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電拯救聚美,10元一小時的共享充電寶,還能「活」多久?

2020-12-13 侃見財經

成年人的成熟大概是學會了沉默。

2020年4月15日,曾經頭戴光環的聚美優品宣布私有化,從紐交所退市。幾天後,聚美優品CEO陳歐在他的微博轉發了一條防曬的抽獎信息。

作為曾經網紅級創始人,陳歐曾經收穫粉絲無數。轉發那條抽個獎信息時,他的微博粉絲仍高達4126萬。

6個多月過去了,陳歐顯得越來越沉默了,他不僅清空了自己微博,就連粉絲也掉到了4084萬。

有時候,隔絕外界信息是創業者的必修課。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一個正確的決定可以將企業帶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縱觀這幾年,外界對於陳歐的印象一直都不怎麼好,很多人認為陳歐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尤其是假貨風波之後,陳歐第一時間選擇的不是道歉,而是和粉絲硬剛。

不僅如此,為了杜絕假貨,他堅決的砍掉了所有第三方平臺,堅持自營模式。

走這一步,被外界認為是最臭的一步棋。

事實證明,陳歐的確錯了,而且錯的非常離譜。

2014年年底,剛上市半年的聚美就遭到集體訴訟,外憂內患的情況下,陳歐給聚美開了一副最要命的「毒藥」——跨界。

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聚美的股價從20美元跌至12美元,跌幅超過了40%,且在其後的幾年裡,聚美股價一路下跌,最低跌至2美元左右。

對於這一切,掌舵者陳歐全然不察,並且在跨界的路上越走越遠。

從投資電視劇、充電寶、餐飲、智能家居、短視頻平臺、最後涉及金融貸(顏值貸),陳歐在追風口的同時,也逐漸的迷失在了風口裡。

2015年底,剛上市兩年不到的聚美就嚷嚷著私有化。陳歐認為聚美被嚴重的低估了。2016年2月,聚美收到了來自陳歐、戴雨森、紅杉資本等提交的私有化要約,價格為每份ADS7美元。

這份私有化要約將聚美和陳歐的聲望打到了谷底,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曾在朋友圈公開嘲諷陳歐為「陳七塊」。

不久之後,聚美的先後有兩位CFO離職,創始人戴雨森也離開了公司。

當然,令人疑惑的行為並未就此結束,陳歐也並未就振興主業拿出更好的方案。

2017年,陳歐斥資3億元拿下了深圳街電科技的控股權。

此舉被萬達大公司王思聰吐槽:「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為此,陳歐專門轉發了這條消息,並且稱:「謝謝思聰監督,不是每個項目都能做成,本來創業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電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但希望不要因為你的情緒不讓這個項目入駐萬達」。

投資街電時,陳歐還表示:「未來3個月內,還將繼續注入幾十億元的資金」。

後來,投資幾十億的聲音沒有了,但街電卻成了聚美的賺錢的主力之一。據聚美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街電為聚美帶來了9.3億人民幣的營收,佔聚美總營收的22%。當年,街電的市場份額佔據了整個市場的40%,用戶數量超過了1億。

今天,陳歐越來越沉默,而共享充電寶也越來越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兩年的時間裡,共享充電寶的時間單位從「每小時」變成了「半小時」,單價從原來的0.5元變成2-5元。

並且不同的地方收費越貴,在一些繁華的路段,每小時的價格甚至超過了10元。

根據rustdata發布的《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顯示,街電、小電、怪獸充電、來電分別佔據28.6%、27%、25.1%、15.6%的市場份額。

2019年底,《21世紀經濟報導》援引消息人士稱,「怪獸充電目前已走到盈利階段」;而聚美優品的財報顯示,街電在2018-2019財年營收超68億,營業利潤約3700萬元。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或許目前共享充電寶確實存在明顯需求,但未來隨著一些手機廠商無線充電技術的完善,這個行業遲早會走向衰落。

另外,雖然聚美等企業靠著充電寶提價實現了盈利,但在我看來這顯然是不持久了,當人們發現充一小時電需要高達10元的價格時,充幾次電就可以就買一個充電寶,當「韭菜」被割多了 ,養成出門必備充電寶也只是時間問題,另外隨著一些手機待機時間的延長,「共享充電寶」被拋棄顯然也是時間問題了。

