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部署,順理成章」——俄海軍正「重返世界大洋」

2020-12-15 騰訊網

敘利亞塔爾圖斯港的俄羅斯海軍艦艇正在參與俄海軍節巡遊活動。(俄羅斯國防部網站/圖)

繼地中海沿岸的塔爾圖斯港之後,俄羅斯海軍在紅海沿岸將新添一個海軍補給站。

據俄媒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於2020年11月16日正式籤署了一項命令,同意俄羅斯與蘇丹就在蘇丹境內設立俄海軍後勤保障點籤署協議。

蘇聯解體後,作為「合法繼承者」的俄羅斯,一度丟失了在中東以及非洲地區的所有軍事基地。除了原蘇聯國家外,僅在敘利亞塔爾圖斯保留一個海軍物資技術保障點。敘利亞內戰以來,俄羅斯強勢重返中東,不僅擴建了原有軍事基地,還將博弈範圍繼續向南推進。

「俄羅斯在蘇丹領土上建立海軍『物資技術補給站』,意味著俄羅斯重返印度洋大政治舞臺。」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列克謝·庫普裡亞諾夫近日撰文稱,俄羅斯海軍在蘇丹港的存在可以表明,俄參與日益升溫的印太地區外交博弈的意圖明顯。

「非洲第一個軍事基地」

「在蘇丹的軍事基地雖然小,但從地緣政治來說,意義重大。用一個小小的基地撬動了印度洋、南亞、非洲等領域,著實是花了小錢,辦了大事。」上海社會科學院俄羅斯研究中心潘大渭教授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2020年11月初,在俄羅斯政府法律信息網站上,俄總理米舒斯京發布的信息顯示,批准在蘇丹建立海軍後勤基地的協議草案。

依據協議草案,海軍後勤基地可用於進行維修和補給,也可用於俄羅斯海軍艦船的船員休息;基地人員數量不超過300人;最多只能有四艘俄羅斯軍艦留在海軍後勤基地,包括「遵守核安全和環境安全準則、裝有核推進系統」的軍艦。建立海軍基地的協議有效期25年,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將自動延長10年。而蘇丹軍方負責維護基地。

據俄媒公布的模擬圖顯示,該後勤基地位於蘇丹港北部,毗鄰蘇丹海軍在弗拉明戈灣的駐地。這也是1991年以來俄羅斯首次在非洲大陸建立常備軍事設施。

俄媒報導稱,蘇丹政府將向俄羅斯免費提供必要的港口設施和一塊土地,俄羅斯將被允許通過蘇丹港口運輸海軍後勤保障中心所需的任何軍事設備、彈藥或材料。

俄方此前發布的聲明還指出,俄羅斯海軍在蘇丹的後勤基地,目的是維持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而不對其他國家構成任何威脅。聲明還表示,「在與俄羅斯一方授權機構達成協議後,蘇丹方面有權使用該基地的艦艇停泊區。」俄羅斯還表示將向蘇丹免費提供軍事裝備,目的是維持擬議設施的防空系統。

「雙方互有訴求,瓜熟蒂落,順理成章。」潘大渭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蘇丹是非洲地區俄羅斯軍火的主要購買國。自蘇聯時代起,雙方就關係密切,在軍事、經濟方面也有合作。2019年,蘇丹發生政變,新政府上臺後,希望得到國際認可,並獲得經濟和軍事援助。

2017年11月,蘇丹時任總統奧馬爾·巴希爾(Al-Bashir)首次對俄羅斯進行訪問,籤署了在俄協助下使蘇丹武裝部隊現代化的協議。當時,巴希爾受訪時透露,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國防部長紹伊古討論了在蘇丹紅海岸設立軍事基地的問題。不過,俄駐蘇丹大使弗拉基米爾·熱爾託夫隨後「闢謠」稱,雙方談到的是設置後勤保障中心問題,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基地。

連年內戰的蘇丹,對俄制武器一直興致濃厚。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17年11月25日報導,巴希爾在受訪時表示,當時蘇丹仍然在使用老的蘇聯防空系統,正在討論向俄羅斯購買蘇-30和蘇-35戰鬥機的問題。此外,蘇丹還表達了對飛彈艇、掃雷艇和S-300防空系統的興趣。

