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奶奶的故事(289) 豆腐漿膏藥可治老鼠瘡 怕冷愛出汗聲弱需補氣

2021-02-07 曾奶奶頻道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289)豆腐漿膏藥可治老鼠瘡 怕冷愛出汗聲弱需補氣

 

    有些人,既怕冷,但稍一受熱,又愛出汗,這是氣虛和陽虛的表現。中醫認為,人體中的「氣」具有調節體溫和控制毛孔開閉的功能,因此,當氣虛時,機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就會減弱,難以控制毛孔的開閉和汗腺的分泌,從而出現怕冷但又愛出汗的症狀。

 

    氣虛體質的人,除了怕冷和愛出汗以外,還往往表現為肌肉鬆軟無力,體力較差,只要體力勞動的強度稍大就容易累;講話聲音低弱,老是感到自己上氣不接下氣,身體免疫力下降,一年四季都容易感冒,且感冒後難以痊癒。

 

    這類人應多吃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雞肉、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少食耗氣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蘿蔔等。平時起居應規律,夏季午間應適當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勞動或激烈運動時出汗受風。工作不要過於勞累,以免損傷正氣。運動鍛鍊方面,氣虛體質的人不宜做大負荷的運動和出大汗的運動,忌用猛力或做長久憋氣動作,可做一些柔緩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棒、做操等,並持之以恆。

 

    症狀嚴重的,也可適當服些補氣的中藥,如黃芪每天50克煎水當茶喝。常用的補氣中成藥有補中益氣丸、玉屏風散等。

 

    也有類似情況的人,說話聲音洪亮,力氣也不小,這樣的人就是陽虛了,可以進行適當的補陽,可服用枸杞酒。

 

     有多位網友詢問患了淋巴結核怎麼辦?中醫是否有對付這種疾病的方子?

 

    一直沒有機會向奶奶詢問,昨天奶奶從美國打電話給我,才有機會一問,可惜後來掉線了,只問了兩個問題,就斷了。今天將所問的第一個問題,也就是上面所說的這個淋巴結核的問題,做一回答。

 

    奶奶說,淋巴結核,在民間俗稱老鼠瘡,是一種頑固難治的疾病,患有此病的人,腋窩、腿窩淋巴結的地方,有的會流水,有的會爛出很深的洞,久治不愈,十分痛苦可怕。也是在民間,曾有一方治此病,效果出奇地好,真是藥到病除,我曾用此方與人施治,記錄下近百個案例,一般都是一用就好。

 

    此法也十分地簡單,就是豆腐漿若干,先大火熬,待黏稠時改小火慢熬,熬製時勤攪拌,以免焦糊,待塗在布上不流時,就好了。這樣可以將熬好的豆腐漿製作成膏藥貼。

 

    必須說明的是,這裡的豆腐漿可不是豆漿,而是豆腐漿,製作方法是,用滷水點的水豆腐榨出豆腐漿,這漿是從豆腐中榨出來的。並以此漿做成膏貼。

 

    膏貼做好後,可以將患部洗淨,直接帖在患處,貼上後有膿流出,可以擦掉,若是膏貼掉下來,用火烤一下準備好的膏藥貼,可以繼續貼,直到痊癒。

 

    如果心有疑慮,也可以先少熬試貼,如果想效果更好,可以在熬膏時,加進一些貓爪草水一起熬製,試用感到效果了,可以每次多製作幾貼,方便天天更換。

 

