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紀子冬菇煲雞腳(養肝明目)
材料:枸紀子20克,冬菇50克,花生100克,雞腳4對,豬骨200克,生薑3片
製法:各配料洗淨,稍浸泡並把冬菇去蒂,雞腳洗淨,去趾甲等,豬骨洗淨,均用刀背敲裂;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雞腳冬菇花生等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豆腐蕪茜滾筍殼魚(益氣補虛,養顏美膚)
材料:豆腐2塊,蕪茜2棵,筍殼魚500克,生薑3片
製法:豆腐洗淨,蕪茜洗淨切碎,筍殼魚宰洗淨,在鐵鍋中慢火煎至微黃後,加入生薑和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滾沸改中火滾20分鐘,下豆腐,稍後再下蕪茜,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雲苓眉豆煲豬脊骨
材料:雲苓30克、眉豆100克、豬脊骨600克、生薑3片
製法:雲苓、眉豆洗淨,稍浸泡;豬脊骨切段,並用刀背敲裂,一起與生薑放進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3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可供3-4人用,眉豆豬脊骨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參氏鴿肉湯(甘平益氣,養血類的以益血補虛,提神解乏)
材料:黨參20克,淮山、黃氏各30克(中藥店有售)白鴿1隻,生薑3片
製法:各中藥稍浸泡,洗淨;白鴿宰洗淨,切塊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辣椒葉雞蛋湯
連日的降溫令許多人體內暑熱未散,腸胃方面的疾病易乘虛而入,引發發熱、咳嗽等症狀,宜飲辣椒葉雞蛋湯。 辣椒葉味辛性熱,近年已成為酒家常用菜蔬,中醫認為它能除寒溼、逐冷痺。用辣椒葉與鮮雞蛋、豬瘦肉合而為湯,除了味道可口外,還能驅寒、養血、健胃。尤其對虛、寒性胃痛特別有效。
材料:辣椒葉500克、雞蛋2個、豬瘦肉200克、生薑3片。
製法:辣椒葉洗淨,豬瘦肉洗淨切成片,以生抽、生油、生粉各少許拌醃片刻;雞蛋煎香。先在鐵鑊下姜和清水1500毫升(約6碗量),武火煲沸後,下辣椒葉、雞蛋和豬瘦肉,滾熟,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牛奶椰子竹絲雞湯
長夏漸去,酷暑也漸去,居家靚湯宜牛奶椰子煲竹絲雞。此湯香滑、清潤、可口,且健脾益氣、潤膚壯骨,皆男女老少所喜愛。
牛奶除了不含纖維素外,幾乎包含了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因而是世界通行的最佳營養保健品之一。有人預言我們如歐洲那樣普及牛奶的攝入,每人每日飲用一杯牛奶,中國人均壽命將再增加5至10歲。應特別一提是牛奶是一種有益於人體的良好鈣原,是最好的補鈣品。
材料:牛奶750克,椰子1個、光竹絲雞1隻、生薑3片。