2019年,巴希爾政權「倒臺」,但蘇丹與俄羅斯的合作持續進行。2019年1月9日,時任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批准了與蘇丹達成的一項協議草案,內容涉及簡化軍艦進入兩國港口的程序,以及更廣泛的雙邊軍事合作。此外,兩國還曾籤署天然氣勘探領域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俄方將在蘇丹東部紅海沿岸海域開發天然氣資源。

「該海軍後勤基地位於紅海中部,大量大西洋-印度洋的往來船隻途經這裡。」潘大渭教授分析認為,對於俄羅斯來說,這裡不僅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還有利於俄羅斯參與印度洋博弈,實現俄羅斯在印度洋和南亞地區的利益。

「俄海軍正在重返世界海洋」

「俄羅斯將通過在蘇丹建立海軍後勤保障中心來擴大海軍的存在。這為我們的艦隊增加了機會,現在是時候重返我們的海軍在世界大洋的存在了。」俄黑海艦隊前司令弗拉基米爾·科莫葉多夫海軍上將在受訪時強調,該中心將強化俄羅斯在北非和中東的存在,幫助艦隻在紅海執行軍事和經濟任務。

紅海位於北回歸線高壓帶上,氣候乾燥,降水稀少。俯瞰衛星地圖,阿拉伯半島和北非撒哈拉大沙漠夾峙兩端,東西橫跨萬裡,儘是茫茫黃沙。中間是南北狹長的一抹深藍,美得攝人心魄。

海洋是美麗的,但也是危險的。每年有數萬艘商船從紅海、波斯灣向世界各地航行,而紅海南段就緊鄰著海盜猖獗的亞丁灣。2008年12月17日,中交集團所屬的6萬噸級特大件運輸船「振華4」輪就在亞丁灣險遭劫船「驚魂」。

據公開報導,「振華4」輪在蘇丹卸貨完成後準備返回上海。在航行至亞丁灣海域時,9名持火箭筒、重機槍等武器的海盜登上甲板企圖劫船。不過,在船長帶領下,全體船員頑強抵抗,和海盜周旋對峙。經過國內搜救中心等各方緊急協調,多國海軍武裝直升機和艦艇馳援,最終迫使海盜放棄劫船。

為打擊海盜,不少國家派出專門的軍艦和人員進行巡查和護航任務,護航後勤補給問題也隨之而來。俄羅斯在蘇丹建立海軍後勤基地消息傳出後,俄軍事專家維克多·巴拉涅茨表示,「目前俄羅斯正在恢復其曾失去的在世界大洋上的影響力。在蘇丹軍事基地的設立,可以保護戰略海上運輸大動脈的安全。」

當前,俄羅斯海軍從太平洋到大西洋有兩條航線,一條是存在冰凍期的北極航線,另一條則是缺少補給點的印度洋航線。在紅海地區設立補給點後,從印度洋或亞丁灣駛來的俄羅斯水面艦艇無需費力經過擁擠的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而是在紅海地區就能獲得停泊和補給。如果蘇丹基地有能力支持核動力船,它可能會成為俄羅斯核潛艇重要的新作戰起點。

與美軍及其盟國設在當地的大型作戰基地相比,俄在蘇丹的補給點仍然顯得「弱小」。不過,對俄羅斯來說,這似乎不是問題。

「即使體量很小,也足以確保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利益。」俄羅斯黑海艦隊前司令弗拉基米爾·科莫葉多夫海軍上將在受訪時表示,「重要的不是船隻的數量,而是在該地區有執行任務的俄羅斯軍隊存在,知道我們在哪裡可以『拋錨停靠』。」

而且,俄羅斯未來有可能對這個補給點進一步擴建,比如增加機場、進駐飛機等。俄羅斯此前也有擴建基地的先例。

地中海東岸的塔爾圖斯港是敘利亞第二大港口,也是俄羅斯海軍在地中海重要的軍事基地。自俄羅斯介入敘利亞衝突以來,其在塔爾圖斯的海軍設施一直在擴大,改變了東地中海的戰略格局。

