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指南》印發

2020-12-17 環保在線

  日前,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發布關於印發《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指南》 的通知,詳情如下:

 

  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環大氣〔2019〕35號,以下簡稱《意見》)和《關於做好鋼鐵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工作的通知》(環辦大氣函〔2019〕922號,以下簡稱《通知》),為鋼鐵企業有效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提供技術支撐,我會組織編制了《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現予印發。
 

  本《指南》是在總結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編制的,在技術路線選擇、工程設計施工、設施運行管理等方面可為鋼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參考。
 

  附件:《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指南》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2020年1月9日

 

  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指南

 

  一、編制目的
 

  為幫助企業達到《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環大氣〔2019〕35號,以下簡稱《意見》)的相關要求,提供超低排放改造技術路線選擇、工程設計施工、設施運行管理方面的參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冶金環保專業委員會組織相關鋼鐵企業、環保企業和研究機構,在總結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編制了本指南。
 

  本指南中提及的工藝、技術以及相關參數均來自於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工程案例,指南將根據技術應用的進展及時修訂。
 

  本指南是自願性技術指導文件,鋼鐵企業可根據當地生態環境管理要求和實際情況,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時參考使用。鼓勵鋼鐵企業、環保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強技術研發,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實現超低排放。
 

  二、源頭減排
 

  (一)總體要求
 

  加強源頭控制,採用低硫煤、低硫礦等清潔原、燃料,採用先進的清潔生產和過程控制技術,實現大氣汙染物的源頭削減。
 

  (二)燒結/球團工序
 

  1.強化燒結機機頭、機尾密封板、臺車滑道、潤滑系統、風箱及卸灰閥等密封改造,將機頭煙氣中的含氧量控制在16%以內。
 

  2.鼓勵企業結合自身實際,配套燒結機頭煙氣循環系統。
 

  3.燒結機環冷機採用上下水密封技術。
 

  4.球團生產宜採用鏈蓖機迴轉窯、帶式焙燒機等生產工藝。按國家規定不得摻燒硫含量大於3%的高硫石油焦作為燃料。
 

  (三)焦化工序
 

  1.焦爐裝煤採用高壓氨水噴射技術、導煙技術、單孔炭化室壓力調節技術等,以減少廢氣量。
 

  2.焦爐加熱採用廢氣循環技術,將焦爐燃燒廢氣回配至焦爐燃燒加熱系統,減少NOx產生量。該技術分為爐內廢氣循環和外部煙氣回配兩種工藝,其中外部煙氣回配適用於使用焦爐煤氣加熱的焦爐。
 

  3.新建常規機焦爐採用分段(多段)加熱技術,向焦爐燃燒室立火道分段供入煤氣或空氣,形成多點燃燒,在實現焦爐均勻加熱的同時,降低燃燒強度,減少NOx產生量。
 

  4.焦爐煤氣淨化系統冷鼓、粗苯、油庫區各類貯槽等採用壓力平衡技術,調節系統壓力,利用管道將相關放散氣引入

煤氣鼓風機

前的煤氣管道內,避免放散氣外排;脫硫再生裝置等排放的尾氣,由於含有空氣不宜引入煤氣系統,應設置集氣罩收集後送焦爐焚燒。 

  5.焦化熄焦採用幹熄焦工藝。
 

  6.焦爐煤氣中硫含量應滿足下遊用戶要求,可採用催化加氫、乙醇胺脫硫、分子篩幹法吸附等工藝脫除焦爐煤氣中的有機硫。
 

  (四)其他涉SO2、NOx排放工序
 

  高爐

熱風爐

、軋鋼熱處理爐、石灰窯、白雲石窯、自備電廠等宜採用SO2、NOx源頭控制技術。 

  1.嚴格控制高爐入爐焦炭、噴吹煤含硫率。高爐宜使用幹熄焦焦炭,焦炭含硫率宜低於0.6%,噴吹煤含硫率宜低於0.4%。
 

  2.高爐煤氣淨化系統宜配套脫酸裝置,淨化後H2S濃度宜小於10mg/m3。
 

  3.鼓勵高爐煤氣有機硫脫除技術的研發和工程應用。
 

  4.鼓勵採用分級燃燒、煙氣循環燃燒、無焰燃燒等低氮燃燒技術。
 

  三、有組織排放治理與監控
 

  (一)設計及施工單位能力
 

  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設計和施工單位應具備相關資質和工程業績。對於燒結機機頭、球團焙燒、焦爐、電爐、自備電廠等重點

