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7月末我國核酸日檢測能力達484萬份,最快30分鐘能出結果,試劑...

2020-12-23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旭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對進一步加強核酸檢測能力建設作出了安排和部署。8月5日,國新辦就提高新冠病毒檢測能力有關情況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在吹風會上表示,提高新冠病毒檢測能力,對於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保障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具有重要作用。

截至7月末,我國核酸日檢測能力達到484萬份,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4946家,檢測技術人員達到3.8萬餘人。保障完成了1000萬人檢測的武漢大會戰,1000萬人檢測的北京攻堅戰,以及黑龍江、廣東、上海等外防輸入的常態化陣地戰,新疆、大連等近日聚集性疫情檢測的應急突擊戰,實現了「應檢盡檢」「願檢盡檢」。

圖片來源:新華社

已累計發送核酸檢測試劑近2億人份

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目前我國核酸檢測試劑與設備的產能如何?能否滿足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工作需要?

對此,王江平回應稱,疫情發生以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持續加強核酸檢測產品的研發、註冊和生產,相關企業也持續穩定生產和擴大產能,有效滿足了國內疫情防控需要。

首先是生產能力大幅度提升。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努力,我國核酸檢測試劑周產能達到了4648萬人份,核酸檢測設備周產能達到1200餘臺。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各方面對核酸檢測設備和試劑的需求有所減少,當前試劑周產量為1500萬人份,設備周產量為660臺,生產能力有較大富餘。

其次是有效推動供需對接。通過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臺,推動核酸檢測試劑、設備供需雙方的對接,截至7月末,已累計向全國各級醫院、疾控中心、海關口岸和第三方檢測機構共發送了核酸檢測試劑近2億人份,設備1.2萬餘臺。

另外,保障不同階段的防控需求。有關部門先後全力保障武漢全民檢測,以及隨後的東北、北京、新疆等地的疫情防控需求,做到「應檢盡檢」,為全國復工復產和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實保障。

王江平說,總的來看,目前我國核酸檢測試劑和設備的生產能力能夠滿足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需要。但同時,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勢頭仍在繼續,國內個別地區聚集性疫情時有發生,而且秋冬季即將來臨,國際航線正在陸續恢復,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形勢依然嚴峻。

「我們要守住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加強疫情形勢研判,積極開展需求預測,持續保證產能穩定,做好極端情況下加大產能儲備的準備。」他說。

核酸檢測試劑靈敏度不斷提升

疫情發生以來,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部署要求,科研攻關組把檢測試劑的研發作為應急攻關的重點方向之一。

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司長包獻華介紹,疫情暴發初期,有關部門用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推動首批6款核酸檢測試劑的快速審批上市,實現新冠檢測試劑的「從無到有」。

在疫情發展階段,面向全國採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從327個單位中遴選出9個項目納入應急攻關予以支持,重點是提高核酸檢測的靈敏度、速度和自動化水平。

在疫情進入到常態化階段,為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和支持復工復產的需要,重點部署推進更高靈敏度、更短檢測時間、更大檢測通量的試劑產品研發,加快提升我國的檢測技術能力。

圖片來源:新華社

「通過應急攻關,目前我國的檢測試劑及儀器設備等性能指標不斷提升。」包獻華舉例說,比如從核酸檢測看,有以下幾個進展:

一是試劑的靈敏度不斷提升。目前,我們核酸檢測試劑的最低檢出線已經達到100個拷貝/毫升,根據國家衛健委臨床檢驗中心對相關上市產品的測評,我國核酸檢測試劑總體的檢出率已經達到95%以上。

二是檢測時間不斷縮短。按照傳統方法,以前一次檢測大概需要4個多小時,現在1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檢測。其中,最快的一款產品30分鐘就能出結果。

三是檢測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現在能夠實現「樣品進、結果出」的一體化檢測,大大提高了便利性和安全性。

四是檢測產品的品種類別不斷豐富。現在既有體積小的可攜式產品,也有能夠檢出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6種呼吸道常見病毒的聯檢產品,能夠滿足不同場景的應用需求。

「同時,除了核酸檢測以外,我們還研發推出了一批抗體檢測產品,15分鐘左右就可以觀察檢測結果。抗體檢測與核酸檢測協同使用,可以進一步提升檢出率。」

包獻華表示,總體看,我國的檢測試劑研發已經形成了涵蓋多種技術路線、多種產品系列的技術體系,技術水平和產品性能與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處在同一水平,有些產品甚至領先,基本能夠滿足當前國內疫情防控的檢測需要。

7家企業的快檢產品已獲註冊審批

目前,我國核酸檢測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常規檢測,二是快速檢測。

常規檢測技術成熟,一次性檢測量大,但是用的時間相對長一些,適用於醫院等檢測人員集中、對時間要求相對不高的場景。快檢產品用的時間短,手段更便捷,但是單次檢測量小,適用於小批量隨到隨檢的場景。

加快快檢產品研發上市是提升核酸檢測能力的重要方面,目前核酸快檢產品的供應情況怎麼樣?

