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法蘭西內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

2021-01-13 長安街讀書會

《法蘭西內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

好書推薦

★★★★★

《法蘭西內戰》作為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的宣言,寫作於1871年4月中—6月初,是一篇全面總結巴黎公社的戰鬥歷程和歷史經驗,深刻闡發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階級鬥爭、國家、民族及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重要理論和實踐著作。在這篇光輝的著作裡,馬克思揭示了巴黎公社的歷史意義,分析了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指出了無產階級建立真正的民主國家政權的根本原則、組織形式和經驗措施,對於全世界無產階級進行革命鬥爭、建立和鞏固國家政權、實現自身使命具有重大歷史和現實意義。

今天,縱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重溫《法蘭西內戰》,橫看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制度的優劣,能夠使我們保持戰略定力,不為浮雲迷眼,不懼外力施壓,不隨他人起舞,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不斷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展現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多方面的顯著優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法蘭西內戰》的寫作背景,寫作過程和歷史地位19世紀的法國,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極其尖銳。隨著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發展,工人階級己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歐洲歷史舞臺。法國巴黎工人階級,在內憂外患的危機時刻,面對強大的普魯士侵略勢力和本國反動勢力,為捍衛生存的權利,適時發動英勇起義,建立了無產階級革命政權。為了總結巴黎公社的歷史經驗,支持和指導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馬克思在巴黎公社失敗後第三天,就向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宣讀了這篇宣言,並獲得一致通過。

馬克思始終關注普法戰爭的進程,科學準確把握無產階級革命的有利契機和總體趨勢。1848年歐洲大陸革命失敗後,路易·波拿巴爬上了法國第二帝國皇帝的寶座,為了擺脫國內危機和爭奪歐洲霸權,他以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糾紛為藉口,於1870年7月19日發動了對普魯士的戰爭。此時,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則垂涎法國富饒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希望通過戰爭統一德意志,並削弱法國霸權。這場戰爭是兩個王朝為爭奪霸權而進行的戰爭。結果,法國在戰爭中接連敗北,9月2日,法軍兵敗色當,包括皇帝路易·波拿巴在內的30餘名元帥和將軍被普魯士軍隊俘虜,近10萬名法軍投降。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國,建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但普魯士侵略者的鐵蹄依然長驅直入,佔領了法國大片領土。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國,法國新成立的國防政府請求停戰。1月28日,雙方籤訂了《停戰和巴黎投降協定》,解除了法國正規軍的武裝。2月16日,國防政府首腦梯也爾又與普魯士草籤了凡爾賽和約,規定了割讓領土和巨額賠款等內容,普魯士人也獲得了把軍隊開進巴黎的權利,巴黎要塞大部分炮臺連同火炮和彈藥移交給了普魯士軍隊。這時巴黎的工人為了保衛祖國,自動組織起來,成立了國民自衛軍,是抗擊侵略的唯一力量。法德內外反動勢力加緊勾結,企圖解除巴黎工人的武裝。面對步步緊逼的危機局面,巴黎工人在3月18日舉行起義,宣告成立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頒布了一系列的革命措施。4月2日,在德軍的支援下逃往凡爾賽的梯也爾政府軍圍攻巴黎,經過英勇激戰,最終被反動勢力扼殺,約2萬名公社戰士遭到屠殺, 成千上萬革命者遭到逮捕和流放。

