。2、坐在椅子上總是不自覺地把腿盤起。3、走路時,膝蓋外屈,容易絆倒。4、伴隨疲憊、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