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出差一定要戴這副耳機?

2020-12-21 騰訊網

範主說:商務人士「差旅神器」

說起「斯堪地那維亞風格」,也就是家喻戶曉的「北歐風」,這幾年幾乎是佔據了設計圈的半壁江山。作為其中一枝獨秀的丹麥設計,更是很多設計愛好者的心頭好。

範主就是個「丹麥控」,對丹麥設計可以說到了痴迷的程度。從當年為辦公室挑選用品,到如今為新家添置家具,從Sketch絲絨沙發到Carl Hansen & Søn單人椅,從Frandsen落地燈到Normann Copenhagen水壺,無一不是丹麥製造。

甚至為了擁有一張50年代的丹麥古董書桌,曾不惜等上大半年,還專門為它配了一把Gubi絲絨椅——同樣來自丹麥。

總覺得,為家裡添置一件丹麥設計的家具,就像是買回了一件簡練不張揚的「藝術品」。經典不過時,能在家裡長久存放,與這個家和諧共生。

而在所有我買過的丹麥設計中,最能體現「丹麥設計」終極精髓——將設計感、實用度、藝術性融為一體的品牌,就不得不說到Bang & Olufsen(簡稱B&O)。

最近經常出差,Boy A為了幫我緩解頻繁坐飛機的枯燥和勞累,特意買了一副B&O的Beoplay H95耳機送給我。它的簡約外形、降噪效果、以及一流音質,完全顛覆了我以往對耳機的理解…

範主還特別錄了一個視頻,大家可以直觀地感受一下我的使用體驗

看完視頻,我們接下來就從丹麥設計,以及這個國寶級品牌聊起~

用一個世紀,來打造獨一無二的丹麥風格

△都市精英感的家,B&O來呈現

都說北歐幸福指數高,在節奏適中的生活當中,不乏簡雅精緻。這其實也是生活在朝九晚五的大都市裡,習慣快節奏的我們所嚮往的生活方式。

這種嚮往,也體現在對居家環境的追求上:一個線條乾淨、空間夠大、不要太滿的家,既有藝術點綴,也有人文氣息。當想要暫時逃離忙碌的現狀時,它就會成為自己的「烏託邦」。

崇尚簡約、精緻的家,也是不少精英的標配。一位在90年代有幸參觀過賈伯斯宅邸的人,曾在自己的博客上這樣描述到:

「這並不是一幢華麗的房子,但一切都很令人愉快和輕鬆。起居室裡所有的東西都是白色的,包括牆壁、沙發和地毯。牆上沒有多少裝飾,每樣東西看起來都很乾淨。還有一臺我從未見過的立體聲音響,你在它面前揮揮手,它就會自動打開。幾年後我才知道,這套音響來自丹麥品牌Bang & Olufsen。」

賈伯斯既是音樂發燒友,也是B&O的忠實擁躉。很多人都說,蘋果的極簡設計美學,多多少少是賈伯斯受到了丹麥設計,甚至B&O的影響。

B&O有著精英生活所令人嚮往的一切:線條簡約,卻包羅萬象,摒棄繁複,卻能呈現純粹。

範主曾在AD Casa的上海精緻老房子裡,看到過B&O經典的Beoplay A9音響,以及Beovision Harmony電視,它們本身的線條,就有如藝術品一樣令人沉浸其中。加上與各種復古家私、燈飾完美碰撞,無不構建出一幅令人嚮往的都市精英生活畫面。

△北歐式極簡,丹麥設計一枝獨秀

很多人認為北歐風≈性冷淡風,極簡、純色,還帶有幾分冷感。而丹麥設計較之北歐風最大的特色,源自於在極簡的基礎上,增添了更多人性化的設計。

丹麥風格早年受到德國包浩斯風格的影響,在簡單幹淨的線條之外,還格外注重極簡主義和功能主義的結合。

B&O牢牢抓住了丹麥設計的精髓:由功能驅動,而追本溯源。通過對細節的一絲不苟,以及出色的性能表現,來展示極簡主義美學。不僅純粹直觀,也讓品牌本身給人一種從容、自信,又不盲從的態度。

著名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早在1978年就為B&O舉辦過專場展覽會。要知道,在MoMA的歷史上,僅為三個品牌舉辦過產品專場展覽,B&O就是其中之一。

其中十幾件來自B&O早年的經典設計,都被MoMA永久珍藏。

比如左圖由David Lewis設計的Beovox Cona低音炮音箱,以及右圖由Jacob Jensen設計的可攜式收音機,分別是1988年和1968年的作品,卻不難看出B&O一貫乾淨、極簡的鮮明設計風格。