馬克思特別注重考察戰爭與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相互關係,在實踐中驗證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指導和推動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在普法戰爭一開始,馬克思就為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起草了《關於普法戰爭的第一篇宣言》。在這篇宣言裡,馬克思科學地預見,「不管路易·波拿巴同普魯士的戰爭進程如何,第二帝國的喪鐘已經在巴黎敲響了。它以一場模仿醜劇開始,仍將以一場模仿醜劇告終」,事實完全印證了馬克思的判斷。9月9日,國際委員會又通過了馬克思起草的《關於普法戰爭的第二篇宣言》。這篇宣言指出,在普魯士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法國工人階級正處於極困難的境地,在這樣的危機中,「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圖都將是絕望的蠢舉。」法國工人應該履行自已的公民職責,鎮靜而堅決地利用共和國的自由所提供的機會,「去加強他們自己階級的組織。」後來形勢進一步變化,工人階級在保衛巴黎的鬥爭中武裝起來,建立了國民自衛軍和中央委員會。這使資產階級的國防政府深感不安,認為工人手中的大炮時刻使他們的統治處於危險的狀態,必須要解除工人的武裝。雖然革命條件並不成熟,但巴黎工人是被武裝的反革命逼上絕路的,當3月18日凌晨,政府派軍奪取國民自衛軍的大炮時,無產階級奮起自衛反擊,梯也爾政府逃到了凡爾賽,革命取得了勝利。在巴黎公社存在的72天裡,馬克思特別關注情況的發展,5月28日,公社的最後一批戰士在貝爾維爾一帶的坡地由於寡不敵眾而殉難,巴黎公社失敗。只過了兩天,即在5月30日,馬克思就向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宣讀了自己的著作—《法蘭西內戰》。正如恩格斯在1891年為本書再版寫的導言所指出的,《法蘭西內戰》「在偉大歷史事變還在我們眼前展開或者剛剛終結時,就能準確把握住這些事變的性質、意義及其必然後果」,這表現出馬克思「驚人的才能」,這些事變的後果我們依然在經歷著。

巴黎公社革命是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經歷的唯一的無產階級爭取政權的嘗試,更是他們十分關注並反覆認真研究和總結的十九世紀最偉大的革命事件。《法蘭西內戰》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著作,具有重要歷史地位。恩格斯指出:「這一著作揭示了巴黎公社的歷史意義,並且寫得簡潔有力而又那樣尖銳鮮明,尤其那樣真實,是後來關於這個問題的全部浩繁文獻都望塵莫及的。」馬克思恩格斯對《法蘭西內戰》中所闡述的思想極為重視,在他們二人共同為《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寫的序言中說:由於有了巴黎公社的實際經驗,《共產黨宣言》所提的一些綱領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特別是公社已經證明,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馬克思恩格斯把這一點加進了《共產黨宣言》,作為重要的修改。通過《法蘭西內戰》等著作,馬克思恩格斯把公社在鬥爭中自覺或不自覺創造的革命措施加以科學的理論概括,從而對公社的性質和基本經驗作了準確評價,在無產階級革命、建立新型國家政權等方面,對科學社會主義作出了新的重大貢獻。公社雖然失敗,但這只是無產階級戰勝資產階級偉大鬥爭的推遲和延期而已,我們堅信公社的鬥爭是不朽的,公社的原則是永存的,在工人階級獲得徹底解放之前,這些原則將一再表現出來。

二、《法蘭西內戰》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法蘭西內戰》的結構馬克思在1871年5月30日在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上宣讀的宣言,即《法蘭西內戰》共四章,三萬餘字。

第一章。馬克思考察了法國1870年9月4日至1871年3月18日期間國防政府的所做所為,揭露了其對內鎮壓人民、對外賣國投降的欺騙性勾當,指出了資產階級國家政府的實質,剖析了其暴力鎮壓和投降叛國的經濟根源和階級根源。馬克思指出,在普魯士軍隊入侵的急迫形勢下,巴黎處在措手不及的混亂狀態,巴黎人民容忍了國防政府的存在,但有一個明確的條件,就是只能為國防的目的運用這個政權。但以梯也爾、特羅胥為代表的政治家和將軍們,不願意讓巴黎工人擁有武裝,因為「武裝巴黎無異於武裝革命」,所以「國防政府在民族義務和階級利益之間的這一衝突中,沒有片刻的猶豫便把自己變成了賣國政府」。他們「不僅把巴黎而且把全法國都拱手交給普魯士的巴黎投降一舉,是歷時很久的一連串通敵賣國陰謀勾當的總收場」,而這些陰謀勾當是這些「竊國大盜們在竊取政權的當天就開始推行的」。這是梯也爾國防政府的資產階級本質所使然,源於統治階級的經濟和政治利益。

