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恩萊大使在甘肅嘉峪關考察中新合作的農業項目。(紐西蘭駐華大使館供圖)
紐西蘭與中國遠隔重洋,但中國人對這顆太平洋上的明珠並不陌生。古老神秘的毛利族,全球唯一倖存的無翼鳥幾維鳥,品類豐富的乳製品等構成了紐西蘭的獨特符號,而作為電影《指環王》裡的拍攝地,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風光更是成了眾人心中的「打卡」勝地。
帶著紐西蘭對中國人民的友好而來,傅恩萊(Clare Fearnley)自2018年開啟了駐華大使的全新旅程。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傅恩萊講述了她結緣中國40年的故事,表達了對推動新中兩國不斷加深各領域合作的深切期望。
「儂是上海寧伐?」
傅恩萊與中國結緣始自20世紀80年代。彼時剛從大學畢業的傅恩萊得知有到西安任教的機會時,便毫不猶豫地來到了中國。此後,傅恩萊又在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學習和工作,一待就是5年。
在這5年裡,傅恩萊練就了一口流利漢語,交到了許多中國朋友,對中國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傅恩萊對中國的感情從她的中文名字就可見一斑。傅恩萊說,她的中文名字是她的第一位中文老師取的,「因為我們都很欽佩周恩來,化用了恩萊二字以示敬意」。
傅恩萊的中國故事,因為上海增添了新的色彩。1998年至2002年,傅恩萊擔任紐西蘭駐上海總領事。在上海,傅恩萊繼續深入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還對上海方言產生了濃厚興趣,每周都花上一個小時專門學上海方言。「儂是上海寧伐(你是上海人嗎)?」「上海言話吾只會一眼眼(我只會講一點點上海話)。」儘管20年過去了,但傅恩萊隨口說起上海話來一點也不含糊。
時隔近20年再次到中國常駐,中國許多變化超出傅恩萊的想像。她說,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極大改善是有形的變化,「從北京到上海過去要10多個小時,現在坐高鐵只要4個多小時」;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無形的變化,「今天中國人的消費選擇更加豐富多元了」。
傅萊恩大使介紹適合中國年夜飯的紐西蘭特色菜(紐西蘭駐華大使館供圖)
中國菜是紐西蘭最著名的亞洲美食
傅恩萊的中國情緣,也是中新友好交往的生動縮影。
紐西蘭人愛學中文。紐西蘭是第一個自主籌辦中文語言周的西方國家,由紐西蘭人民間發起的紐西蘭中文周從2014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傅恩萊說,中文在紐西蘭是最受歡迎的外語之一。每年紐西蘭全國各地都會舉辦中文周活動,中文歌曲大賽、體驗中國美食、學習中國功夫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許多紐西蘭民眾參與。傅恩萊認為,對中文的關注度驟升也體現出全球化、國際化的深入發展,中國也是太平洋地區重要國家,學習中文能夠幫助紐西蘭人理解中國人的世界觀。
紐西蘭人熱愛中國美食。傅恩萊說,紐西蘭最著名的亞洲美食就是中國菜。最初,廣東移民帶來了廣東美食,現在紐西蘭中國美食的種類越來越豐富。以前中餐一般做外賣,現在紐西蘭有越來越多高檔中餐廳和融合菜,「紐西蘭家家戶戶廚房裡都有中餐調味品,比如醬油」。
紐西蘭人愛過中國節日。傅恩萊表示,每到中國春節,紐西蘭都會舉辦大規模慶祝活動。從中國購來的燈籠會把活動現場布置得喜氣洋洋,「紐西蘭的幾大城市都能體驗到熱鬧的慶祝活動」。
紐西蘭人喜愛中國文物。傅恩萊介紹,在2019年中新旅遊年開幕之際,《秦始皇兵馬俑:永恆的守衛》作為紐西蘭國家博物館跨年大展在紐西蘭展出。紐西蘭民眾對中國文物的濃厚興趣,讓這場展覽大獲成功,「可以說是紐西蘭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最成功的海外展品展」。
紐西蘭人也愛到中國旅遊。傅恩萊說,每周新中之間大約有50班直航,近年來雙邊遊客都大幅提升。大量中國遊客赴紐西蘭旅遊,人均消費和總消費持續攀升;每年大約有14萬紐西蘭遊客來到中國,「考慮到紐西蘭的總人口數,在紐西蘭出境遊中14萬人已經是個很大的數字」。
傅恩萊大使與欄目組自拍合影(海外網 付勇超/攝)
中新關係開創多項「第一」
中新在人文交流中相知,也在利益交融中走近。
談起兩國源遠流長的務實合作,傅恩萊講述了紐西蘭奇異果的故事。很多紐西蘭人都知道,今天享譽世界的紐西蘭奇異果,最初是從中國引進的。傅恩萊說,1904年一名紐西蘭老師將中國的獼猴桃種子帶回紐西蘭。這種農作物起初在紐西蘭被稱作中國醋慄梅,1959年更名為奇異果,而且不斷有新品種被研發問世。「很多奇異果品種是由新中兩國科學家共同研發出來的,目前中國—紐西蘭獼猴桃聯合實驗室已經在四川全面啟用。」
在兩國務實合作中,還有很多像獼猴桃這樣的例子。中新兩國開創了中國同發達國家關係上的多個「第一」:紐西蘭是首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發達國家,也是第一個同中國籤署並實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發達國家。傅恩萊高興地表示,2019年兩國完成了自貿協定升級談判,2020年兩國將正式籤署協定,兩國企業對協定生效十分期待。
傅恩萊表示,此次升級將確保新中自貿協定依然具有領先地位。升級後的新中自貿協定成功將電子商務納入新增章節有利於兩國人民福祉。2019年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80多家紐西蘭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有非常主動的電子商務營銷策略,積極尋求與天貓、微信、騰訊等各平臺的合作機會。「我非常高興看到很多中國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品嘗到紐西蘭牛奶和新鮮水果。」
隨著兩國在電商領域開展更廣泛合作,紐西蘭人也能享受到更多質優價美的中國商品。傅恩萊說,每次回國她都會給家中小輩帶中國玩具,中國絲綢、鞋、手提包、茶葉、電子設備等各種商品在紐西蘭廣受歡迎。
在傅恩萊看來,新中之所以在經貿合作領域能夠取得如此多成果,兩國之所以能夠創造如此多「第一」,得益於兩國文化共有的開拓性。遠離大陸的紐西蘭在歷史上不是一個能輕易到達的地方,在通往紐西蘭的探險途中人們經歷了千難萬險,這決定了紐西蘭文化富於開拓性、探索性。無論是國內政策,還是對外政策,紐西蘭一直堅持走自己獨立的道路。新中經貿合作的蓬勃發展,生動體現了規模、制度不同的國家之間也能開展對話合作,共同構建基於規則的世界貿易體系。
(文/人民日報海外網 毛莉 孟慶川 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楊舒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