「轟炸機停在這裡、軍艦也停在附近,話語權自然更足。」潘大渭教授分析認為,軍事基地的威懾力,無疑讓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俄羅斯在敘利亞頻頻得手,這跟俄在塔爾圖斯港有基地是分不開的。

2020年7月,俄羅斯與敘利亞海軍在地中海進行聯合軍演。(俄羅斯海軍官網/圖)

從遍地撒網到重點部署

「海外軍事基地數量不足,是俄羅斯成為超級大國的主要障礙。」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近日出版的回憶錄《應許之地》中如是說。他提出,「如果俄羅斯今後想在國際社會上擁有更高的地位,它需要借鑑一下美國的做法:在全球各地建立更多的軍事基地,部署更多的士兵。」

俄羅斯也曾有昔日榮光。30年前,蘇聯在全球建設了一系列軍事基地,橫跨東歐、拉美、中東、東南亞和非洲。除了聲名赫赫的四大海軍艦隊外,俄羅斯海軍還有裏海區艦隊及兩支分艦隊常駐地中海和印度洋。

蘇聯海軍還建立起了一套機動後勤保障系統,包括支援和補給船隻、油輪、大型拖船、浮動船塢和浮動基地等。藉助於此,蘇聯才能在遠離母國的遙遠海域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必要時即便附近沒有固定的海軍基地,也可執行戰鬥任務。

地處越南的金蘭灣港就曾是蘇聯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1980-1990年,蘇聯派駐金蘭灣的艦艇平穩上升,其他軍兵種進駐也步步跟進。1985年,蘇聯與越南在金蘭灣成立了聯合作戰司令部,並配備了各種偵察設備和作訓人員。

不過,蘇聯解體後,該軍事基地也沒有逃脫終止的命運。2001年,俄羅斯決定不再續租。2002年5月,兩國政府籤署了關於提前移交基地的協定。

近年來,美國的收縮政策也給俄羅斯創造了適當時機,俄羅斯也重整旗鼓,在海外軍事基地上屢有斬獲。

早在2014年,俄羅斯就建成了北極「三葉草」軍事基地。該基地位於地球最北端,能起降包括遠程戰略轟炸機在內的多種戰機,這也是俄羅斯在北極的最大軍事基地。近年來,俄羅斯開始大規模翻新擴建北極地區的機場和軍事基地,並計劃重啟蘇聯時期的航空基地。

如今,俄羅斯海軍觸角再次伸向非洲,第一個常備軍事基地即將在蘇丹建立,有國際輿論分析「北極熊全球戰略是否復甦」。

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風書認為,和蘇聯時代廣撒網不同,俄羅斯近年來有選擇地在北極、地中海、非洲地區建設軍事基地,實際上有自己的考量。

「在蘇聯時代,美蘇在全球各大洲各大洋爭霸。現在俄羅斯已經不可能直接和美國爭霸了,而是要藉機會向外伸展觸角,維護自身在海外的利益,拓展軍火市場,為將來新的國際格局形成時掌握主動權。」馬風書說。

以北極為例,北冰洋海底石油、天然氣、煤炭、有色金屬等儲藏非常豐富。「在氣候變暖背景下,北極航道開通後,從俄羅斯到所有其他大州的(航行)距離都大大縮短。」馬風書教授分析稱,不管是能源還是海洋通道,北極在未來國際博弈中肯定是個制高點。

「俄羅斯是外交老手,它需要一些具有軍事威懾力的戰略據點,體現影響力。」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認為,俄羅斯未必是要恢復「昔日榮光」,但確實想維持俄羅斯既得利益,確保俄羅斯國內民族主義不失落。

王義桅教授介紹,俄羅斯國民一直有大國心態,其國際影響力也是遠遠超過GDP量級。為此,俄羅斯很多布局是從戰略全局角度考慮,削減一些支出,重點部署新領域,善用地緣政治來維持國際地位。

「大國都在角逐印度洋和非洲,俄羅斯也不例外」

近年來,非洲、印度洋在國際社會中戰略地位的大幅提升,俄羅斯也表現出對該地區的關切。

2019年10月23-24日,俄羅斯政府在索契舉辦了首屆俄羅斯-非洲峰會。普京和54位非洲國家領導人及非洲國際組織代表出席,討論俄非合作問題。普京提出,俄非合作具有戰略性和長期性,發展與非洲國家及其地區組織的關係是俄羅斯外交的一個優先事項。