對此,王江平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工信部聯合相關部門積極推動核酸快檢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以滿足不同場景的檢測需要。

在推動檢測產品不斷完善方面,目前,我國核酸檢測產品性能大幅改善,常規檢測時間一般在4小時左右,最多一次可以檢測96個樣本;靈敏度從最初的每毫升1000個拷貝,現在已經提升到每毫升100個拷貝,實現了感染者攜帶較少病毒也可以有效檢測出來。

快檢產品目前已經有7家生產企業獲得了註冊審批,其中最快的產品可以在30分鐘內完成檢測,效率最高的產品最多一次可以檢測48個樣本。

在支持企業穩產擴產方面,對於已經取得註冊證的快檢產品,工信部大力協調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應,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暢通,實現企業穩產擴產。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國快檢產品的生產能力大幅提升,核酸快速檢測試劑周產能達到了100餘萬人份,設備的周產能也達到了380餘臺,目前受到生物安全性技術規範的限制,快檢產品的功能和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王江平說。

此外,在實現供需有效對接方面,「通過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臺,我們跟蹤7家快速檢測試劑和設備生產企業的供應情況,已累計向全國供應了核酸檢測試劑70萬人份,設備1400餘臺。目前庫存充足,生產能力也有富餘。」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IgM檢測操作簡單出結果快 核酸檢測迎來戰疫好搭檔
    而在目前獲批的兩家企業中,萬孚曾透露新冠產品的產能很快可以達到30萬人份/日,後續隨著生產工人的逐步復工和生產工藝的成熟,產能能爬升至50萬人份/日,甚至更多。其他眾多未獲批企業也紛紛「躍躍欲試」。「現階段對於IgM試劑盒的研發非常火熱,眾多相關企業和機構紛紛湧入,甚至出現一些未獲批的企業就開始熱炒,雖然試劑盒已經研發成功,但要通過醫療器械審批、在臨床實現廣泛應用仍然需要一段時間。
  • 廣州檢測室戰「疫」:日篩病毒樣本萬份 5天研發出試劑盒
    高效多家機構每日可檢測5000至1萬份樣本「我們安排檢驗人員三班倒工作,保證儀器24小時不停機。」金域醫學感染性疾病學科負責人劉勇表示,隔天早上,各家醫院和患者就能收到檢驗中心的反饋結果。作為全國最大的第三方醫檢機構,金域醫學此前調動了200多名PCR檢驗員、3000人的醫療冷鏈物流團隊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 核酸檢測最快3小時出結果 廣西首家第三方醫檢機構「上線」
    最近「核酸檢測」成了全民關注的醫學詞彙,它是當下新冠肺炎病毒被確診最關鍵的手段。本周一,廣西首家第三方醫檢機構——廣西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就獲批開展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那檢測的流程究竟是什麼樣的,最快需要多少時間?
  • 抗體檢測最快3分鐘出結果!核酸檢測遭遇「替代危機」?
    近日,多個科研團隊對外宣稱已成功研發抗體試劑盒,最快3分鐘就能得知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有些產品也進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程序。這種新的檢測方法是否能替代已有的核酸檢測?不同方法有何區別?距進入臨床使用還有多遠?
  • 每經15點丨全國核酸檢測累計達到9041萬人份,日檢測能力達378萬人...
    每經15點丨全國核酸檢測累計達到9041萬人份,日檢測能力達378萬人份;市民路過中高風險地區健康碼會變色?9041萬人份 日檢測能力達378萬人份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天(24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的核酸檢測能力從3月初的每天檢測126萬人份的能力,提高到了目前每天能夠檢測378萬人份的能力,提高了200%。
  • 從中國進口的新冠快速檢測試劑錯誤率80%?捷克衛生部闢謠
    據新華社3月18日報導,捷克軍隊一架載有從中國訂購的15萬套新冠肺炎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的專機18日凌晨降落在布拉格北郊的克貝利機場。捷克衛生部長亞當·沃伊捷赫說,這批檢測試劑盒將被分送到因疫情嚴重被封鎖的地區,供一些大醫院以及警察、士兵和消防員進行快速檢測使用,最快20多分鐘能檢測出結果。
  • 哈爾濱核酸檢測流程有哪些?多久能出結果?記者實地探訪
    檢測人員正在檢測樣本。日前,哈爾濱市全面擴大核酸檢測覆蓋面,一時間核酸檢測樣本數量激增。那麼,核酸檢測流程有哪些?多久能出結果?26日,記者走訪了位於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黑龍江金準醫學檢驗所,實地了解情況。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最快1小時出結果
    對新冠病毒進行核酸檢測 是當前疫情防控的一個重要手段 12月11日,瀘州市中醫院核酸快速檢測系統正式投入使用,據了解,該系統為全市首家引用。
  • 廣東單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升至144.97萬份
    中新網廣州12月23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據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介紹,目前廣東省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已達562家,單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提升到144.97萬份,確保一旦出現疫情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大規模人群篩查。