Jacob Jensen曾是B&O的首席設計師,於2015年去世。B&O的很多經典之作都是出自他手。

比如Jensen於1979年設計,集唱片機、收音機、卡帶於一體的Beocenter 7000,在當時幾乎可以說是引領了高科技產品造型的風潮。設計賞心悅目,線條簡練,技術也達到了頂峰~

而下面這臺Beogram 4000唱片機,也是Jensen為B&O設計的經典傑作之一。Beogram 4000誕生於1970年代,它是世界上第一臺直切唱臂的唱片機,尖端和精密技術,當時在行業內引發了不小的反響,非常具有創新意義。

外形也有著嚴謹的美學設計標準:強調水平結構,以及基本的幾何線條,二者之間碰撞出非常鮮明清晰的輪廓。

B&O向來對自己的「古董」設計非常有情懷,在今年B&O成立95周年之際,他們就再次復刻了95臺經典的Beogram 4000系列。在電子產品日新月異的當下,B&O的設計依舊經得起時間考驗,讓發燒友為之瘋狂。

‍△一個世紀的歷史,獨一無二的設計美學

今年,B&O已經擁有95周年的歷史了,成為歷史最悠久的家用電子產品公司。一個品牌能走過95載,不僅令人由衷地佩服,你甚至會去想:它是如何熬過近一個世紀的?

1925年,創始人Peter Bang和Svend Olufsen在位於丹麥斯特魯爾的自家農場創辦了B&O。他們很快就有了突破性的發明:用直流電取代了家用收音機上笨重的電池,在當時可以說是一項創舉。

之後,兩位創始人帶領品牌一路從設計上的突破,走向了商業上的成功,中間還經歷過二戰的洗禮——B&O的工廠在戰爭中被炸毀,為了維持運營,公司甚至開發了剃鬚刀產品線,以此熬過艱難的戰後歲月…

歷史感深厚的B&O,如今與時俱進,深受音響發燒友,以及年輕人推崇的品牌,這都要得益於1954年的一個「轉折點」。

當時,他們從一些批評中吸取經驗,開始與丹麥最優秀的家具設計師、建築師合作,以此改變了B&O的產品風格,真正走上了設計美學之路。

除了經典作品被MoMA珍藏,B&O在如今的藝術、跨界領域也很活躍。2017年,他們與著名導演大衛·林奇合作,為當家款的A9音響打造了限量款。

圖案來自林奇10年前創作的一個名為《Paris Suite》的系列畫作,音響背後,還有老爺子的親筆籤名,全球限量30個。

商務差旅,Beoplay H95和我形影不離

B&O發展到今天,技術和設計已經是有目共睹了。今年,為慶祝品牌成立95周年,他們特意推出了一款Beoplay H95旗艦耳機——也就是開頭提到的,Boy A送給我的這款耳機。

範主拿到它之後,第一眼就被霧灰色的耳罩,搭配太空銀鋁製觸控盤所驚豔。線條簡練又流暢,無論對男士還是女士來說,顏值都是無可挑剔的。

出色的降噪功能、一流的音質,以及絕對舒適的體驗,也很適合長時間佩戴。堪稱有商務出行需求人士的「必備神器」。

在B&O發燒友Boy A的眼中,橫空出世的Beoplay H95是一款集聲音、設計、工藝之大成的耳機,所有品牌的精髓都被融入其中。連他自己都愛不釋手,我不出差的時候,他也會經常拿來用~

△降噪功能超強,設計人性化

常年出差在外,範主對於商務飛行的節奏已經很習慣了。不過飛機上的噪音,卻讓「一覺睡到目的地」成為了奢侈,正需要一款降噪耳機,來緩解出差途中的種種不適。

作為降噪耳機中的佼佼者,Beoplay H95出色的主動降噪(ANC)技術,是在B&O的虛擬聲學實驗室裡,通過藉助模擬各種不同的噪音,如飛機、火車站、辦公區域和街道噪音,經過反覆調校和測試而成的。

