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叫做「窮人越忙越窮,而富人越玩越富」。這幾乎是當下的真實寫照,如果你說是因為富人思維、努力、天賦等原因,那就大錯特錯了。如果從資本、金融方面來說,可能一天都解釋不清到底是為什麼,這一次,小編就用最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卻越來越富。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窮人每天都想著如何賺到更多的錢,如何提高自己的業績。而富人每天都在想著如何利用窮人們賺到的錢,這就是最本質的差別。窮人們發了工資之後將錢存在銀行,而銀行則利用這些錢借給富人賺取利息,富人們在利用這些錢來賺窮人們的錢,這就是一個循環,並且是一個達到平衡的循環。
所以富人們越玩越富,窮人們拼了命賺錢,最後依然是被資本家利用。資本家利用這些錢開闢了市場,成立了公司,最後生產出產品來繼續賣給窮人們。房地產也是如此,剛需們不斷賺錢買房,開發商拿了錢不斷建房,然後再賣給剛需,其中也不乏有銀行貸款,但是歸根到底,這些錢都是窮人們的錢。
這些人用窮人的錢把房價抬高,讓剛需買單,結果就形成了剛需們買了用自己的錢建造出來的房子。簡單來說,窮人們用勞動換成果,而富人們則直接利用窮人們的「成果」,就這麼簡單。當初索羅斯做空泰國的時候就是如此,用泰國銀行的貸款,做空了泰國,獲得了大量的資金,然後再用泰國的錢去買泰國優質的資源,這就是資本家運作。
一個是創造資源的人,一個是利用資源的人,你可能覺得他們應該是合作關係才對,其實恰恰相反,前者正是因為沒有資源,所以要創造資源,這是必經之路,而富人們則盯著這些資源,時機成熟之後就將這些資源整合。例如網際網路、實體經濟、行動支付組成了電商,網際網路和餐飲店構成了外賣平臺……
不管是網際網路還是餐飲店,這些都是被創造出來的資源,而富人們直接利用這些人的「成果」成就了自己的資本帝國。你說,富人能不富有嗎?在這個社會上,存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窮人們也想跳出這個循環,但前提是自己要有錢,不然根本沒法運作,如果拼命賺錢,那就是在給資本打工,如果不賺錢,可能連生活都維持不了。
想要跳出這個循環,實在是太難了,除非你能像馬雲那樣完成巨額融資,否則很難站在頂端,成為「利用資源」的那個人。這是資本運作方面的問題,和你是否努力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所以現在才會出現「創業難」的現象,因為一個東西創造出來根本站不住腳,不知道會有誰來將資源整合,一旦整合到一起,那麼下遊的企業就變成了「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