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三月,是個煙雨江南的魚米之鄉,群山懷抱,土地肥沃,民風淳樸,生於四十年代的父母親,受過太多苦,吃過草根,啃過樹皮,經歷過生產隊,記過工分,終於等來了分田到戶,交上公糧,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生活,一輩子把青春都奉獻在這遍肥沃的土地上。
我們小時候,一年之中也難得吃上幾頓肉,於是,一塊肉,往往父母親也要讓來讓去,把最好的留給我們幾姐弟吃,現在的父母親,歲月不饒人,已經是七十高齡的老人,可勤勞的父母,還是默默地耕耘著那遍肥沃的土地,無論兒女們怎麼勸說,老人家還是辛勤地種菜,耕田種上稻穀,為的是不想增加兒女們的壓力和負擔。
七十多歲的父親大人,總像個小孩一樣,把他的勞動成果展現給我們看,那時候的父親,特自豪,也特別滿足,那種濃濃的父愛,每每讓我流淚。
為了生活,我們姐弟在外地工作,家裡只留守下父母在家,母親病了,骨質疏鬆加上骨折,痛了整整半個月才告訴我們,當我們知道後,趕回家,幾姐弟輪流勸說,怕拖累我們的母親才肯住院治療,住院這幾天,我一路陪伴著母親大大小小的檢查,才發現,生病的母親是如此脆弱,母親說「老人平時沒病沒痛的時候,兒女不在身邊並不」覺得有什麼,可是,當有病痛的時候,多希望兒女們能陪伴在身邊,那怕是一聲問候也好,慶幸我的幾個兒女都做到
從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從呀呀學語,到兒女羽翼豐滿,這一路,無私的奉獻,世上沒有一種愛,能比得過父母的愛,父母對兒女所傾注的愛,任何言語也無法表達千萬分之一,那份不求回報的愛,從你出生那一刻,伴隨著直到父母老去方止,俗話說得好,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每一個為人子女,要做到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覺得我說得對的,請點個讚,加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