再加上貼合耳形的設計,都能讓耳機的降噪功能達到近乎完美的程度。

你可以通過滑動左邊耳機上的轉盤,來調節和自動適應降噪效果。

這裡的鋁製觸控轉盤的設計靈感,來自高端照相機鏡頭的聚焦環。上面清晰可見線條紋路,能幫你精調每一處細節,如同精密儀器一般準確無誤,非常適合細節控們拿來把玩。

鋁製觸控界面也一直是B&O最出色的設計之一,至今仍處於業界領先地位。除了左耳的降噪模式調節,在右耳的控制界面上用手指左右滑動,可以輕鬆跳到下一首音樂曲目。

輕輕一點,更能開啟或暫停音樂,方便易操作,也非常人性化。

△舒適的佩戴體驗,長時間的友好

耳機戴久了,緊貼的耳廓總會有那麼一點點不適,很影響欣賞音樂的心情。範主之前很少戴耳機的原因,就是沒有找到能長時間佩戴的款式。

在這一點上,Beoplay H95令我刮目相看。B&O的工程師們通過大量實驗,研發出了貼合耳形和降噪兩者合一的設計,對有長時間佩戴需求的人士非常友好。

耳墊的尺寸恰到好處,表面採用柔軟的羊羔皮,觸感一流,與皮膚的貼合度非常好,仿佛給耳朵上掛了一層保護罩。

內墊則加入了更為柔軟的記憶棉,這種設計,可以時刻幫你調整到舒適的佩戴角度。

另外,頭梁處設計採用了另一種材質——堅固耐磨的牛皮。不管佩戴多長時間,都沒有不適的感覺,仿佛與你融為一體。

要知道,真正一流的設計,是平衡和共通的。不僅在於設計上的極致美感,還應該將性能考慮周全。美以致用,才是B&O的終極設計哲學。

△收納方便,商務差旅必備

日常出差在外,商務人士攜帶耳機會更多考慮到便攜性。因此打包行李時,如何給耳機一個合理的空間,讓它不會受到擠壓或產生刮痕,同樣非常重要。

Beoplay H95就專門配備了一個精巧的鋁製耳機盒,不僅輕便,還能起到對耳機的保護作用。

只要把耳機和頭戴處的樞軸鉸鏈輕輕收回,再摺疊一下——這也是這款耳機升級後的新設計,就能變成一個半圓形,放入耳機盒中。不怕擠壓也不怕刮花,安全又巧妙。

耳罩和耳機之間也是通過磁吸方式脫卸的,摘取非常順手。不管是收納還是清潔,細節之處的用心設計,無不體現出人性化。

△音質一流,完美的聽覺盛宴

在音質上的呈現,B&O也向來是精益求精的。Beoplay H95就擁有一組定製的40mm鈦驅動單元作為核心部件,並通過B&O專利的數位訊號處理器,來實現聲學設計。

除此之外,Beoplay H95還採用了AAC編解碼,以及支持動態調節的音頻編解碼器——aptX Adaptive技術。簡單來說,這種技術可以使音頻通過無線傳輸時,更為精準無誤,穩定、高音質、低延時。

另外,耳機同時配備了藍牙5.1,確保了其穩定性~

當無線藍牙關閉時,還可以使用配套的3.5mm接口耳機音頻線。有了「多重保險」加持,音質體驗能用強大來形容了。

戴在耳朵上的一瞬間,世界仿佛也安靜了下來。幫你把耳朵叫醒,靜下心來欣賞純粹的音樂,如同身臨其境一般,令人陶醉。

我們時常嚮往北歐的清新空氣、慢節奏日常,以及環繞在身邊美好的設計,雖然在都市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中,這幾乎是一種奢侈,但你依然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幸福感。

這種幸福感,可以是和家人朋友相聚,也可以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布置新家,同樣的,也可以是戴上B&O的耳機聆聽音樂,享受身臨其境的暢快,體驗屬於自己的時光。那些在腦海中閃過的美好生活片段,同樣是無可比擬的幸福體驗~