普京還表示,俄羅斯與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籤訂了軍事和軍事技術合作協議,俄方為其提供大量武器裝備。「我們的軍事和軍事技術合作旨在加強非洲武裝部隊的作戰能力。」

俄羅斯與印度的交流也頻頻引發國際關注。2019年9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到訪的印度總理莫迪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行會談。會談後普京提出,「印度是俄羅斯的關鍵夥伴之一」,「俄羅斯與印度致力於共同保障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域安全與穩定」等。

印度一直是俄羅斯軍火的重要買家,俄印軍事技術合作密切。除了每年百億美元量級的軍火訂單、在印度境內開設軍工廠外,雙方也多次舉行聯合軍演。

2020年9月,印度國防部聲稱,「因新冠肺炎疫情及由此帶來的後勤安排等諸多不便」,決定退出9月15日至27日在俄羅斯舉行的,多國參加的「高加索-2020」聯合軍演。不過,9月4日-5日,印度聯合俄羅斯海軍在孟加拉灣單獨舉行了為期兩天的「因德拉--海軍」聯合演習,體現出兩國關係的特殊性。

「印度洋作為太平洋和大西洋互聯互通的連接點,是未來全球供應鏈、價值鏈上的樞紐。大國都在角逐印度洋和非洲,俄羅斯也不例外。」王義桅教授認為,印度洋及非洲周邊國家總計有幾十億的人口,經濟增長速度快,是未來新興發展區域。各個大國都想在該區域佔據優勢地位,比如建設海底光纜、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對航道連接點施加壓力等。

俄羅斯的到來,讓大國角逐的舞臺更加擁擠。如今,與非洲蘇丹相鄰的吉布地水域,美國、日本、中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已陸續部署了軍事力量。未來,俄羅斯的努力能否重現蘇聯時代的影響力,還有待觀察。

馬風書教授認為,百年國際格局大變化已經開始,美國全球軍事戰略的調整,也給俄羅斯帶來了機會。「俄羅斯希望為將來在新國際格局建立時,提前部署,以便佔據有利位置。」

(南方周末實習生何欣桐對此文亦有貢獻)