第二章。馬克思論述了武裝革命的經過,分析了巴黎公社失敗的經驗教訓,駁斥了資產階級對巴黎公社的污衊。國防政府要實現反革命陰謀,武裝的巴黎是他們唯一的障礙。因此就必須奪取巴黎國民自衛軍手中的大炮,但這些大炮是工人籌款置備的,當梯也爾派市警和常備團夜襲蒙馬特爾時,國民自衛軍奮起反擊,以革命行動完全掌握了巴黎,成立了中央委員會,並通過選舉成立了巴黎公社,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但是中央委員會犯了一個致命性的錯誤,本來應該立即向當時毫無防禦能力的凡爾賽進軍,一舉徹底消滅梯也爾及其「地主議會」的陰謀,但中央委員會沒有這樣做,給敵人以反撲的機會,成為巴黎公社失敗的重大歷史教訓。資產階級的宣傳機器,對巴黎公社進行了大量的誹謗,馬克思堅決予以駁斥,指出真正的事實是,梯也爾對巴黎公社的戰士進行冷酷屠殺和殘酷虐待,而他們在勝利後不斷大擺筵席,舉杯狂飲,健啖如初,殘忍本性暴露無遺。

第三章。馬克思在論述國家階級統治本質的基礎上,進而闡明了巴黎公社的實質和意義,為無產階級在奪取革命勝利過程如何對待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建立自己國家政權提供了根本原則和制度建設經驗。馬克思指出,公社是帝國的直接對立物,是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工人階級在建立自已國家政權的過程中,必須廢除資產階級的常備軍、警察等國家機器,而用人民的武裝來代替它,這就是巴黎公社的根本原則。「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於: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佔有者階級鬥爭的結果,是終於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巴黎公社所實行的偉大社會措施,體現了人民自己實現人民管理的發展方向。在巴黎公社制度下,巴黎這個新世界與面對面相峙的凡爾賽舊世界,完全是兩個樣子,巴黎全是真理,凡爾賽全是謊言,公社奇蹟般地改善了巴黎的面貌,全巴黎人包括婦女在內,「滿腔熱忱地一心致力於新社會的建設!」

第四章。馬克思揭露了梯也爾反動派假裝議和而實際上勾結普魯士侵略者鎮壓無產階級革命的欺騙性面目,戳穿了資產階級所謂「文明」、「自由」、「正義」的虛偽性,同時批駁了各國反動派對國際工人協會的誣衊。梯也爾軍隊進入巴黎後,進行了血腥的屠殺,其殘酷和野蠻的程度,與蘇拉和羅馬前後三頭執政的時代可以相比,以致在對巴黎工人屠殺後為如何處置成堆的屍首而感到困難。這充分說明,「每當資產階級制度的奴隸和被壓迫者起來反對主子的時候,這種制度的文明和正義就顯示出自己真正的兇殘面目」。但是,巴黎公社的失敗並不能說明「為自己開闢道路的新社會遭到了徹底失敗,而是證明資產階級舊社會已經完全腐朽了」。「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將永遠作為新社會的光輝先驅而為人所稱頌。它的英烈們永遠銘記在工人階級的偉大心坎裡。」共和國萬歲!巴黎公社永存!

《法蘭西內戰》的主要觀點在巴黎公社革命之際,馬克思恩格斯正在領導國際工人協會及總委員會推動歐洲工人運動向前發展,正在從事《資本論》相關各卷的著述。巴黎公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它偉大的生動實踐,無論是經驗或教訓,都為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提供了鮮活的實際素材,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在《法蘭西內戰》中,馬克思主要闡述了以下幾個理論觀點:

「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奴隸制、封建制等一切剝削階級的國家政權都具有壓迫勞動人民的性質,而資產階級的國家政權則使資本和勞動之間的階級對立更為發展、擴大和深化,「愈益具有壓迫勞動的社會權力的性質」,是資本對勞動作戰的全國性武器,是「資本奴役勞動的工具和國家政權的最淫賊和最後的形式」,因而奴役無產階級的政治工具不能當成解放他們的政治工具來使用,無產階級必須打碎舊的國家機器,代之以人民的國家機器,這就成為無產階級掌握政權的第一個條件,因為當資產階級的國家政權受到生命攸關的挑戰時,它純粹壓迫的性質就會兇殘地表現出來,而無產階級革命無論採取什麼形式,都必須堅決打碎和徹底改造舊的國家機器,把它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堅決消滅掉。