烹製:椰子從椰殼裡取出(或請售者處理),切條狀;竹絲雞宰洗淨,去內臟、尾部等。先把椰子、竹絲雞和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牛奶稍滾即下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紅蘿蔔粟米花生白鯽湯
廿四節氣果然很靈驗,「白露」一過,加上近日的冷空氣南下,氣溫一下子進入初秋了。如此天氣最宜是紅蘿蔔、粟米之類煲湯,因為其清潤、可口,且營養較高,能補充前些日子酷熱時體力、精力過分消耗後的不足。紅蘿蔔能寬中行氣、健胃助消化;粟米香甜,能健脾胃、和中焦;花生能補脾益氣、養血潤燥;鯽魚是有名鮮美的河鮮,有益氣健脾的作用。合而為湯,不燥不寒,清潤補益,為時下靚湯。
材料:紅蘿蔔300克、粟米2條、花生40克、白鯽魚1~2條(約500克)、豬瘦肉300克、生薑3片。
烹製:紅蘿蔔削皮洗淨,切塊;粟米去衣洗淨,切段;花生洗淨;鯽魚宰洗淨,慢火煎至微黃;豬瘦肉洗淨,不刀切。然後一起放進瓦煲,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清燥潤肺老鴿湯
用料:光鴿2隻約500克、沙參20克、玉竹20克、麥冬15克、薑片5克、骨湯2000克、精鹽少許。
製作:(1)將每隻鴿斬成四大塊,放進開水鍋內焯過,洗去血水,瀝乾待用.(2)將鴿肉和洗淨沙參、玉竹、麥冬、薑片一同放進砂鍋內,注入骨湯,加蓋,用慢火煨約60分鐘至肉熟湯濃,調味即成。
功效:滋陰益氣,清熱解毒,潤肺養肺,生津潤燥。
_[組成]豬肺120克,白菜乾90克,蜜棗5個
[製法](1)將白菜乾用清水浸軟,切斷,用開水略泡,去除澀味;蜜棗去核,洗淨;豬費用清水反覆蹊徑,切塊,擠幹水,再放入鍋內爆幹水分,取出再放入清水中漂洗淨.(2)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煮兩小時, 調味即可.
[適應症]慢性支氣管炎屬燥熱咳嗽者.症見咳嗽, 氣喘,痰少而粘,微熱口乾,咽喉乾燥,舌紅.
[用法] 隨量飲用
牛百葉蘿蔔湯
[組成]牛百葉500克,蘿 L1000克,陳皮5克,精鹽適量。
[製法]先將牛百葉放在開水中泡3分鐘,取出刮去黑衣,洗淨切碎,再將蘿蔔洗淨切塊,陳皮水浸去白,與牛百葉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
[適應症]潤肺化痰,降氣止咳。適用於肺燥咳嗽、咯痰不易、食少難消、咽幹嗆咳等。
[用法]佐餐食用。
沙參百合鴨湯
[組成]北沙參、百合各30克,肥鴨肉150克。
[製法]將北沙參、百合、鴨肉分別洗淨,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至鴨肉熟爛即成。
[適應症]養陰潤肺,清熱化痰。適用於肺熱陰虛所致的咳嗽咯痰、口燥咽幹、結核咳嗽等。
[用法]飲湯吃鴨肉。
百合雞蛋湯
[組成]百合60克,雞蛋2個。
[製法]先將百合洗淨,再與洗淨的雞蛋一同入鍋內,加水適量,煮至蛋熟,去蛋殼即成。
[適應症]適用於肺虛久咳。
[用法]日服1劑,飲湯,吃蛋和百合。
胡蘿蔔紅棗湯
[組成]胡蘿蔔120克,紅棗40克。
[製法]先將紅棗洗淨,浸泡2小時,再將胡蘿蔔洗淨,與紅棗一併放入砂鍋內,加入清水,煮約l小時左右,以紅棗熟爛為度。
[適應症]養陰益氣,利氣止咳。適用於氣陰不足、肺氣上逆所致的嗆咳陣作、口乾自汗、精神疲乏等症。
[用法]日服l劑,分早晚2次服用。