廢氣治理工程

,宜優先選擇穩定運行業績較多的承擔單位。 

  (二)技術路線
 

  按照《意見》和《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 鋼鐵行業》(HJ846-2017)要求,對全廠相應有組織排放源進行全面排查,建立有組織排放源清單,明確治理技術路線和監控措施,清單格式和內容可參考附表1。
 

  1.燒結機機頭(球團焙燒)煙氣、焦爐煙囪廢氣
 

  (1)燒結機頭(球團焙燒)煙氣進入脫硫設施前宜配置不少於四電場的配備高頻電源或脈衝電源的電除塵器,電場風速宜小於0.75m/s、比集塵面積不宜低於115m2/m3/s。
 

  (2)脫硫可採用石灰石/石灰-石膏等溼法脫硫工藝,循環流化床、旋轉噴霧、密相干塔等半乾法脫硫工藝,活性炭(焦)幹法脫硫工藝;焦爐煙囪煙氣還可採用小蘇打噴射幹法脫硫技術。
 

  (3)脫硝可採用設置獨立脫硝段的活性炭(焦)工藝或選擇性催化還原(SCR)工藝。
 

  (4)溼法脫硫設施需配備溼式電除塵器;半乾法脫硫設施需配備高效袋式除塵器;活性炭脫硫脫硝設施後如顆粒物不能滿足要求的,需配備高效袋式除塵器。
 

  2.燒結機機尾、燒結篩分、球團焙燒設備機尾、焦爐(裝煤、推焦、幹熄焦、篩焦)、高爐出鐵場、高爐礦槽、轉爐(二次煙氣、三次煙氣)、電爐、混鐵爐、鐵水預處理、精煉爐、石灰窯、白雲石窯等含塵廢氣
 

  (1)宜採用高效節能袋式除塵技術,依據具體工況條件和要求確定濾袋的形式和濾料材質。
 

  (2)鼓勵採用預荷電袋濾器技術、摺疊濾筒除塵技術。
 

  (3)由於場地受限,導致採用普通圓袋過濾風速無法達到0.8m/min時,宜採用摺疊濾筒等除塵技術。
 

  (4)鼓勵使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覆膜濾料、超細纖維面層梯度濾料、金屬間化合物多孔(膜)材料等新型濾材。
 

  (5)廢氣中含磨琢性較強的粉塵時,如燒結礦篩分廢氣,宜採用超細纖維面層針刺/水刺濾料,不宜使用覆膜濾料。
 

  3.電爐煙氣
 

  電爐煙氣應採用爐內排煙+密閉罩+屋頂罩的捕集方式;爐內排煙應採用煙氣急冷+高效袋式除塵技術。
 

  4.含溼廢氣
 

  燒結混料環節若單獨排放,可採用高效溼式除塵器;軋鋼(棒、線材除外)車間精軋機宜採用塑燒板除塵;鋼渣熱悶廢氣宜採用高效溼式除塵器。
 

  (三)主要技術參數參考值
 

  1.溼式電除塵器:j煙氣溫度60℃以下;k電場風速不宜大於2m/s;l宜選用金屬材質。
 

  2.高效袋式除塵器:j過濾風速宜小於0.8m/min;k除塵器阻力宜小於1200Pa;l漏風率小於2%;m除塵器進口應設置氣流分布均流裝置。
 

  3.濾筒除塵器:j全過濾風速小於0.7m/min;k綁帶間距差異宜小於0.5mm;l根據入口粉塵濃度以及粉塵特性,濾筒折數宜小於46;m除塵器進口應設置氣流分布均流裝置。
 

  4.石灰石/石灰-石膏溼法脫硫:j脫硫塔入口粉塵濃度宜小於50mg/m3;k其他相關技術要求滿足《石灰石/石灰-石膏溼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規範》(HJ179-2018)要求 。
 

  5.煙氣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j除塵器濾料可採用耐溫耐腐蝕的超細纖維面層梯度濾料、複合濾料等;k除塵器阻力宜小於2000Pa;l其他相關技術要求滿足《煙氣循環流化床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規範》(HJ178-2018)要求。
 