在打碎舊的國家機器的基礎上,由人民當家做主,建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政權。馬克思考察和總結巴黎公社的實踐,不僅指明了打碎舊的國家機器的原則,而且從中看到了更有意義的東西。他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於,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佔有者階級鬥爭的結果,是終於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組成公社是巴黎革命不同於以前無產階級鬥爭的新特點,工人把這次革命的真正領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也找到了把一切權力保持在人民自己手中的辦法,用以代替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這些辦法就是廢除常備軍和警察,用人民武裝來代替它;公社由各區普選的代表組成,這些代表絕大多數是工人階級的代表,對選民負責,受選民監督,並隨時可以撤換;一切公職人員,自上而下,都只能領取相當於工人薪金的工資;宣布教會與國家分離,一切學校不受教會幹涉,對人民免費開放等等。馬克思認為,通過採取這些辦法,公社就是「法國社會的一切健全成分的真正代表,也是真正的國民政府,」是工人的政府,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權。

無產階級政權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國家政權」,必須建立起能夠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公僕變成社會主人的制度。社會制度問題,是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著重論述的一個重要問題。對此,馬克思在無產階級國家制度與資產階級國家制度的比較中,闡明了二者從國體到政體的根本區別。馬克思用「公社制度」的概念來指代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後的國家制度。這個國家制度具有這樣一些特點:它具有廣泛代表性,是普選產生的國家機關,對選民負責,得到人民的公認,是真正的人民代表, 隨時可以撤換;它不是議會式的,而是同時監管立法和行政的機關,公社領導成員是人民代表,他們按照民主原則組成公社委員會,行使最高權力機關的職能,同時又是具體行政部門負責人,執行公社委員會集體制定的法律和法令;它受到人民監督,公社實行普選制,又有相應的監督制和罷免制,成立了群眾性的監察委員會,行政人員要聽取群眾意見,並實行考核,要認真對待和處理人民的來信和來訪,並發揮報刊和群眾團體的監督作用,防範被選出的代表利用職權謀私和瀆職行為;它是低薪和廉潔的制度,公社廢除高薪和取消特權,公社委員最高年薪為六千法郎,相當於普通工人的工資,使社會公職不再是特殊階層的私有物,防止成員升官發財,同時並不取消工資差別,不搞平均主義。

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後,「必須經過長期的鬥爭,必須經過一系列將把環境和人都完全改變的歷史過程」,使無產階級自身的解放不斷向更高形態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要實現的不是預定好的空想目標,「而只是要解放那些在舊的正在崩潰的資產階級社會裡孕育著的新社會因素」。工人階級應當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歷史使命,滿懷完成這種使命的英勇決心,「不但以政治改造,而且以經濟改革來開始其工作」。在政治上,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改造腐敗的、荒誕的舊社會,奇蹟般地改變舊社會的醜惡面貌;在經濟上,要創造更高的社會組織形式,以自由的聯合勞動條件代替勞動受奴役的經濟條件,制止資本主義生產下不可避免的經常的無政府狀態和周期的痙攣現象;在思想文化上,要著手摧毀對人民精神壓迫的工具,宣布教會與國家分離,學校對人民免費開放,人人都能享受學校教育,使科學也擺脫階級成見和政府權力的桎梏。這樣,「公社制度將把靠社會供養而又阻礙社會自由發展的寄生贅瘤—『國家』迄今所吞食的一切力量歸還給社會機體」,經過這樣一系列長期的改造,社會將向更高的形態轉變,也就是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

各國資產階級的統治具有國際的性質,法國工人階級的鬥爭是國際性的事業,摧毀資產階級的統治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任務。巴黎公社的失敗,是法國「統治階級利用外國侵略者支持的內戰來鎮壓革命的陰謀」,結果以巴黎的大屠殺告終,不僅法國梯也爾欣喜若狂,普魯士俾斯麥也對巴黎的廢墟感到滿意。「在現代最驚心動魄的這場戰爭結束後,勝敗兩軍聯合起來共同殺戮無產階級這樣一個史無前例的事件」,不是證明正在崛起的新社會被徹底毀滅了,而是證明資產階級舊社會已經完全腐朽了。面對無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各國政府的兇殘態度是一致的。所以,國際工人要聯合起來,這種國際聯合的土壤正是現代社會本身。國際工人協會是文明世界各國最先進工人之間的國際紐帶,無論在何處,在何種形式或何種條件下,只要進行著階級鬥爭,國際工人協會的會員就會站在最前列。在無產階級革命完全勝利前,無產階級的鬥爭會一次又一次地爆發,並且規模愈來愈大,這次法國工人階級是整個現代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佔絕大多數的勞動者在全世界取得勝利,那是毫無疑義的。

