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一直是作為某種光明存在的,提振人們身處逆境的信心,讚頌世間善良與美。在成長之路上那些註定將被消磨、消耗的珍貴品質,童話都作為伏筆,提前寫入了孩童的心靈。人們成長路上的三觀之基,有相當一部分是幼時童話賦予的潛移默化。
但童話的溯源,有某種暗黑色彩。人們考證之後發現,安徒生童話也好,格林童話也好,都有相當程度的人間殘酷。而且基於童話肆意想像的空間,它有時候甚至可以是惡意的——在最初,童話一如人類一樣複雜。然而在人類社會漫長的自我進化中,沒有哪個國家的父母忍心對孩童講出過於殘酷的故事。於是經過成人一遍又一遍過濾提純後,多數童話變得過於晶瑩剔透,只留下那些貌似完美的邏輯。而這些邏輯有時很乏味,有時掩蓋著人意識不到的不正常,甚至某些醜陋的心理障礙。
韓國導演宋浩宏的動畫新作,《紅鞋子與七個小矮人》借用了《紅鞋子》《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多個童話故事,用一種闔家歡的外表,包裹起一段冷眼看世間的犀利。
七個小矮人原本是七位大英雄,又帥又風流,人見人愛。但他們遇到一位仙女,這位仙女長得醜,不符合「仙女即美女」的傳統定義,七位自高自大的英雄言語之間頗多冒犯,結果被懲罰變身為七個小矮人。綠油油的皮膚,每個都是矮胖冬瓜。
故事的設定首先就帶有某種顛覆色彩——仙女就得美嗎?老而醜的專業魔法女性就只能是巫婆嗎?美,從何時開始固定捆綁給了「真和善」,更進一步加深為美女人設呢?如果再拓展一點兒想,若織女不美,牛郎仍然會一見傾心嗎……可以說這個奇葩思路一出,很多民間傳說、童話故事的根基都不牢靠了。
一身反骨,導演開始了他對傳統童話的徹底改寫。白雪公主胖達250斤,人是好人,但肯定沒人愛。美豔的後母害了國王,追殺白雪,她用魔法種下的蘋果樹即將結出果子,誰吃掉誰就能永遠青春,美得光芒萬丈。而陰差陽錯,紅蘋果變成了白雪腳下的紅鞋子,穿上它白雪瞬間變成人間至靚,身材最美,腰線從三尺三瞬間一尺七……但是只要脫下鞋子,美女就彈回了大胖妞兒。
變身小矮人的英雄,需要得到全國最美女子的真愛一吻才能恢復原貌。白雪公主與矮人們結識後,便成為眾星捧月的對象,爭風吃醋的緣由。白雪驚訝地發現美貌的「用處」如此之大,也忐忑於脫下紅鞋子後,別人無法面對的真實自我。七個矮人中的胖皮球梅林,曾是最風流倜儻的王子,他多麼渴望自己以本來面目站在白雪面前,徵服她的心。他甘願為她跨山跨海,屠龍殺怪——可白雪心中念茲在茲的是,如果你發現我並非眼前這個絕色美人,你還會愛我嗎?
整個智鬥武鬥壞王后的冒險之旅笑料很多,人們在飛流直下的快樂裡,能始終體會導演不斷的「敲邊鼓」——真正的愛可以抵抗顏值的反轉嗎?內在的美好真的能抵禦外在的崩塌嗎?白雪公主在整個故事裡展現著一個現代獨立女性的真摯與勇敢,在所有角色中,她是能夠舉起火把,照亮自己也照亮愛人的一個。她毫不在意梅林矮冬瓜的外在,只為他的正直善良傾心;她欣喜於自己外貌的翻天覆地,卻也能毫不猶豫脫下紅鞋子,釋放自己回歸自我;她敢於扯下偽裝,檢驗自己渴望的愛是否足夠強大——她本可以穿紅鞋子騙梅林一輩子,但她絕不肯。
實際上導演並非只是呼籲注重心靈美那麼簡單。他使用了老童話中約定俗成到人類無知無覺的紕漏,以反轉童話的矛觸動了童話的盾——一切看似幸福美好的東西如果只是建立在外在判斷上,哪怕它是童話,一切依然不值得相信。他也挑動了所有人的反思,那些「顏值即正義」的DNA竟如此早就潛入我們的意識,成人對「美」想當然的邏輯,有多少經得起拷問。
導演的辛辣力道與商業糖衣混搭得好,有些許甜辣醬風味。故事非常流暢,情感的培育、心靈成長几經迂迴卻順理成章,最後的闔家歡也是商業之必須。只是看完整個故事,前仰後合笑完之後,人們會對兒時那些至真至純的童話掛起滿滿問號。這是一部不走尋常路的韓國動畫,兒童看了能破一破美麗就能當公主,美麗必將幸福的執念;成人能困惑一下愛與真實之間那座若有若無的獨木橋,自己是否已經跨過。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