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收藏巨作,黃花梨《群仙祝壽圖》大筆筒

2021-02-08 騰訊網

黃花梨《群仙祝壽圖》 大筆筒

規格:長19.3 寬17 高24.3cm 重5.4斤

筆筒是文房用具之一。為筒狀盛筆的器皿,多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對簡單,沒有大的變化。筆不用時插放其內,或圓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明清筆筒傳世品極多,雖形制變化不大,但材質卻頗為豐富。有竹、瓷、木、銅、象牙、玉、水晶、端石、漆等。從裝飾方法上看,有刻、鏤、雕、繪等,以瓷筆筒為例,有青花、五彩、粉彩、三彩、顏色釉等。筆筒為文房用具中器型變化最小,裝飾方法最為豐富的品種之一。

筆筒名貴的黃花梨為材質,口徑碩大,前後工期一年有餘,手刻三層,入木三分。以「群仙祝壽」為題材,作通景圓雕鏤刻,整座蓬萊仙山巍峨雄渾,曲徑盤繞而上,其間樓臺疊翠,洞府藏幽;蒼勁松風,各路仙人拾階而上,或行談怡然,或亭閣小聚,一片喜慶之聲。巧匠構思宏大,又集圓雕、浮雕、陰陽刻、鏤透雕諸法,刀法老熟細膩。通體近數十人物,情態各異;諸景物內容豐富而錯落有致,生氣煥然。以刀代筆,筆到意至,堪稱為浮雕筆筒中極珍罕巨作。

此筆筒紋飾雕琢疏密有致,層次豐富,把山林清幽之境與人物的雅致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可謂文房案頭上選之器,當為藏家珍之。陳設書齋雅室,可擱物置器,通靈古樸。

喜歡這篇文章,可點擊右下角 在看 分享給大家噢!

