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宇宙法則」!人類的活動將影響宇宙氣候變化!

2021-01-08 網易

   宇宙氣候學認為,地球氣候變化首先是受太陽系影響,而太陽系是銀河系很小的一部分,它應受銀河系影響。實際上,地球氣溫變化是由各個星體相互作用而共同存在的結果。 宇宙氣候學尚處於初步研究階段,它對人類未來很重要。

   天體物理學家亞當·弗蘭克(AdamFrank)認為我們並不是第一個燃燒資源來獲取能量的文明——而且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他還認為有些外星文明可能已經遭遇過了同樣的命運。這也正是他認為目前關於氣候變化的談論都是錯誤的原因。「我們不應該去談論如何拯救地球,因為地球沒了誰都會照樣轉。」他說,「我們應該談論的是如何拯救我們自己。

  

  太陽系的家園——銀河

   作為羅切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弗蘭克從天體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待氣候變化-天體生物學旨在研究不同行星上的生命-從新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問題,並且更明確的告訴了我們在氣候變暖後的命運。所有文明隨著人口的增長,在不停的改變他們的環境時,他們的能源都會越來越耗盡。弗蘭克認為氣候變化的到來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應該是一個意外,它是一個文明陶醉於自身成功的必然結果。

   「這是一個巨大的宇宙,我不知道一個文明會持續多久,」弗蘭克說。「我們只是其中的一支文明,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某些文明會因為氣候變暖而毀掉自己。地球歷史上氣候的變化很多次,生命形態也因此會發生深刻的變化。而我們現在是正在發生變化的生命之一。鑑於我們已經理解了氣候變化是如何運作的,我們應該知道氣候變化是遲早要發生的。任何文明都會將他們的星球帶入「人類」統治期,」他說到,「人類」統治期指的是一個時代「人類」的活動對氣候和地球生態系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基於這個理解,我們將會完全改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我們應該如何談論它。」

   首先,拒絕承擔責任和相互指責的行為必須結束,他說。「我們必須停止互相責備以及人們之間的仇恨,因為無論有沒有我們,地球都照樣轉,」他說。「我們並不是故意引發的氣候變化。這是一次意外。任何進化的技術文明都會不可避免的引發氣候變化。氣候變化不是我們的錯,但如果不採用行動——那將是我們的錯。「

   弗蘭克還認為,如果我們承認現有的生命不過是地球生命圈的一次實驗的話,那麼允許氣候變化摧毀我們只會使另一個實驗樣本取代我們。例如,當所有的恐龍都在6500萬年前滅亡的時候,其他物種得到了進化並取代了恐龍的位置——這其中就包括我們。這就是生物圈的運作方式。

  

  恐龍的腳印——位於西班牙

   「在恐龍大規模滅絕之後,我們的祖先哺乳動物倖免於難,」弗蘭克說。「地球只是填補了空白的生態位置而已。我們也因此而來到這裡。生物圈進行了大量的實驗,而我們只是最新的實驗品罷了。人類是生物圈現在正在進行的實驗。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我們將會成為下一輪生物圈實驗的「催化劑」。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如何繼續成為生物圈未來幾千年所要進行的實驗」。

  

   瑪雅金字塔——瑪雅文明因其在建築,農業,數學和工程方面的先進而受到稱讚,在公元第一個千年期間達到頂峰,當時它從現在的墨西哥延伸到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有證據表明,尤卡坦州的氣候變化導致了瑪雅文明所在地的饑荒,進而使其衰退。

   弗蘭克和他的合作者-包括喬納森(JonathanCarroll-Nellenback),來自羅切斯特的高級計算機科學家,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瑪麗娜(MarinaAlberti)和來自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所的阿克塞爾(AxelKleidon)開發了一系列數學模型來說明文明對氣候變化危險的潛在反應,以及氣候變暖後可能發生的事情。

   他們的模型部分基於對已滅絕文明的研究,包括復活節島的文明。復活節島是東南太平洋的智利島嶼。人們開始在公元400至700年間殖民該島嶼,人口大約在公元1200年至1500年之間增長到了10,000。然而到了18世紀,在當地居民耗盡了資源之後,人口驟減至約2000人。

  

  復活節島的雕像

   「這是一個偏僻的島嶼,」弗蘭克說。「他們過度使用了自己的資源。一旦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他們無處可逃。如果你砍伐了所有的樹木,你就無法建造獨木舟然後離開。」

