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筆試試題信息:2020廣東事業單位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每日一練(9.27),更多關於事業單位考試行測資料,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事業單位筆試試題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備考在於一點一滴的積累,華圖教育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帶來事業單位行測試題每日一練,供廣大考生備考。
點擊查看>>>廣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匯總(持續更新)
備考試題>>>2020年事業單位職業能力傾向測驗教材+歷年試題+題庫3本
閱讀材料回答1-5題。
謠言從來不是新鮮事。馬克·吐溫曾說:「當真相還在穿鞋的時候,謠言就已經跑遍半個地球了。」在100多年後的今天,技術的進步讓謠言跑得更快、傳得更遠了。而一篇篇與事實不符的微信公眾號文章,更是可以引發難以想像的巨大的影響。
相關研究顯示,微信平臺的活躍用戶數量已超過6億,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微信中的聯繫人多是同事、朋友等平日裡打過交道、聯繫較為緊密的人,當現實關係延伸到網絡的虛擬空間中,每一條轉發顯得更具說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轉發擴散。《小龍蝦是一種處理過屍體的蟲子,外國人從不吃》《肯德基的雞都長著六個翅膀》《人社部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這些看著眼熟的文章是不是曾經在你的微信朋友圈出現過?在微信公眾平臺闢謠中心,類似已闢謠的文章達280148篇,而2015年微信朋友圈謠言的舉報處理總量達到21695437次。
很多人疑惑,許多諸如「六個翅膀的雞」等謠言明明漏洞百出,為何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相信甚至反覆傳播?在不少專家看來,網絡推手和商業營銷是部分謠言產生和傳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從受眾心理角度分析,獵奇心理是謠言傳播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新浪微博相關負責人尹雪賡分析認為:「從傳播規律來看,人們更關注新奇、顛覆常識的訊息,出於這樣的心理,謠言也就更容易得到傳播。」
失實報導之所以能成為微信朋友圈中的謠言主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滿足了不少人的獵奇心理。此外,失實報導還符合部分網民的固有觀念,因而更容易取信於人。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管健指出,在相對封閉的網絡空間中,網民置身於相近的看法中,更容易強化原有觀點,甚至傾向於有選擇地接觸那些能夠加強自己本來信念的訊息,而拒絕與自己固有觀點相牴觸的訊息。而對於和自身健康、財產人身安全相關的信息,公眾也往往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
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關謠言一直是各大網絡平臺經久不衰的「牛皮癬」。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認為,此類謠言正是抓住了人們趨利避害的本能,對於和自身健康、財產人身安全相關的信息,公眾往往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追尋更深層的原因,管健分析了網絡謠言背後的社會心態。她認為,謠言的產生和傳播,還歸因於害怕不確定性的社會心態、從眾心態和責任的分散、個人意念與逆反心態的外化投射等層面。
1.下列選項中與漏洞百出的謠言仍得到許多人相信和反覆傳播的原因無關的是:
A.網絡營銷和商業營銷
B.受眾的獵奇心理
C.符合受眾固有觀念及某些社會心態
D.微信圈裡的謠言本來就很多
2.關於文章第一段的說法錯誤的是:
A.這段文字給出了謠言傳播的一個前提原因:技術的進步
B.引用名言,與最後兩段專家說法形成呼應
C.引出下文關於謠言的主題
D.抓住讀者心理,合理進入微信謠言的話題
3.文章第二段旨在說明:
A.微信平臺有很多謠言是不正常的狀態
B.微信平臺上謠言很多,已成泛濫之勢
C.微信平臺容易傳播謠言的根源
D.微信公眾平臺闢謠中心工作到位
4.根據文章的說法,以下推斷正確的有幾項?
①相比之下,微博的關注對象之間關係相對不如微信緊密,故而闢謠難度會小一些
②對於和自身健康、財產人身安全相關的信息,人們選擇寧可信其有,是從眾心態和逆反心態在作怪
③闢謠需要政府部門和微信等相關平臺的共同努力
④製造微信謠言的人,是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從而達到破壞社會信用的目的
A.3 B.2 C.1 D.0
5.選段對原文有刪改,你認為原文最有可能是:
A.一篇關於心理的學術論文
B.一篇起於某個謠言事件的新聞調查
C.一篇發自微信平臺的闢謠宣傳
D.一篇來自網民的不平之聲
題目答案與解析
1.【答案】D。華圖解析:由「網絡推手和商業營銷是部分謠言產生和傳播的一股重要力量」可知,A項正確。由「獵奇心理是謠言傳播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可知,B項正確。由「失實報導還符合部分網民的固有觀念」可知,C項正確。D項與原因無關。故本題選D。
2.【答案】A。華圖解析:由第一段可知,「技術的進步」只是讓謠言跑得更快,傳得更遠,並非謠言傳播的前提條件。故本題選A。
3.【答案】C。華圖解析:第二段的主旨為第一句,微信活躍人數多,圈子封閉,聯繫人關係相互熟識,這導致其轉發的內容更具說服力,更容易導致被再次轉發,即說的是微信平臺為什麼容易傳播謠言,後文的數據是作為論據對此進行說明。故本題選C。
4.【答案】C。華圖解析:文章並沒有就闢謠難度對微博和微信進行對比,無法推出①。由最後一段可知,對於和自身健康、財產人身安全相關的信息,人們選擇寧可信其有,是出於趨利避害的心理,並非從眾心態或逆反心態,②無法推出。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問題公眾很難辨別信息的真偽,故闢謠還需要政府部門和相關平臺的共同努力,③正確。文章並無製造謠言目的在於「破壞社會信用」的表述,故④無法由文章推出。本題選C。
5.【答案】B。華圖解析:文章主要基於微信平臺對造謠者與傳謠者的動因與心態進行了分析,本文的行文方式和內容明顯不符合A項。文章只是就問題進行分析,不帶有明顯的批判傾向,不符合「網民的不平之聲」,排除D。闢謠宣傳一般會從謠言的危害、如何闢謠等方面進行說明,本文不符合,排除C。B項,一篇起於某個謠言事件的新聞調查,根據題幹「對原文有刪改」可知,本文可能刪除了前文中對「某個謠言事件」的闡述。且文中援引多位專家學者的觀點,也符合新聞調查的特點。故本題選B。
【備考資料】2020年事業單位考試時政必考點彙編(限時3.2元)
【備考資料】2020年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必做6000題
【備考資料】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考試專用教材考前必做1001題
【備考資料】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通用能力測試(綜合類)+歷年真題及命題預測試卷2本裝
以上是2020廣東事業單位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每日一練(9.27)的全部內容,更多廣東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信息請加事業單位考試群,及關注廣東事業單位招聘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編輯:廣東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