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古村落
一座座青磚高牆的大院
在一磚一瓦間留下了多少印記
厚重的院牆堅如堡壘
隔絕出內外兩個世界
推開重重院門
那是被時光精心雕刻的院落
不只是磚瓦木石
庇佑兒孫的殷切祝願
尊儒重禮的諄諄教誨
家族興衰的百年縮影
都煥發出滄桑厚樸的獨特氣息
被時光雕刻後的院落
附著了文化與情感的靈魂
向來人一一訴說起
那倏忽而過的年歲
1
山西晉中大院
建築大師梁思成這樣描述晉商大院:
這種房子在一個莊中可有兩三家,遙遙相對,仍可以想像到當日的氣焰,
其所佔地面之大,外牆之高,磚石木料上之工藝,樓閣別院之複雜,
均出於我們意料之外許多。
2
福建平潭石頭厝
石頭厝
依山而建
傍海而居
用花崗巖石料壘砌而成
仿若一座石頭城
3
福建初溪土樓群
初溪土樓群
由五座圓樓
數十座方樓組成
磅礴的氣勢,令世界為之震撼
4
福建下梅村古民居
下梅村
是明清風格的古民居
位於武夷山深處,茶葉貿易的集散地
八方商賈輻輳
帶來了徽州、閩南各地建築的風格
5
江西撫州流坑村民居
整個村子
大部分是「董姓」人家
村子布局
按照「七橫一豎八條街巷」劃分
誰說只有城市有規劃
山村照樣可以規劃地井井有條
6
泉州紅磚古厝民居
紅磚古厝
宛如一座清朝閩南建築博物館
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
呈現出出磚入石燕尾脊
雕梁畫棟皇宮式
中西合璧的特點
7
陝西韃子梁石板房
石板房村落
整個房屋全部用
當地山上的石板砌成
因為乾旱
村民幾乎全部搬遷
不知房屋何時消失
8
陝西韓城党家村民居
党家村房屋
是陝西四合院民居的範本
門前上馬石
門樓上下精美雕刻
且每家還雕有家訓
9
廣東開平碉樓
碉樓
不僅是民居
更是一種防衛措施
抵禦人為和自然災害
這是清末下南洋帶來的
技術和社會需求
10
梅州客家圍龍屋
客家圍龍屋
民居設計匠心獨運
氣勢恢弘
堪稱「東方的古羅馬建築」
11
川南福寶鎮吊腳樓
吊腳樓
依山傍水而建
上層住人
下層養殖、流水或避獸
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
幹欄式建築
地基和屋頂的穩固
是重中之重
12
山西李家村窯洞
窯洞
依山而建
家家戶戶都會種一株棗樹
村裡有有靠崖式、下沉式、獨立式等多種形式
其中靠山式窯洞應用較多
堪稱古代的窯洞博覽會
13
河南三門峽地坑院
地坑院
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向下挖坑,四壁鑿洞
又被稱為
「地平線上的古民居」
14
江山廿八都老宅
廿八都老宅
徽式馬頭牆
浙式屋脊
贛式簷椽
閩式磚牆
浙江江山的小小村落
因為往來的行商
匯集了這樣多的建築風格
15
婺源天井
江西婺源
建築布局及其講究
大多數是
魚池庭院
前後天井
前堂後廳
左右廂房
16
西遞古村
百年老屋黑白相間
散落在皖南山水間
西遞胡氏,更是借著科舉的東風
湧現出一批批傑出的人才
新文化的健將胡適
就出自績溪胡氏家族
17
浙江西塘古鎮
有人這樣描述西塘古鎮:
春秋的水,唐宋的鎮,
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
這座鎮子不大,水是它的魂,鎮上交匯了多條河流
狹長幽深的小弄,也像一條條寂寞的小河
最典型的石皮弄,窄處不足一米,剛夠兩個人錯身穿過
18
廣西賀州姚黃古鎮
黃姚古鎮位於廣西賀州昭平縣,
古鎮依山傍水,四周山峰雄奇,河水清澈如鏡
在曲徑幽處默默享受著一份安定祥和。
景色的美麗,又使她被譽為「小桂林」。
宋時,鎮上人家有黃、姚兩姓,
所以得名「姚黃」,並沿用至今。
19
浙江建德新葉村
行走在古村裡,
每一個寧靜婉轉的巷角,
每一扇雕花裝飾的窗戶,
每一片屋簷半遮的天空,
都是隨心而欲的風景。
那一片的粉牆黛瓦,不需要任何矯飾,
就有著如畫的意境
只有安靜生活的當地居民和三三兩兩的遊人過客,
放眼望去皆是一片白牆灰瓦垂柳碧水,
一份悠閒寧靜仿佛是與生俱來的。
20
雲南哈尼族蘑菇房
哈尼族居
住在山腰之上
村寨依山而建
因其房子狀如蘑菇
因而被稱為「蘑菇房」
戳圖回顧:30個正在消失的安逸古鎮
中華文化生生不息五千年
各地都有獨特的民居建築
這些建築就像無數顆珍貴的寶石
當我們在欣賞這些老房子的時候
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
如何把這些老建築保存下來
爭取留給我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