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首任主席舒同,草書《水調歌頭》欣賞,行雲流水、自成一體

2021-02-19 清雅閣書畫

舒同的草書非常的有個性,筆法自然雋永,結體圓潤通透。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的正式舒同的草書《水調歌頭》。有網友看過舒同的這篇《水調歌頭》後,留言說:「舒同年輕時個性張揚,他的書法有朝氣,有書法家的獨有個性氣質,暢汗淋漓,使人看了有盪氣迴腸的快感,而其晚年大家氣質盡失,軟弱沉糜,簡直在畫字,江郎才盡矣。」小編這認為,正好相反,舒老的功力越老越深,不要單純從書法角度來看,要從道家陰陽學說來看,他的境界已經超越書法,已經是陰中存陽,陽中存陰了。

舒同的字的顏體外拓之形、綿裡裹鐵之筆,遂成當代大家,名副其實。用筆以圓筆之法寫之即篆體之筆法寫之,筆筆鋒正,發跡圓滿,是對前朝書法進一步完善,可以用三維空間法來觀察想像之,立體之象更完美。我認為舒老的行書,僅建立在顏楷基礎上,楷書的基本要求是端正、均衡、整齊,缺少行書韻律、筆法多變、多樣性和淋漓酣暢的節奏感。因此,舒老的字缺少晉唐韻味,沒有突破也是在情理之中!豈是凡夫俗子,功力淺薄者無法會其奧妙;胸襟狹窄,舉止拘謹者無法令其豁達。

中書協首任主席舒同,草書《水調歌頭》欣賞:


書者介紹:

舒同(1905年11月25日~1998年5月27日),男,字文藻,又名宜祿。東鄉人(今江西撫州市東鄉區)。書法大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他自幼喜愛書法,5歲學書,14歲即有鄉譽,被譽為"神童"、"東鄉才子"。曾系統地臨過古代碑帖,師法顏真卿、柳公權、何紹基等名家,但師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變,並注意取其精華,大膽嘗試,逐漸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創立了著名的"舒同體",備受海內外推崇。

寫在文末:

歡迎您在清雅閣駐足欣賞藝術,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評論。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相關焦點

