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條山區古代佛塔道院遺蹟比比皆是,也是隱士高人出沒之地,每每來到這裡採風,經常會聽到一些神奇的傳說,周六我們在山腳下聽一位老人講,近些年村子裡有一位來自巴蜀的奇人,獨自住在一個小院裡,有房不住偏要生活在用塑料布搭建的棚子裡,大冬天他也不畏寒不怕冷,生活的自由自在,好奇心驅使下,我們決定前去拜訪高人。
推開虛掩的大門,穿過門洞我們便看到了用塑料布搭建而成的小房子,與其說是房子不如說是窩棚更確切,棚子裡看到一位大叔坐在被窩裡看著電視,床邊的桌子上放著吃剩下的飯菜。大叔非常熱情,告訴我們隨便坐,他會馬上起床。環顧四周,除了地面以外其餘地方幾乎全是塑料布搭建而成,裡邊裝飾得花花綠綠卻非常漂亮,想必大叔也是個熱愛生活之人。
大叔說話幽默,很有條理,自我介紹說他姓口天吳,老家在四川省自貢市農村,今年66歲,12年前落戶到山西,娶過5個媳婦,人生閱歷相當豐富,生長在四川,工作在江蘇,如今落在山西成了孤家寡人,過著一人吃飽全家飽的生活,這一輩子就沒有遇上個好姻緣。
影友W老師是個急性子,沒等吳大叔作進一步介紹,便關切地詢問大叔住在塑料布搭建的窩棚內冬季會不會很冷,怎麼過冬?大叔穿上他的羊毛絨衣服展示給我們看,然後介紹說他從小就耐凍,從來不怕寒冷,就是現在零下6度的天氣,他一人在家只穿褲頭也能活動,不過不敢出門,怕村民說他是神經有問題,床上有電熱毯,整天開著就是他唯一的取暖工具。
隨後大叔主動講起了他的人生故事,他說經歷了5次失敗的婚姻,自己也心灰意冷,沒有了再成家的打算,這不今年村子裡還有人給他介紹過4個對象,小的怕自己管不住,老的他嫌負擔重,索性決定不如一個人快快樂樂,自由自在的安度晚年。
這個廢棄了的舊院子是大叔的棲身之所,西邊還有兩間房子完好,大叔卻不願意住,他說收拾起來麻煩,但自己又很講究衛生,還要花錢去裝潢划不來,還不如在院子裡搭建個簡易住處,花錢少又簡單,為了遮風擋雨他甚至用塑料布在院子裡還搭建了通道。
說起現在的生活,大叔覺得沒有老婆的日子是他最幸福的時光,省了許多的麻煩事,他說自己是個退休工人,雖然退休金不是很多,可是維持一個人生活還是不錯的,每天睡覺自然醒,早上起來或去外邊吃外賣或在家中自己做,冬季天冷一般都是在家裡做飯吃,做上一鍋吃一天,肚子餓了燒把柴火熱一熱就能吃,吃過飯走出家門巷道裡去遛彎,然後回家睡在床上看電視。現在是不圖吃不圖住,只圖自由自在。
已經是下午4點鐘了,大叔燒柴熱了一碗飯,也不用勺子,直接把鍋裡的剩飯倒進了一隻大碗,他介紹說四川人喜歡吃大米,到了山西就要入境隨俗,只有吃當地飯才能適應當地氣候,所以他常用小米和白蘿蔔煮粥吃,這種地方美食很養人。
大叔現在依舊孤身,已經是66歲老人了,他說現在沒有回四川老家的想法了,人這命就是天定,冥冥之中我和這中條山有緣,此地雖不如南方風光秀美,可是極有北方的大氣雄渾特點,有山有水,佛家道家都在此地建觀造院,說明是個好地方,自然養老也不錯。
吳大叔的塑料布棚既是寢室,還是客廳,當然做餐廳也是可以的,他說經常有村子裡的老年人來聊天打牌,只是現在天冷他們受不了才不來了。端著一碗熱騰騰的白蘿蔔小米粥,大叔吃得津津有味,他說白蘿蔔順氣養胃,最適合老年人吃,他冬季是幾乎天天都要吃白蘿蔔的。
雖說大叔不怕冷,在他的窩棚裡坐久了我們還是覺得身體受不了,女影友老師甚至早早跑進了車子裡。大叔告訴我們當地人很友善,和他相處得相當好。
吳大叔說人老了就要隨遇而安,隨心所欲,幹一些個自己想幹的事情,他雖然文化水平不高,可是很喜歡藝術,所以穿著衣服大都是紅色,儘管當地人不同意他的觀點,可是他還是堅持自己的穿著風格,出門經常是一身紅裝,所以大家覺得他很另類,甚至有人說他奇葩。
大叔和第一任妻子生有一個兒子,他今年已經30多了,在外地打工為生,時不時會和大叔通通電話,互相溝通一番。大叔說孩子大了不用他操心了,兒女自有兒女福,由他去闖蕩吧,相信兒子會闖出一片天的。
大叔搭建窩棚只是花了買塑料布的錢,其餘的建築材料都是一些舊木料,硬紙片,舊床單,為了將其美化,他刻以用塑料花進行了裝飾美化。
大叔很注意自己的儀表形象,他說人的衣服馬的鞍,雖然吃住不講究,可是人不能沒有精氣神,現在身體健康,穿著打扮也很重要。
我們無意對吳大叔的生活作評價,一個花甲老人流落他鄉,卻能活得自由自在,時常有份好心情,相當不容易,希望大叔按照自己的方式快快樂樂去安度晚年,祝他身體安康,諸事吉祥。【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