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已經介紹了斯裡蘭卡驚險刺激的亞拉野生動物公園和美瑞莎出海觀鯨之旅,今天,就來一點休閒的,逛逛加勒古城吧。
加勒在斯裡蘭卡的南部,到加勒有兩個方向,一是從科倫坡乘坐火車來,一是從美瑞莎,可以坐汽車。不管你從哪個地方開始,在前往加勒的路上,到達之前,就可以欣賞到獨特有趣的景象了。
如果是從科倫坡乘坐火車,那麼科倫坡到加勒這一段,就是有名的海上小火車,坐在火車上,大海近在咫尺,觸手可及,轟隆隆的小火車仿佛在大海中間行駛。大膽的乘客,可以從打開的火車門上探出半個身體,體驗一下「掛火車」的樂趣——要注意安全哦。
如果是從美瑞莎到加勒,看到的則是高蹺漁夫這一奇景。
在美瑞莎到加勒這段路程的海邊,你會看到近海處有許多樹立的木樁,木樁上方有簡單的支撐,如果看到木樁上坐著有人,也不用驚奇,這是當地人釣魚的一種方式。他們會直接蹚水爬上木樁,坐在上面釣的,是一種常見的沙丁魚。要知道,他們的魚竿是沒有誘餌的,但是運氣好的,還是可以釣到很多。
這就是高蹺漁夫,一路上陸陸續續有很多,有些地方還很密集,這種景象在別的地方看不到,想想這樣坐在一根孤零零的木樁上面釣魚,既有點刺激,也很悠閒愜意。
加勒既然叫做古堡,也就是說,以前,它曾經是一座軍事要塞。整座老城就是一個港口,是深入大海的一座半島。城堡有葡萄牙人建造,時間可以追溯到6世紀。因此,加勒老城融合了斯裡蘭卡當地的風格和歐洲的建築藝術,現如今,是一座極其適合閒逛的景點。
通往老城有兩個入口,主入口是由後來英國人建造的一座拱形的中世紀城門,舊城門在海邊,由荷蘭人建造。加勒古堡在海邊,青黑的牆,斑駁的水泥面,無不在訴說這裡的滄桑歷史。荷蘭人在這裡殖民統治的時期,對加勒進行了持續的修建和改造,後來又被英國人統治,整個小鎮成了一個功能完整,設施齊全的軍事要塞,度過了一段安穩繁華的時候。
城內的古堡由太陽,月亮,星星三座組成。古老的城牆上或是綠草茵茵,或是被各種珊瑚礁所佔領,現在都成了當地人休閒,或者旅客參觀玩樂的去處。
加勒的建築基本都有統一的紅底,牆面以白色為主色。城內很多歷史遺蹟,如荷蘭教堂,中世紀的燈塔,軍事倉庫,政府大樓,海事博物館等。在這座小城裡面信步閒走,總能深深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多拍些照片吧,不管是這些古老的建築,還是市井味的街頭,都值得入框。很多人說,其實這座小城瀰漫著一股小資的氣息。
海邊被椰樹環繞的那座白色燈塔,是加勒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燈塔建於1938年,高達18米,隨便在城內的店子裡轉轉,都能看到這座燈塔的明信片。其實,哪需要買明信片,天蒼海藍,椰樹白塔,隨便拍拍,自己就能拍出明信片的效果來,如果在傍晚時分,再加上夕陽西下的美景,簡直比明信片還美。
加勒的風情,和大海息息相關。整座小城就是伸入海中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水,海,成就了這座小城。在海邊,堡壘上,到了傍晚溫度適宜的時候會看到很多人在放風箏,爸爸們帶著孩子在打球,媽媽們推著嬰兒車在散步,遊客們在觀賞拍照,加勒很包容,當地人並不排斥旅遊帶來的喧譁和嘈雜。海邊陰晴不定,前一刻還清空萬裡,下一刻就能看到烏雲從海的那一邊姍姍而來,烏雲下邊已經是暴雨潸然,而這邊岸上的人一點也不著急,依舊打球,放風箏,散步,直到雨點砸到頭上身上,才會迅速躲到對面商店下,民宿裡,等傾盆的大雨譁啦啦下個暢快,不消半個小時風雨過去,又跑回海邊繼續剛才未完的消遣。
這應該是常年累月形成的一種豁達了,管他狂風暴雨的,反正總會過去,過去後就繼續自己的事業生活,一切如常。這種豁達,應該也和加勒的歷史經歷也有關係,你看,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先後侵佔過這裡,最後留下來的,還是斯裡蘭卡人們。經歷過歷史的腥風血雨的當地人,怎麼會懼怕海邊的一時風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