蜂蜜雞蛋湯
[組成]蜂蜜35克,雞蛋1個。
[製法]將蜂蜜加水300克煮開,打入雞蛋,煮至微沸。
[適應症]潤肺止咳。適用於肺燥乾咳、久咳。
[用法]頓服,早晚空腹服用。
豬肺斂肺湯
[組成]豬肺250—300克,北沙參10一15克,五味子10克,訶子6—9克。
[製法]先將豬肺切成塊,擠盡血汙,衝洗乾淨,與北沙參、五味子、訶子一同入鍋,然後加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燉約l小時即成。
[適應症]補肺斂肺。適用於肺氣陰虛所致的久咳、痰少、氣短等症。
[用法]佐餐食用。
玉竹豬瘦肉湯
[組成]玉竹30克,瘦豬肉150克,精鹽、味精適量。
[製法]先將玉竹洗淨切片,用紗布包好,瘦豬肉洗淨切塊,然後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煎煮,熟後加精鹽及味精調味即成。
[適應症]養陰,潤肺,止咳。適用於熱病傷陰之咽乾咳嗽、心煩口渴、秋冬肺燥乾咳、肺結核,乾咳、冠心病、輕度心臟功能不全、陰虛盜汗等病症。
[用法]吃肉喝湯。
北杏豬肺湯
【原料】豬肺250克北杏10克薑汁食鹽適量
【製作】豬肺切塊洗乾淨,與北杏加清水適量煲湯,湯將好時衝入薑汁1~2湯匙,用食鹽調味即成。
【用法】飲湯,食狸肺。每日2次,隨量食。
【功效】止咳化痰,補肺。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腸燥便秘等症。
雪耳紅棗燉乳鴿
【主料】乳鴿
【配料】 雪耳、紅棗
【作法】 將乳鴿淨膛後,從中斬開,用開水燙過,放入高湯中,加入雪耳、紅棗及其它調料,放在文火上燉一個半小時即可。
【特點】此湯具有清肺、養顏、補血之功效,低脂肪、粗纖維,是入秋季節滋補之上好佳品。
枸杞菊花煲排骨
材料:排骨500g,枸杞1小把,幹菊花4朵,姜1小塊。
做法:1.將洗淨的排骨切成約1寸大小備用。排骨可選擇肋排,或者用腔骨煲湯也很好。
2.將枸杞、菊花用冷水洗淨。菊花放入多少應因人而易,因為菊花帶苦味,小孩兒吃可少放一點兒。 `
3. 放約8碗水燒開,加入排骨、姜及枸杞,大火煮開後改用中火煮約30分鐘。菊花在湯快煲好前放入。_
4. 加適量鹽,即可。
食效:清熱、解毒、明目、養顏、祛痘。
番茄百合豬肝湯
材料:豬肝300g,小番茄4個,百合適量,姜3片。
做法:1. 豬肝切薄片,用開水燙一下,撈出。豬肝選擇顏色淡、接近粉色的口感會比較好。
2. 將豬肝醃製約10分鐘。如果想讓豬肝充分進味,可在煲湯前將切好的豬肝加入醬油、酒、胡椒、生粉適量。醃製時應用手抓,使調料充分混合。
3. 番茄切塊,與百合用中火煮約10分鐘,加入薑片。煲湯用的番茄應挑選手感較硬的。切前先用開水燙一下,這樣易將外皮剝掉,不會有皮浮在湯上。百合如選用新鮮的,應挑選表皮潔白光鮮的。如用幹百合,可適當延長煲煮時間。
4. 加入豬肝及適量調味料,中火煮30~40分鐘即可。
食效:補血、潤肺、清火o
蘋果銀耳瘦肉湯
材料:瘦肉400g,蘋果1個,蜜棗6顆,銀耳、胡蘿蔔適量,姜3片。
做法:1. 瘦肉切厚片,蘋果去心切塊,胡蘿蔔切塊。蘋果和胡蘿蔔不用去皮,因為果皮營養很豐富。但蘋果籽容易上火,一定要去掉。此款湯易將味道釋放出來,所以煲好後不僅湯好喝,瘦肉味道也很鮮美,建議選擇後臀尖切較小塊。中老年人食用宜選擇精瘦肉,小朋友食用不妨選擇五花肉,湯的口感會更好。