  • 中書協前主席沈鵬,楷書字帖《千字文》欣賞,用筆講究、結字生動
    有人說沈鵬的楷書是碑帖一路,且自成一體;也有人說:沈鵬楷書是草書的慢寫。那麼,沈鵬的楷書究竟如何呢?我們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正是沈鵬先生的楷書字帖《千字文》,藉此《千字文》一探沈鵬的楷書功力。從沈鵬的《楷書千字文》字帖來看,莊重中寓靈活,繼承中有發展,結體嚴謹,氣運貫通,溯源晉唐,每字布局構架閻錦文,筆畫老辣而味濃,字字珠璣;整篇幅統一和諧,用心和功力,實為可敬。
  • 書法欣賞:陳文巖草書詩卷
    歷任香港腎科學會主席及亞洲器官移植學會創會會秘書長。並獲國內多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陳氏自幼好詩詞,用語淺白,去陳腔,寫時事,題材廣泛有時代脈搏,甚受行家好評,已出版六冊個人詩詞集。現為香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陳氏草書別有韻致。已在香港及北京多次舉行大型個展。現為中國書協香港分會名譽顧問。
  • 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再放狂言:我們正在創造前所未有的草書盛世!
    在2019年底舉辦的「萬殊一相·狂草四人展」上,作為「草書四作者」之一的他曾口吐狂言:「我們在很多方面其實都超過了古人,只是自己好像不好意思說而已!」此語一出,震驚世人,就連同在主席臺上的胡抗美、張旭光等人也大驚失色。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在劉洪彪與張旭光關於書法的直播對話會上,面對眾多網友,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再次口吐狂言、語驚四座。
  • 劉炳森大字楷書欣賞,點畫精到、結體疏朗!網友:讓當今書協汗顏
    其實最初的幾屆的書協確實發揮了不少積極作用,能夠進入書協的書法家也是非常有實力的,比如課代表今天要介紹的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劉炳森劉炳森作為中書協的早期成員,雖然其已離開多年,但他的書法造詣及成就和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劉氏的隸書早已進入電腦字庫並被廣泛應用,其楷書也寫得非常好。
  • 中書協副主席張改琴被譽為「當代衛夫人」,楷書碑帖結合方勁端莊
    在中國書法家協會這個大家庭中,女性書法家已經是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且以一種異軍突起之勢,勢不可擋,不少女性書法家在中書協已經成為了領頭羊,諸如我們熟悉的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中書協理事胡秋萍,而且今天走進我們視野的也是這樣一位大咖,她擅長書法諸體,而且諸體皆精,被譽為「當代衛夫人」,其楷書最具特色
  • 慶佳節,草書《水調歌頭》
    草書 東坡《水調歌頭》,時長約3'30"又是一年中秋,再寫寫這首驚豔千古的名作,蘇軾的《水調歌頭 中秋》。
  • 蘇士澍即將離任,接替中書協主席一職的可能又是一位「錯字先生」
    隨著年底的臨近,第七屆中書協換屆大會即將在京召開,有別於以往,這次大會普遍受到廣大書法愛好者們的關注。因為中書協主席蘇士澍的任期已滿,因此將在會上選出新一屆中書協領導班子,備受矚目的中書協掌門人也將浮出水平,此前坊間關於中書協主席接班人有諸多猜測,隨著換屆大會的召開都將一一揭開謎底。蘇士澍主席在任五年,可以說成績有目共睹,不過關於其本人的書法水平,業界也頗有微詞。
  • 39年前,這8位大師帶書法走進了書協時代
    1981年中國書法家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書協成立大會於一九八一年上半年在北京舉行。 舒同為第一屆書協主席。 趙樸初、沙孟海、啟功、周而復、林林、陳叔亮、朱丹為第一屆書協副主席。 這幾位大師已經相繼離開了我們!
  • 餘春法21幅上乘草書創作作品,行雲流水筆走龍蛇,學草書的好範本
    草書的魅力所在及草書創作的注意事項簡述:草書作品,最精彩、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流暢的行氣,自然流轉,如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有時候,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行氣流暢的核心就是縈帶。草書創作造型應放在首位。然而,在當今草書創作的誤區中,重筆法,輕造型仍然是個普遍的問題。因此,筆法制約了草書隊伍的數量,也影響了草書作品的質量。縱觀當今草書創作現狀,大都是以行書筆法寫草書,作品基本沒有草書的語言。更重要的是用行書的形體代替草書的形體,造型上沒有新的起色。造型是永無止境的創新,只有造型才能形成個性和風格。
  • 軍事博物館館長袁偉將軍,11幅行書作品欣賞,網友:可進中書協
    他的字剛毅遒勁,中規中矩中自有風格,字如其人。這可能和他是軍人和長期的軍旅生涯鑄就了老人品和性格,在書法上體現了出來。在一次訪談中,袁偉將軍認為:「字是用來表達意思的,美只是它的外在因素。只要能清晰表達意思,字好不好看真的沒那麼重要。當然在能準確表達意思的同時,把字寫得好看點固然好,但一定要分主次。
  • 南通十六位中書協會員寫(刻)毛澤東詞《送瘟神》