南方周末記者 毛淑傑

相關焦點

  • 普京批准協議在蘇丹設海軍後勤保障點,美媒:為俄海軍重返世界海洋...
    【環球時報記者 柳玉鵬】俄羅斯總統普京16日批准與蘇丹就設立俄海軍後勤保障點籤署協議,俄海軍將在紅海擁有可靠的海軍停泊點。美國《防務新聞》對此形容稱,「俄羅斯在蘇丹建立的軍事基地,為俄海軍重返世界海洋打下堅實的基礎。」
  • 布點蘇丹:俄欲「重返印度洋」
    在蘇丹建立軍事基地,是俄羅斯向印度洋方向進軍的重要一步,也是其時隔20年重返印度洋的關鍵舉措。方曉志  俄羅斯與蘇丹近日籤署協議,決定在紅海沿岸的蘇丹港建立一個用於補給和維修的俄海軍物資保障點,包括一個海軍後勤中心和維修廠,允許同時部署包括核潛艇和大型軍艦在內的4艘軍艦和300人的兵力規模。
  • 俄海軍在波羅的海舉行「海洋之盾-2020」軍演
    俄羅斯國防部3日發表聲明說,俄海軍已開始在波羅的海舉行「海洋之盾-2020」軍演。聲明說,此次軍演有30多艘各類型軍艦參加,海軍航空兵、岸防部隊、防空部隊和海軍陸戰隊也參加演習。在軍演第一階段,俄軍艦完成了出航和反水雷任務,隨後部署在波羅的海指定區域。聲明說,參演部隊正在執行防空、攻擊、反潛、戰術登陸等多項課目。
  • 海軍補給站錨定蘇丹港 俄時隔20年重返印度洋大棋局
    文章認為,俄羅斯海軍在蘇丹港的存在可以表明,俄參與現正日益升溫的印太地區外交博弈的意圖是認真的。全文摘編如下:俄羅斯獲得在蘇丹領土上建立海軍「物資技術補給站」的權利。這事實上意味著俄羅斯重返印度洋大政治舞臺。蘇丹共和國允許俄羅斯在其境內建立和部署一個物資技術補給站,並對其基礎設施進行改擴建,以便能夠為俄軍艦提供維修、補給及船員休整等服務。
  • 被俄海軍警告驅逐後,美驅逐艦再次現身東海,美國到底想幹什麼?
    在聽到俄海軍的警告後,美驅逐艦落荒而逃,直接駛向中立水域,再沒過線。對於美軍艦此次的行為,各界議論紛紛,有分析認為美國此舉是為了打探俄羅斯海軍的消息,企圖藉此機會收集情報,無奈俄海軍發現的早,不過也有分析認為這艘驅逐艦是不小心過線的。然而不論如何,美驅逐艦並未給出明確答案。這起事件還未停歇,美國「麥凱恩」號驅逐艦再次現身東海。
  • 英國老軍艦大戰核潛艇,聲稱可殲滅俄水下狼群,俄海軍:做夢吧!
    為了展現自身的反潛能力,以達到有效遏制俄潛艇的目的,日前,英國皇家海軍的23型護衛艦「諾森伯蘭」號正隨著「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在美國以東的大西洋海域開展反潛演練。據環球網最新報導稱,在此次演練中,美海軍派出一艘洛杉磯級核潛艇參加。在演練中,「諾森泊蘭」號護衛艦成功發現美國潛艇,並在模擬攻擊中成功「逼迫」上浮。
  • 俄米格31戰機部署敏感地區,直接威懾美本土
    據悉,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聲稱,其在馬加丹州部署了米格31戰機。此地與美國阿拉斯加的最近距離僅600千米,米格31隻需飛行20分鐘即可到達。馬加丹州位於堪察加州以西,屬俄羅斯遠東重要區域。這裡的人口不足20萬,卻有豐富的金屬資源,包括大量的金銀礦石。馬加丹州與阿拉斯加隔海相望,且有勘察加州做掩護,較為適合安置軍事力量。
  • 2020年,沒錢也要造軍艦,俄海軍勒緊腰帶,推出海牛號核動力航母
    俄海軍還將列裝14艘艦艇,3艘潛艇,18艘保障船艇。1套「舞會」岸防飛彈系統交送部隊。包括「口徑」巡航飛彈、「鋯石」超聲速飛彈、「亞森-M」攻擊型核潛艇以及其他遠海艦艇,它們將在北極、大西洋、黑海和地中海為俄海軍保駕護航。俄羅斯涅瓦設計局將建造「海牛」號新航母,這款航母被編號為11430E,海牛號航母滿載排水量9萬噸,核動力,載機60架、航速可達30節。
  • 身披「隱身衣」火力強大 新型護衛艦將提升俄海軍戰力
    參考消息網5月21日報導俄羅斯《消息報》網站5月20日報導稱,俄海軍20386型護衛艦將採用聚合材料作為偽裝手段來躲避敵方雷達探測。相關內容編譯如下:俄海軍20386型(輕型)護衛艦的上層建築將塗上聚合物塗層——這有助於吸收和耗散雷達波。專家指出,新材料和獨特的流線型艦體設計將令該艦的雷達反射截面積(RCS)信號特徵大幅降低,在遭遇敵軍時賦予其更多優勢。消息人士透露,關於該艦採用聚合材料和隱身塗層的原則性決定已經作出。
  • ...遭俄海軍「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號反潛艇驅逐艦警告並驅逐出...
    -25 07:06:13來源:FX168 【美俄軍艦在日本海發生摩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俄羅斯國防部24日在一份聲明中稱,美國「約翰·麥凱恩」號飛彈驅逐艦非法進入俄羅斯在日本海的領海,遭俄海軍
  • 俄海軍接收最新型戰略核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
