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245字,需閱讀約8分鐘
10分鐘還是100分鐘?有氧運動或力量訓練?是快走還是散步?關於運動量的多少和運動最佳方法,很多專家都提出過不同的建議。有時候太多建議反而會影響你的判斷,核小醫就幫你梳理歸納一下吧~
還記得國務院在2016年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嗎?很多人都知道它,但並沒有完全看過裡面的內容,其實它不是只是就有一些對運動的建議,更是對今後一個時期深化體育改革、發展群眾體育、倡導全民健身新時尚、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部署。
《計劃》明確,到2020年,群眾體育健身意識普遍增強,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明顯增加,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7億,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4.35億。全民健身的教育、經濟和社會等功能充分發揮,與各項社會事業互促發展的局面基本形成,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全民健身成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拉動內需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動力源。
《計劃》中針對我們平時的運動做了建議,其中中等強度的運動(快走或以輕鬆的漫步),每周5次,每次30分鐘,累計至少150分鐘;或者通過能夠提高心率的慢跑或其他稍微劇烈的運動,每周5次,每次至少15分鐘。
其實,運動量只是相對的概念,也並不限定在某一個運動項目上。許多運動專家給出的指導建議很簡單也很相似:儘可能多地做一些活躍的事情。任何運動都很重要,從做家務到跑步訓練,都會對整體健康產生影響。
每周至少進行4次有氧運動,如慢跑、騎自行車或快走,以及2次或更多的力量訓練,比如普拉提或槓鈴訓練。如果你錯過了1次或幾次鍛鍊,放鬆,動起來就好。從站起來開始——最新的聯邦指南指出,站起來四處走動,即使每次只有5分鐘,也比完全不動要好。
如果你的膝關節有問題,那麼你應當選擇不需要負重的活動,比如騎自行車或遊泳,如果你的膝關節狀況良好,跑步可能會重塑關節,使其更健康。
什麼是中等強度運動標準呢?簡單來說,只要實現運動的同時能說話,但唱歌費力,處於這種呼吸頻率的運動就達到了中等強度運動標準,運動就是有效的。
下面,核小醫就為你介紹一下最常見的一些運動吧~
走路
如果你的目標是:保持體重、提高睡眠質量、新陳代謝順暢。
優點:簡單。有研究表明,步行者比久坐的人壽命更長,睡眠更好,患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癌症、關節炎和抑鬱症的可能性更小。走路也能增強記憶力,振奮情緒。除了舒適的鞋子外,不需要任何訓練或裝備。
缺點:如果不減少食量,就不太可能幫助你減肥,而且還需要一些時間投入。專家說,要想從走路中獲得健康的實質性好處,應當計劃每天輕快地走路半小時或更長時間。
特點:「輕快地」步行意味著每分鐘至少走100步。如果您的速度每分鐘低於100,請加快步伐。
跑步
如果你的目標是:心臟強壯,骨骼結實,心情愉悅,身材苗條。
優點:因為這是「劇烈」運動,你不需要太多。有研究表明,每天跑步15分鐘甚至5分鐘,對心臟和全身健康都有好處。另外,它簡單,技術含量低,效果顯著。跑步者可能會改善膝關節軟骨,使大腦更聰明。
缺點:每年至少有50%的跑步者受傷,尤其是新手。一開始要輕鬆地跑。如果你的膝關節因過去的損傷或關節炎而吱吱作響,那麼嘗試其他運動;跑步可能會加重關節衰變(joint decay)。
特點:大量的APP應用程式可以讓你輕鬆跑步。
騎自行車
如果你的目標是:關節健康,有毅力,腿部有力,提高免疫力。
優點:由於自行車本身承受著你的體重,騎車對關節的負擔不大,如果你背部疼痛,或者膝關節或臀部疼痛的話,騎行是個很好的運動。它還能增強大腿肌肉和臀大肌;增強耐力;而且騎行能使肌肉和免疫系統多年保持年輕。上下班騎自行車的話將把鍛鍊和出行結合在一起。
缺點:它不負重,所以不會構建骨。你將經常與汽車和尾氣共行,冒著汙染和剮蹭碰撞的風險。
特點:騎行需要一些專業知識,當然還得擁有自行車。
遊泳
如果你的目標是:增加肺活量,提高內臟機能耐力,鍛鍊四肢協調性、力量、柔韌性。
優點:水可以支撐身體,減少關節的壓力,支撐沉重的胸部,對許多女性來說,遊泳比跑步更可取。
缺點:遊泳比其他運動更能增加食慾,因為遊泳不會增加體溫(運動後體溫越高,你就越不覺得餓)。泳池的消毒餘氯可能會損害皮膚黏膜。
特點:遊泳要求一個遊泳池,並且學會如何划水。
普拉提/瑜伽
如果你的目標是:柔韌性,小腦平衡,減少肌肉疲勞,心情平靜。
好處:普拉提和瑜伽是一個緩慢、精確的動作和體式,以及配合著呼吸控制。普拉提通常也包括在輔助器械上的鍛鍊,研究表明,普拉提和瑜伽都能減輕背痛,改善平衡,增強手臂和肩的力量,舒緩壓力,增強下半身的柔韌性。
缺點:這些不是有氧運動。有研究認為,典型體式的瑜伽運動和緩慢走路差不多。
特點:對於女性來說可以糾正不良姿勢,提升氣質。
負重訓練
如果你的目標是:力量、肌肉線條、心理健康、骨骼健康。
優點:提升整體力量。負重訓練(無論是用啞鈴、器械,還是像伏地挺身這樣的自重訓練)可以收緊和加強肌肉。儘管有誤解,但你不會「壯碩」的。提重物訓練還能控制血糖,減少腰部脂肪,鍛鍊後燃燒更多能量。
缺點:研究顯示,骨的益處是真實存在的,但可能要求每周至少3次,堅持至少1年的訓練。另外,你需要良好的狀態,否則你會有受傷的危險,尤其是背部。你可能還需要一個教練,至少一開始是這樣,如果你喜歡負重器械,還需要辦一個健身房會員。
特點:令人驚訝的新研究表明,負重訓練可以有效地減少焦慮和抑鬱,而且似乎確實可以刺激大腦(起碼在老鼠實驗上)產生健康的新腦細胞。
看完這幾種常見的運動方式,選擇其中最適合你的,相信一定能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果~
來源:北京核工業醫院
責編:王思淇
審校: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