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迪士尼的火熱,似乎全國人民都知道了浦東川沙,但距離迪士尼僅2公裡處,還有可以免費參觀的「浦東第一大鎮」——川沙古鎮。川沙很恬靜,不同於大多數人對於「魔都」上海「十裡洋場」的熱鬧印象,質樸而低調。
這座川沙古鎮,雖然已有450年的建城史,卻是喧鬧都市裡難得的清淨之地,以宋慶齡為代表的宋氏家族、以教育家黃炎培為首的黃氏家族、以書畫鑑賞家沈樹鏞為首的沈氏家族、以及近代學者胡適等人都曾在川沙居住,黃炎培曾說過:「浦東的文化在川沙,而川沙的文化在內史第」。
我去川沙有兩樣物品時必帶的,一個是遮陽傘,畢竟去古鎮最大的樂趣就是踩著青石小道,嘗遍本幫美食,不可避免的就是要和太陽打交道,所以防曬必不可少;第二個就是唯潔雅手帕紙,因為我是從來都不使用餐館提供的紙巾的,一來安全性難以得到保障,二來眾多小吃攤也不會提供高品質的紙巾服務。
川沙古鎮有一座講述川沙歷史的古城牆公園,以抵禦倭寇入侵而建的古城牆為主題,園中有拓刻著嶽飛手跡的嶽碑亭,文昌宮舊物魁星閣,抗戰遺物古炮臺,川沙公園裡有一座像黃鶴樓一樣的鶴鳴樓。
鶴鳴樓整體55米,由5個木塔構成,共7層,在來往的人影中,我發現發現傳統美學在當代設計中越來越有活力,我見到了有個小姐姐從故宮文創的祥瑞帆布包裡掏出了一包唯潔雅紙巾,巧合的是這兩樣都運用了傳統紋飾,我想她也是一位新潮國風的愛好者吧,可惜沒有拍下她下樓的場景,美極了。
川沙也是上海本地菜的發源地之一,這裡最出名的當然是已經開業110多年的國營工農飯店了,原名萬星樓的老店有三樣招牌菜「白斬雞、響油鱔絲、蹄髈」,是浦東地區本幫菜口味的傳承經典。當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古鎮小吃「古董餛飩」。
「古董餛飩」店最吸引我的不是餛飩,而是他們家的菜肉湯圓,這種上海本地的湯圓特色在於,要在菜肉湯圓的餡裡放醬油,他們的菜都是每天早上手工切的,光是切菜就要花費三四個小時!
菜肉湯圓的外皮也和外地湯圓不同,是用糯米粉加大米粥手工攪拌成的,這樣才能做到湯圓外皮的軟糯口感。吃飽後掏出我自帶的唯潔雅手帕紙,擦乾淨嘴巴,繼續今天的休閒之旅。
在這個秋高氣爽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徜徉在川沙充滿懷舊氣息的街道上,石紋木窗散發著過往氣息,白牆灰瓦述說著歷史,青磚小石流轉靜膩時光,川沙古鎮被人們稱為寧心靜的好地方,仿佛在這裡能感受到時間的緩緩流逝。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