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瀟湘妃子有兩個?香菱是女英?黛玉和可卿又是啥關係?
文/姜子說書
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
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
聲能兩歌手兩牘,兩鑑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
女兒未嫁將未降,末世忠義明閨閣!先時名號通靈玉,來時姓氏原是秦。
源為二玉演二寶,慷慨雋逸作姽嫿,榮源寧演隱甄氏,《胠篋》《南華》續《莊子》!
——《石頭記》前言
《紅樓夢》故事裡,賈探春自封蕉下客,林黛玉是個伶牙俐齒的人,便取笑三姑娘是只鹿。賈探春諢名玫瑰花兒,哪裡吃得了虧,馬上拿「瀟湘妃子」的典故來羞林黛玉,向眾人道:
「當日娥皇女英灑淚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瀟湘館,他又愛哭,將來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變成斑竹的。以後都叫他作『瀟湘妃子』就完了。」
瀟湘妃子的典故出處有許多,比如《山海經》中提到了帝二女居洞庭之中,漢朝的劉向著有《列女傳·有虞二妃》,就提到帝堯的兩個女兒,大女兒是娥皇,二女兒是女英,是舜妃。晉張華《博物志·史補》云:「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
大舜娶了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封為后,女英封為妃,舜死了,娥皇和女英淚灑斑竹,並雙雙跳入湘江,化為湘江女神,舜被稱為湘君,娥皇和女便被稱為湘妃或湘夫人,這是自自秦漢時起的典故,事實上,湘江之神湘君與湘夫人的愛情神話並非指舜與二妃的故事。
那麼,問題來了,瀟湘妃子包括了娥皇和女英兩個人,瀟湘妃子自然不只一個。姜子曾經說過,作者稱賈寶玉為大舜之正裔,代指大舜,而把林家的黛玉比作娥皇,又把甄家的香菱(甄英蓮)比作女英。
所以,林黛玉是木芙蓉,甄英蓮是水芙蓉,作者讓甄英蓮手拿夫妻蕙,又讓賈寶玉手拿並蒂蓮,最後,竟讓賈寶玉把夫妻蕙和並蒂蓮埋在了一處,是死同穴之意。
作者為啥給賈寶玉安排兩個妻子呢?亦是為了強調寶玉大舜之正裔的身份,寶玉即通靈寶玉,是傳國玉璽,榮國府原是林家,為崇禎朝,甄家亦是朱家,為南明朝,正所謂:「根並荷花一莖香」。
至於秦可卿,字兼美,寶釵為國色,是一朵牡丹花;黛玉為天香,是一朵芙蓉花。沒錯,「紅玉春香」四個字,林黛玉便是天香,天然奇香!天子氣派!秦可卿死於天香樓,即林黛玉死於天香樓,更衣與遺簪,對應的正是《金陵十二釵正冊》第一頁的那兩句判詞,是崇禎上吊的情景。
《紅樓夢》故事裡,林黛玉生來便靠人參養榮丸養生,後來又要一日一兩燕窩續命;秦可卿原是養生堂抱養的女兒,重病時節聽聞秦鍾鬧學堂之事,連早飯也沒吃,只吃了半盞燕窩湯,後來醫生給開了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所吃之藥亦相同,燕窩實乃梁上無情燕,養榮暗指榮國府命數。
秦可卿的父親秦業,現任營繕郎,榮國公的長子喚作賈代善,便是史太君的夫君,難道只是巧合嗎?作者因情孽而繕此一書,寫的正是自秦始皇以來的漢人基業呀!正是因為東鄰薛子奪玉,才有了這部懷金悼玉的紅樓夢!「懷金悼玉」暗藏「榮源寧演」四個字,原是懷寧悼榮!
第四十三回「閒取樂偶攢金慶壽 不了情暫撮土為香」,慶壽者為金,所謂懷金,撮土為香為「悼玉」,世人不解其意。
寶玉道:「我素日因恨俗人不知原故,混供神混蓋廟,這都是當日有錢的老公們和那些有錢的愚婦們聽見有個神,就蓋起廟來供著,也不知那神是何人,因聽些野史小說,便信真了。比如這水仙庵裡面因供的是洛神,故名水仙庵,殊不知古來並沒有個洛神,那原是曹子建的謊話,誰知這起愚人就塑了像供著。今兒卻合我的心事,故借他一用。」
《紅樓夢》故事裡,水仙庵好比水月庵,洛神好比湘夫人,賈寶玉的這一番話,看似莫名其妙,卻偏有所指,恰似「懷金悼玉」之意,正所謂:「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水月庵三個字,是水國淹沒月色之意,茗玉小姐的神像連同她的神位,早就被今人替換了,這才是賈寶玉不喜之意。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紅樓夢》程高本、《脂硯齋全評石頭記》、漢劉向《列女傳·有虞二妃》、《山海經》、晉張華《博物志·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