  • 中國、美國及WHO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審評要求簡要對比
    1月20日,器審中心起草《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註冊技術審評要點》,並於2月12日在中心官網率先對外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月8日修訂了《緊急使用清單(EUL)程序》(Emergency Use Listing Procedure),並於2月28日發布了《SARS-CoV-2核酸檢測試劑申報要求指南》。
  • 日檢測能力最高達3萬份 常熟首個核酸檢測基地12月底建成
    蘇報訊(駐常熟記者 陳潔 通訊員 張雨嘉)根據《蘇州市新冠病毒核酸擴大檢測工作方案(試行)》,常熟將在12月底前建成一個核酸檢測基地,基地常規檢測能力可達每日1萬份,戰時狀態通過增加班次可增至每日3萬份。目前,常熟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有2家,分別為常熟市醫學檢驗所和常熟市疾控中心,最大核酸檢測能力為每日4200份。
  • 一天60萬人份樣本過篩!走進華大「火眼」實驗室 探訪一線核酸檢測...
    200多人的檢測隊伍馳援青島,檢測機器24小時不停轉,樣本進艙4到6小時出結果「火眼」瞪起來,一天60萬人份樣本過篩記者走進青島華大「火眼」實驗室探訪一線核酸檢測的青島速度日核酸檢測通量達60萬單管!截至10月16日,青島華大「火眼」實驗室累計完成1008396人份的核酸檢測。這一次,在武漢抗疫中「打滿全場」的「火眼」實驗室再立新功,在青島成功完成「緝毒」任務。其搭建速度之快、檢測效率之高,無不體現著「青島速度」。10月16日,記者走進位於青島自貿片區·中德生態園的「火眼」實驗室,揭秘「火眼」煉成記。氣膜艙內外的工作人員通過特殊密封通道傳遞檢測樣品。
  • 【粵開醫藥】疾病快速檢測方法論:核酸檢測和抗原抗體檢測
    本次新冠疫情期間,我國應對及時,多家公司成功迅速開發相應診斷檢測試劑盒,截至3月19日,國家藥監局共批准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19個,其中抗體類檢測9個,技術基礎大多為膠體金技術,檢測所需時間縮短為15分鐘左右。基因組學檢驗:指通過對DNA/RNA核酸進行分析,用於疾病診斷,運用的檢驗技術包括PCR技術、基因晶片、螢光原位雜交技術等。
  • 2款核酸檢測試劑盒相繼獲批 達安基因貫通核酸檢測技術全產業鏈
    兩款試劑盒均可適配不同的核酸檢測儀器。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常規試劑為「雙靶標+內標」設計,可有效監控核酸檢測假陰性的出現;其檢測速度快,靈敏度高,無交叉反應。據蔣院長介紹,該款核酸檢測試劑檢測時長約110分鐘,分析靈敏度為500 copies/mL。
  • 檢測能力全省最強、試劑盒生產獲歐盟認證 濟南核酸檢測產業鏈日趨...
    11月13日,記者在濟南市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濟南市已實現密切接觸者、發熱門診患者、醫療機構相關人員「應檢盡檢」工作。截至11月12日,濟南市累計完成3344名密切接觸者、20.82萬名發熱門診患者的核酸檢測,完成市屬市管醫療衛生機構6輪核酸檢測,共檢測約27萬人次。
  • 日檢測6萬份!8月底,南京49家醫療機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
    現代快報訊 (記者 徐紅豔 徐蘇寧 鹿偉 文 / 攝)6 月 18 日,南京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南京市衛健委主任方中友對近日印發的 《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進行解讀。發布會上,方中友介紹,南京正在加緊建設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
  • 武漢全民核酸篩查,試劑的產能夠嗎?
    截至5月18日,武漢累計通報新增58名無症狀感染者、1例新增確診病例。根據武漢市衛健委通報數據顯示,5天內已完成1212809人次核酸檢測。試劑盒、檢測用品產量及實驗室檢測能力等客觀條件,也直接影響著武漢是否能夠在10天內完成針對1100多萬常住人口的新冠病毒核酸篩查。
  • 美國雅培新冠診斷試劑真的又快又準嗎?
    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3月27日,美國FDA緊急授權使用(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s)雅培公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產品:ID NOW COVID-19(下稱「ID NOW」),宣稱檢測新冠病毒只需5分鐘。
  • 青島海華生物開放核酸檢測1小時出結果 新冠肺炎疫苗正進行動物試驗
    「我們的實驗室是專門按照核酸檢測的要求設計的,安全性比雷神山醫院的要求還嚴格。」欒小康說。核酸檢測當天能出結果  「我們現在主要做新冠病毒核酸樣本檢測,由於樣本的特殊性,所以消殺工作極為嚴格,要對接觸的人員進行消殺,再對物品的三層外包裝進行消殺。」
  • 之江生物9個月營收抵過去7年,新冠檢測試劑開啟...
    2020年1月26日,之江生物拿到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的第一張註冊證書,是國內首批獲批新冠檢測試劑的企業之一。招股書顯示,2020年1-9月,之江生物主營業務收入為14.05億元,較2019年全年營收增長452.59%。2020年6月1日,之江生物科創板上市申請獲上交所受理,擬募集資金達13.56億元,較4年前衝刺主板募資3.34億元增加了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