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的朋友一定知道,2016 年,我從一個體脂率 27 的亞健康瘦胖子,通過一周 4 次的規律訓練,到 2016 年底,逐漸將體脂率控制到了 15 以下並常年保持這個狀態。這幾年,陪我一起流汗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夥伴,就是索尼的運動耳機播放器。
最開始的我需要提升心肺功能及恢復肌肉基礎協調性,所以選擇了長跑,當時用索尼 WS 系列 WALKMAN WS413 開始進行長跑,它擁有防水配置以及自帶內存,方便我無需帶著手機就可以出門跑步;
之後索尼推出了 Smart B-Trainer ,這是一款可以記錄心率、GPS、配速、步頻並可以根據當前心率和跑步狀態做出提示,並播放相應節拍歌曲的運動耳機播放器;
隨著體脂率逐漸降低到正常範圍,我慢慢減少了長跑的頻率,改為舉鐵+高強度間歇,相應地也換上了索尼 XB80BS 運動藍牙耳機,它牢固舒適的佩戴也讓我使用十分滿意。
隨著人們生活需求與品味的不斷提升,身邊的人或被受人感染,或自我意識到身材管理的重要性,逐漸都開始加入到了健身活動中來。索尼自然不會忽視這個細分群體,畢竟對於其它用戶群體而言,健身者在健身時會有跑、跳、躺、蹲、趴等動作,也經常需要與槓鈴啞鈴打交道,練完渾身都是汗,他們是最不喜歡被線纜束縛粘膩的。於是今年,索尼推出了 4 款針對運動場景的藍牙耳機,其中 SP700N 與 SP900 是以真無線形態代表著這四款中的最高端型號。
關於 SP700N 的使用體驗此處不再贅述,可以戳:全無線、動無羈 – 索尼「運動豆」WF-SP700N 上手談 了解,今天想跟各位分享的是索尼 SP900 這款全天候真無線運動耳機的使用體驗。
簡要介紹
·IP65/68 防塵防海水設計,可佩戴遊泳,附贈一根頸繩防止在水中丟失
·NFMI 近場磁感應左右耳無線連接技術,保證在水中穩定連接的同時提高音畫同步率,並實現雙耳通話返送
·內置 4GB 存儲空間,可存放音樂供水中聆聽使用(陸地也可以)
·NFC 配對,藍牙 SBC/AAC 連接
·播放器模式下續航6小時,藍牙耳機工作模式下續航3小時
·環境音透入功能可引入外界聲音,支持 app 自定義 EQ 調節以及快速聲音設置
·附贈 4+4 對不同尺寸耳塞/遊泳耳塞,可調節入耳深度
·附贈 3 對不同尺寸弧形撐架,提升佩戴穩定性
·Type-C 接口充電盒,可為耳機充電 3 次
·僅重 7.3g
SP900 共有圖中配件(哦,落下了一根黑色的 Type-C 充電線),加上耳機中已經放好的一對 撐架 和 耳塞,共有 3 對 大、中、小 號的撐架,4+4 對 大、中、小、特小 尺寸的耳塞以及遊泳耳塞,為了方便區分,遊泳耳塞是彩色的,並且在耳筒前端有一層薄膜覆蓋以防止進水。
索尼還附贈了一條約 60cm 長的繩索,有什麼用呢?為了在你遊泳的時候可以將其拴在 SP900 左右單元上,這樣就不會不慎被水衝跑啦!
SP900 的充電收納盒向上翻開,兩個耳機左右豎直插入在充電盒中,並有卡口,在插入完成後會發出「咔噠」的聲響並開始充電,頂端的狀態燈也是充電燈,充滿後熄滅。
盒子上蓋半透明,在充電時還會投射出狀態指示燈。
盒子通體都是磨砂質感,也是可以看出來是經過了充分考慮,畢竟運動健身都是糙活兒,表面用磨砂可以更加耐磕碰不容易留下痕跡,磨砂半透也營造出了不錯的質感。
充電收納盒採用 Type-C 接口,這樣出門可以少帶一根線啦。
從充電收納盒中拿出 SP900,它們就會自動開機並連接設備。
SP900 的設計造型比較簡約,可以看出來並不想走完全的運動風格,如果你購買的是白色或者黑色,平常上下班通勤佩戴我覺得也沒有任何問題。
從側邊可以看出,SP900 是從耳塞端到頂部逐漸收窄的設計,實際拿出來對比也比想像中小巧很多,並且僅重 7.3g 的重量佩戴起來也非常輕便。
內側分布著充電傳輸口,可以看到左邊比右邊多兩個點,是因為左邊單元不僅僅用作充電,還要用作數據傳輸啦。
左右單元有明確的 L、R 字母區分,避免戴錯。
SP900 不僅僅是一款面向運動群體的真無線耳機,索尼在中國大陸還請到了當下正火的王俊凱為其代言,它更是一款面向年輕時尚有活力群體的一款耳機產品。能為一款產品下如此血本,也證明索尼對這款產品有著十分充足的信心。縱觀市面上的產品或許有連接不穩定,延遲略高、不能下水、續航短、容易脫落等缺點,那麼這一代是否都有了升級呢?
