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生命重於泰山!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東莞全市公立醫療機構的龍頭,東莞市人民醫院勇挑最重的擔子,承擔起全市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為全市打贏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攻堅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醫院黨委書記張亞林,黨委副書記、院長蔡立民的領導下,東莞市人民醫院全體醫務人員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疫情發生以來,東莞市人民醫院先後治癒12例重型、危重型患者,為東莞全市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
東莞市人民醫院的白衣戰士,不僅奮戰在東莞,還積極支援全國抗疫主戰場武漢,為全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東莞力量」。東莞市人民醫院在戰鬥中積累的豐富經驗,還遠播到墨西哥、德國,為世界各國戰疫貢獻了「東莞經驗」。
東莞市人民醫院無愧於全市1000多萬市民的信賴。如今,歷經132年發展的東莞市人民醫院正努力打造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兒童醫學中心、危重症孕產婦救治中心、急救中心,向高水平醫院挺進,全力以赴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救治專家組:搶救病人,東莞不計一切代價
在這場舉世矚目的疫情阻擊戰中,東莞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嚴峻考驗,以東莞市人民醫院專家為首的東莞市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無疑是東莞新冠肺炎救治的「定海神針」,對東莞戰勝疫情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張平是東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學科帶頭人,南方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兼職教授,她也是此次新冠肺炎醫療救護專家組組長。「我本來定的是1月21日的機票,要回內蒙古老家陪老人過年。1月18日受市和局裡面的安排,我臨危受命任組長,我是黨員,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我沒任何可以推脫的理由。」張平說。
她回憶,當時,「我老公和孩子回老家,我一個人在東莞。從年三十開始就投入到工作中。市九院一下子要擴大收治病房、重症監護病房,剛開始時候面臨很多困難,每個人都想盡辦法,就想著一定要把病房安置好,儘快能收治病人,應對疫情。」
疫情襲來,全國的醫護人員勇敢應對,成為逆行者。「我們從穿上白大褂開始,就始終牢記『醫者仁心』。給患者治病,原先只穿一個白大褂,現在多穿一個防護服,為患者服務的宗旨一點都沒有變。那時忙得連想一下一個人過年孤單的時間都沒有,每天要帶一個很大的充電寶不停地充電。」張平說。
東莞這次在疫情防控上做得非常到位。從市委市政府到市衛生健康局、到各級醫院,全市統籌。全市分成幾大片區,確定片區組長、組員進行醫療把關。片區內只要發現有一例可疑的病患,都會通過片區的組長、組員來把控並上報到市專家組。
這些組長、組員包括呼吸科醫生、感染科醫生、重症醫學科醫生、影像學醫生、兒科醫生、婦產科醫生等。「我們通過片區把這些患者都把控起來幹什麼?就是讓組長、組員篩查他們是不是感染者,並經過市專家組確定,經過篩查確診的病例就會送到市第九人民醫院。」張平說。
如果沒有救治專家組的共同努力,東莞想要戰勝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幾乎不可想像。
重症救護:臨危受命啃下「最硬的骨頭」
4月14日,東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內,73歲的譚康安(化名)第一次被嘗試著脫掉呼吸機。從2月4日轉入市人民醫院ICU,2月5日上呼吸機,2月15日上ECMO,他體內病毒載量一度高達850萬拷貝,是橫在東莞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頭上的「最後一座大山」。
對他的救治令無數人揪心。但即便是在最無望的時刻,以東莞市人民醫院為主力的專家組也從沒放棄過希望。3月20日,他的新冠肺炎治癒,轉入專科繼續治療;3月24日ECMO成功撤機,4月14日從昏迷中甦醒,嘗試撤掉呼吸機間隔訓練自主呼吸,4月20日完全脫離呼吸機。
這是一個奇蹟,是所有人都曾奢望過的美好結局。上ECMO39天、呼吸機70天後,譚康安迎來了新生,如此漫長的時間,放眼國內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都不多見。如今,他還在進行肢體康復訓練,救治團隊立下的搬走「最後一座大山」的目標快實現了。
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重症醫學科堪稱是與時間和病魔賽跑的「生死火線」。在突發疫情面前,市人民醫院ICU臨危受命,抗住了壓力、啃下了東莞新冠患者救治「最硬的骨頭」。東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學科帶頭人蔡立華是一名從事重症醫學專業20多年的資深專家,也是此次東莞新冠肺炎醫療救護專家組副組長。他介紹,在東莞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國內重症醫學領域最先進的技術,都在市人民醫院ICU應用上了。
與此同時,全市各大醫院ICU的核心骨幹都匯聚到市人民醫院ICU,由科室統籌安排救治工作;醫院還連線了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國內最頂級的專家,來為醫院的重症患者會診;省專家組也一度坐鎮醫院支援。從團隊到硬體設備,東莞盡了最大的努力來保障救治效果。