   他們的工作成果出現在《天體生物學》(Astrobiology)雜誌上。此外,弗蘭克還撰寫了一本新書–《星星之光:外星世界和地球的命運》(Lightofthestars:AlienWorldsandtheFateoftheEarth)——借鑑了這項研究並探索了在廣闊宇宙中氣候變化的維度。

   在他們的研究中,作者們列出了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四種結果:

  1、大量人口死亡。這是當人口和地球的狀態——例如它的平均溫度——迅速增加時。最終人口達到峰值,然後迅速下降,因為溫度使生存更加困難。地球達到穩定的人口水平,但它只會是峰值水平的一小部分。「這種情形就好比你認識的十個人中突然有七個人暴斃了,「弗蘭克說。

  2、可持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人口和氣溫上升,但最終都達到了穩定的水平,沒有災難性的後果。一旦人們意識到了使用煤炭和石油等高影響力資源的不良影響,並轉用低影響資源,比如說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那麼一切都可能穩定下來,地球上的生命也不會受到進一步危害。

  3、不改變資源模式,文明消亡。這種情況發生在人們不採取行動時。人口和溫度迅速上升,直到人口達到峰值。然後人口下降急劇。文明將不復存在,雖然目前尚不清楚人類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會完全滅絕。

  4、未及時改變資源模式,文明消亡。人口和溫度上升。人類認識到潛在的災難並做出改變——但為時已晚。文明無論如何都會消亡。

   「雖然我們的命運可能會是其中的任何一個,但是最後一個結果是最可怕的」弗蘭克說。「關於我們最有可能的結果——在這一點上,我也不能確定。」

   他說,重要的是從不同角度注意事情的變化,在我們之外的過去的、與我們相似的文明,再被氣候變化壓垮之前,可能已經忍受了幾個世紀的變化。「大多數行星都有氣候,大多數行星都有大氣,」他說。「就我們目前所知,氣候變化應該是文明不可避免的結果。因為任何文明都會迫使他們的行星進入人類「統治期」。」

  

   在3000至3900年前,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佔世界人口的10%。現在普遍認為這種古老的文明曾遭受了降雨的逐漸變化,進而造成了大約500萬人的饑荒。

   因此,「如果我們不是宇宙的第一個文明,那就意味著可能存在這樣的規則能告訴我們,像我們這樣年輕的文明該如何發展,「他補充說。「任何年輕的種群,建設像我們這樣的能源密集型文明,都將對其星球產生反饋。從宇宙大背景下來看待氣候變化可能會讓我們更好地了解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如何處理它。」