三、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完整的科學制度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實踐探索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中國在近代歷史上,不斷遭受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入侵,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挽救國家和民族於危亡,無數仁人志士不懈探求國家獨立富強的道路,先後嘗試過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西方資產階級國家制度模式,均因不適合中國國情而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在黨領導的各根據地創建人民政權,實行新民主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制度,為新中國確立新型國家制度提供了實踐經驗。在取得全國政權後,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先後制定了《共同綱領》、1954年憲法,確定了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形式,建立了國家政權組織體系。經過社會主義改造,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得以確立,為當代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我國國家制度和法制體系不斷完善,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等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制度建設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並深刻總結國內外國家制度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改革完善,形成和發展的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的制度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嚴密完整的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一個嚴密完整的制度體系,主要通括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獨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等13個方面。在這一嚴密完整的制度體系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起統領作用的是黨的領導制度,這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科學的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以來,在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偉大實踐中得到了檢驗和發展,是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擁護、堅實自信的科學制度體系。這一科學制度體系,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國家政權制度建設的基本原則,植根於中國大地、秉承中華文化血脈,充分體現了當代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帶領全國人民不懈探索、長期鬥爭實踐的結晶,是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的偉大成果,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體系。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前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並從13個方面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多方面的顯著優勢,這些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這「兩大奇蹟」、這三大飛躍、這些顯著優勢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令主義制度是中華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偉大創造,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我們要堅定自信、衷心認同、自覺實踐這一科學制度體系,堅持好、鞏固好、完善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更具優越性的制度體系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制度以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抽象理念相標榜,以「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為基礎,其實質不過是資產階級統治勞動人民的工具,其本身有許多不可克服的矛盾,註定成為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過渡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能夠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人可盡其用、物能其盡流,是更為民主、更富效率、更加公平、更能保持社會穩定,具有充分活力和強大生命力的制度體系。

更加真實的民主制度。民主是一種國家制度,國家形式。資產階級有資產階級的民主,無產階級有無產階級的民主。資產階級的民主是為資本家服務的工具,是虛偽的假民主。無產階級民主是為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是真正的民主制度。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指出:「每當資產階級制度的奴隸和被壓迫者起來反對主子的時候,這種制度的文明和正義,就顯示出自己真正的兇殘面目。」梯也爾國防政府對巴黎無產階級的血腥屠殺,就是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虛偽性、欺騙性的真實暴露。馬克思比較了巴黎公社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在民主問題上的根本區別,他以普選制為例,分析到資產階級的普選制不過是為了每三年或六年決定一次,究竟由統治階級中的什麼人在議會裡代表和壓迫人民;而巴黎公社制度則是組織成公社來為人民服務。恩格斯在為《法蘭西內戰》寫的導言裡,以美國為例,揭露了資產階級政黨制度的虛偽本質。恩格斯說:「在這個國家裡,輪流執政的兩大政黨中的每一個政黨,又是由這樣一些人操縱的,這些人把政治變成一種生意,拿聯邦國會和各州議會的議席來投機牟利,或是以替本黨鼓動為生,在本黨勝利後取得職位作為報酬」。進而「兩大邦政治投機家,他們輪流執掌政權,以最骯髒的手段來達到最骯髒的目的,而國民卻無力對付兩大政客集團,這些人表面上是替國民服務,實際上卻是對國民進行統治和掠奪。」馬克思恩格斯在100多年前提出的這些論斷並沒有過時,今日的美國依然如此。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在本國加速蔓延和種族歧視加劇的現實,置人民生命健康和根本利益於不顧,為了本黨上臺執政,「甩鍋」責任,打壓別國,極限施壓,破壞國際經濟政治秩序,對本國人民不負責,對世界人民不負責,再一次暴露了為資產階級富人利益服務的真實面目。據美國政策研究所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國億萬富翁財富總和達3.5萬億美元,比3月18日增長5650億美元,美國制度的痼疾愈演愈烈。與資產階級國家制度相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體,全體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使各方面制度和國家治理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是真正的真實的民主制度。