使用 SP900 與手機連接時,只需取出耳機後使用手機 NFC 刷一下充電收納盒上的 NFC 即可配對,當然你也可以使用普通藍牙耳機配對方式與 iPhone 等設備連接,連接完畢後下載索尼 Headphones 與 Music Center app 即可使用。
SP900 左右單元採用了 近場磁感應 技術,簡稱 NFMI ,與 Xperia Ear Duo 相同,它與現今大多數全無線耳機採用的藍牙 TWS 技術的區別可以用之前的老圖呈現:
簡單來講, NFMI 技術的真無線耳機延遲只有 30ms,相比藍牙 TWS 延遲 500ms-1s 降低很多,同時其連接方式對人體更加友好,也因此一直以來 NFMI 技術都被廣泛用於助聽器;不過這種連接方式的弊端也有,就是左右耳距離不能太遠,索尼也為它裝備了佩戴監測器,只有當你戴起來的時候才會播放聲音。
延遲低對連接穩定性帶來的提升顯而易見,現在如果你拿著手機連接 SP900 看視頻,已經基本感受不到音畫不同步的情況了,這點我可以打保票,你會非常滿意;同時得益於低延遲,現在接打電話也是左右耳同時出聲啦,通話音質也有了顯著提升。
如果說我一直期待著一個完全形態的運動耳機,那麼無疑是 全無線+可下水+自帶存儲,這個想法在年初的時候還沒實現,然而到了年底~如今 SP900 ,竟然就全部做到了,當然這也得益於 NFMI 技術的應用,它在水下也能保持穩定連接,同時自帶 4GB 儲存空間,也可以讓你可以輕鬆放下手機就下水遊泳,聆聽存儲好的音樂。
在下水前,要將隨附的遊泳耳塞更換到耳機上,並將附帶的繩索套在左右撐架下方。
如圖,這樣掛在脖子上,入水前塞進耳朵就可以自如遊泳在水下聽歌啦!我要是就測到這一步估計各位可能要罵我~那麼實戰一下,裝配好繩索後掛在脖子上就是這樣
繩索可以防止在你下水後水波太大被衝掉,你也可以在佩戴好之後把繩索與防水鏡捆在一起。
然後,就可以肆無忌憚地下水啦!
親測!我是說親測!SP900 不管你套不套繩索,在室內遊泳池,只要選對了尺碼的遊泳塞,不論是蛙泳蝶泳自由式都完全不會脫落,如果你要在海水中遊泳,還是建議套上繩索。
SP900 擁有藍牙耳機和播放器兩種模式,如果要遊泳,還是建議各位切換至播放器模式,不需要連接耳機。SP900 支持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音頻格式,存儲方式也很簡單,只要連接電腦直接拖入就好,如果你想讓播放器裡的音樂更有序,這裡也推薦下載索尼的 Music Center for PC(Content Transfer for Mac) 來導入歌曲。
在水中聽歌兒的感覺依舊那麼美妙,同時流線型外表面也不會形成水阻(這麼小點東西就是有水阻也只能把自己刮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你在水中使用完後,一定要將耳機擦乾後再插入充電盒,否則會對充電盒的耐久性產生影響。
除了在水中使用,SP900 當然依舊是一款稱職的隨身音樂伴侶,播放器模式下 6 小時續航足以讓你跑下一場馬拉松,而藍牙耳機模式下 3 小時續航也足夠應對你的日常健身使用,隨附的撐架可以讓耳機很牢固地固定在耳朵上不會脫落,如果你想聽到教練的口令,打開「環境音模式」就可以啦。
SP900 不支持降噪功能,所以對於通勤降噪而言,只能通過被動的入耳式耳塞來解決。不過個人很滿意的一點是 SP900 擁有兩段式耳塞插入機構,有些人的耳道可能會比較難以適應耳塞插入的深度,比如我的右耳就感覺如果同樣的長度會更難受,所以就將右耳塞調整更短後插入,就沒問題啦。
日常使用中在藍牙耳機模式下,可以通過手機 app Headphones 調節耳機的環境音、EQ 調節、藍牙傳輸質量等設定;也可以直接切換到播放器模式,通過手機 app Music Center 讀取到 SP900 內部存儲的音樂,並控制播放模式等設定。
SP900 採用了索尼自主研發的線性全頻驅動動鐵單元,利用平衡電樞和直接驅動結構,提高機械振動系統的線性度。
採用動鐵的理由很簡單,在極小的空間內保證高透明度的中高音。實際聽起來也確實如此,SP900 在播放器模式下直接播放耳機內的音樂,聲音很細膩,很多細節也能聽到,低頻雖然沒有之前的索尼運動耳機強悍,但好在可以通過 EQ 調節增加低頻表現,個人認為已經從之前的全無線耳機能聽的級別達到了還不錯聽的感受。不過在藍牙傳輸模式下,它支持 AAC/SBC 音頻傳輸,整體的表現還是不如支持 LDAC 的帶線纜藍牙耳機的,在這裡可以留一些期待給索尼的未來,希望它並不遙遠。
索尼 SP900 這款全天候真無線運動耳機,總體來講基本克服了真無線耳機現階段延遲較高、續航較短的缺點,並擁有防海水可遊泳,自帶存儲空間的優點,是一款優秀的運動耳機產品。它定位全天候運動,卻也能以簡約的造型在日常使用,個人認為是一款非常優秀的跨界藍牙耳機產品。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從索尼最初的真無線商旅降噪耳機 WF-1000X 到 個人語音助手 Xperia Ear Duo、再到運動降噪耳機 WF-SP700N 和這款全能自帶存儲空間的運動耳機 WF-SP900 找到自己的合適選擇。
當然啦,如果硬要讓我推薦的話,一定是推薦今天的這款 WF-SP900 和 Xperia Ear Duo,這樣的搭配也會是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對真無線耳機的最優選擇。
以上,Z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