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年少成名的音樂天才,十九歲在紅館開演唱會,憑一首《泡沫》火遍全國;她也曾遭遇輿論圍攻和質疑,一度陷入暴飲暴食和抑鬱的困境;她曾被前公司包裝為商品,如今卻自己做了老闆。她說,我覺得音樂不是我的生命,因為生命的意義不能僅僅被成功定義。如何從睡公主到女boss,鄧紫棋向我們證明了,只有讓事業和生命互相成全,人才能找到上天賜予的使命。
鄧紫棋(上):我只是商品嗎?
嶄露頭角的天才少女
鄧紫棋出生於上海的一個音樂世家,把她帶大的外婆是鄧紫棋的音樂啟蒙人。在鄧紫棋的回憶中,外婆會彈鋼琴,唱歌也好聽,只有三四歲的鄧紫棋經常模仿外婆的聲音唱歌,那時候她就有了人生中的第一首得意歌曲《三套車》。跟著家人搬到香港生活後,鄧紫棋繼續堅持歌唱。在15歲那年,鄧紫棋在一個歌唱比賽上演唱了自己寫作的《睡公主》,隨後,便有經紀人向她發出邀請。一直熱愛音樂的鄧紫棋絲毫沒有猶豫就選擇成為一個職業歌手,對當時的她來說,心無旁騖地做音樂從來都是唯一的選擇。
鄧紫棋的歌手之路一開始十分順利。她僅用了一年的時候就正式出道。很快,鄧紫棋又憑藉在網上發布搞怪的「金魚嘴」視頻在獲得大量關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聽她的歌曲。鄧紫棋的音樂才能在這時就展露出來,她將自己和初戀男友的經歷寫入了歌曲《Where did you go》中,並憑藉歌曲裡真誠的感情打動了不少聽眾。
此後,鄧紫棋一路斬獲「新城國語力年度歌手」,「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等榮譽。十九歲那年,鄧紫棋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在香港紅館開演唱會的歌手。鄧紫棋表示,她對登上紅館舞臺沒有任何膽怯。因為自己是一步一步走到那裡的,在開演唱會之前,鄧紫棋已經在家提前練習了一個月。捨得之間,鄧紫棋為每一步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因此當站在紅館的舞臺上時,她可以自信地展現自己的音樂魅力。
回首出道初始的三年時光,鄧紫棋認為那是自己用力學習,迅速成長的一段時期。她從開始的一張白紙逐漸了解歌手行業的運作流程。開闊的視野為鄧紫棋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之後的道路卻不再是一片坦途。
被圍攻的爆紅歌手
隨著鄧紫棋的名聲越來越響,她的一舉一動都被媒體放大檢視,收到了有關「耍大牌」,「不尊重前輩」的一些指控。而更大的輿論危機是在鄧紫棋參加了《我是歌手》的綜藝之後,雖然這個節目幫助她在內地進一步打響了知名度,但「換歌」疑雲令她受到大量觀眾的質疑。鄧紫棋表示,當時看到微博上的負面評論自己非常委屈,她當時明明說過是可以接受換歌的,但真相已經沒有人管了。其實鄧紫棋當時已經承受著很多剛來內地發展的輿論壓力,換歌事件好像外界給她的最後一拳,鄧紫棋在家哭了七天沒有出房門。 她回想那個時候自己最在意的事就是要證明自己的清白,為此甚至想過放棄音樂。
與其同時,鄧紫棋也忍受著暴食和抑鬱的折磨。她表示成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自己都被當作商品,靠販賣音樂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愛。因此,她也非常懼怕自己在音樂之外一無是處。有一段時間鄧紫棋頻繁地不規律飲食。開心的時候可以三四天不吃飯,壓抑的時候又一同狂吃,因此她的體重從最低的40公斤一躍到50公斤。同時,鄧紫棋開始因為抑鬱而去專門看一些治療師。回顧那段經歷,鄧紫棋表示,如果人活在世上,只能憑藉「你做的夠不夠好,夠不夠有成就」來證明人生價值的話,有一天退休了怎麼辦?如何衡量人生價值和意義?面對這一靈魂拷問,鄧紫棋逐漸轉向了一條少數人的道路。
帶著新的心跳出發