更有效率的制度。馬克思指出,在巴黎公社實行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後,「公社簡直是奇蹟般地改變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國那個荒淫無度的巴黎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努力勞動、用心思考、觀苦奮鬥、流血犧牲而又精神煥發」是當時巴黎的真實寫照。新制度改變了醜惡,提高了效率,這同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所在。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進程,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解放和發展,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穩居世界經濟總量第二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超過40萬億元,糧食產量1.33萬億斤,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企業數量日均淨增1萬戶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我國是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國和來源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平均貢獻率達18%左右,近年來高達30%左右。再從今年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實際效果看,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全國僅用了1個多月時間就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勝利,用4個月左右時間將本土疫情基本阻斷,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美國,自1月21日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增長速度不停加快,從第1例到100萬例,用了99天;從100萬例到200萬例用了43天;從200萬例到300萬例,用了28天;而從300萬例到400萬例,僅用了15天。可見,從國家整體發展的宏觀效率到疫情防治的具體效果,兩種制度、兩個效率、兩個結果,折射出截然相反的兩樣階級本質和人民情懷,孰優孰劣,不言自明。

更加公平的制度。制度是否公平是衡量社會制度好壞優劣的一個重要尺度。資本主義愈發固化的貧富差距,根源於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經濟模式和社會政策。資本主導下的經濟增長必然造成依靠資本收入和依靠勞動收入不同人群之間財富差距日益擴大。巴黎公社為了防止貧富差距,所規定的措施之一,就是從公社委員起,自上而下一切公職人員,只應領取相當於工人工資的薪金,即不得超過6千法郎,而第二帝國皇帝路易·波拿巴給自己規定的年薪為300萬法郎,第三共和國首腦梯也爾的年薪也不比這少一文。在當今的美國,資本佔有者仍然處於支配的地位,勞動者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收入分配兩極分化嚴重,已經成為貧富分化最嚴重的國家。聯合國極端貧困與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菲利普·奧爾斯頓在2018年5月發表的訪美報告中指出,約4000萬美國人生活在貧困中,1850萬美國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超過500萬人的生活狀態同第三世界絕對貧困人群相當。世界社會主義網站2016年12月公布的研究數據顯示,2014年,佔美國人50%的低收入人口的人均年收入為16200美元,幾乎與1980年持平;而同期佔人口1%的高收入者人均年收入卻增長了3倍,高收入階層平均一年的收入相當於普通工人一輩子收入的總和。據美國勞工部2020年5月28日公布的數據,從3月15日至5月23日美國累計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達到4080萬。43%的美國家庭入不敷出,40%的美國人拿不出400美元的可支配收入來支付醫療急救或汽車修理等意外開支。美國有超過56.5萬人無家可歸,其中1/4的人是兒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流落街頭的無家可歸者遭到嚴厲驅逐,被迫住進臨時收容所隔離,因收容所人員擁擠,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使得病毒極易傳播。社會分配不公平,貧富差距擴大,民眾生活艱辛,富翁財富激增,在新冠疫情肆虐和「黑人的命也是命」種族抗議的雙重衝擊下,美國總統大選將經歷「不平等」問題的考驗,社會撕裂是美國積重難返的深層次制度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依靠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歷史性地解決貧困問題,脫貪攻堅目標任務即將完成,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貧困人員減少7億多,是全世界第一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黨的十八大以來,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9348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至0.6%,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2019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正在從中高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居民消費水平顯著提升,消費層次由溫飽型向全面小康型轉變。這些變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產生的效果,是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充足的資金保障、強勁的工作力度的結果。