  原文轉載:http://tech.shaoqun.com/a/300499.html

  啟明星:https://www.ikjzd.com/w/1436

  easy buy:https://www.ikjzd.com/w/2162

  心怡物流:https://www.ikjzd.com/w/1327

  
宇宙氣候學認為,地球氣候變化首先是受太陽系影響,而太陽系是銀河系很小的一部分,它應受銀河系影響。實際上,地球氣溫變化是由各個星體相互作用而共同存在的結果。宇宙氣候學尚處於初步研究階段,它對人類未來很重要。天體物理學家亞當·弗蘭克(AdamFrank)認為我們並不是第一個燃燒資源來獲取能量的文明——而且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他還認為有些外星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宇宙三大法則
    同構原理是人類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基本法則,也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法則,人之所以變成人,是因為人類掌握了這個法則,只要你承認了人類是這個地球中的智能生物,只要你承認人類社會在不斷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那麼這個法則將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工具,成功才屬於我們,這個法則是宇宙給予人類解決問題的自然法則的方法與規律。
  • 宇宙總規律及總法則
    這個規律就是極限粒子與能量子相互轉化的規律,說明了宇宙萬千世界是由極限粒子和能量子的相互轉化形成,故我們也可將該規律稱之為「雙子定律」或「雙子造宇宙定律」(如圖)。 雙子定律是宇宙萬物產生及運動發展變化的最基礎根源和宇宙總規律。基於雙子定律,統一資訊理論徹底解構了四大作用力和標準模型基礎所構築的現代科學體系大廈。
  • 心想事成的秘密——神奇的宇宙吸引力法則!
    自我即位於本我與超我之間,用於調控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一面調節著本我所需欲望,一面受控於超我的自律自束,自我遵循著現實,以切合實際的方式滿足本我的欲望。超我即位於人格的最高層次,根據社會規範、倫理道德、人文認知、人生觀、價值觀、生活觀的內化演練而來,超我抑制著本我最原始的衝動,以合理的方式來滿足和控制欲望的需求。
  • 「千克」變了:人類思維是宇宙的度量衡 | 睡前聊一會兒
    你有沒有想過,胖了,瘦了,除了與身材變化有關,可能還來自「千克」本身的變化嗎?假如藏在巴黎郊區的「國際千克原器」落了灰塵,結果每千克變重了,體重顯示的數字也就會變小。這就好比是,「國際千克原器」落了灰塵,全世界人民都跟著「減肥」了。從明年5月20日開始,這樣僥倖的幻覺也將不復存在了。
  • 人類未來的結局如何?科學家: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走向宇宙
    你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人類未來的結局到底如何?科學家們預測,人類未來的結局只有兩種,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走向宇宙,開啟「星際移民」。地球曾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主要跟地球環境變化因素有關係。在地球過去的數十億年的時間裡,不管是地球大陸的分裂,或者是地球氧含量的變化,又或者是太陽活動改變了地球溫度,都會讓地球環境發生惡化。地球為什麼會出現生命?因為地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所以地球就會生命並且延續至今。但是地球的環境不可能永遠適宜,隨著地球溫度和環境的變化,未來很可能就會出現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宇宙「黑森林法則」下,人類的冒失行為,會被高級文明盯上嗎?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劉慈欣在書中首次提到的「黑森林法則」,這個概念是用於解釋「費米駁論」的,非常具有真實性。暗示外星文明的存在和地球危機「黑森林法則」的提出,或許能讓一些激進的,一直試圖尋找外星文明的科學家們冷靜下來,因為找到外星文明並不意味著美好,而是一個充滿危機,充滿未知性的過程。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一定存在著數不清的文明。
  • 克裡昂|七個宇宙法則
    這是第一項宇宙法則。一在數字學上就代表著新的開始。克裡昂第二宇宙法則是:每一個人類都擁有深度的神聖性,但那並非直觀的。你的神性就在那兒「敲打著你」。你知道它的存在。神性(的事實)已經讓人類能夠察覺到宗教的存在了,不是嗎?它足以引導你去發現某種形式的上帝,並且透過集會,參與,崇拜,以及教義來彰顯上帝的存在。
  • 宇宙微波背景下測量微小的變化,將有助於發現宇宙起源的重大發現
    在宇宙微波背景下測量微小的變化,將有助於發現宇宙起源的重大發現。有可能對近140億年前發生的事情有詳細的了解嗎?值得注意的是,答案可能來自於對宇宙微波輻射的新測量,這種輻射如今瀰漫在所有的空間中,但在宇宙形成後不久就會釋放出來。
  • 黑暗森林法則是不是真的?人類向宇宙發射信號會遭到攻擊嗎?
    就像黑暗森林那樣在我國鳳毛麟角的世界級科幻作家中,劉慈欣的地位當之無愧的第一,而他最優秀的作品《三體》在科學愛好者眼中的影響力也相當深遠,就算不是科幻迷也常常能圍繞著相關的熱詞嘮上幾句,比如什麼「降維打擊」啦,「面壁者」啦,當然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概念必然是「黑暗森林法則」關於此法則,我想還是原文解釋得更加生動,這裡我直接引用了: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