圖片來自品牌、商務範拍攝,部分來自視覺中國

商務範出品:編輯 大寶 | 運營 Tina

新浪微博:@商務範範主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TWS耳機要分主副耳?戴了這麼久的耳機,今天終於搞懂了!
    TWS耳機連接體驗太差?買之前注意這一點,延遲卡頓問題輕鬆解決!晶片方案對藍牙耳機的連接體驗影響有多大?看完這個就明白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耳機是每天都會使用的電子設備,很多人已經習慣在上下班、跑步運動等日常場景都戴耳機,使用頻率僅次於手機。
  • 戴上這副神奇耳機,每天多跑三公裡
    這款耳機我真的用了挺久,已經是第二副了(防水不等於可以泡水,望周知)。戴不穩和耳機線礙事的問題都解決了。但是另外兩個以前沒太注意的小問題反而凸顯了出來。 這耳機看起來跟那副藍色的無線耳機沒什麼區別。但是,它不是塞進耳朵裡用用的哦,而是夾在太陽穴附近,通過頭骨共振來傳導聲音。我有個朋友看到後問我,這不就是在你耳朵邊上小聲唱歌嗎?真的不是!
  • 戴耳機時,一定要分清左右嗎?
    說實話,如果用的是平頭塞,小編還真的很少分左右,只有戴入耳式耳機時,因為不太會戴,才會去注意分好左右。小編的做法其實是不對的哦,佩戴耳機時分清左右是很有必要的,想知道為什麼嗎?那就往下看。。。。。如果左右戴反了會有什麼情況發生呢?假如你在玩遊戲,比如最近很火的那個絕地求生大逃殺遊戲,耳機左右戴反了,本來是右邊傳來的腳步聲,可能就聽成在左邊了,吃雞沒戲,也就只能送送快遞。
  • 耳機為什麼要分左右耳?戴反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大部分人都知道耳機分為L和R,L代表左耳使用,R代表右耳使用,但也存在部分人完全不知道耳機原來還分左右耳的,別不信,小編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而且這並不是個例。那麼問題來了,耳機為什麼要分左右耳?戴反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今天小編統統告訴你!1.
  • 耳機為什麼要分左右,原來戴反了體驗完全不同
    耳機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備的一個物件了,有時候是為了不被外界打擾,有時候也為了不打擾別人,出行的時候如果沒有帶耳機,就感覺時間過得非常漫長,什麼也幹不了。不過,用了這麼久的耳機,你戴的正確嗎?耳機也是分左右的,這個消息我也是才知道不久的,因為現在很多耳機的造型已經明顯了,戴在不適合的耳朵裡就會不舒適,肯定就會自己分辨。而有一些耳機兩個耳機頭都是一模一樣的,不太好分辨,其實仔細看就知道,每個耳機上面都會有字母,用L和R來分辨左右。那麼耳機為什麼要分左右呢?
  • 我為什麼要扔掉 iPhone 耳機?
    我只有2隻耳朵,卻有N副耳機。但 97% 的人,都不會挑耳機。這款頭戴式耳機耳機拿在手裡很輕,耳機輕了,佩戴壓力最直接的被削減了。頭梁內側的軟皮則採用了類膚質處理,這也是不容易滑落的功臣之一啦。一共8款顏色,相當騷氣。
  • 這副售價不到500的PS4認證耳機,打消了我對遊戲耳機的成見
    十幾年前,我偶然在雜誌上看過一篇文章,說作者用一套家庭影院體驗了遊戲,意識到聲音體驗是目前很多玩家體驗遊戲的最大短板,升級之後,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篇文章給我觸動很大,特別裡面描述《忍龍西格瑪》的體驗時,有句話說的是「能清楚地聽到手裏劍從玩家前方穿到後面」,讓我印象極深。
  • 有了這副耳機,外國妹子隨便撩,翻譯要失業啊!
    這世上有一種超神奇的生物,它靠接收腦電波的能量為生,並且不是從其攜帶者身上接收,而是從周圍的人身上。
  • 這款耳機,戴上那一刻,我「聾」了
    而降噪藍牙耳機誕生之後,耳機一戴,我「聾」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自拔。在降噪藍牙耳機面前,普通的藍牙耳機就是個弟弟。AirPoods Pro 當屬降噪藍牙耳機界的王者,實力和價格所向披靡。1999元,掐指一算,大學生一個月不吃不喝不一定買得起。不能和安卓手機完美適配,我安卓大軍們慘遭流放。
  • 為什麼孩子喜歡戴耳機?一般是這3種原因,最後一種很扎心