更加穩定的制度。制度的穩定性是衡量制度好壞優勢的又一標尺。鄧小平同志曾經說:制度問題更重要,「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巴黎公社實行了好的制度,社會治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使「第二帝國那個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無影無蹤」,不再是大地主、暴發戶和大貴族麇集的場所,「屍體認領處不再有屍體了,夜間破門入盜事件不發生了,搶劫也幾乎絕跡了」,「巴黎街道第一次變得平安無事,而且不再有任何類型的警察。」與此同時,與巴黎對峙的凡爾賽舊世界,卻有著食屍鬼組成的議會,舉行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會議,奴役、騙子、文痞、蕩婦麇集,是花花公子的、無所事事者的消遣所和賭博場。在資本主義國家制度下,各資產階級派別或政黨互相爭權奪利,均以掌握政權為目的,它們之間相互鬥爭和攻訐,往往導致政府更替,社會不穩定。比如義大利在多黨制的制度下,政府更迭頻繁,自二戰結束到1990年9月,更替了49屆政府,平均一屆壽命10個月。日本首相也更換頻繁,有「十年九相」之說。美國政府相對穩定,但社會治安狀況堪憂,是世界上槍枝暴力最嚴重的國家,僅2019年就生發415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平均每天超過一起,共有39052人死於與槍枝有關的暴力事件。美國白人主義回潮,近年來美國發生的恐怖活動大多與白人至上主義有關,美國槍殺和殘暴虐待非洲裔事件頻發,非洲裔成年人被監禁的概率是白人成年人的5.9倍,當前抗議白人警察致弗洛伊德死亡的浪潮席捲全美,美國社會秩序處於長時間動蕩之中。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既經歷了巨大的經濟社會變遷,也經受了不少重大考驗,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勝利地渡過了難關,有力地鞏固了黨長期執政的地位,持續保持了國家政治和社會大局穩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到處呈現一派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的景象,這同世界的一些國家的社會分離不斷加劇甚至造成嚴重的政治動蕩,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有利於維護社會長期穩定,有益於人民長久幸福安康的制度,是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日俱增的制度,據今年7月哈佛大學發布的一份報告《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韌性:中國民意長期調查》提供的數據,2003年以來,中國民眾對政府的滿意度幾乎全面提升,尤其是內陸及貧困地區的民眾的滿意度提升較大,對中國共產黨的支持率超過93%。另據美國知名公關公司愛德曼日前發布的信任調查顯示,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信任度達95%,在受訪國家中排名第一。美國民眾對本國政府信任度只有48%,在受訪國家中列倒數第二,處在1%至49%之間的「不信任」等次。

(三)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二0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準確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演進的方向和規律,突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抓住這個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突出守正創新,開拓進取,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突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體現強烈的問題導向和鮮明的實踐特色;突出堅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銜接,統籌頂層設計和分層對接,統籌制度改革和制度運行,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全主義制度,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進行,科學謀劃、精心組織、遠近結會、整體推進。領導幹部要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帶動全黨全社會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各級幹部要自覺主動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通過不斷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努力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提高推進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各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020年7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加州尼克森故居發表演講,宣稱「尼克森開啟的對華接觸政策已經失敗」,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自由世界和共產主義中國」之間的意識形態差異,要求西方組建「國際反華聯盟」。蓬佩奧的這一演講,模仿了70多年前邱吉爾「鐵幕演說」,被一些媒體稱為「新鐵幕演說」。蓬佩奧們以意識形態劃界,欲組建反華聯盟,企圖打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阻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矯健步伐。歷史會驚人的相似,但不會重演。中國共產黨人從來都是在走自己的路,從來都是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仰者,也是紮根中華大地的堅定實踐者,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在這重要的歷史時刻,面對兩個大局,我們再次學習《法蘭西內戰》,警惕當年梯也爾們、今天蓬佩奧們的恫嚇、訛詐和欺騙,不忘30年前蘇聯解體、150年前巴黎公社失敗的歷史教訓,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長風破浪、揚帆遠航。

(馬峰成:長安街讀書會成員、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

長安街直播

註:授權發布,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網、澎湃政務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註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出處和作者。

