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戴好口罩」,這一宣傳口號的勸導力為何如此漂亮?

2020-12-23 六六愛思考

寫於2020.3.12

先講一個小實驗吧。

生活中,經常會在公共場所張貼一些宣傳環保的標語口號。比如,「節約用水、人人有責」,「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等。然而,這些標語口號到底能起到多少實效,少有人思考和研究過。

美國有幾位學者就認為,這些傳統標語口號的宣傳效用極其有限,所以他們換了一條思路做了一個實驗。

我們知道,在一些高檔場所的洗手間,會有擦手小毛巾,幾乎人人出來會用一條。這幾位學者,就在洗手間貼了以下這個標語:「在您之前有20個人為了環保,重複使用了毛巾,你打算怎麼做?」。

實驗結果發現,當提供這一條信息後,重複使用毛巾的人增加了30%以上。

你看,意思一樣,換了一種說法,效果就明顯不一樣了。

區別是什麼呢?我以為就是有沒有突出「個體感」。傳統的宣傳口號,是對「一群人」說的,比如「節約用水、人人有責」,「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等。但這個「個體感」的意思,是講宣傳的內容要從個體的角度來組織內容。打個比方來講的話,突出「個體感」的意思,就是說你要把宣傳的受眾想像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跟他「單獨」聊天,即使實際的受眾是一個群體。

你看,在抗擊疫情期間,很多單位張貼了標語口號:「勤洗手、戴口罩」「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拜年就是害人,聚餐就是送死」「少吃一頓飯,親情不會淡」「過年不串門,串門只串自家門」。當然還有很多硬核標語啊,這裡就不一一羅列了。

然而,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口號是這兩個:「乖!戴好口罩」,「聽話,別串門」(聽說出自常德)。

