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向磊 北京報導
「經過慎重考慮後,公司決定不再重新開放迪士尼英語中心。」近日,迪士尼英語對學員及家長的一封信引發廣泛關注。與眾多悄悄跑路的教育培訓機構不同,迪士尼英語選擇體面地離開。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對於在迪士尼英語報名的學員及家長,除了退還剩餘學費外,還給予合同金額10%的賠償和解金;對於英語中心的員工也進行妥善的安置。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是導致迪士尼英語退場的直接原因,深層次的原因是其針對消費者行為進行的創新變化遲緩,在少兒英語培訓領域逐漸掉隊。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在線教育崛起,在線少兒英語品牌不斷湧現,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分流了線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用戶群體,而迪士尼英語未能抓住消費者消費習慣變化的趨勢。
與此同時,迪士尼退出中國市場也折射出當下線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生存境地。疫情期間,如何解決房租、員工工資以及學員退費等問題,成為每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所面臨的共同挑戰。於歡英語創始人王向華告訴記者,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但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最明顯的是招新方面,目前只及疫情之前的20%左右。
體面離場
公開資料顯示,迪士尼英語是由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直營的英語培訓品牌,主打3~12歲少兒英語培訓服務。2008年進入中國市場後,迪士尼英語一度成為少兒英語培訓行業的標杆企業之一,並在消費者群體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進入中國12年之後,有著良好口碑的迪士尼英語選擇退出中國市場。6月22日,其在致學員及家長的信中稱,在過去幾年消費者偏好發生改變,更多消費者傾向於在線學習,而全球疫情更是加劇了這一趨勢,家長對「面對面」的課外學習存在諸多顧慮。經過慎重考慮後,公司將不再重新開放迪士尼英語中心。
與諸多選擇跑路的教育培訓機構不同,迪士尼英語選擇體面離場。有家長稱,在退還剩餘學費的基礎上,迪士尼英語還給予家長10%的賠償。
迪士尼英語方面向記者證實了這一說法。其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會為每一位迪士尼英語學員家庭退回剩餘的學費,還按照合同金額給予學員家庭10%的賠償和解約金。
除了主動解決家長退費事宜外,迪士尼英語對學習中心員工也進行妥善安排。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相關員工提供超過行業標準的離職賠償,還對員工及家人提供心理諮詢服務,以及職業過渡期的培訓等,對於期望留在迪士尼的員工,還提供現有的招聘崗位。
迪士尼英語突然離開,引發業內人士的唏噓。百特英語創始人歲行告訴記者,自進入中國市場後,迪士尼英語在教學環境打造、學習中心坪效管理等方面都做得不錯,是少兒英語培訓行業中管理水平比較高的機構之一,一度成為行業的學習對象。
不過,體面離開的背後難掩迪士尼英語發展過程中頻頻「掉隊」的現實。記者注意到,進入中國市場後,迪士尼英語的發展並不順利。據了解,迪士尼英語最高時在中國擁有近50家學習中心,但隨後不斷爆出關店的消息。據其官網顯示,目前迪士尼英語在上海、北京、廣州、南京、成都、深圳6個城市,擁有26家全直營培訓中心門店。
在歲行看來,高昂的外教成本限制了迪士尼英語的快速擴張。他表示,以英語為母語有資質的外教,目前年薪在30萬~40萬元左右,加上招聘、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一個外教的平均成本需要50萬元。較高的運營成本,決定迪士尼英語較高的收費,以至於無法下沉到消費能力有限的三四線市場。
另一方面,主打外教「面對面」教學的迪士尼英語也面臨著快速崛起的在線少兒英語培訓的衝擊。自2013年以來,國內在線少兒英語行業開始被資本關注,從而站上風口,迎來爆發期。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15年~2018年,每年新增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企業數量高達300家以上,每年新增企業數量是2015年之前的數倍。
面對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衝擊,不少線下機構紛紛推出自己的線上學習平臺。比如英孚青少兒英語也於2019年3月推出了線上線下一體化學習解決方案,瑞思英語也打造了一套面向3~18歲全年齡段,貫穿線上與線下的產品體系。但迪士尼英語仍舊以線下「面對面」的培訓為主,錯失了線上轉型的機會。
此外,在教學產品上,迪士尼英語的優勢在於其擁有豐富的IP資源,並將這些IP資源與課程內容相結合。但隨著學員的更替,迪士尼英語以傳統迪士尼IP人物形象為主的教學產品吸引力風光不再。
「現在出來很多新的諸如小豬佩奇動畫片等內容,對孩子更加有吸引力,但迪士尼英語還是利用老的IP等相對傳統的內容來教學,吸引力大大降低,也就是迪士尼英語以傳統IP人物形象作為教學內容課程缺乏創新。」王向華對記者分析道,迪士尼英語的核心是其品牌、硬體設施,但現在家長對英語培訓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加注重學習效果,而不是只要有外教就可以了。
對於是否會再擇機進入少兒英語培訓市場,迪士尼英語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決定不再重新開放,「你可以理解成永久退出中國(少兒英語培訓)市場」。