2月7日,東莞危重型患者佔比達到了17.86%,壓力如山;而到了3月13日,這個數字已下降至1%。在省市專家組的共同努力下,3月20日,醫院實現了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住院患者「動態清零」。目前,全院診療服務正常有序運作,住院率達92%,門診恢復率超過80%。
中西醫結合:治癒率高、復陽率低,療效明顯
在這次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上,中醫在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早在疫情發生初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選派兩批專家到武漢開展救治,組織制定救治方案,形成指導全國的中醫救治方案。
中醫藥的早期參與、全程參與及全方位參與,對減少患者住院天數、減輕併發症、降低死亡率均有積極作用。東莞所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救治中,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明顯。東莞治癒率高、復陽率低,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已成為東莞此次救治工作突出亮點。
傅曉芸是東莞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學科帶頭人,廣東省名中醫,市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控專家組顧問,市人民醫院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控專家組組長。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蔡立民更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大專家。
「從國內專家介紹的情況看,經過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的輕型、普通型病人容易痊癒,發展為重型的機率明顯減少。對重型、危重型病人,使用中醫藥對穩定血氧飽和度、改善呼吸困難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對治癒出院的恢復期病人,使用中醫藥也可有效避免出現後遺症。」傅曉芸說。
哪怕是在重症患者的搶救中,市人民醫院也積極主動地讓中醫藥參與,「通過中西醫結合,辨病跟辨證結合,幫助患者在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的鬥爭中贏得勝利,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全過程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是理想之選。」蔡立民多次這樣強調,作為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權威,他有這個信心。
市人民醫院中醫專家組還為市第九人民醫院內的患者進行會診,積極發揮中醫藥的作用來促進患者康復。由東莞市人民醫院實施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型患者中醫辨證施治臨床療效觀察》臨床研究應急項目還通過省中醫藥局立項支持。
院感團隊:做好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與病魔較量的日日夜夜裡,對楊文而言,壓力最大的不是確診患者的增加,東莞早就嚴陣以待,做好了最充足的準備;壓力最大的是如何確保醫務人員「零感染」,這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危急時刻,楊文被任命為東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疾控院感組組長,肩挑市人民醫院和市第九人民醫院的感染控制重任,東莞兩所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醫務人員的安全都交到她和她的團隊身上。
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通報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市人民醫院院感辦主任楊文憑藉近30年的傳染病防控工作經驗和極高的專業素養,敏銳地察覺到這次疫情的不一般。當天立即組織討論制定《呼吸道傳染病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引》為臨床診療工作提供防控指引,要求全員佩戴口罩,搶佔防控先機;並在感控工作群實時發布疫情信息,為全院醫護人員打好應戰「預防針」。
疫情發生後,楊文的責任更加重大,這對院感團隊來說既是壓力,也是挑戰。院感團隊身先士卒,深入ICU、隔離留觀病區、發熱門診、實驗室等實地檢查。在醫院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每天都有十萬個為什麼等著我們去做技術指導和解讀,並完善書面的流程指引。如果不顧這些細節,隨臨床醫務人員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那麼任何一個疏忽就可能導致嚴重後果。所以,想要實現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目標很不容易。」楊文說。
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後,正常的診療秩序開始恢復,普通患者越來越多,普通住院病區的感染風險在增大。為此,東莞市人民醫院又從臨床選了高年資且有高度責任心的醫護人員成為感控督導員,每天跟楊文帶領的院感團隊一起去發現全院感控漏洞。