2. 在鍋中加入約6碗水,放入瘦肉、蘋果、蜜棗及胡蘿蔔煮開後,再用中小火燉約30分鐘
3. 將銀耳洗淨,泡軟。在起鍋前20分鐘放入鍋中。
4. 加適量鹽,即可上桌。
食效:潤肺、化痰、美容。
苦瓜鳳梨煲雞
材料:雞肉500g,苦瓜2條,鳳梨半個,姜1小塊。
做法:1. 雞肉切塊備用。可選擇翅膀、腿肉或整隻,根據個人喜好及食用者人數而定。兩人食用,建議選擇大腿肉,雞塊不宜切得太小。
2. 苦瓜去籽切片。害怕苦味的人可挑選顏色淺綠、表麵疙瘩大的苦瓜,苦味會比較輕。但從食效上來講,苦味越重越好。同樣苦瓜不宜切薄片,以防煲化。
3. 鳳梨洗淨切塊。鳳梨選擇新鮮的最好,洗淨切大塊後,可放鹽、一點兒酒醃一下以利保存。如果不是當季水果,可用糖水罐頭代替。
4. 加水至半鍋(約6飯碗),放入所有材料,加適量料酒大火燒開,再改為中火煲約1小時左右,加適量鹽,即可。
食效:清熱解渴,增強免疫力。
冬菇冬粉湯(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膽固醇的人最應該喝)
功效:去除體內積聚的脂肪、降血壓、膽固醇
材料:香菇(冬菇)六朵、新鮮草菇十朵、冬粉(粉絲)一兩、鹽適量、生薑絲適量。
作法:(1)香菇洗淨去蒂,用清水泡香菇,香菇水保留。
(2)冬粉洗淨後泡水至軟。
(3)兩碗水煮滾後,加入香菇及香菇水、草菇,用中小火煮一小時,最後加入冬粉、薑絲煮至冬粉熟透,加鹽調味即可。
番茄芹菜瘦身湯 (貧血、神經衰弱、高血壓、高膽固醇的人最應該喝)
功效:降血壓、膽固醇、減肥、使臉色紅潤
材料:番茄半斤、芹菜半斤、瘦豬肉四兩、生薑兩片。
作法:(1)瘦豬肉洗淨切片,飛水。
(2)水煮滾,放入豬肉、芹菜、番茄、生薑,用大火煮十分鐘,再轉文火煮一個半小時,加入鹽或鮮味露調味即可飲用。
蘋果瘦身湯 (臉色蒼白、皮乾燥、粗燥的人最應該喝)
功效:消脂減肥、清理腸胃、清肺熱、美肌膚_
材料:海帶二兩、蘋果兩個、瘦豬肉半斤。
作法:(1)瘦豬肉洗淨切片,飛水。
(2)蘋果去皮,切塊,海帶泡水洗淨。
(3)水煮滾,放入所有材料,用大火煮十分鐘,轉文火煮兩小時,放入鹽調味即可飲用。
紫菜紅蘿蔔湯 (視力退化、貧血的人最應該喝) 功效:美肌膚、清腸胃、減肥、明目。
材料:紫菜五錢、芹菜四兩、紅蘿蔔一個、排骨一斤。
作法:(1)排骨洗乾淨,飛水。
(2)紫菜用清水洗乾淨,芹菜切段,紅蘿蔔切粒。
(3)水煮滾,放入全部材料,大火煮十分鐘,轉文火煮二個半小時,加入鹽或鮮味露調味即可食用。
鮮香菇豆腐湯(身體燥熱、牙肉紅腫、血壓過高的人最應該喝)
功效:清熱解毒、降低血脂、潤澤肌膚、降低血壓。
材料:新鮮香菇半斤、豆腐二塊、瘦豬肉六兩、生薑一片、鹽或鮮味露適量。
作法:(1)豬肉洗乾淨切片,飛水。
(2)把水煮滾,放入鮮香菇、生薑、豆腐,用大火煮十分鐘,再轉至中小火煮至香菇熟透,再放入豬肉片,待肉片熟透後,加入鹽或鮮味露調味即可。
養顏減肥雞湯(臉色蒼白、皮膚乾燥、粗燥的人最應該喝)
功效:清肺化痰、健脾、去水腫、養血、適合貧血、水腫、痰多、臉色蒼白的肥胖者。
材料:帶皮冬瓜一斤半、雞一隻、豬瘦肉四兩、香菇(冬菇)十個、紅棗十五枚、生薑二片、鹽適量。
作法:(1)雞、豬瘦肉洗乾淨後切片,飛水。
(2)香菇去蒂、泡水三小時或一個晚上(香菇水千萬不要倒掉)。
(3)紅棗去核備用。
(4)冬瓜連皮切塊。
