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算是世界上規模龐大的快時尚服裝消費市場,根據市場研究機構智研諮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快市場行業競爭戰略分析投資前景規劃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時尚市場規模約為2735.4億元,同比增長16.9%。
由此可見,快時尚行業的競爭也是愈發激烈,而有些快時尚品牌也因此退出了中國市場。
新京報消息,據報導,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旗下的年輕品牌Bershka、Pull&Bear、Stradivarius將關閉所有中國門店,預計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據了解,Bershka在北京和瀋陽的門店將在1月底關閉。
事實上,Inditex旗下的這三家也是屬於快時尚品牌,服裝設計市場、價格便宜,主要購買對象是上班族和上學的年輕人。
其實讓Inditex公司做出關閉三個品牌在中國線下實體店的原因有很多,在筆者看來,主要有三點原因。
首先就是這三個品牌線下實體店的店租、人工等高昂的運營成本,也就是Inditex公司還是出於節約成本和商業盈利的因素考慮。
根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這三個品牌在中國有超過110家門店,並且開店的地址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店租和人工成本較高,加上疫情的影響,使得國內人均消費水平普遍降低,導致這三個品牌很難實現盈利。
近日,Inditex集團發布截止7月31日的2020年上半年財政報告。報告顯示,該集團在2020上半年淨虧損達到了1.9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股價更是下跌近27%。所以,Inditex關閉國內三家快時尚品牌也是為了及時止損。
另一方面原因則是Inditex公司旗下的品牌定位相似,導致左右手互搏。
該公司關閉中國的這三家品牌售賣的服飾風格、價位、消費人群都十分相似,而ZARA又是Inditex集團在中國做得最知名的品牌,加上Bershka等同類品牌卻無其它亮點,在中國市場將沒有任何競爭力,所以,關店也是正常的選擇。
最後,中國本土的品牌進一步搶佔了快時尚品牌的市場份額,加上這些國產品牌自誕生就具備網際網路基因,依託國內電商、直播帶貨等有利條件迅速崛起。
當然,不僅僅只有Inditex在華遇挫,不少國際快時尚品牌迫於經營壓力和市場競爭而敗退中國,比如美國快時尚巨頭GAP在2020年3月份就宣布旗下品牌Old Navy退出中國市場。
不過,Inditex旗下ZARA在中國發展比較好,根據《網際網路周刊》和eNet研究院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共有150個快時尚品牌,其中ZARA位居行業前三。
文/球子 審核/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