疫情影響仍在
並不是所有的教育培訓機構都可以像迪士尼英語一樣體面地退出,對於大多數線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來說,近半年沒有開張,房租、員工工資、學院退費是壓在教培機構負責人身上的三座大山。
進入2020年以來,有關教育培訓機構停止營業以及跑路的消息不時爆出。記者注意到,6月下旬,寧波的海倫多蘭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擅自停止營業,引發家長集體維權;3月,百弗英語在未退學員學費的情況下突然關門。此外,還有知名IT培訓機構「兄弟連」以及素質教育機構美智美樂等諸多教育機構被曝跑路。
記者採訪中,多位教育培訓行業的從業者對記者表示,疫情的影響還未散去。
「疫情期間,最焦慮的事情就是缺錢,只進不出,每月的運營支出在三四百萬元,整個疫情期間支出的成本保守估計在1000萬元以上。」王向華告訴記者,通過在線平臺,解決了已報名學生的上課問題,但對於最重要的暑假招生還有很大的影響。
「現在招生數量只達到疫情之前20%左右的水平,家長更多的是持觀望態度,等待疫情防控情況的明朗,並不會像以往那樣積極報名。」王向華說,面對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進攻,更多還是被動應對,疫情總會過去,線下上課效果的優勢仍在,一部分學生仍舊會回歸到線下。
除了招新的壓力之外,外教資源也成為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一大壓力。記者了解到,當前,外教已經成為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標配,在正常情況下,具有資質的外教本就短缺,而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加劇了外教短缺的狀況,沒有外教的培訓機構難以對家長產生吸引力。
歲行告訴記者,小機構更多是採取冬眠措施,等9月份開學之後,僅房租、人員工資等支出,他們就會面臨著開門一大筆運營成本的支出,不開門手裡的錢還能自己用,如何選擇結果顯而易見。
「等9月份,疫情穩定控制之後,才能知道到底有多少少兒英語培訓機構能熬過這個『冬天』。」歲行說,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線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應積極應對不確定狀況,積極擁抱OMO模式,能夠及時複課,就能避免大規模退費產生的擠兌,只要盡最大限度保障教學質量,保證課消,就能保障收入來源穩定,只要能夠保障收入,就能堅持活下去,等來市場的復甦。
尋找新機遇
線下培訓機構恢復正常教學仍需要時間,但不可否認的是,少兒英語培訓市場仍有廣闊的前景。根據艾瑞諮詢此前調研的數據顯示,當前87.2%的家長贊同孩子在5歲以內學習英語,也有超過60%的家長讓孩子學習英語的原因是將英語作為具有實用性的語言工具。
市場需求帶動了少兒英語產業的發展。根據前瞻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少兒英語培訓行業總體市場需求規模(包含線上線下)達到344.1億元,同比增長16.86%,未來市場規模將突破600億元。
雖然2020年初的疫情,讓包括少兒英語培訓在內的教育培訓行業受到較大影響,但在記者採訪中,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當前少兒英語存在不少機會,三四線城市等下沉市場仍處於「藍海」階段。
王向華對記者表示,少兒英語培訓,尤其是線下的少兒英語培訓,在一二線城市已經是紅海競爭,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少兒英語教育培訓在三四線城市仍有很大的機會,可以說是一片藍海市場。
「從傳統的授課方式來看,這是個紅海市場,但在我看來,新的品牌、品類、教學方式的出現,比如線上線下結合的OMO教學模式,可以把課程觸角伸到三四線城市。少兒英語培訓是一個藍海,純粹的線下外教競爭力大大降低,技術手段的革新,能讓家長對在線少兒英語教育有更高的接受度。」王向華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無論是新東方、好未來等教育行業巨頭,還是新崛起的在線少兒英語品牌都在進行渠道下沉,大力拓展三四線城市的少兒英語培訓市場。另一方面,疫情在線教育迎來爆發,也為在線少兒英語培訓帶來大量新用戶,相關企業如VIPKID、噠噠英語等在線少兒英語培訓企業紛紛迎來用戶數量的爆炸式增長。
在線教育品牌平安好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在線少兒英語教育來講,仍是一片藍海市場,通過技術賦能,打破了師資尤其是外教資源短缺的限制,讓三四線城市乃至鄉鎮學員都能通過網際網路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疫情期間,平安好學平臺課程使用量同比增長3倍,三四線城市用戶量同比增長60%。
「3~5人的在線小班課或將成為在線少兒教育最佳的教學形態。一方面,在線小班課保證了師生、生生間的高頻互動,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擁有良好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其運營成本相較一對一要低,擁有巨大的獲利空間。學習效果與商業可持續性兼顧,個性化與規模化兼得,在線小班課將成為在線教育的主流產品。」上述平安好學負責人進一步分析道。
歲行表示,在少兒英語培訓市場,單純以線上或線下教學模式為主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市場佔比都不會很大。未來,以線上線下結合的OMO模式將成為少兒英語發展的一個重要模式,這種教學方式,兼具線上的便利性,又可以實現線下學習的效果,加快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對三四線藍海市場的拓展。
(編輯:劉旺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