  6.活性炭(焦)脫硫脫硝一體化設施:j脫硫段煙氣停留時間不小於6s;k脫硝段煙氣停留時間不小於7.5s;l活性炭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滿足《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GB/T 7702)、《脫硫脫硝用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GB/T 30202)、《煙氣集成淨化專用碳基產品》(GB/T 35254)要求。
 

  7.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j氨氮摩爾比小於1; k催化劑層數不少於2層;l反應溫度小於230℃時,催化劑空速小於3800h-1;m反應溫度280℃左右時,催化劑空速小於4500h-1。
 

  (四)固定源監測監控
 

  1.燒結機機頭、燒結機機尾、球團焙燒、焦爐煙囪、裝煤地面站、推焦地面站、幹熄焦地面站、高爐礦槽、高爐出鐵場、鐵水預處理、轉爐二次煙氣、電爐煙氣、石灰窯、白雲石窯、燃用發生爐煤氣的軋鋼熱處理爐、自備電廠等排氣筒均需安裝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CEMS),相關廢氣治理設施配套分布式控制系統(DCS)。
 

  2.煙氣排放口CEMS安裝、調試程序、日常運維滿足《固定汙染源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規範(試行)(HJ/T 373-2007)》、《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範》 (HJ 397-2007)、《固定汙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範》(HJ 75-2017)和《固定汙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和檢測方法》(HJ 76-2017)相關規定要求。建立CEMS運行質控手冊,做好CEMS運行質控記錄,確保CEMS穩定運行。
 

  3.廢氣治理設施DCS應記錄企業環保設施運行狀況及相關生產過程主要參數。將各除塵/脫硫/脫硝設施所有運行參數、CEMS在線監測數據、以及反映生產負荷和設備啟停的主要生產工藝參數集中管理,並具備保存一年以上歷史數據的能力,任意參數曲線能夠組合至同一個界面中查看。
 

  4.鼓勵採用成熟可靠的智能化技術和產品,結合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及雲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逐步實現工業煙氣淨化系統運行維護的智能化監管,提高鋼鐵企業煙氣治理系統智能化、網絡化運維管理水平。
 

  四、無組織排放治理與監控
 

  (一)總體思路
 

  鋼鐵企業無組織排放源數量多、分布廣、陣發性強,汙染擴散相互影響和幹擾,且與生產過程關係緊密,因此無組織排放治理要採取源頭治理、過程控制和系統管控的綜合控制措施。
 

  1.源頭減排。排查梳理無組織排放源,優化生產工藝流程、設備和作業方式,減少無組織排放源的數量和排放強度。
 

  2.過程控制。應對生產過程的無組織汙染行為和治理過程實時記錄和精細化管控。
 

  3.系統管理。應採取全廠系統治理,結合全廠顆粒物監測網絡,建設系統化管理平臺,實現無組織排放的「有組織化」集中管控。
 

  (二)建立無組織排放源清單
 

  應按照《意見》要求,對全廠無組織排放源進行全面排查,按照生產工藝過程、物料密閉儲存、物料密閉輸送、物料封閉儲存、物料封閉運輸五個方面分別建立全覆蓋的無組織排放源清單。無組織排放源清單至少每年更新一次。附表2-附表5為無組織排放源清單示例,可作為企業建立無組織清單的參考。
 

  1.生產工藝過程源清單。以生產工序、車間進行分類,並明確對應生產工藝環節各無組織排放源的治理設施和監控設施,註明治理設施主要性能參數和監控設施安裝位置。
 

  2.物料密閉儲存和密閉輸送源清單。按照物料種類進行分類,明確各儲存和輸送設施的工藝參數。
 

  3.物料封閉儲存源清單。各封閉儲存設施分別建立清單,明確儲存面積、封閉方式、存放物料種類、堆取料作業方式、治理和監控設施、主要出入口數量及配套車輛清洗裝置情況等。
 