(5)把水煮滾,加入雞、瘦肉、紅棗、香菇連同香菇水、薑,用大火煮十分鐘,再轉文火煮二個小時,然後再加入冬瓜連皮塊煮三十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雙果銀耳杏仁湯:
用料:蘋果1個、梨1個,南北杏、蜜棗、排骨;
做法:蘋果梨去皮切塊,銀耳用水浸開切小塊,先將排骨煮開,再加入上述所有材料,大火燒開,小火煲2-3小時。最好銀耳有爛及稠的狀態為好。然後回少許鹽即可
功效:潤肺補陰,而且夏天喝此湯有清火的功效,不油膩。
淮杞響螺煲雞湯
[組成] 老雞一隻,新鮮響螺一隻,瘦肉一斤,老薑一塊,淮山、杞子、沙參、玉竹 共三兩。
[製法]老雞買回來清洗乾淨,切成粗塊。新鮮響螺起肉,再把它清洗一下。瘦肉也清洗乾淨切粗塊。老薑切數片。藥材用清水略洗。
取一大湯煲,柱滿清水煮滾,把所有材料放在煲中,大火煮約一小時,轉小火續煮三四小時,最後用鹽調味即可。
沙參心肺湯
[組成] 沙參、玉竹各15克,豬心、豬肺各1個,蔥25克,精鹽3克。 [製法]先將沙參、玉竹擇淨後用清水漂洗乾淨,放入紗布袋內;豬心、豬肺衝洗乾淨,擠盡血汙;再將沙參、玉竹、豬心、豬肺、蔥和清水適量一同入鍋,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約l小時,至豬心、豬肺熟透時,加鹽即成。
[適應症] 潤肺止咳,養胃生津,養心安神。適用於老年人肺虛咳嗽、秋燥乾咳,或痰中帶血絲、津傷口渴、胃熱熾盛、夜間心煩失眠、多夢、大便燥結等症。
[用法] 佐餐食用。
冬菇髮菜豆腐湯
用料:冬菇10隻,髮菜25錢、豆腐2磚、蠔豉50克、生薑1片。
製作:冬菇去蒂,與髮菜、豆腐、蠔豉、生薑漂洗乾淨。冬菇、髮菜、蠔豉清水浸透、浸軟。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後放入以上材料,改用中火繼續煲兩小時,加鹽調味即可。功效:潤燥滑腸,防治大便秘結。
龍穿鳳翼湯
用料:雞翼600克,火腿60克,筍100克,冬菇125克,黃酒6克,雞湯1000克。
製作:將雞翼煮至六成熟,取出斬去兩頭骨節,抽去裡面的骨頭。另將火腿、筍切成與雞翼同樣大的長方塊,塞入翅膀當中,放在碗裡,加上酒、鹽、味精,上蓋蒸爛,約蒸1小時。冬菇用水煮熟,放在雞翼上面,再扣在湯碗裡,並將雞湯上火燒沸,衝入湯碗內即成。
功效:溫中益氣,補脾健胃。_
霸王花南杏豬肺湯
用料:豬肺1副、南杏仁、霸王花各25克。
製法:豬肺喉部套入水龍頭,令豬肺充水,反覆擠搓揉淨泡沫,切塊,加各藥材及清水,煲3個半小時即可。
功效:潤燥滑腸,治大便秘結。
百合蜜棗豬湯
用料:百合100克,蜜棗6枚,陳皮1角,豬肉300克。
做法:百合、蜜棗、陳皮、豬肉分別洗淨;用適量水,猛火煲至水滾,加入全部材料,改中火煲約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滋潤養顏,潤肺生津,止咳理氣。
杞子南棗乳鴿湯
用料:杞子50克,南棗10枚,乳鴿1隻,生薑1片。
製作:乳鴿剖洗乾淨,去毛、內臟,滾水滾5分鐘。杞子、南棗和生薑洗乾淨;生薑去皮,切1片。瓦煲內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放入以上材料,改用中火繼續煲3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功效:健脾胃,補虛勞,安心神。
參茸燉雞肉
用料:雞肉100克,人參10克,鹿茸3克。,G g"d%E_B_q0P4B