    奶奶說,此膏藥貼,治好的病人很多,曾有不少的民間郎中單靠此膏藥走江湖吃飯的呢。調養堂此方,就是從一江湖郎中那兒得到,後被反覆驗證,有效。

相關焦點

  •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
    枕「子母枕」治頸椎病,枕明礬枕、蠶沙枕治高血壓,枕柏樹枕不但治失眠、還治頭皮屑,枕桔子皮枕頭可防治腦梗啊。但願人不病,常吃紅薯會喝茶,巧用食醋和雞蛋! 奶奶的故事(四十七)(防老防衰從何做起呢?)以何食解之,唯有南瓜籽可為,日食南瓜籽一至二兩,可保尿正常,南瓜之籽,保男人之精種也。可同時多食核桃,多食醋豆,多服醋蛋液亦有效果,但需持而久之。凡腎衰皆源於精竭而血枯,經絡堵,醋豆、醋蛋液可通經活絡,柔軟血管,保經絡之通暢,此為延年益壽之本也。」
  •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第785 天麻丸止住癢大蒜蜂蜜水止住咳 蜂蜜液治好眼乾大蒜花蕉治頑癬 曾樂
    (楊教授微信:A5855wzy或183 2663 5855)老中醫奶奶的故事第785曾奶奶頻道 感謝反饋使用後的效果,這會給大家提供良好的參考經驗。秋月爽風樂樂姐,您好!非常感謝您寫作的《老中醫奶奶的故事》,我是一個受益者。我自三年前患上眼睛乾澀症,到處治療,沒有實際效果,不但眼睛幹得難受,而且不能看書看手機,一看就疼痛難忍,我都擔心我的眼睛會瞎掉,成天心裡有個大疙瘩。
  • 故事:人面瘡
    胡成祥用手摸了摸膝蓋上的瘡,不痛不癢,他便沒有放在心上。可他沒想到,短短一個多月,這個瘡卻長到了拳頭般大小。更奇的是,瘡面上竟長出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簡直就是一張活生生的人臉!好在胡成祥長了怪瘡後,並沒有什麼不舒服,所以依舊沒當回事。
  •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第641 山茶橄欖精油鎖水養肌膚 堅持使用皮膚又細又白又健康
    (楊教授微信:yjs55151008)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第641山茶橄欖精油鎖水養肌膚  堅持使用皮膚又細又白又健康好友李桂玉說:   曾樂女士,有幸讀到您寫的《老中醫奶奶的故事》,不但學到很多東西,還直接受益。
  • 為什麼有人怕冷,有人怕熱,有人又怕熱又怕冷?老中醫說出了秘密
    相反,瘦子由於脂肪層不足,更加怕冷,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不關乎到疾病。倒是有一種病,會影響到機體怕冷怕熱,即甲狀腺的問題。如果甲狀腺功能亢進,身體代謝速度快,能量散發多,體內熱量就多,表現出怕熱。如果甲狀腺功能衰退,調節溫度的能力下降,體內產熱不足,就會怕冷。
  • 江蘇省泰州市中醫院的許氏膏藥活血化瘀治骨傷
    「說起泰州市中醫院的『寶貝』,許氏膏藥當屬其中之一。」家住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城東街道的趙阿姨說,「我們這裡有句口頭禪叫『跌打損傷,就找許氏骨傷』,許氏膏藥就是由許氏骨傷秘方配製而成,據說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我之前跌倒骨折的時候用過它,活血消腫止痛的效果真的非常好。」
  • 楊梅瘡論治
    楊梅瘡論治來源:《青囊秘訣》,屬性:人有關心愛妓之歡,戀爐酣戰,自覺馬口如針刺之痛,此毒瓦斯已過也未幾而生魚口矣,未幾而生疳瘡,又未幾而遍身亦生瘡矣,黃膿泛濫,臭腐不堪,人以為毒盛,多用敗毒之藥,誰知愈敗毒而瘡愈盛,瘡愈多而 愈不易愈,往往有腐爛而化者,實可傷也!蓋楊梅之毒,每中於洩精之時,精洩則元氣虧虛,故毒乘虛而入。若元氣足,則毒雖入而傳染,不過輕微之毒,可以一洩而愈。
  • 【每日一膳】聖愈蹄髈湯:補氣,補血,攝血,針對氣衰血弱,治一切失血過多,陰虧氣弱,煩熱作渴,睡臥不寧者
    《醫宗金鑑·刪補名醫方論》所載聖愈湯,治一切失血過多,陰虧氣弱,煩熱作渴,睡臥不寧者。傳統中醫理論認為:「不通則痛,痛則不通也」。癌症腫瘤在人體中的表現, 實際上是一種津液耗傷,氣血匱乏,寒毒凝結在血液中,造成血脈不通而引起疼痛。
  • 怕冷又愛出汗?是氣虛了!中醫教你幾個食療方,很有用
    最近有很多朋友諮詢「為什麼自己怕冷又愛出汗?」這種情況不是一個人問,具體表現就是平時很怕冷,但同時他們又非常的愛出汗,天一熱或者稍微動一動衣服就可能已經溼了一大半。答案很簡單,原來根本原因是氣虛了!《靈樞五變第四十六》就有對氣虛體質的描述「肉不堅,腠理疏,則善變風」。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 卷之八 治雜病·治瘡腫傷折