相關焦點

  • 海南黃花梨,刀牙平頭案,萬中取一,傳世收藏佳作
    珍藏款海南黃花梨 刀牙平頭案規格:長135*寬40*高81cm刀牙板平頭案是明式家具中的經典樣式,至遲在宋代已經成型,諸如《蕉陰嬰戲圖》《文會圖》《韓熙載夜宴圖因為其造型通體無飾,素樸自然,局部曲線變化又極為豐富,通過比例和細節的變化,形成或挺拔、或秀麗、或樸拙等不同的造型,在明代亦受歡迎,尤其是江南地區文人書齋,是經典的文房用具。平頭案選用頂級一木海南黃花梨紫油梨製成,此等品相世間萬千,再難遇我,萬中取一,完美無瑕。
  • 《士林典藏》:看古代文人們收藏哪些文房小件
    《拙政園圖冊》文房一角古人常用木,文房中,由珍稀木料所製作的器物,比如黃花梨、紫檀、烏木和黃楊木在研究文人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幾種是較為常見的珍貴木料,和某些更為名貴的材料相比,它們與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聯繫更為緊密。大多數用來製作高品質文人器物的木材是相對珍稀和獨有的原料。
  • 翰君軒 | 君一明十「觀物」文房清供專場圖錄
    氣息古雅,配底座,文房精品。卷幾面為瀝粉漆畫榴開百子圖,四周以石榴花為裝飾點綴。器物兩端有海棠形開窗,造型空靈。底部披麻上漆,烏黑油亮,工藝痕跡明顯。整器包漿重厚,古樸典雅,紋樣嚴謹細膩,漆畫流暢,雍容華貴,古趣盎然。
  • 明式經典款家具,小葉紫檀鑲海南黃花梨,夾頭榫平頭案
    印度小葉紫檀鑲嵌海南黃花梨《平頭案》規格:92*32*75cm桌案類家具在文人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平頭案是明式家具中的經典樣式,至遲在宋代已經成型,諸如《蕉陰嬰戲圖》、《文會圖》、《韓熙載夜宴圖》中,我們都可以見到平頭案的身影。
  • 為老人祝壽送什麼禮,易從網總結經典祝壽字畫給你
    石開壽桃圖《仙壽》作品選自:易從網相傳西王母經常舉行蟠桃盛會,各方神仙前往祝壽,後桃子就代表了幸福,富裕,長壽的意思。而且年畫裡的壽星,額頭飽滿,手裡也都會拿著一個壽桃。壽桃入畫中,長壽緊相隨,這種包含了滿滿祝福又延續傳統題材的畫老人家肯定會非常開心的。適合祝壽送的字畫:松鶴延年圖
  • 黃花梨和它的「兄弟」們
    木 眼:它的木眼樹杆部位一般是直孔狀,在樹根的部位是牛毛紋狀.價 格:越黃的價格差異比較大,只要表現在口徑的寬度或樹杆的長度.目前中等材在60-80萬一噸之間,上好的也在百萬以上。個人觀點:隨著海南黃花梨的稀少,目前越南黃花梨也被眾藏家列為收藏品之類,因為越南黃花梨也越來越稀少了,05年之後就註定了它要退出實用品的舞臺而收入收藏品之列。越南黃花梨個性張揚,顏色眩麗,木紋變化多端。
  • 香港收藏明式黃花梨家具的「四大天王」原來是他們
    歷朝歷代那麼多的珍貴文物能夠流傳至今,收藏家起到了重要作用。從我國收藏的悠久歷史看,歷代收藏家的收藏活動,包括收藏品和學術研究成果,都為國家為民族積累了豐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嚴肅認真、熱愛收藏事業的收藏家,不會輕視自己的勞動成果,不會輕易揮霍自己的藏品,而是千方百計地使藏品得到很好的保護和永久的保存。
  • 最適合祝壽送的國畫,當代名家賀壽圖作品大全
    那麼,祝壽送禮送什麼好?在國畫裡關於賀壽的題材一般都有哪些呢?適合祝壽的國畫:壽桃圖國家一級美術師張洪山壽桃圖《多福多壽》 根據《神異經》記載:「東方有樹,高五十丈,名曰桃。適合祝壽的國畫:松鶴圖張洪山六尺國畫松鶴圖《松鶴延年》 「千歲之鶴依千年之松」。松與鶴,在古人的觀念裡,皆是吉祥長壽之物。
  • 【文房】那些精美的墨床、筆擱
    按理說,有了墨就應該有擱墨的物架,作為文房專用的墨床,不會晚於宋朝,但史書的記載卻很晚。墨床雖然早在宋元時期就已出現,但宋初蘇易簡的《文房四譜》所述僅限筆、墨、紙、硯。南宋末年趙希鵠的《洞天清祿集》將文房用品列為10項,無墨床。成書於明初的《格古要論》又將文房用具分為13類,也無墨床。
  • 清代文房珍品——《青花山水紋筆筒》鑑賞
    筆筒是文房用具之一。有各種材質製成的筒形插筆器具,老筆筒材質多樣,有瓷、木、竹、漆、玉、牙、紫砂等,現在我們能夠見到的傳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製作的。 自古以來文房用具都是比較高雅,特別是古董文玩收藏也是從文人開始,所以此類文房用具都是有著非常高的市場關注和收藏熱度。
  • 給老人祝壽送什麼?寓意長壽的吉祥壽桃圖
