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PE
國內情報
1. 螞蟻集團正式官宣科創板+H股上市計劃,社保基金成最大贏家
7月20日下午,螞蟻集團正式官宣,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據悉,螞蟻集團此次尋求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約合1.4萬億人民幣),是今年全球最大融資規模的IPO之一。據路透社7月9日報導,螞蟻集團此次IPO募資規模在100-200億美元之間,尋求的IPO估值至少為2000億美元。若以此市值成功上市,螞蟻集團將直接超過百度、美團、拼多多,成為國內市值第三高的網際網路企業,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路透社在報導中引用的財務報表顯示,2019年螞蟻金服實現營業收入1200億元,淨利潤為170億元。不過,螞蟻集團回應否認了這一消息。
如今,螞蟻集團的業務已不僅僅局限於支付,其覆蓋行業非常廣泛,包括銀行、股票、證券、保險、基金、消費金融等金融領域,還涉及人工智慧、企業服務、汽車出行、餐飲、媒體、影視等非金融領域。
螞蟻金服CEO胡曉明技術服務費在螞蟻集團總收入的比例將從2019年的50%左右上升至80%+阿里巴巴2020財年報告顯示,目前螞蟻集團的第一大股東為阿里巴巴,股權佔比為33%。屬於馬雲及阿里系、螞蟻系員工的君瀚和阿里巴巴合夥部分成員的君澳合計持股50%。阿里巴巴及阿里系成員大約持股螞蟻集團大約83%的股權。馬雲在螞蟻集團持股約8.8%,並擁有50%表決權。
在螞蟻長成巨無霸的過程中,資本的力量不容小覷。企信寶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螞蟻集團共經歷了9輪融資。2018年6月,螞蟻集團完成Pre-IPO輪融資,交易金額高達14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Temasek淡馬錫、加拿大養老基金CPPIB、馬來西亞國庫控股、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和原有股東等。在完成Pre-IPO輪後,螞蟻金服估值已高達1555.56億美元。螞蟻集團背後的投資人包括全國社保基金、國開金融、建行旗下中投海外和建信信託、中國人壽、中郵集團等。隨著螞蟻集團即將上市,投資人也到了收穫回報的季節,據了解,2015年,社保基金與了螞蟻金服2015年的A輪投資,認繳資金7億元,持股螞蟻金服2.97%。在螞蟻集團上市後,社保基金所持部分市值或將達到415.8億元,獲利近60倍,人保資本的獲利也達到約57倍,所持部分市值將達到75.6億元人民幣。
2. 寒武紀IPO背後豪華投資機構雲集
7月20日寒武記在科創板首發上市,發行價64.39元/股,開盤大漲288%,股價直達250元/股,市值迅速衝破1000億元。一路走來,寒武紀離不開背後VC/PE和上市公司的默默支持。從2016年至今,寒武紀已經完成5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45億元,投資方包括元禾原點、國投創業、阿里創投、聯想創投、科大訊飛、國風投、招銀國際、中金資本、國科投資、越秀產業基金等,頗為豪華。
早在2016年,元禾原點就領投了寒武紀的天使輪融資,為其早期發展提供了寶貴啟動資金。此後,元禾原點在2017年的寒武紀A1和A2輪又追加投資。從2017年開始,聯想創投連續投了寒武紀的A輪、B輪和B+輪。上市前期,聯想創投又參與了戰略配售,是僅有的參與了寒武紀四輪融資的投資機構。每一輪融資,投資方都見證了寒武紀的飛躍發展。「在A輪時,寒武紀還『只有一點IP的生意』。但到了B+輪,它已經形成了終端智能處理器IP、雲端智能晶片及加速卡和智能計算集群系統三條業務線,研發出中國第一款雲端晶片思元100(MLU100),雲端第二代270,邊緣晶片220等核心產品,並在珠海橫琴布局了系統級的產品,很難想像這是一家成立僅僅四年的公司。」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感慨。
寒武紀能夠在科創板上市,顯示了科創板對我國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大力支持,令國內晶片創業者和投資人備受鼓舞。科創板的到來,正為中國「硬核」科技開啟一個黃金時代。「當前中國的晶片行業確實進入了發展快車道,資本市場也熱烈關注」。國科投資總經理劉千宏說,「但我們認為這一輪國產晶片爆發主要是環境變量而非技術突破導致的不連續性機會,半導體科研人員、創業者和投資人都應該繼續尊重科學、認清差距,踏踏實實做好每一個關鍵環節的突破,光靠概念和熱情是刻不成電路的」。
3. 奇安信登陸科創板,明洛投資、中金啟元等為其主要股東
7月22日,主打政企安全業務的網絡安全公司奇安信集團登陸科創板。上市首日開盤漲138%,開盤價121.01元,報131.31元,最高市值達909.03億元。三方調研機構IDC於2020年7月2日發布的最新中國安全資源池研究報告中顯示,當前奇安信已經以18.1%的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2017年~2019年間,奇安信營業收入分別為8.2億元、18.17億元和31.54億元,營業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為95.98%。