製作:取雞胸肉或雞腿肉洗淨,去皮,切粒。把人參切片,與鹿茸片、雞肉粒一齊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燉3小時,調味供用。功效:大補元氣,溫腎壯陽。
淮杞燉羊肉
用料:淨羊肉600克,淮山藥50克,枸杞子15克,桂圓肉15克,馬蹄肉200克,姜、蔥各7.5克,紹酒15克,薑汁酒15克,精鹽7.5克,味精7.5克,花生油25克。
製作:把淮山藥用清水浸過,枸杞子洗淨,每個馬蹄肉切成兩半,用沸水略燙過,把羊肉斬件,用沸水加姜、蔥滾兩次。將油放入鍋內,加入羊肉炒勻,濺入薑汁酒炒透,再用沸水滾過。將羊肉、馬蹄肉、淮山藥、枸杞子、桂圓肉放入湯鍋內,加入開水1500克,放入紹酒、味精、精鹽燉3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補益強身、補而不燥
陳皮紅棗蓮藕湯
用料:陳皮1塊,紅棗10粒,蓮藕500克。
做法:陳皮用清水浸軟洗淨,紅棗去核洗淨,蓮藕去皮洗淨,切厚件。煲中注入適量清水,放入全部用料,猛火煲沸,再用慢火煲4小時,以少許細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補血理虛,化痰下氣,養顏活血。流美味鮮湯
豬蹄蓮藕湯
用料:豬蹄1隻約800克,蓮藕1個約600克,紅棗5個,墨魚乾100克。
做法:將豬蹄洗淨,斬塊過水;蓮藕洗淨;紅棗去核;墨魚浸開洗淨。將鍋內水燒沸時,放入全部材料同燉,直至豬蹄、蓮藕熟爛為止,用鹽調味即可。功效:補氣補血。
玉竹沙參雪耳煲瘦肉
用料:北沙參25克,玉竹25克,雪耳25克,瘦肉200克,陳皮少許,精鹽適量。
做法:先將雪耳浸透發開,洗淨備用。又將北沙參、玉竹、瘦肉和陳皮分別洗淨,備用。在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繼續煲3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養陰潤燥,滋補生津。如果身體燥熱、喉幹口渴、心煩氣燥、虛勞煩熱,均可用此湯作食療。
番茄豬肝湯
用料:豬肝100克,番茄100克,粟米粒100克,生薑4片。
製作:豬肝洗淨切片,用鹽、生粉、白酒拌勻;番茄洗淨,切開;生薑洗淨、去皮、切絲;粟米粒洗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煲20分鐘,放入番茄、生薑,煲10分鐘,再放入豬肝,煮沸幾分鐘至豬肝剛熟,調味食用。功效:健胃、養肝、補血。
竹筍西瓜皮鯉魚湯
用料:鯉魚1條(約750克),鮮竹筍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薑3片,紅棗(去核)6粒。
做法:將竹筍削去硬殼,再削老皮,發片,水浸1天;鯉魚去鰓、內臟,洗淨;眉豆、西瓜皮、生薑、紅棗洗淨,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功效:祛溼降濁,健脾利水。
何首烏熟地瘦肉湯
用料:何首烏60克、熟地30克、豬瘦肉500克。
做法:將全部用料準備妥當後,一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用猛火煮滾後,改用慢火繼續煲2小時,下調味料,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補血,補肝養腎,養血益精,烏髮良藥