  • 標準宇宙模型帶你看盡宇宙一生
    在宇宙誕生之初,它們就已經由空間的結構決定了並且,存在於宇宙的整個時空邊界之內01基於空間這一共同的基本結構同樣的事情在宇宙時空各處重複上演同類物質以同樣的方式誕生,以同樣的方式走完一生最終,以同樣的方式消失人類創造出一系列工具處理這種重複事件從有限個現象中找出共性,抽象出一般規律
  • 宇宙法則下的眾生平等
    所謂眾生平等,可以從三個層面去理解,即世俗層面,宗教層面,宇宙法則層面。首先說世俗層面,眾生平等即人類的公民權力平等,也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多贅述。其次是宗教層面,拿佛教來說,三世六道是佛教設定的時空模式。「三世」指過去、現在、將來三個世界,每一世界又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道之分,其中阿修羅、人、天是善道,地獄、餓鬼、畜生是惡道。
  • 人類消失後,宇宙會有什麼影響?科學家模擬出幾十年後的樣子!
    在偌大的宇宙當中,人類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不過幾百年以來,人類的存在一直為宇宙增添著一份特殊的力量,直到現在,人類還是宇宙當中唯一一個高等智慧生命,但不妨大家思考一下,如果宇宙當中沒有人類,或者說人類突然消失,那麼宇宙還會有它存在的意義嗎?宇宙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 軸心時代提示人類思想也是宇宙整體的一部分,其發展有規律可循
    在古希臘、以色列、印度和中國,出現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猶太教先知、釋迦牟尼、老子、孔子,他們提出的思想一直影響後世的人類社會,成為一次壯觀的人類思想大爆發,實現了人類文明的精神領域的重大突破。這就是偉大的軸心時代。而令人奇怪的是,時至今日,這些思想一直統治著人類,始終沒有絲毫的突破。
  • 宇宙中可能會終結人類的三種方式,最後一種只需要數秒
    人類文明的出現讓地球變得不再平凡,而人類經過數千年的文明發展,終於在數百年前走上了科技發展的道路。科學是凌駕於宇宙法則之上的一門超級學問,隨著人類對科學的不斷探索達到,科技也迎來了飛速發展。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認知,同時我們也走出了地球開始探索宇宙。
  • 宇宙法則禁止人類長生不老,科學家卻找到了逆天的方法
    生命的內涵是指在宇宙發展變化過程中自然出現的一種現象,如自我生長、再生產、情感、意識、意志、進化、互動等,另外,生命的意義也在不斷地擴展,成為一種我們無法理解的存在。因為人是身體凡胎,人是一個脆弱的存在,宇宙很小,與大型機械相比,與大自然相比,我們的力量實在太卑微了。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儲存人類意識的方法,現在人工智慧越來越被公眾接受,與這種智能晶片的存儲方式類似,人們的意識也存儲在智能晶片中,機器人植入後,他們也會有一套和這個人相似的思維模式。有些人想讓自己的外表不老,身體能得到長期的生存,那麼,其實現代醫學的發展,這樣的要求未必成問題。
  • 人類進入太空為什麼需要層層保護?阻止人類尋找宇宙文明嗎?
    但是,人類的成功只是相對於地球目前的環境而言,如果有一天,地球環境發生較大的變化,可能會導致人類大量死亡,甚至滅絕。比如:如果有一天地球溫度變熱,超過人類所能承受的最大範圍,那麼人類將會因高溫而死亡。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沒有了臭氧層,那麼宇宙中的紫外線可以穿過大氣層,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到時候人類也會因為無法承受高劑量的輻射,而死亡。所以,人類之所以登上太空要重重保護,並不是因為人類脆弱,而是宇宙環境和地球大不相同,人類穿上層層保護,是為了儘可能地讓自己處於地球環境之中。
  • 吉爾吉斯共和國外星嬰兒事件揭秘:愛或是宇宙最大法則!
    吉爾吉斯共和國外星嬰兒事件揭秘:愛或是宇宙最大法則!
  • 宇宙的終極法則熵真的只能增加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星系和天體,而宇宙天體能夠非常有序地運行,必然離不開宇宙的一些法則的約束。宇宙中肯定存在著一些法則,雖然它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不能否認它們的存在,那麼宇宙中是否存在終極法則呢?科學家認為如果這個宇宙中真的存在終極法則,那可能只有熵增原理了。
  • 新聞神:道教和佛教在宇宙中是什麼樣的存在?
    文章選摘以遵循源頭純正高頻的能量為指引、為準則,而進行繁衍生息與進化它們屬於過去舊有的工作小組,將被改善與重整在宇宙中的各大系統、各大部門,皆以遵從宇宙規則的指引而創立運行,接受的都是宇宙中統一的戒律與準則,從高至低、從上至下,以宇宙規則為藍本、為教條、為運行、為進化的必守法則。無私、大愛、奉獻,是宇宙之規,即全宇遵行,為全宇生靈之信仰。
  • 宇宙有無限的可能,會不會存在魔法文明或修仙文明?為什麼?
    不管是西方魔法、東方修仙,在各自的文化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體現了人們豐富的想像力,也表現出了人類對神秘力量甚至是高等文明的憧憬和敬畏之情。就我們人類而言,我們只是萬物中普通、而又渺小的一員,我們身處的太陽系也只是銀河系中不起眼的一個恆星系統,而我們的銀河系也不過是宇宙中的一葉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