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生活正能
雖然全國各地商業陸續復工了,客流也在逐漸向好。但對於很多商場而言,現階段經營狀況依然艱難。
一些原本正常時期就經營不太順利的商場,在這樣的情況,關店止損或是不得不為的選擇。最近全國陸續有多個大型商場宣布正式閉店時間,包括茂業百貨、王府井百貨、大商集團、樂天百貨等知名百貨企業的門店。
不是暫時歇業,而是閉店。
大商鄭州金博大店
3月31日正式閉店
據大河報·大河財立方報導,3月30日上午,河南鄭州大商·麥迪遜城市奧特萊斯金博大店(以下簡稱「大商金博大店」)在一樓中庭內舉行一場全員大會,大商集團、大商鄭州地區集團高管當場宣布,該店將於3月31日正式關閉,即將張貼閉店公告。
據了解,大商金博大店是大商集團進入河南市場的首店。2006年4月,信達資產拍賣旗下資產鄭州金博大城3年物業經營權,大商集團以「3年4.21億元」天價租金競得標的,由此,奠定了「東北虎」入豫的第一站。2006年7月,獲金博大城經營權的大商集團,對該物業負一層原經營主體世紀聯華「送客」,取而代之的大商超市產出河南1號店。
大商股份2016年~2018年年報顯示,該店營業利潤分別為:約-1.06億元、約-1.18億元、約-1.45億元。
樂天百貨瀋陽店宣布4月30日閉店
3月30日,樂天百貨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由於相關行業和市場環境的影響,門店經營面臨的困境逐漸增加且至今不可逆轉,將於2020年4月30日當日閉店後停止營業。
據了解,瀋陽店是樂天百貨在中國開設的第五家百貨商店,也是樂天百貨在海外開設的第七家百貨商店。該店於2014年5月31日正式開業,曾是樂天百貨在中國開設的規模最大的一家百貨商店。門店共有8層(分為地下1層以及地上7層),總面積達到12.2萬平方米,賣場面積為7.3萬平方米,入駐品牌數量將達到420餘個。
值得注意的是,樂天百貨瀋陽店隸屬於瀋陽樂天世界一期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瀋陽樂天世界位於瀋陽皇姑區北站北出口,投資總額約人民幣150億元,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規劃建設七大業態——樂天百貨、樂天瑪特、樂天室內遊樂場、樂天寫字樓、樂天酒店、樂天購物中心、樂天影城。
樂天集團在中國的業務幾乎「癱瘓」,瀋陽樂天世界也於2016年因消防隱患被「中斷」,該項目曾多次傳出「重啟」消息,但一直沒有實際的行動。
福州王府井百貨宣布5月31日閉店
3月13日,福州王府井百貨正式發布閉店公告,稱按照集團公司戰略調整部署,門店將於2020年5月31日正式閉店。自2012年底開業後,備受爭議的福州王府井百貨終是水土不服,以退場收尾。
2012年底,福州王府井正式開業,這也是王府井集團布局東南沿海城市的首家門店。當時,五四路一帶集飲食、購物於一體的商業廣場屈指可數,大部分是寫字樓與居民區。福州王府井百貨原本定位為時尚精品路線,是提供購物、休閒、娛樂一體制的消費綜合體。
其實,早在2019年11月就有關於王府井百貨退出福州市場的消息一直在坊間流傳。
彼時,福州王府井百貨的業主方恆力城商場對外發布了招商海報,稱「五四路恆力城商場品牌全面升級,7萬平方米綜合體招商在即,敬請期待」。而當時,王府井方面則表示,正與恆力城商場方面談判溝通下階段合作事宜。如今看來,王府井百貨長達七年之久的「水土不服」終以退場收尾。
另有消息稱,從恆力集團獲悉,待王府井百貨退出後,恆力將自主操刀,打造五四路國際級shopping mall。對此,業界都持保留態度。
茂業百貨秦皇島金源店
6月30日閉店
因疫情停業2個多月後,茂業百貨秦皇島金源店在4月5日恢復營業。然而在復工首日,該店在微信公眾號突然宣布,門店將於6月30日閉店,全場清倉大甩賣,令人驚愕!
金原商廈在秦皇島佇立20多年,是秦皇島一個老牌商場。2011年11月,項目重裝開業,秦皇島市金原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對金原商廈實行統一管理,實施品牌化經營。2014年8月,茂業物流全資子公司金原商業受託經營金原商廈,同年年底項目完成改造再次開業,並更名為「茂業百貨金源店」。
據網上流傳的一份「告知函」顯示,金原商廈自2014年開業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通過積極招商、降低業主租金等手段後仍然無法扭虧為盈,且萬達廣場、茂業天地開業後,嚴重分散了秦皇島市內有限的商戶資源和消費群體。此外,受新冠疫情影響,供應商撤場、商場空置率持續增大,公司經營虧損嚴重,商場現已無法再繼續經營,故做出「終止營業」的決定!
廈門免稅商場宣布7月1日閉店
廈門免稅商場正式發布閉店公告,將於2020年7月1日關門。1988年開門至今,廈門免稅商場陪伴廈門人32年,是廈門歷史最悠久的高端百貨。
始創於1988年,作為五大經濟特區專營免稅商品的商店之一,廈門免稅商場在湖裡這塊熱土,已悄然屹立32年,與廈門人共度了許多特殊的日子。1995年,廈門免稅商場向精品高檔百貨轉型;1998年,第一個十年,免稅商場首版VIP卡誕生。曾經引領廈門時尚消費,如今悄然暗淡退場,令人唏噓。
上述的一些個案,只是目前諸多商場經營步履維艱的一個側影。事實上,不僅僅連鎖零售巨頭們在關店止損,連鎖品牌們也在精簡門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春暖花開了,期待的「報復性消費」卻並未到來。商業零售行業,還有一段較長時間的艱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