你看上面兩個口號,溫馨俏皮,不僅意思到位了,而且很有勸導力。其中的關鍵是什麼?關鍵是這個「乖」字和「聽話」都是針對「一個人」講的,好像就跟你在單獨聊天似的。

所以你看,一旦把宣傳口號聚焦到個體,語言的力量就體現出來了。

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戴好口罩,咋就這麼難?
    ○國購廣場入口處擺放的口罩自助機冬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戴好口罩進出公共場所是市民自我防護的有效手段。昨日,記者探訪部分商超,發現仍有不少市民不戴口罩,自我防護意識不強。一名工作人員在入口處值守,負責查看消費者的安康碼,並提醒消費者戴好口罩。不過,記者發現,工作人員並沒有對進入商場的消費者測量體溫。走入商場內,記者看到大多數人都能戴好口罩,但是仍有部分人員將口罩拉在下巴處,甚至是不戴口罩。「裡面有點熱,感覺戴著口罩有些難受。
  • 這個冬天,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啊!
    但是呢,我們也看到一個客觀事實:即便是在中國如此嚴格的防控之下,外部輸入病毒數量依然增加了數倍,境內傳播也再起苗頭!作為人在廣東的湖北人,根據我的觀察,廣東這邊已經有很多人不戴口罩了,比例至少有30%以上。
  • 戴好口罩!
    戴好口罩!丁劍華表示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餐飲等商業服務業企業要繼續嚴格落實佩戴口罩、測溫驗碼、通風消殺、保持社交距離等常態化防控措施,安全有序開展經營活動。經營場所內從業人員和顧客必須戴口罩,企業要安排人員進行提醒提示和檢查,通過海報、電子屏、廣播等宣傳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和防控措施,引導消費者自覺配合落實。
  • 進地鐵戴口罩,不僅僅是口號
    進地鐵戴口罩,不僅僅是口號。自2月5日起,乘坐上海地鐵必須佩戴口罩,上海地鐵將對未佩戴口罩的乘客進行勸阻。這意味著,不戴口罩就不得進站乘坐地鐵。由於各地強化疫情防控,當前春運情況不同以往,變化很大。根據上海交通部門此前預判,返程客流高峰將主要集中在2月7日到10日。
  • 這臺60萬的大眾火了!車尾一行字道盡心酸,網友:乖,把帽子戴好
    這臺60萬的大眾火了!車尾一行字道盡心酸,網友:乖,把帽子戴好自從汽車多了起來,汽車的各種周邊行業也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市場開始越做越大,小到車貼玩偶,大到汽車改裝,也都是無奇不有,在這個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的年代,相信你在路上看到的獨特改裝也不少,而且要說起最簡單的改裝——車貼,那花樣可就更多了。
  • 「戴好口罩,戴好護目鏡」新發派出所教導員張鵬:警員眼中的嘮叨...
    在這支堅強的隊伍裡,新發派出所教導員張鵬帶領著民警衝鋒始終在前。街面巡邏法律法規的宣傳,數據信息的核查,張鵬的身影無處不在,他的足跡踏遍新發鎮的十裡八村,常常從白天忙到深夜,工作好像永遠也忙不完,哪怕雨雪交加、寒風凜冽,依然堅持出勤、核查數據,為返鄉隔離的全部人員建立檔案。
  • 戴好口罩!
    戴好口罩!提醒廣大市民:堅持科學佩戴口罩16日下午舉行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在流調中發現有些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未佩戴或未正確佩戴口罩,在此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朋友,應隨身攜帶口罩,在遇到自己無法確定風險的情況下,及時佩戴口罩。
  • 疫情:姑娘,你戴好口罩的樣子比塗任何色號的口紅都美!
    近日某衛視為嘉賓準備的口罩火了,網友紛紛質疑:就這食堂阿姨打飯用的口罩也能用於疫情防護?恐怕不行吧?不過觀眾看起來的效果肯定是要好於只露出嘉賓兩隻眼睛的!隨著很多單位復工,大家的生活慢慢趨於正常化了,路上也常見姑娘們化個妝美美的去上班。
  • 預防口訣千萬條,戴好口罩第一條
    6月11日,廣州市發布《廣州市關於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的行動方案》,啟動「十大行動」34項具體措施,既把一些市民日常生活的良好行為習慣如出門戴口罩、排隊「一米線」、分餐公勺、預約就診等固化下來,推廣形成文明風尚,又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文明行為如濫食野生動物、薄養厚葬、亂停亂放等不文明行為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禁止性的要求,回應群眾的關切和訴求。
  • 既送「口號」 又送「口罩」——這群扶貧人在行動
    他們是聯防聯控的宣傳者——他們依託幫扶優勢,加強政策宣傳,指導村幹部利用宣傳欄、橫幅、村組廣播等宣傳載體,進行疫情防控相關新聞、標語、視頻的宣傳,提高廣大群眾對肺炎疫情防控的知曉率。他們加強醫療科普,配合村幹部通過電話、簡訊、微信群等方式,進行疫情防控政策、知識的解讀。他們加強輿論引導,引導幹部群眾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消除恐慌情緒,穩定群眾預期。
  • 「陽光天使」文明交通勸導,為文明和諧社區建設添力
    為有效緩解交通擁堵、交通秩序雜亂等出行難問題,提高行人和機動車駕駛員的文明交通素質,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培養青少年的社會主人翁意識,為文明和諧社區建設添力。
  • 寶寶「教科書式」吃餅乾走紅,小心翼翼咬下一口,立刻把口罩戴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如今,很多人的安全意識都提高了,出門都會戴好口罩,跟別人保持好距離,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別人。01「惜命寶寶」吃餅乾火了,咬一口馬上戴好口罩,防範意識高惹人誇
  • 「文明在行動」居民自發做文明引導員走進公園宣傳創城知識
    新疆網訊(記者牟敏)在烏魯木齊市植物園,有一支居民自發成立的文明引導員隊伍,他們多是周邊居民,每天趁著遊園的時間在公園裡勸導不文明行為,向遊客宣傳文明遊園的相關內容。9月16日,在市植物園,市民黃子桐穿著紅馬甲遊園,她會提醒遊客戴好口罩,也會把掉落在垃圾桶旁的菸頭拾起。
  • 戴好口罩!戴好口罩!戴好口罩!
    選購冷凍冰鮮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食品及包裝表面,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來挑選。購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切割冷凍冰鮮食材時,建議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務必做到生熟分開。
  • 提醒乘客戴好口罩系好安全帶 的哥遭辱罵毆打
    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仍需戴好口罩。12月21日晚,4名乘客乘坐計程車,的哥王福泰提醒未戴口罩乘客戴好口罩、副駕駛位乘客系好安全帶,其中一位男乘客辱罵王福泰,下車理論時,又對他進行了撕扯和毆打。目前,打人男子已被行政拘留。
  • 戴起口罩,發起號召——石家園子社區「口罩行動」進行時
    「口罩行動」勸導員在商戶進行宣傳為持續推進轄區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不斷增強廣大居民群眾的健康防疫意識,提高居民文明生活習慣養成,工作隊積極建立「口罩行動」常態化長效機制。製作展板18塊、布標6條、掛圖宣傳、標識600張,利用融媒體、LED屏、小喇叭、微信群提醒等方式實現宣傳全覆蓋無死角。
  • 激情洋溢的口號,各種各樣的活動,這是不是企業文化?
    一個公司的文化之所以深入人心,不在於提出了多少漂亮的口號,而在是否長期堅持了一些基本的價值觀,並滲透到整個公司當中,形成成員共同的心理契約,從而自然而然地規範成員的言行。很多時候,我們的企業文化卻走入了思維的誤區。如果提起企業文化,你最先想到什麼,或者說,哪一點你感觸最深?
  • 暖聞丨新疆:小女孩口罩帶子斷掉,民警送新口罩並細心戴好
    暖聞丨新疆:小女孩口罩帶子斷掉,民警送新口罩並細心戴好 2020-04-09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雲南公開徵集文化旅遊形象宣傳口號
    24日,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公告,向全社會公開徵集雲南文化旅遊形象宣傳口號。  公告全文如下: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徵集雲南文化旅遊形象宣傳口號的公告  為全面提升雲南健康生活目的地形象,宣傳推廣「洗肺養心養胃」的高品質生活,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面向全國範圍徵集雲南省文化旅遊形象宣傳口號。現將有關事項明確如下。
  • 英國一位女子洗頭洗到一半時,因「沒戴好口罩」被要求離開發廊
    據《鏡報》7月19日的報導,一位新冠肺炎的康復患者因沒戴好口罩被要求離開發廊,這讓她傷心欲絕。36歲的麗莎·布魯克菲爾德(Lisa Brookfield)在透露自己在5月份康復之前,曾經3次感染過新冠肺炎,但現在已經完全康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