  4.物料封閉輸送源清單。從物料輸送起點到終點建立清單,明確各排放源對應的生產工藝環節、治理及監控設施,註明治理設施主要性能參數及監控設施安裝位置。
 

  (三)因地制宜選擇無組織排放控制技術
 

  根據產塵點的情況和揚塵汙染的特點,因地制宜選擇封(密)閉、收塵、抑塵等技術措施,預防和治理無組織排放粉塵汙染。
 

  1.封(密)閉
 

  (1)物料密閉。石灰、除塵灰、脫硫灰、粉煤灰等粉狀物料採用密閉料倉、儲罐等方式密閉儲存,採用管狀帶式輸送機、氣力輸送設備、罐車等方式密閉輸送。
 

  (2)物料封閉。原料堆場、皮帶通廊等開放性揚塵面源或線源需進行封閉;運輸含水率小於6%的易揚塵物料時,各皮帶轉運節點需進行局部或全程封閉;運輸塊狀或粘溼物料的車輛需採用加蓋封閉車廂;鐵水運輸過程中需加蓋封閉。
 

  (3)車間封閉。破碎、篩分等易揚塵作業工段,宜對生產設備進行整體封閉或半封閉+橡膠軟簾密封;高爐出鐵場鐵溝、渣溝需加蓋封閉;燒結機環冷機、高爐礦槽、煉鋼車間等應進行整體封閉。
 

  2.收塵
 

  (1)固定或連續作業的產塵點宜優先採用收塵技術,在不影響生產和安全的前提下,儘量提高收塵罩的密閉性;移動卸料塵源,可採用移動通風槽等收塵技術。
 

  (2)按照「應收盡收」的原則設計各產塵點收塵罩的風量,在收塵系統管路風閥全開狀態下,每個收塵罩罩面風速宜大於1.5m/s。
 

  (3)收塵系統應保持與生產工藝設備同步運轉,確保收塵點無肉眼可視粉塵外逸。
 

  3.抑塵
 

  (1)間歇式、非固定的產塵點,可採用幹霧等抑塵技術,霧滴直徑宜小於30μm。抑塵作業需快速精準聯動,響應時間宜小於5s,噴霧需明顯覆蓋揚塵區域。
 

  (2)長期堆放的物料可使用加溼、噴灑表面結殼劑、覆蓋等抑塵技術,控制物料表面風蝕揚塵;水和結殼劑噴灑量不得超過生產工藝許可,不得含有毒有害成分。
 

  4.道路清潔
 

  (1)物料存儲及上料區域每個車輛出口處,需配置1套車身及車輪清洗裝置,且清洗裝置距離出口位置小於5m。清洗裝置配備攔車杆,確保車輛清洗時間;配備抖水臺或吹乾裝置,儘量減少洗車後的車身滴水。
 

  (2)車身及車輪清洗裝置清洗水壓宜高於1.0MPa,清洗噴頭保持通暢,並配套汙水處理設施或排入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置。
 

  (3)廠區需配備足夠的溼掃車和灑水車,所有環保清潔車輛加裝北鬥或GPS定位系統,記錄環保清潔車輛歷史工作情況。
 

  (四)建立無組織排放監控體系
 

  有效的監控體系是無組織排放治理的關鍵。需要對無組織排放過程、治理設施運行狀態和重點區域顆粒物濃度等進行全方位監控。
 

  1.無組織排放過程監控
 

  監控記錄無組織排放源相關生產設備的啟停數據,如配料開啟/關閉、上料皮帶開/停機等;無法監控設備啟停數據的,需安裝具備自動抓拍揚塵功能的視頻監控裝置,對作業和揚塵過程進行監控記錄。
 

  料場出入口、燒結環冷區域、高爐礦槽和爐頂區域、煉鋼車間頂部、焦爐爐頂、鋼渣處理車間等易產塵點安裝高清視頻監控裝置。
 

  2.治理設施運行狀態監控
 

  監控記錄風機、幹霧抑塵、車輛清洗裝置等無組織排放治理設施的啟停狀態和運行參數,如電流、風量、風壓、閥門開閉、水量、水壓等。
 

  3.安裝產塵點TSP監測設施
 

  含水率小於6%的物料轉運、混合、破碎、篩分,及燒結機尾、球團焙燒設備、高爐礦槽、高爐出鐵場、混鐵爐、鐵水預處理、精煉爐、石灰窯等主要產塵點,可在收塵罩或抑塵設施上方設置TSP濃度監測儀,不得有外部風力影響。
 

  4.布設廠區環境空氣品質監測點
 

  廠區應按照《環境空氣品質監測點位布設技術規範(試行)》(HJ 664-2013)要求,至少設置1套標準方法的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站。廠界、道路、汙染重點區域應設置監測微站,監測微站的設置條件儘可能一致,使獲得的數據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監測微站周圍環境狀況應相對穩定,無電磁幹擾,周邊開闊無阻擋,以保證採樣口的捕集空間;在標準監測設備周邊20m範圍內設置2~3個質量控制點,定期開展監測微站的設備校準。
 