    兼令經脈往來,不滯於瘡下,自然瘡壞疾愈。若灸瘡退火痂後,用桃樹東南枝、稍青嫩桃皮二味等分煎湯,溫溫淋洗灸瘡,此二味偏能護灸瘡中諸風。若瘡內黑爛潰者,加胡荽,三味等分煎湯,溫溫淋洗,灸瘡自然生好肉也。若灸瘡疼痛不可忍,多時不較者,加黃連,四味等分煎湯淋洗,立有神效。壯數多少法∶《千金方》雲∶「凡言壯數者,若丁壯遇疾,病根深篤者,可倍多於方數其人老小羸瘦者,可復減半。
  • 既可治咽喉腫痛,又可治關節腫痛,還可治小便不利
    性味甘苦,平。利尿,瀉熱,活血散瘀。治淋濁,帶下,肺勞吐血,癰疽發背,急性關節炎。選方:1、治咽喉腫痛:鮮紫茉莉根適量,搗爛取汁,滴入咽喉。(《四川中藥志》)2、治淋症(小便不利):胭脂花、豬鬃草各15g,切碎,煨白酒60g,溫服。(《貴州草藥》)豬鬃草為鐵線蕨屬植物鐵線蕨的全草,性味淡涼,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 針眼、眼瘡都可治
    治痘瘡倒陷不起:用金銀花加水煎浴,以痘痘消失為見效。此為《痘疹心法》所載水楊湯變通法。治一切腫毒,不問已潰未潰,或初起發熱,並疔瘡便毒,喉痺乳蛾:金銀花(連莖葉)自然汁半碗,煎八分服之,以滓敷上,清熱敗毒,補中扶本,散氣和血,最為擅長。
  • 夏季吃什麼補血補氣 這些食物不能少
    補氣養血,就是通過食藥增補氣血。氣血不足即中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那夏季吃什麼補血補氣?此時吃補氣的黃鱔,與傳統醫學「春夏養陽」的養生思想是一致的,可以達到改善不良體質、「冬病夏治」的效果。  2、陽虛怎麼補血補氣  又稱陽虛火衰,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陽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除有氣虛的表現外,平時怕冷,四肢不溫,喜熱飲,體溫常偏低,腰酸腿軟,陽痿早洩,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舌質淡溥,苔白,脈沉細等。
  • 我的中醫實習故事(117)透膿散,治痤瘡出膿
    一般年輕人長青春痘都不怎麼去理它,可如果長得滿臉都是,而且流膿,看起來滿目瘡痍,那就不得不去治了。這小夥子經常去擠破青春痘,把膿血擠出來,結果臉部坑坑窪窪,這邊膿口還沒收,那邊又爆出一個來。真應了俗話所說的,摳成的瘡,越摳越擠瘡越爛。那怎麼辦?
  •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396(抓住根源多病通治)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化繁為簡以簡馭繁
  • 人言可畏——聽老爺爺講故事
    最近迷上了中醫,特別喜歡搜羅各種中藥典故,有時候會忽然想起從前小的時候,時常跟村裡唯一一位老中醫聊天,那是個特別和藹的老爺爺,我那時大約八九歲,他就已經八十多歲了。那時村裡有人身體不舒服都會去他家裡找他,他的醫術特別好,在記憶裡總覺得他就是神醫了。我小的時候抵抗力特別差,時不時感冒發燒被帶到他那裡看病。
  • 補氣的食物
    [2]氣虛之體質者在飲食上要注意補氣,藥膳「人參蓮肉湯」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大棗,這些都有補氣的作用,應該多食。可多食水 果、蔬菜、苦瓜,因酒是辛熱上行的,故應戒酒。血瘀之體質者要多吃些具有恬血祛瘀作用的食物,如桃仁、油菜、黑大豆等;酒需長飲,醋可多食,二者均有活血作用。
  • 陰虛發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就無力了
    1 氣虛: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1.1 補氣虛食品: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355(蘿蔔、杏仁、乾薑)( 肉桂和丁香粉)
    道醫療疾,疑難雜症,不施一針一藥,遠離疾苦,免除手術傷害,驗效為證,老中醫奶奶的故事           蘿蔔、杏仁、乾薑、梨煮水—咳嗽           蘿蔔、杏仁、乾薑、梨煮上喝水,治咳嗽,這我試了,有效,不用求醫。或者每天吃個白蘿蔔也可以,蘿蔔是對肺非常好,白色的都是補肺的,還有荸薺,治咳嗽。
  • 膏藥不是想貼就能貼
    但您知道嗎,膏藥也和其它藥品一樣,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世上沒有通治百病的膏藥,每種膏藥都有其獨特的功效和適應症,最可靠的方法是在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根據適應症來選擇。近日,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曹臣向大家詳細介紹了各類膏藥的用途和使用事項,方便大家對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