責編:褚夢真;初審:程子茜;覆審:李雨凡

相關焦點

  • 新興縣關工委「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宣講報告會走進縣...
    12月16日下午,新興縣關工委「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宣講報告會走進縣實驗小學,為該校師生上了難忘的一課。縣政協原主席、縣關工委主任梁世樞,縣教育局局長崔有輝等出席報告會。
  • 「黨建治學」李君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專題研究
    ★★★★★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重要思想。這個問題, 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 更是一個黨性修養問題。只不過在十八大報告中, 「文化自信」是在「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這一部分中提出的。十八大後, 主要是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一起提出來, 使得「四個自信」成為一個整體。提出「三個自信」, 強調的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加上「文化自信」, 是為了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
  •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要堅持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領導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引導、發展和管理機制,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教育為基礎,以馬克思主義正確思想、先進觀念為保證,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為支撐,引導先進文化大發展、民族傳統文化大繁榮、民族凝聚力大增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堅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麼來的
    深入學習領會這一重要論述精神,回顧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歷程和特點,搞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麼來的,對于堅定「四個自信」,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重要意義。在國民經濟恢復的基礎上,我們黨創造性地開展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革命,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從四個維度深刻認識堅定製度自信
    徐寧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一大貢獻,就是總結凝練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
  • 八婺新語丨湯海慶:以史為鏡,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制度...
    站在嶄新的歷史方位,金華法院從歷史中汲取養分,總結經驗、堅定自信,努力建設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優越性的「重要窗口」。對此,金華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湯海慶從宋仁宗趙禎與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的兩個小故事入手,進行了論述。前段時間,電視劇《清平樂》廣受關注。劇中講述了宋仁宗趙禎在位40多年的傳奇故事。有學者將宋仁宗一朝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年」。
  • 凝聚廣大青年制度自信的磅礴力量——學習《中國制度面對面》有感
    透過這本書,讓廣大青年看到了當代中國宏闊而深刻的偉大變革,在歷史回想中堅定製度自信。當歷史的指針劃到20世紀中葉的時候,一個新興的社會主義東方大國在中華大地建立起來。經過長期奮鬥,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演繹了一場從落後到追趕再到引領的壯闊篇章。
  • 黨建論壇 | 在深刻認識顯著優勢中堅定製度自信 堅持黨的領導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後文簡稱《決定》)。該《決定》指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並將其凝練概括為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強調「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
  • 學習恩格斯的科學態度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一方面應當堅定地堅持原則,另一方面同樣應當靈活地執行策略。恩格斯1884年2月4日在致考茨基的信中批評了法國社會主義者德維爾的錯誤:「他的主要錯誤在於:他把馬克思認為只在一定條件下起作用的一些原理解釋成絕對的原理。德維爾刪去了這些條件,因此那些原理看來就不正確了。」
  • 要點問答:為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的科學理論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和活動的行動指南。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推進各項事業、開展各項工作,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指引黨和人民不懈奮鬥的實踐。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方面。道路是實現途徑,理論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這四個方面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 【理論學習】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
    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方面。道路是實現途徑,理論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這四個方面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_新華...
    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方面。道路是實現途徑,理論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這四個方面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 ...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 重要制度研究」開題報告會...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研究」開題報告會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學術研討會近日在清華大學召開,與會學者共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熱點議題。
  • 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學習明理】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並對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作出新的規劃和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更是把文化自信寫入了黨章,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 「學習明理」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更是把文化自信寫入了黨章,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因此,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理論來源及其現實意義具有重要意義。(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兩次飛躍,分別誕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4)堅持和...
    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方面。道路是實現途徑,理論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這四個方面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 以中國戰疫堅定「四個自信」
    原標題:以中國戰疫堅定「四個自信」  【教育探索】 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高校要通過在線思政課、形勢政策課、主題黨日、主題團日等途徑,講清楚戰疫中的四大事實,引導大學生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
  • 「好書推薦」《大國新路》:中國道路從哪裡來、向哪裡去?
    《大國新路》:中國道路從哪裡來、向哪裡去?好書推薦★★★★★近些年來,以解釋中國發展成就為旨趣的中國道路、中國經驗、中國模式的討論漸漸成為學術界的一個理論增長點,「中國為什麼能」吸引了諸多學者的思考。這些討論甚至溢出學術界。
  • 「黨建治學」朱佳木:從新中國70年歷史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
    所有這些都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制度,是與資本主義有嚴格區別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在深刻總結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回答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的重大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