馬鈴薯番茄煲排骨
用料:豬排骨650克,魷魚乾50克,馬鈴薯500克,番茄(西紅柿)25克,紅蘿蔔150克。
做法:排骨洗淨後斬塊,飛水瀝乾待用。魷魚乾用溫水浸透,洗淨切塊。馬鈴薯刮皮,切塊。紅蘿蔔刮皮,斜向切成大塊三角形狀。番茄用沸水燙後去皮,剁成小塊,大火起油鍋,爆熟番茄後盛起,待用。將3000克清水倒進煲內。待煲內水沸後,將全部湯料倒進煲。煲內水再沸後,用小火煲3小時即可。煲好後,隔除藥渣,加入適量油、鹽調味後即成。功效:補益氣血,開胃消滯。
番茄豆腐魚肉湯
用料:魚肉250克,番茄250克,豆腐2件,蔥1根。
製法:(1)番茄洗淨切塊,豆腐切塊,蔥洗淨、切蔥花。(2)魚肉洗淨,瀝水後剁爛,調味,加入適量水,攪至起膠,放入蔥花攪勻,做成魚丸。鯉魚去鰓、內臟,洗淨,略煎黃。(3)把豆腐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放入番茄,待再次煮沸後,放入魚丸煮熟,調味供用。功效:清潤生津
蝦仁豆腐湯
用料:鮮蝦仁300克,豆腐1大塊,香菌3朵;豬油10克,精鹽3克,醬油5克,蔥花5克,薑絲3克,胡椒粉適量,澱粉10克。
做法:將蝦仁洗淨,撈入碗內,加醬油、澱粉適量拌勻,備用。將豆腐切成丁。香菌泡開後去柄,洗淨,切成片狀,備用。鍋內加水適量,燒沸,下香菌、豆腐、蝦仁、調料,將澱粉調好後下鍋,再燒沸後下味精即可出鍋。
功效:滋補五臟,補脾腎,助陽氣。
餐桌上有碗熱氣騰騰的鮮湯,常使人垂涎欲滴,特別是在冬春季,湯既能助人取暖,又能使人的胃口大開。
煲湯往往選擇富含蛋白質的動物原料,最好用牛、羊、豬骨和雞、鴨骨等。其做法是:先把原料洗淨,入鍋後一次加足冷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持續20分鐘,撇沫,加姜和料酒等調料,待水再沸後用中火保持沸騰3~4小時,使原料裡的蛋白質更多地溶解,濃湯呈乳白色,冷卻後能凝固可視為湯熬到家了。可怎樣才能使湯鮮味美呢?這裡也是有技巧可言的,就是三煲、四燉和五忌。_
三煲四燉:煲,就是用文火煮食物,慢慢地熬。煲可以使食物的營養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湯水中,易於人體消化和吸收。煲湯雖被稱作廚房裡的工夫活,但並不是因為它在烹製上很繁瑣,而是因為需要的烹調時間長,有些耗工夫。事實上,煲湯很容易,只要原料調配合理,三煲四燉(廚師俗語:煲一般需要兩至三小時,燉需要四小時),慢慢在火上煲著即可。火不要過大,火候以湯沸騰程度為準,開鍋後,小火慢燉,火候掌握在湯可以開著即可。
燉的時間長是一個方面,還應該注意以下五忌:
一是忌中途添加冷水,因為正加熱的肉類遇冷收縮,蛋白質不易溶解,湯便失去了原有的鮮香味。
二是忌早放鹽,因為早放鹽能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溶解,從而使湯色發暗,濃度不夠,外觀不美。
三是忌過多地放入蔥、姜、料酒等調料,以免影響湯汁本身的原汁原味。
四忌過早過多地放入醬油,以免湯味變酸,顏色變暗發黑。
五忌讓湯汁大滾大沸,以免肉中的蛋白質分子運動激烈使湯渾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