  廠界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位分別布設監測微站,監測 PM10、溫度、溼度、風向和氣壓;廠界單邊長度超過1km的,可適當增設監測微站。
 

  廠區主要貨運道路路口應在行車道的下風側布設監測微站,監測 PM10、溫度、溼度、風向和氣壓,採樣口距道路邊緣距離不得超過20m;路口間道路超過1km的,可適當增設監測微站。
 

  原料大棚、燒結車間、高爐車間、煉鋼車間、石灰車間、鋼渣處理車間等汙染重點區域,應在主導風向及第二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最大落地濃度區內布設監測微站,監測 PM10、溫度、溼度、風向和氣壓;特殊情況可酌情增加布點。
 

  (五)建設全廠集中管控平臺
 

  1.全廠集中管控平臺對廠內無組織排放源清單中所有監測、治理設備進行集中管控,並記錄各無組織排放源點相關生產設施運行狀況、收塵、抑塵、清洗等治理設施運行數據、顆粒物監測數據和視頻監控歷史數據。所有數據保存一年。
 

  2.鼓勵根據生產設施運行情況和產塵點無組織排放監測數據,運用物聯網、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實現對無組織排放的智能化自動管控和治理。
 

  五、清潔運輸
 

  (一)外部運輸
 

  鐵精礦、煤炭、焦炭、廢鋼,以及外購燒結礦、外購球團礦、石灰、石灰石、鐵合金等原料,鋼材產品(含外賣中間產品)和鋼渣、水渣等大宗固體廢物,應實施水運、鐵路、管道等清潔運輸方式改造,提升清潔運輸比例。不具備條件的,應儘量採用新能源或國五以上車輛運輸。
 

  建立清潔運輸臺帳,包括但不限於運輸合同、接軌站接發車貨票、磅單記錄、水尺記錄、皮帶秤記錄等。
 

  (二)內部運輸
 

  大宗原燃料儲運宜採用機械化原料場和機械化作業;鐵精礦、煤、焦炭、燒結礦、球團礦、返礦、返焦等物料全部採用封閉皮帶通廊或管狀帶式輸送機運輸,無物料二次汽車倒運現象。
 

  (三)車輛管理
 

  建立運輸車輛監管系統平臺。針對自有車隊的企業,建立油品使用臺帳、尿素使用臺帳、維修保養臺帳;針對委託第三方運輸的車隊,在委託合同中明確提供服務車輛的排放階段,並建立第三方運輸企業清潔運輸信用評價機制。針對廠內長期倒運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安裝車輛車載診斷系統(OBD)遠程在線監控系統和機械環保電子標籤,數據發送至本企業運輸車輛監管系統平臺。廠內車輛按年度委託第三方進行在用車和在用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排放檢測,每月由企業進行自檢,並做好記錄。
 

  (四)門禁系統
 

  建設門禁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監控並記錄運輸車輛進出廠區情況,門禁系統預先錄入符合要求的國五以上或新能源車的車輛信息,自動對照車牌,禁止不符合要求的車輛進出廠區。
 

  六、其他管理要求
 

  (一)企業基本要求
 

  企業應按照環境管理要求履行環境影響評價、排汙許可證申領、自行監測等法律義務。
 

  (二)建立完善環境管理機制
 

  健全環保管理機構,設專門分管環保的副總,設立獨立的環保部門。各生產單元(作業部或廠)配備分管環保的負責人,並配置環保專業人員,作業區(車間)配置專(兼)職環保專業人員。
 

  完善環保管理制度,確保環境管理制度穩定、有效運行;明確各級環保職責,制定環保崗位規程;各單位管理人員嚴格執行各自的環保職責,落實企業環保目標和責任。
 

  (三)強化人員環保專業能力
 

  企業汙染防治設施運營人員應具備崗位技能要求相關的專業知識,並定期參加相關專業技能培訓,熟悉本崗位運行及維護要求,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鼓勵鋼鐵企業委託有能力的第三方治理企業按照合同約定進行專業化治理。
 

  有組織排放源清單及控制措施對照表(示例)

 