相關焦點

  • 反壟斷已經向阿里出擊,共享充電寶肆無忌憚漲價,還能火多久?
    接連漲價的共享充電寶比特斯拉貴共享充電寶漲價到底有多狠?1 元 1 小時的白菜價時代早已經過去了,現在不同地方的價格不一樣,樓梯口2元/小時,電影院門口3元/小時,景區、夜店5元/小時,最高能到9塊錢。如果你一下子忘了還或找不到歸還點,那一天就得花掉二三十塊,多用幾次下來,花的錢都能買一個新的充電寶了。
  • 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已經達到每小時10元
    打開APP 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已經達到每小時10元 站長之家 發表於 2020-12-04 10:45:58   12月4日 消息: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有網友反映,有些地區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已經達到每小時10元,而以前一個小時才2、3塊錢。
  • 1小時6元?共享充電寶項目由iPhone用戶支撐?
    共享充電寶的項目,之所以被稱為剛需,恐怕和iPhone用戶的小電池有緊密的聯繫,甚至我們可以認為,iPhone的小電池才是共享充電寶的剛需。但共享充電寶還能牛多久?最高10元一小時,共享充電寶才是暴利共享充電寶的漲價速度實在太快了,國慶節前後,還是1.5元半小時,而最近在市面上,相當多的共享充電寶品牌在價已經是2元/半小時,一些特殊的場景電影院之類的已經上升到2.5元一小時,景區的價格甚至已經突破4元/半小時,最高達到了5元/半小時,這個價格已經很不便宜了!
  • Airbnb衝刺納斯達克背後:聚美街電等共享業態湧現新生機
    (原標題:Airbnb衝刺納斯達克背後:聚美街電等共享業態湧現新生機)
  • vankri數字資產交易所平臺:共享充電寶熬出頭?
    彼時共享經濟正熾熱,單車、充電寶、雨傘、鮮花等物品被資本炒上風口,其中充電寶作為人們高頻運用充電工具,也非常受資本喜愛。數據顯現,2015年全年我國有355家充電寶相關企業停止了註冊。  不過,2015年至2018年,充電寶市場處於培育階段,各家充電寶品牌低價搶市場,大多數品牌定價多是1元/小時,或者比1元更低以至是免費。
  • 聚美回歸,陳歐再出發?
    兩位話題人物的賭局,讓共享充電寶一時間紅遍全國,街電也正式成為共享充電寶的代名詞,吃瓜群眾光顧著看熱鬧。當共享充電寶行業普遍實現規模化盈利,首富之子王思聰究竟有沒有吃翔,反倒無人再關注。  而賭局之後的共享充電寶,迅速成為投資焦點。
  • 街電、來電、小電、怪獸們熬出了頭?
    不過,2015年至2018年,充電寶市場處於培育階段,各家充電寶品牌低價搶市場,大多數品牌定價多是1元/小時,或者比1元更低甚至是免費。只是,即便價格如此低廉,在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下,不少充電寶品牌被市場淘汰,就此銷聲匿跡。如今,活下來的共享充電寶品牌各有優勢,且智慧型手機電池技術在原地打轉,遠沒有充電5分鐘續航一整天的能力。
  • 10元1小時?共享充電寶瘋狂漲價!廣州人你還會用嗎?
    隨處可見的共享充電寶 不怕手機沒電啦! 一輛特斯拉Model 3 充滿電的最高費用大約100元 一小時10元只是給手機充個電的話 還是自帶充電寶比較香
  • 在聚美街電、阿里閒魚中解鎖消費新風潮
    來源:時刻頭條「辦張平臺會員,平均每天花10.9元,就能換著背LV speedy,Gucci酒神包等熱門包款。」這樣的操作,已經深入卡曼的日常。面對同事的疑惑,卡曼坦蕩且自然地說出她頻繁換包的秘密:租。萬物皆可租,是卡曼踏入社會以來一直秉承的消費理念。她是閒魚租借的首批月卡會員,聚美街電的年卡用戶。
  • 2021年共享經濟長啥樣?陳歐的共享充電寶或成出街「新神器」
    未來,共享經濟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為重要的服務和更為優質的體驗。上班路上掃碼開一輛共享單車,騎到公司;加班後用手機叫一輛網約車;下車了,借聚美的街電給手機充電,然後再去無人零售店買一份明天的早餐。這樣的場景已經成為年輕群體的日常。
  • 網際網路項目共享充電寶開始漲價,雲紙紙巾機成為下一個街電?
    本網12月25日訊 網際網路項目共享充電寶開始漲價,雲紙紙巾機讓投資者迅速回本曾經王思聰說:「如果共享充電寶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之後共享充電寶街電的創始人陳歐就在網絡上回復了王思聰的這一說法,話語還是非常客氣的。