    網上調查發現,喜歡戴耳機的大多是學生之前某網站上關於耳機使用的情況、年齡以及用途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調查發現超九成喜歡戴耳機的都是初高中生,對耳機的要求不高,但一定要是能夠屏蔽外界聲音的,主要是寫作業、看書以及上下學的路上使用。
  • 為什麼夜跑要戴上韶音Aeropex骨傳導耳機
    所以,我們必須要為「安全」倆字開掛。第一,最好穿上亮色的衣服。雖然夜跑不是選show現場,但穿上亮色的衣服,提高自己的辨識度,讓別人能夠看清自己,也避免在夜跑的時候與障礙發生碰撞。第二,沿著自己熟悉的路線跑步。
  • 耳機為什麼要分L和R,沒想到真正的原因是這樣的!
    之前一直很不能理解,耳機為什麼要分L和R(左耳和右耳),像小編這樣拿起耳機就往耳朵裡面塞的人肯定不少!如今大部分人都知道耳機分為L和R,可是耳機為什麼要分左右耳?戴反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又如何更合理的使用耳機呢?
  • 要出門?等等,我先找下耳機.
    「@小羊在自己第二副AirPods的右耳機再次失蹤後,忍不住在朋友圈發出這樣的感慨。在用有線耳機時,她早上醒來找耳機經常發現耳機已纏住了她的雙腳,早上寶貴而又緊張的時間大概要有10分鐘需要花在解開纏繞著的耳機上。因為她經常在出門前就是找不到自己的耳機。就是明明自己記得它就放在那個地方,但在那個地方就是找不到。
  • 別人說你的耳環真好看,我說這是我的耳機~
    這年頭配飾也全都要當「斜槓」的。想當年Apple Watch橫空出世的時候,大家都紛紛感嘆於科技的進步,原來手錶還不止用來看時間的?打電話,測心跳,發圖文消息……功能越來越齊全。眼鏡同時也是耳機這件事我以前是絕不相信的!如何能做到沒有入耳的設備,而能起到耳機的效果呢?直到有一天我在Bose的展示廳裡戴上了這副傳說中的耳機眼鏡才領略到它的神奇。你的的確確聽到音質清澈明亮的音樂聲,甚至會懷疑這副眼鏡的「自帶音響」根本就是在公放,然而當我讓身邊的朋友試戴後,在一旁的我卻是完完全全聽不到任何聲音的。
  • 每日一物|讓耳朵「懷孕」的索尼入耳式降噪耳機,無限貼耳,帶著蹦迪都不會掉!
    不知道為什麼airpods我就是戴不住,每次不是戴著耳朵酸,就是跑兩步耳機就鬆了,感覺要掉。
  • 為什麼很多程式設計師工作時都戴耳機?原因意外!
    來自:代碼灣http://codebay.cn/post/7162.html為什麼很多程式設計師工作時都戴耳機?原因意外!大概率的情況我是在聽歌。有時候辦公室有人聊天我會開很大聲音,特別是調bug的時候,這樣就可以隔離外界的聲音,讓自己的思路清晰一點。特別是有些人說話的聲音很刺耳,帶上耳機我就聽不到了。
  • 這款酷似Beats的耳機,戴上你就是全村最靚的仔
    這也就給眾多耳機發燒友一個感覺:合著我花這麼大價錢,只買到了一個花瓶?除此之外,戴Beats的人也被連帶著鄙視了。不知何時,戴Beats就等同於裝逼,戴Beats出街就相當於戴了一個2000多的項鍊。直到尖妹給我推薦了這款擊音擊音 IGene Super HD Ⅱ耳機,他憑藉著不輸Beats的外觀與顏值,加上出色的音質,成為了我的新寵。再者,他的售價連包括Beats耳機在內的大部分大牌耳機的零頭都不到,實在是讓人難以抗拒。
  • 【海扇】要含蓄又要性感?這副給顏值加分的耳墜,誰戴誰時髦!
    換季了,各色各樣的新衣服都穿上了,耳墜當然也要來點不一樣的!今天,小編帶你感受一下鏤空耳飾的獨特魅力!,這副耳墜絕對不能少!當然是更加優雅性感了,看這副天運石海扇耳墜就知道了!天運石海扇耳墜,金色的耳鉤下連接著扇形的鏤空裝飾,不僅讓整個耳墜設計更加形象立體,戴在耳間,還有一種若隱若現的優雅性感,更適合含蓄優雅的東方女性!
  • 班主任總結:那些經常戴耳機寫作業的學生,通常是這4類
    昨天,表弟來跟我聊天,吐槽他父母對他要求太過嚴格。他是準高一新生,這幾天臨近開學,經常自己坐在房間裡寫作業。聽起來這孩子已經很主動地學習了,但是他父母還是看不下去,因為他寫作業時總是戴耳機聽音樂。相信因為寫作業時能不能戴耳機這件事導致家庭矛盾的情況並不少見,今天,咱們就來從源頭找起,看看為什麼那麼多孩子喜歡戴耳機寫作業。
  • 耳機上的L和R究竟是什麼意思,戴反了效果大不相同?
    Hi ,大家好,歡迎聆聽狐聽之聲,我是陽陽。咱們使用手機,除了充電器、充電寶和手機殼,另外一個最佳伴侶就是耳機了。大部分人都知道耳機分為L和R,L代表左耳使用,R代表右耳使用,但也存在部分人完全不知道耳機原來還分左右耳的,別不信,陽陽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而且這並不是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