    中新社莫斯科5月29日電 (記者 王修君)28日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公司發布消息稱,俄羅斯最新型戰略核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已交付俄海軍。據塔斯社消息,俄海軍司令部國家接受委員會主席波傑什金、俄紅寶石海洋機械中央設計局總設計師布德尼琴科等人出席了潛艇交付儀式。俄聯合造船集團公司下屬的謝夫馬什造船廠總裁布德尼琴科當天表示,該潛艇具有最先進的性能,是戰略飛彈載具中的新成員。
  • 22350M型護衛艦:俄海軍中堅力量繼承人
    小而兇 體重翻倍  22350M型護衛艦:俄海軍中堅力量繼承人  專家聊裝備  關於俄羅斯22350M型護衛艦的消息已經屢見報端。俄羅斯媒體近日刊文稱,有關新軍艦俄羅斯22350M型護衛艦的大部分資料是保密的,已知的是排水量為8000噸。
  • 美國B-52轟炸機重返關島,意欲何為?
    美國B-52轟炸機7月4日從美國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起飛經過28小時的飛行抵達關島,這款既能攜帶巡航飛彈實施遠程打擊又能攜帶炸彈進行常規轟炸的遠程轟炸機重返關島到底預示著什麼?隨著中國的發展與崛起,美國秉承「冷戰」思維加強了對中國的圍堵和挑釁,大力推行「印太戰略」格局中最新策略——「菱形」布局,即以澳大利亞、日韓、印度、關島戰略包圍圈,意圖從經濟、政治、軍事多層次擠壓中國的空間,近期中印邊境衝突就是印度充當印太代言人的「投名狀」,而B-52重返關島就是對「菱形」策略在軍事方面增加砝碼的重要舉措,而關島作為戰略支點,部署了B-52意味著美軍的手可以伸得更長更遠
  • 信豐縣委書記一次會議部署多項重點工作
    大會部署了多項重點任務,打響了信豐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先行區的開局之戰。縣委書記鍾旭輝在會上講話頗多,對全縣幹部布置了很多工作。信豐縣為何如此急迫要完成好這些工作?不尋常一次會議部署創國衛、城鄉環境整治和棚改等多項重點工作5月12日,信豐全縣三級幹部大會召開,對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棚戶區改造等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 冀中能源集團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 調度部署重點工作
    冀中能源集團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調度部署重點工作2月6日,冀中能源集團通過藍信電話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對疫情防控和電煤保供等重點工作再調度再部署。楊國佔強調__當前疫情防控任務仍然複雜艱巨,正處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刻。
  • 核動力海上巨獸再出江湖,俄海軍欲重振雄風,網友:不如買中國造
    但時過境遷,如今的這幾條戰艦早已鏽跡斑斑,艦上設備和武器系統已嚴重落後,不忍心就此退役處理的俄海軍便打起了改裝的主意。接受改裝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不僅是基洛夫級,俄海軍甚至打算對現役的3艘光榮級巡洋艦也進行大幅升級,不過從目前已知的消息來看,光榮級的改裝工程甚至比基洛夫級還要大,幾乎涉及到整艘艦的上層建築重造和大量新型武器的換裝,無疑這將耗費巨額的資金和改裝時間
  • Juicy Couture借中國東山再起 正嘗試重返美國
    Juicy Couture借中國東山再起 正嘗試重返美國作者:聯商網2016-06-04 10:112014年5月Juicy Couture女裝海外特別是美國和加拿大地區店鋪紛紛結業曾經風靡一時的美國天鵝絨材質運動服品牌Juicy Couture在2014年徹底關閉北美所有店鋪後,現在正努力嘗試重返美國市場。
  • 把握重點 打好前戰 紮實推進 我縣部署推進主題教...
    把握重點 打好前戰 紮實推進 我縣部署推進主題教...打好前戰 紮實推進 我縣部署推進主題教育專項整治》今天,全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工作部署會召開。
  • 博興縣召開扶貧工作推進會議部署近期重點工作
    會議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高夢君 濱州報導  12月21日下午,博興縣召開扶貧工作推進會議,安排部署貧困群眾溫暖過冬、安全過冬等重點工作。  會議對貧困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摸底工作進行了培訓講解,要求重點關注鰥寡孤獨等特殊困難群體,安排專人定期探護,解決突發困難,防範安全事故,保證平安過冬。  會議要求,各鎮(街道)要加強動態監測,構建長效機制,於12月底前開展一次相對貧困人口集中研判,確保因病、因災、因意外等生活陷入困難的群眾得到及時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