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提到: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自1840年之後,我國近代歷史就充滿了各種曲折和侮辱,而在1911年之後,我國又經歷了內憂外患的局面。在內戰停止之後,中國國軍和紅軍連起手來共同抗敵,從1931年到1945年期間,中國人民戰勝了日本侵略者,摘下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果實。
但是如果要問中國軍隊當時在抗日戰爭中有多卑微,大家切勿不要是在抗日神劇中去找答案。因為很多影視劇都是過分渲染中國民族意識有多強烈,而忽略了歷史本真的狀態。過分的把日本軍隊的實力渺小化了很多。
其實抗日戰爭期間,我國軍隊的武裝力量早就被日軍甩了幾條大街。而我軍如果俘虜一個日軍士兵,可以繳獲多少子彈?從數量當中大家就可以得知我軍當時有多慘了。
1931年到1940年,這10年的時間裡面,中國軍隊在反抗日軍的侵略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吃過多少甜頭。在1940年,尤其是1942年之後,中國才打出了反擊戰的概念。而當時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不論是從武裝條件還是從生存條件以及後期軍隊補給等各方面來看,中國軍隊都沒有辦法和日軍相提並論。
但是中國軍隊當中有一支曙光可以勉強與日軍輕裝部隊所抗衡,那就是蔣先生的嫡系部隊。這畢竟是我國當時和國際力量接軌的一支部隊,代表的是我國最後的軍隊尊嚴。
而不論是紅軍,還是蔣先生嫡系部隊之外的其他軍隊。那只能用慘字來形容了,有上餐沒下頓都是常態。還有一些士兵,即便是參了軍,也沒有武器上戰場,拿的都是大刀,這也並不是捏造出來的虛假橋段。
1934年10月份,中國第5次反圍剿失敗之後,踏上了長徵的道路。在長徵的旅途中,大家也知道過草地跨雪山,吃的都是野菜和樹皮,艱苦程度可想而知。中國軍隊在俘虜了一個日軍士兵的情況下,一般情況下可以拿到5發子彈。
但是相對比還有很多中國士兵只能拿著大刀上戰場的情況,可以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了。看到這些戰利品數量,就已經明白我國軍人當時在抵抗日本敵寇時,得有多麼心酸。而現在所有美好的生活,沒有歷史先烈者們的付出,又怎麼會有如今的繁榮和昌盛呢?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1931年到1945年,是我國經歷的最大的一場戰爭,歷史上又稱為中日抗戰,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期,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當然,在抗戰期間,也發生了許多敢惹的故事,筆者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裡面就講述了許多抗戰時期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我的很多寫作靈感都是來自這本書,只需要78元,絕對的良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