過去三年,奇安信研發費用分別為5.40億元、8.18億元和10.47億元。近7000名員工中,研發人員佔比最高,達37.6%。如若對已公布2019年年報的企業進行的統計,2019年63家科創板企業的研發投入總額合計為71.10億元,同期奇安信的研發投入約佔63家企業總額的1/7,其在研發上所下的重金由此對比可見。大額投入研發之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奇安信及子公司擁有專利368項,另有超過850項專利申請在審核中,年均專利數遠遠領先於同行。奇安信答覆投中網稱,隨著公司四大研發平臺基本建設完畢,額外研發需求將逐漸降低,研發效率將極大提升,這將有利於在新興領域取得先發優勢。此外,銷售費用高,也是奇安信虧損的又一重要原因。但網絡安全作為新基建的重要一環,現在要比拼的關鍵,還在速度。
回到這場交易,隨著360的退出,交易的受讓方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明洛投資管理合夥企業(下稱明洛投資)浮出水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顯示,明洛投資股權穿透後,其二位股東寧波麒飛網安科技有限公司和中電金投控股有限公司,均為大型央企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也正因著這場交易,奇安信也被貼上了「網絡安全國家隊」的標籤。
股東層面,招股書顯示,上市之後,齊向東持股22.01%,並通過其控制的安源創志、奇安叄號間接控制本公司 10.58%的股份,合計控制本公司 32.59%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明洛投資(中國電子)持股17.95%,為第二大股東;其餘排名前10位股東名單中,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疑似西城區政府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委員會實控)、國投上海、中金啟元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具備政府引導性質的基金位列其中。其他持股超1%的股份還包括IDG資本、沸點資本等。據悉,IDG於2017年A輪開始投資,後持續多輪跟進。
國際情報
1. 淡馬錫子公司Vertex發起GP主導的交易
淡馬錫旗下的VC子公司Vertex Holdings正在發起一個GP主導的交易,這可能是未來幾個月PE二級市場交易將逐步恢復的信號。根據消息人士的透露, Vertex Holdings將通過這筆交易向旗下數支基金的投資人提供流動性,整個交易涉及的金額約為5億美元,Evercore為這筆交易提供顧問服務,具體的交易結構目前尚不清楚。Vertex成立於1988年,目前在管的資產規模約為30億美元,管理的基金包括不同地區的VC基金,主要投向東南亞、印度、中國、美國、以色列的信息技術和醫療健康企業。根據Greenhill的統計,GP主導的交易在經歷了前幾天的高速發展後,2019年出現了明顯的放緩態勢,失敗的案例也變得更為普遍。
2. Alplnvest成為澳洲主權財富基金20億美元投資組合的主要買家
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澳洲主權財富基金Future Fund已經出售了逾20億美元的私募基金股權組合,其中AlpInvest Partners成為最大的買家,其餘買家包括其它S基金和非傳統買家。據悉,這筆交易由Greenhill提供諮詢,部分由Future Fund執行。該筆交易的定價和條款在冠狀病毒危機爆發前就已達成一致。目前尚不清楚該交易是否包括優先股權部分。5月6日的一份英國公開文件指出,Future Fund將2016年份併購基金Charterhouse Capital Partners X的部分股權轉讓給與Alplnvest Secondaries Fund VI和AlpInvest Secondaries VII。去年10月,PEI報導,六個月前在Future Fund新任私募股權主管Alicia Gregory被任命後不久,就尋求將持有的逾10億美元的基金份額出售。目前還不清楚這次出售的具體資產。
3. PE二級市場最大律所Kirkland & Ellis任命Tarsis Goncalves為合伙人
近日PE市場最大的律師事務所Kirkland & Ellis繼續擴充團隊,從Paul Hastings聘請了律師Tarsis Goncalves Goncalves,擔任倫敦辦公室投資基金團隊的合伙人。Kirkland & Ellis的合伙人 Cardos表示,Goncalves在GP主導的交易和PE二級市場的經驗使他成為一個少見的理想人選。他特別關注能源和基礎設施領域,曾代表包括Pantheon Ventures在內的多家公司參與交易。「我們的團隊致力於支持工作,團隊非常了解PE二級市場及其它併購業務的細微差別」。Goncalves加入Kirkland 律所後,Kirkland的倫敦辦事辦公室專門從事PE二級交易的律師將達到10人,該事務所共有24名律師在倫敦的辦公室。Kirkland在去年為價值500億美元的交易提供諮詢,參與了37筆GP主導的交易及59筆單一資產的銷售及26筆優先股交易,該律所基金合伙人Christopher Braunack稱,該公司還計劃進一步擴大其PE二級基金的團隊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