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寫人物練習衣服時有哪些技巧?速寫人物衣褶常見的問題有哪些?這也是美術生比較關注的問題,相信很多美術生都想掌握速寫成績上不去應該是衣褶的問題學習美術我們不能盲目的學習,一定要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應用能力,同時也要具備美術生專業的素質和素養,那麼我們一起來學習下速寫人物衣褶常見的問題有哪些吧。
衣褶其實超級簡單,難的是對動態形象的把握,作為初學者很容易被小小的布褶等細節所吸引,在一幅速寫中衣服的面積佔據了80%站在這個角度上考慮衣折還是很重要的,既然布褶阻礙了我們的進程,下面為大家介紹下速寫成績上不去肯定是衣褶的問題。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參加聯考集訓,強烈建議提前在「美術集網校」進行集訓前的加深訓練,提前準備可以讓你在集訓期間更加得心應手!即使正處在聯考集訓期的美術生,他們也一邊在畫室集訓,一邊還在「美術集網校」同步提升。或者你想學板繪沒有美術基礎,或者在學習板繪沒有美術基礎都可以來美術集網校進行系統學習提升
平時認為布褶難畫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好好看過它就像我們在拿顯微鏡觀察細胞那樣經過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布褶的規律首先我們要屏住呼吸湊上去細緻的觀察一次…
一、布褶的要領
1、厚度:
布是沒有線的線,是體面的轉折面縮小後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線,所以我們在畫線時要有體面意識,在布的轉折處松,垂下的邊角處線與線的交匯處不要接死。
流出一定空隙就可以體現布料的厚度了就像我們在畫罐子口和盤子時一樣。當你離布折10釐米近距離觀察時會發現這一點。
2、開始與結束:
經過仔細觀察可以看清每條線的開始和結束,也就能交代出線的來龍去脈了。注意線的虛實變化,有些布褶是從線過渡到面有的是從面過渡到線。
有的開始處清晰明暗對比強烈緩慢的過渡直到消失成平面,這也就是「實起虛收」、有的是從平面慢慢開始隆起直到形成清晰的布折也就是「虛起實收」、
3、空間意識:
畫衣褶時不要單純的只是看到線,畫線要有面的意識、體的意識衣褶本身有體感,衣服下面所包裹的人體也有體感所以體塊意識和空間意識的建立是畫好衣折的關鍵。
我們可以更直觀的理解體塊意識空間意識。讓布折也就有韻律和生命,在衣服上添加一些紋飾,注意一下虛實關係,既讓畫面有趣又能讓空間感更加強烈?
4、賦予意念感受:
古人在畫線時給線條賦予了更深層的含義…力透紙背、屋漏痕、錐劃沙、折釵股所以中國人對線的理解有自己特有的方式我們要做的就是先學習再傳承和發揚線的虛實相交、輕重緩急、方圓變化、剛柔並濟、提按頓挫、這個過程會使線從具體物像上抽離出來形成一種特有的形式美。
二、布褶練習在速寫中的實際運用
單獨的布料練習與布料附到人體上是有區別的,但原理一樣只是人體的,結構形態會影響布料的外形和衣紋變化,但這些變化是有規律的因為人體是大致相同。前面我們已經一絲不苟的研究過布折,下面我們就多注重一下衣服所包裹著的人體吧。
1、領口、袖口、褲腳
如果不觀察我們都概念的認為領口、袖口、褲腳都是圓的。其實不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頸部、手腕、腳腕都不是純圓柱體,領口要受脖子肩膀的影響手腕是扁圓的,腳腕也是扁圓的,甚至是方的所以畫此處時要真實反映衣物所包裹下的物體特徵。
2、肩、肘、腰、腹股溝、膝
這是人體幾個大的轉折部位,此處的衣折多由於擠壓形成,擠壓的布折有個特點就是--密,所以這部分的布折也是所有學生都最為困惑的部位。原因在於太密學生就懶得仔細觀察,瞪大眼睛也看不出個究竟,最終就放棄了。
其實只要認真的研究一次就解決了,具體做法如下:以自己的肘部或膝部作研究對象當你伸直胳膊時是沒有衣折的,你可以試著慢慢的彎曲胳膊同時仔細觀察衣折的變化一個、兩個、三個隨著胳膊的不斷彎曲衣折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再試著重複幾次你會發現,布折位置幾乎沒變不管你彎曲幾次它們還是按照第一次出現的順序依次出場,因為我們的胳膊的結構始終沒變,這就是人體結構對我們衣褶聯繫的主要影響。
3、上肢、下肢、胸腔、盆腔
研究完銜接處我們再看看除了連接處之外的部位,也就是兩個連接處中間的位置。上下肢的兩關節之間多為肌肉此時要有強烈的體塊意識四肢是柱體胸腔和骨盆是方體。
4、主觀處理
前期我們不計畫面效果的進行了深入死扣的布折研究等熟練掌握後就可以根據畫面需要進行主觀處理了。處理的原則就是:著骨著肉是關鍵、約束轉彎呈放射、前後疏密互襯託。
根據需要增加衣紋的密度或刪減過多的衣紋,當然加也不是亂加其實自然界中本來就有一定的疏密邏輯存在只要去發現再表現出來即可,記得要多看書!
昨天有人私信問我美術生未來怎麼發展?在此順便插一下我的看法,建議美術生在未來往CG繪畫方向發展,推薦一個國內針對插畫、原畫、動漫的網校—輕微課,輕微課的「魔鬼CG繪畫特訓班」不但課程很全面、課程周期長,而且據說非常的嚴格魔鬼,你可以自行去了解一下!
提供「_速寫人物衣褶常見的問題有哪些?」閱讀,如果您喜歡這些分享的內容請收藏,希望你通過「_速寫人物衣褶常見的問題有哪些?」,找到通往美術巔峰之路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