2015年,在「換歌」風波過後,鄧紫棋發布了歌曲《新的心跳》。歌詞中寫道:「我們死而復活,我們失而復得;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回顧自己一路上曾經遭受的誤解,鄧紫棋認為這些困難反而讓她變得更加純淨了。「如果你連這些誤解都會承受的話,我覺得其實讓我更加純淨了。那你站在舞臺上面做的音樂,就真的是純粹,因為你並不是在獲取認同。」正是因為捨棄了「玻璃心」,不再在乎他人的眼光,鄧紫棋對音樂的熱愛反而變得更加堅定。
在經歷大風大浪的幾年中,鄧紫棋也才發現家庭永遠是真正的港灣。她在vlog視頻裡請媽媽和自己一起比賽吃火雞面,兩人辣得衝鏡頭哈哈大笑。今年疫情期間,鄧紫棋收穫了更多陪伴家人的時光。她每周都會去父母家吃飯,而這件事她已經十年都沒有做過了。這時她才發現其實她和媽媽住得非常近,這讓她反思,最常被忽視的家人才是最應被珍愛的。
同時,鄧紫棋也選擇了和前公司解約,自己成立工作室。作為一個老闆,現在的鄧紫棋最關心的是團隊中有沒有人能夠制衡自己。她認為真誠相對,才能成隊。如果身邊有人願意說真話的話,她一定會願意傾聽。這樣的「求真」理念被她寫進了歌曲《摩天動物園》中。歌詞中寫道:「傳說在伊甸,原始的愛沒有欺騙,簡樸過每一天,人們彼此真心一片」。捨得之間,鄧紫棋並沒有堅持自己作為領導者的權威,而是謙卑地渴望聽取他人的建議。這樣的姿態幫助她帶領團隊不斷獲得新的成績,入圍金曲獎獲得數項提名。
更重要的事,現在的鄧紫棋認為,有成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固然好,但她已經不需要任何證明了。通過組建自己的團隊,她發現很多以前自己認為不可能的事,當你願意踏出一步,它還是可能的,這讓鄧紫棋更明白自己做音樂是為了什麼——她希望用音樂影響其他人。回答了這個問題以後,鄧紫棋找回了自己喜愛音樂的初心。
找回初心,生活在音樂之外
鄧紫棋的《泡沫》在2014年成為了一首現象級歌曲。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一場情傷,為了逃離現實,鄧紫棋買了飛機票到紐約散心。當她走在紐約街頭,看到一個外國遊客吹出了滿天的泡沫,周圍的人都很開心,泡沫也很漂亮。但鄧紫棋覺得這樣的美也不過是短暫的,一戳就破。於是,她在自己的本子上隨手寫下了「陽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就像被騙的我,是幸福的。」回到香港後,鄧紫棋完成了整首歌曲的創作。《泡沫》讓鄧紫棋感受到了穿梭於生命間的音樂的力量。她回憶有一天吃飯的時候,一個女士主動上前向她表示感謝。這位聽眾在離婚期間每天都會聽鄧紫棋的歌,《泡沫》陪她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間。現在來看,雖然鄧紫棋過去的感情並沒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但有舍必有得,她用音樂譜寫了自己的真實感悟,向世界傳遞出治癒人心的力量。
用音樂來影響別人,這是鄧紫棋認定的上帝為她安排的使命,也是她參加《我是歌手》的理由。鄧紫棋回憶,一開始接到《我是歌手》的節目邀約時,她並沒有立刻答應。因為她擔心如果比賽的結果不好,反而會損傷已有的人氣。但鄧紫棋很快意識到,如果想用音樂影響更多的人,她必須前往更大的平臺,因此才有了北上之旅。如今的鄧紫棋最希望用音樂鼓舞觀眾,讓他們也可以獲得力量在自己的生活中走下去。「你本來不認識的人都會被你影響,這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奇妙的事情,這才是音樂最神奇的地方。」
在專心做音樂之外,鄧紫棋也積極探索著其他的使命。她在《明日之子》的節目中擔任導師,向更年輕的藝人授業解惑。在三十歲即將來臨之際,鄧紫棋希望不再活在別人的眼中,專注呵護屬於自己的快樂。「做音樂的時候,我開心地做音樂;我不做音樂的時候,我也開心地在跟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相處。」從「音樂是我的生命」到「我的使命感不只來源於音樂」,鄧紫棋讓生命和音樂不斷地相互成全,而她也在成長中變得更有力量。
原標題:《《捨得智慧人物》鄧紫棋:音樂不是我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