    中國書協會員、南通市書協常務理事,1996年任啟東市書協主席,連任四屆至今。啟東市政協委員。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會員、中國書協第四屆「國學修養與書法」全國青年書法創作骨幹高研班成員、南通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南通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如東縣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作品曾入展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展、第八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第二屆全國隸書藝術展、第三屆全國草書展等。曾獲全國教師書法大賽一等獎,南通市政府文藝獎一等獎等。
  • 中書協理事張仲亭,18幅獲獎書法作品欣賞,行雲流水,自然飄逸
    我建議你改變一下上述的順序,筆畫如同磚瓦,部首如同一個建築群中的一個個用處不同的小建築,而整字就相當於一個和諧統一的建築群宮殿。的確磚瓦可以使建好的整體建築更加光鮮亮麗,但用不精美的磚瓦同樣可以造出結構美觀的房子來。
  • 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徐利明,作品估價1到3千元,空間有弊端
    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徐利明,作品估價1到3千元,空間有弊端。在當代書法家隊伍體系中,徐利明的書法地位明顯是比較高的,他是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大家知道的,在中書協做一理事,就算是很有地位了。如果再有委員會副主任的任職,則屬於書法家隊伍中的精英了。特別是草書當為書法之冠,作為草書委員會的副主任,徐利明應該有不簡單的書法造詣,草書向來是不太好寫的,寫到草書遂手應手的境界,古代有懷素,明代有王鐸,徐利明的草書師懷素者多,師王鐸草書也有之,並且還參意了米芾書法的一些刷字風格,取法是為上的,並且是多元的。
  • 中書協徐利明狂秀草書,筆墨飛揚恣肆,卻被網友批評書法布局太次
    在書法界,草書的書寫是最容易弄巧成拙的,結構、筆墨、布局、線條等,有一個地方處理不好就會影響整幅書法作品的品質。因此,許多的書家即使有多年的書寫經驗,也常常出錯。正如過去書家所言,草書的書寫雖說是技法的更高展現,但是某種程度上,草書的書法更是一種激情的揮灑與抒發。
  • 建國初期,如果解放臺灣,首任臺灣省長是誰
    左一舒同舒同1905年12月14日出生在今江西撫州市東鄉區孝崗鎮。長徵中,任紅2師政治部宣傳科長、政治部主任。1934年參加歷次反「圍剿」作戰及長徵。「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長期被監禁、批鬥。晚年的舒同同志舒同同志不光是一位我國革命事業和建設事業的卓越領導者,他還是我國書法事業的繼承和開拓者、中國書法家協會的創始人和第一屆主席。
  • 中書協書法名家廉世和,精美行書欣賞,行筆遒勁有力,奔放瀟灑
    比如:啟功、舒同、劉炳森、田蘊章等。中書協書法名家廉世和精美行書欣賞:廉世和廉世和,中國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楷書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獲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
  • 中書協書法培訓中心教授,陝西書協名譽主席趙熊書法作品欣賞!
    趙熊先生現為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書協篆刻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教授、陝西省書協名譽主席、西安終南印社社長、陝西書學院專業書法家。趙熊先生的書法功力紮實,諸體皆能,尤以篆隸和行書著名,他在書法創作上的成功創造在於集多年深厚的篆、隸基礎,創作出別具一格的"五分書",即以篆書之形,表隸書之神,篆隸筆法各取一半,入古出新,氣勢磅礴而曠達。
  • 劉洪彪先生的草書功底深厚,有人喜歡有人噴,欣賞書法各不同
    劉洪彪,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草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書法培訓中心教授,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藝創作室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為中國書協首屆德藝雙馨會員。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諸多高規格大展並獲獎。曾舉辦二人書法聯展、兩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四十歲墨跡展》、《五十歲墨跡展》。參加2005年中國美術館首屆當代書法名家提名展。
  • 他曾任湖南書協主席,書法大氣磅礴,人稱「麥華四」
    曾任湖南省文聯專職副主席,湖南書畫研究院院長,一級美術師,湖南省書協主席,中國書協理事,中國美協理事等。 在廣州美術學院進修的八年中,鍾增亞跟隨關山月、楊之光、黎雄才、麥華三等名師,系統地學習了書畫知識與技法。
  • 中書協會員、實力派書法家廣東黃少鵬書法欣賞
    全國鄧石如獎書法展全國扇面書法展全國第七屆書法新人新作展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創展全國第二屆行書展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入選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書協共同主辦的第四屆《質文兼美一全國基層優秀書法家創作活動成果展》(註:廣東省書協推薦,全省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