    追求美滿幸福的生活,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願望,於是寓意長壽吉祥的壽桃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在給老人祝壽的時候,壽桃也是必不可少的賀禮之一。無論是以壽桃為主題的蛋糕,還是品味高雅、有收藏價值的壽桃國畫,都能夠代表你美好的祝福,老人收到這樣的禮物也會倍感欣慰。那麼除了給長輩賀壽,壽桃國畫還有什麼作用呢?
  • 如何挑選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的辨別方法
    海南黃花梨被人簡稱為」海黃「,而越南黃花梨則被人們簡稱為」越黃「。在進行文玩和古玩收藏的時候,不少人都聽說過海南黃花梨以及越南黃花梨。但是因為」海黃「的存世量不高,其實多數人是沒有真正見過」海黃「的,更別說去輕易下手收藏這種價值極高的木料了。
  • 文房用具明清筆筒特點詳解
    筆筒作為一種實用性的文房用具被世人所熟悉,但是明清兩代的筆筒各有千秋,各有所長。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講述明清兩代筆筒的特點,在您掌握全面的筆筒知識的同時,亦能品鑑當時的書卷之風。一、筆筒概述筆筒是文房用具中用來插毛筆的工具。筆筒不僅具有實用性,更頗有藝術性。
  • 文房用具:筆洗
    清代玉洗的另一特徵是觀賞性遠遠超過實用性,與其說是文房用具倒不如說是文房擺件更為貼切。如青玉葉形洗,洗身為一狹長的葉片狀,洗柄為對生的小葉片。其色澤青綠頗有樹葉的顏色,而所雕的筋脈極為清晰細膩。如用來洗筆,豈不暴殄天物!又如青白玉荷葉洗,洗形為荷葉狀,本無稀奇之處,但洗內卻凸雕五嬰戲蓮圖,雕工精湛細膩,人物栩栩如生。其觀賞性頗強,但無實用性,如用來洗筆,水中顏色附著在紋飾之間如何擦拭?
  • 東方黃花梨文化研究會隆重舉行10周年慶典
    出席參加年會的嘉賓有:  東方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陳雋  海南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 楊眾養 書記-王利堂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導-張丹雁  海南黃花梨收藏協會會長-吳名光  海南省沉香收藏協會秘書長-馬浩  海南降真香協會會長-劉宏智  海南鼎臻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鴻  海南黃花梨協會會長-鄒平  東方潮汕商會-周奕會長  八通同城(海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得令  快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密  中控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武龍
  • 北京華藝秋拍:存世最大的黃花梨獨板翹頭案3565萬元成交
    明末清初 黃花梨獨板如意雲紋大翹頭案長 325.2 cm;寬 52 cm;高 92.1 cm成交價:3565萬元集明清文人質樸其外而美蘊於內的審美理想的絕佳體現的黃花梨獨板翹頭案,是現存於世最大的此類型古典家具。
  • 櫻桃木、黑胡桃、黃花梨等14種家具木材深度解析,值得收藏!
    主要用途:因為黃花梨木的木性極為穩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一定的韌性,能製作各種異形家具。黃花梨製作的紅木家具非常珍貴,黃花梨又分海南黃花梨和越南黃花梨,其中海黃比越黃的價格高出很多。4、黑檀木Ebony主要特徵:黑檀木,正規名稱是「條紋烏木」。其深淺相間排列條紋。
  • 水盂被古代文人稱為文房第五寶
    青白釉水盂底部  這件小巧精美的北宋景德鎮湖田窯青白瓷水盂(圖1),水盂高3釐米,口徑3.8釐米,足徑2.4釐米,口微斂,圓鼓腹,矮圈足。水盂的足底部(圖2)不施釉,可窺其胎體,潔白、堅質而細密。  水盂,又名「水丞」,是傳統文人書房中盛水的小器具,以便研墨時向硯池內注水,類似的還有帶有流口的硯滴、水注等,因為研墨時需要的水是很少的,所以這類器皿都十分小巧。據考,水盂最早出現於秦漢時期,至遲到西晉時,瓷質的水盂已相當流行,如西晉較為常見的蛙形水盂,將水盂塑成青蛙造型,有的還可從蛙口中注水,頗有意趣。
  • 驚奇:種植6年的黃花梨生格了
    近日,海南省澄邁縣福山鎮的500 畝黃花梨科技示範基地的技術人員對人工種植的黃花梨進行破壞性實驗,驚奇地發現人工種植六年的黃花梨已經生格了。一般情況下,人工種植的黃花梨至少需要50年才能生格,這一發現證明人工種植黃花梨的速生技術有了新的突破。  海南黃花梨是大家公認的「 木中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