楊文說,「醫務人員是『逆行者』,我們不敢說自己是保護『逆行者』的人,但讓每個醫務人員都平安,確保『零感染』,這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她和她帶領的院感人員是幕後英雄。
馳援湖北:為全國戰勝疫情貢獻「東莞力量」
湖北和武漢是全國疫情防控的主戰場,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為支援湖北,東莞市人民醫院的醫療骨幹承擔起了重任。
早在1月26日下午,東莞市衛生健康局下發緊急通知,根據省衛健委的安排,迅速組派第二批廣東醫療隊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東莞全市醫護人員紛紛請纓,在不到5小時,第一批援助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名單確定。
東莞市人民醫院於1月28日、2月9日共派出8名醫護骨幹馳援武漢開展抗疫工作。醫療隊駐點武漢市漢口醫院,積極參與患者診治方案的制定和病區管理,為提高患者「收治率、治癒率」,降低「感染率、病死率」作出了重要貢獻。
徐汝洪是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也是東莞市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隊長。奔赴病區後,徐汝洪成功診治數例危重症新冠患者,其中成功救治的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水生態研究所所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科技部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常劍波,為國家挽救了一名國寶級的科學家。點擊量過百萬的網紅「老爺爺老奶奶」,老奶奶李紹華是徐汝洪醫生的病人,從病情危重到順利康復出院,受到省隊領導及當地群眾的好評。
除了馳援湖北,市人民醫院從1月24日起也派出20餘名醫務人員到市第九人民醫院、望牛墩醫院支援。同時,在全市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改建工作期間,指導謝崗醫院、高埗醫院、萬江醫院等發熱門診的改建布局流程;指導洪梅醫院、望牛墩醫院隔離病區的布局改建及流程梳理。
在這些戰地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衝鋒在前,擔負起救治病人的責任。市人民醫院ICU普濟病區主任、東莞市第九人民醫院第二隔離病區主任李盤石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春節前主動請戰,來到市第九人民醫院,率隊建立起了設施完善的ICU病房,為東莞的疫情防控創造了堅實的硬體條件。
可以說,東莞戰疫中,只要是最危險的地方,就一定有東莞市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的身影,紅樓人不畏艱險,忠誠擔當。
走出國門:抗疫經驗送抵墨西哥和德國
目前,東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在疫情防控和救治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東莞在抓細抓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措施,堅決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同時,也在積極向外輸出戰疫的「東莞經驗」。
北京時間3月28日,應墨西哥方面邀請,東莞與墨西哥北部四州醫療專家疫情視頻經驗交流會成功舉行。市衛生健康局局長葉向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張巧利、市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張平及東莞市人民醫院的多位專家參加視頻連線,共同分享中國抗疫信息和防控經驗,此次視頻會議令墨北部四州近1100萬居民受益,極大增強了他們早日取得抗疫勝利的信心。
4月17日,東莞市人民醫院「牽手」德國,與哥廷根大學醫療中心舉行遠程視頻會議,共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東莞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蔡立民,副院長袁耀欽,醫務科科長周偉,院感辦主任楊文,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學科帶頭人張平,重症醫學科學科帶頭人蔡立華,神經內科學科主任陳仰昆,感染科學科帶頭人殷思純,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黎玉燕,醫務科科員黃荏釗等多位專家參加會議。
兩地專家對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例救治、院內感染控制、藥物使用、醫務人員自我防護等具體專業的問題進行了充分交流與探討。市人民醫院專家們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防護重點、患者的診斷和治療舉措、何時能恢復正常醫療服務、東莞抗疫的階段性成果等作了詳細介紹,並耐心細緻解答了德國專家提出的具體問題。
德國專家們表示,中國經驗彌足珍貴,對哥廷根大學醫療中心後續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重要借鑑意義。市人民醫院院長蔡立民表示,醫院將持續為德國朋友分享抗疫經驗,並希望與德國開展更多醫療科研方面的合作,延續醫院與德國的情緣,為築牢中德友誼之橋貢獻力量。
由此,東莞市人民醫院的戰疫經驗也成為世界各國戰勝疫情的重要指引,「東莞經驗」傳向全世界。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汪萬裡、謝英君、葛宇飛、石忠情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