  • 瀏陽共享充電寶租借漲價了?
    近日,微博話題「共享充電寶為什麼越來越貴」引起熱議。有消費者表示,自己租用充電寶時,發現每小時價格已從1元至2元漲到4元至6元,甚至更高。 而在瀏陽,2017年共享充電寶開始入駐,三年過去,市民的接受度如何?市場情況如何?瀏陽市場範圍內的共享充電寶也漲價了嗎?近日,記者走訪了市民、商家,採訪了共享充電寶運營商,探訪漲價背後的原因。
  • 怎樣尋找附近共享充電寶 共享充電寶怎麼使用【方法介紹】
    共享充電寶哪裡有?共享充電寶在什麼地方?掃一下碼就能借充電寶的創意看起來似乎不錯,但共享充電寶能否成為第二個充電單車,成為「共享經濟」的又一個成功類型呢?小編帶大家實地一探究竟。  共享充電寶在什麼地方?共享充電寶哪裡有?
  • 小電與街電、來電科技、怪獸充電佔據了九成以上的市場 共享充電...
    半個小時後他即將會面的一家創業公司小電科技,正是從事共享充電寶項目。時至今日小電科技完成B+輪億元人民幣融資,成為活下來的一個,並且與街電、來電科技、怪獸充電並稱為「三電一獸」,佔據了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近日怪獸充電完成5億元C輪融資,讓這個原本有些沉寂的行業,再度回歸焦點。共享充電寶究竟是一門好生意嗎?在資本助推之下,是否會和單車一樣走向燒錢擴張,最終淪為資本遊戲?
  • 街電落地韓國 開啟共享充電寶海外戰略步伐
    近日,國內共享充電品牌街電,積極響應「走出去」國家戰略,開啟海外市場拓展步伐。街電與韓國本土知名科技公司Design Co., Ltd合作推出KOKIR BOX品牌共享充電寶產品。據了解,這款產品於今年3月全面落地韓國,首站入駐城市為韓國首爾。作為亞洲極具窗口示範意義的國家,韓國將成為街電海外戰略布局的重要切入口。
  • 30多臺共享充電寶租賃機低調入濟南 1小時內充電免費
    一個多月以前,在資本市場炒得火熱的共享充電寶低調進入了濟南市場,然而能否像共享單車一樣「風靡」全城,還有待市場檢驗。  1體驗芝麻信用600分以上免租金  充電1小時內免費  17日上午10點多,到天橋一家超市買東西的程然突然發現手機快要沒電了。
  • 街電科技正式入駐韓國 共享充電寶加速國際化布局
    日前,國內共享充電寶領導品牌街電科技宣布正式進入韓國市場,全面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街電進入韓國市場後,將為當地居民和遊客提供便捷的充電服務。  街電科技與當地企業韓國Design Co., Ltd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推出共享充電寶「KOKIRI BOX」。目前,KOKIRI BOX已在多家連鎖商家鋪設,未來覆蓋場景將進一步拓展至地鐵等公共場景。
  • 充電寶也「共享」?實是分時租賃
    搭「共享」概念,資本瘋狂入局,10多天融資三億元   「用手機掃描一下,選擇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一分鐘時間不到,便可拿到一部共享充電寶。」細心的市民發現,最近在長沙的一些酒吧、餐廳和商場,出現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充電寶租賃機器,市民交納100元押金以後,就可以1元/小時的費用使用充電寶,用完之後在就近的機器歸還即可。
  • 共享經濟又有新動作!盒馬上線共享員工平臺,聚美街電更新信用評級
    共享員工、共享醫療、共享教育等共享經濟新興領域快速成長,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則在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再迎新機遇。疫情催生「共享新物種」疫情爆發早期,共享員工率先在餐飲行業流行。今年2月,盒馬率先聯合雲海餚在全國眾多餐飲品牌,宣布達成「共享員工」合作模式。
  • 來電掉隊,共享充電寶或許只是外表光鮮
    來電的工商註冊時間為2014年8月,為「三電一獸」中成立最早的公司。然而,從目前的市場份額看來,來電卻可能是這四家中排在末尾的玩家。在Trustdata發布的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裡,街電市場份額為28.6%,小電為27%,怪獸充電為25.1%,來電在「三電一獸」中處於末位,為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