  生產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源清單及控制措施對照表(示例)

 

  粉狀物料儲存和輸送設施清單及控制措施對照表(示例)

 

  物料儲存設施清單及控制措施對照表(示例)

 

  物料輸送無組織排放源清單及控制措施對照表(示例)

 

  原標題:關於印發《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指南》 的通知

相關焦點

  • 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形勢下除塵技術研討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鋼鐵超低排放改造,在多次重要會議及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提出要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環大氣[2019]35號)印發後,更是要求各地分階段分區域開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 鋼鐵是綠色的——山鋼集團邁進鋼鐵超低排放時代
    其中,日照公司是全省長流程聯合鋼鐵行業唯一一家A級企業,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焦化廠是全省焦化行業唯一一家A級企業。這標誌著山鋼集團綠色發展取得重大成果,開始邁進鋼鐵超低排放時代。  「中國鋼鐵超低排放標準的部分指標,其嚴格程度明顯超過了發達國家,是驚世之舉、創史跨越。」這是業內的共識,也體現了超低排放工作的難度。
  • 鋼鐵行業無組織排放治理背景及治理難點
    重點地區部分鋼鐵企業積極響應,鋼鐵行業正式拉開超低排放改造序幕,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結構,減少區域汙染物排放總量。從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清潔運輸、監測監控等方面提出具體改造要求,實現到2020 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顯進展,力爭全國60%左右產能完成改造;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力爭全國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有組織排放限值進一步收嚴。
  • 河南印發《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地可根據實際,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水泥企業給予大氣汙染防治、節能減排等專項資金獎勵支持。鼓勵銀行機構給予水泥企業信貸支持用於超低排放改造,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進行直接融資,募集資金用於超低排放改造等領域。   (省財政廳牽頭,省生態環境廳配合)   (三)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
  • 以首鋼遷鋼為例,分析鋼鐵行業如何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
    目前,國內外均沒有成熟可靠的全流程超低排放治理技術,鋼鐵企業的環保設施基礎、環保管理水平、職工操作水平等參差不齊。按照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標準,實現全工序超低排放需要克服很多困難。本文以首鋼股份公司遷安鋼鐵公司( 以下簡稱首鋼遷鋼) 為例,按照源頭控制、過程管控以及末端治理的思路,開展了有組織排放源穩定超低排放改造、無組織排放管控治一體化管理、清潔運輸方式探索等方面的實踐,以期為同行業順利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借鑑。
  • 中小燃油(氣)鍋爐煙氣超低排放技術
    對於管道天然氣、瓶組液化氣或來自正規渠道的燃油(如國五或國六柴油),正常燃燒工況下鍋爐煙氣中的二氧化硫、顆粒物和黑度均能達標排放,但氮氧化物仍達不到超低排放要求。因此必須研究出一種新型適用於中小燃油(氣)鍋爐煙氣超低排放的工藝技術路線,對中小燃油(氣)鍋爐煙氣處理技術進行升級改造,使其達到國家環保的超低排放要求。目前治理改造氮氧化物的技術路線主要有:鍋爐低氮燃燒技術、煙氣後處理等方式。
  • 河南省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
    全文如下:河南省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為貫徹落實河南省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河南省2020年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豫環攻堅辦〔2020〕7號),加快推動水泥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促進水泥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 陳燕輝: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存在的問題及擔憂--顆粒物&氨逃逸 | 大氣...
    (陳燕輝 中國綠髮會國際環境基金技術專家)摘要:鋼鐵行業大氣汙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鐵前,指出鋼鐵行業超低排放面臨氨逃逸汙染、堵塞、毒化和結垢等問題。關鍵詞:鋼鐵行業 超低排放 氨逃逸 遙感 一、超低排放面臨的問題首先鋼鐵行業超低排放主要集中在燒結球團,重點是在鐵前,鐵後的汙染更少一些。
  • 水泥行業實現超低排放的措施分析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水泥行業為實現超低排放,按照水泥熟料生產工藝及廢氣限值,結合SNCR脫硝系統、袋收塵器的優勢,利用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有針對性地採用了三種方法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對脫硝治理及收塵治理的技術改造進行淺談。
  • 江蘇實現「超超低」排放 南京PM2.5濃度同比下降23.5%
    2014年,江蘇出臺了嚴於國標的《江蘇省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10萬千瓦以上所有燃煤機組參與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完成時間比國家要求提前3年;2016年又主動加碼,要求「十三五」期間完成全省所有65蒸噸以上的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這一系列的舉措,有力支撐了近幾年江蘇空氣環境質量的改善。
  • 巖棉、玻璃棉企業必看!生態環境部重汙染天氣停產指南出來了
    備受企業關注的《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技術指南》)日前印發,
  • 電改電袋超低排放技術在水泥窯頭的應用
    2014年3月1日,新修訂的《水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正式實施,顆粒物排放限值30mg/m3,重點地區20mg/m3。隨著燃煤電廠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近兩年大部分地區的水泥企業已按燃煤電廠的標準,要求水泥窯顆粒物排放濃度要求≤10mg/m3。西礦環保作為大氣汙染治理的環保企業,緊跟市場需求,研發出水泥窯排放濃度≤10 mg/m3的超低排放除塵設備。
  • 關於唐山國堂鋼鐵有限公司退城搬遷環保升級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
    幹熄焦煙氣經地面除塵站袋式除塵器淨化處理後,外排廢氣顆粒物濃度、二氧化硫濃度均須滿足《煉焦化學工業大氣汙染物超低排放標準》(DB13/2863-2018)表1排放限值要求,同時滿足《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環大氣〔2019〕35號)中表2超低排放限值。
  • 關於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
    各地嚴格按照《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技術指南》)有關要求,全面推進績效分級差異化管控,鼓勵環保績效水平高的先進企業,鞭策環保績效水平低的後進企業,以先進帶動後進,提升環保基礎工作整體水平。各地要高度重視,確保將績效分級有關要求告知到相關的每家企業,組織好評級工作。
  • 生態環境部印髮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
    堅決防止已關停取締的「散亂汙」企業死灰復燃、異地轉移,堅決遏制反彈現象。創新監管方式,充分運用電網公司專用變壓器電量數據以及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紮實開展「散亂汙」企業排查及監管工作。(五)有序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 超低排放溼式除塵煙塵監測技術在火力發電廠中的應用
    該文列舉了目前市場是主要應用於溼煙氣顆粒物測量的技術及方法。2014年9月12日,國家發改委、國家環保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文「關於印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中要求,穩步推進東部地區現役30萬kW及以上公用燃煤發電機組和有條件的30萬kW以下公用燃煤發電機組實施大氣汙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的環保改造。
  • 鍋爐超低排放煙氣在線監測技術研究
    許多燃煤鍋爐經環保升級改造後,尾部煙氣中相關氣態汙染物已滿足超低排放要求,但原有CEMS系統仍繼續保留使用。為適應日趨嚴格的環保要求,近年來眾多燃煤鍋爐積極開展環保升級改造,實現鍋爐尾部煙氣中煙塵、SO2、NOx等氣態汙染物「超低排放」。文章通過對比幾種應用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的典型監測技術,提出了適用於超低排放改造的煙氣在線監測系統優化配置方案。
  • 【企業秀】桐柏明星化工:超低排放 綠色發展
    近日,桐柏明星化工完成了燃煤鍋爐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5年6月,桐柏明星化工因設備故障導致短時冒黑煙現象後,公司積極整改,對設備進行升級完善,同時,積極探索節能、減排、降汙方式,今年7月份,公司的燃煤鍋爐進行了超低排放改造並順利完工。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鋼鐵行業煙氣超低排放用煤質顆粒活性炭(焦...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發布《鋼鐵行業煙氣超低排放用煤質顆粒活性炭(焦)(徵求意見稿)》。全文如下:鋼鐵行業煙氣超低排放用煤質顆粒活性炭(焦)1 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了鋼鐵行業煙氣超低排放用煤質顆粒活性炭(焦)的技術 要求、檢驗規則及方法、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
  • 萍安鋼鐵榮獲「2020年度環保突出貢獻企業」稱號
    ,萍安鋼鐵被中國環境報社授予「2020年度環保突出貢獻企業」稱號,肯定企業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努力實現企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的責任擔當。  「十三五」以來,萍安鋼鐵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企業發展,按下環保提標升級改造「快進鍵」,加快綠色環保建設步伐,史無前例投入10餘億元對環境持續進行改進,對廢水、廢氣、揚塵、噪聲進行深度治理,全力以赴打造一個在環保上過得硬的鋼鐵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