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賣了1453億的紅牛,內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泰國也來摻一腳

2020-12-26 和訊網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ID:caimao_shuangquan)

紅牛這東西,算是咱們耳熟能詳的老牌子了。

從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開始,這個小金罐承載了無數人關於夜晚的記憶。考試之前、大戰之後,總得進超市拿上一罐,拋開口味不談,提神確實是一絕。

不過最近幾年,紅牛的競爭者開始多起來了。從外形炫酷的魔爪,到橫空出世的東鵬特飲,不少牌子都推出了自己的功能飲料,連紅牛的泰國親戚也進來摻了一腳。

在貨架上暗自較勁的幾種小金罐背後,是一場圍繞著紅牛商標的漫長鏖戰。

一邊是親力親為幫紅牛打開中國市場的嚴彬,一邊是坐享其成二十多年、如今更是胃口大開的泰國富二代許馨雄,官司打了好幾年、戰線也拉得好長,頗有一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慘烈味道。

從一炮走紅的「中國魔水」健力寶,再到曾經風靡全國的涼茶王老吉,借改開之風而起,順入世之勢興盛,因歸屬糾紛而衰,這似乎成了不少咱們熟悉品牌的宿命,幫助無數中國人捱過了難熬夜晚的紅牛,會不會就是下一個?

01

在風靡全球的紅牛背後,站著一個叫許書標的泰國華人。

說起來,他跟中國的淵源還挺深,他父親是旅居東南亞的中國商人,許書標在海南出生的,後來跟著全家去泰國生活。

作為當時亞洲最大的橡膠出口國,泰國的工業和運輸業都挺發達,有不少人從事卡車司機和夜班工人這樣的工作,熬夜倒班是件很稀鬆平常的事情。

對這些藍領來說,熬夜的時候怎麼保持清醒是個麻煩事,這個商機被許書標抓住了——

20世紀70年代,開藥廠的他研究出一款加了咖啡因和維生素B的「滋補性飲料」。為了體現飲料的特點,他用了兩頭正在爭鬥的印度野牛做logo,非常醒目。

在當時的泰國,這個叫做「Krating Daeng」(泰語紅牛)的飲料很火,不光當地卡車司機人手一瓶,就連來當地出差的外國人也發現了它的妙用——這玩意對倒時差的人也有奇效。

咖啡因和維生素B族這兩樣東西既解乏又提神,摻在一起算是威力加倍了,自然賣得很好。

1984年的時候,奧地利大亨馬特施茨找上了志得意滿的許書標。在兩人的合作之下,紅牛從1987年開始進入歐洲市場,算是開闢了東南亞之外的第二「戰場」。

1993年,對故鄉念念不忘的許書標在海南建起了新的工廠,打算讓中國人也嘗一嘗自己的得意之作,不過這次他沒能如願——

當時市場上根本就沒有咖啡因飲料這一品類,拿不到批文,紅牛一罐也沒賣出去。

沒辦法,許書標通過自己在泰國政府的關係,找上了在中泰兩國都混得風生水起的嚴彬。

嚴彬是個典型的隱形富豪,早年貧苦,據說少年時在曼谷唐人街打工時,嚴彬經常用手給老闆當菸灰缸。和別人談事時,老闆會把沒熄滅的煙直接塞到他手裡,不過就算是手被燙起了大泡,他也不會吭一聲。

當時老闆住閣樓,嚴彬和其他打工仔睡樓下。每天早上 5 點,嚴彬都會豎著耳朵聽樓上的動靜,「老闆一咳嗽,我就提著痰盂上去了,前後不超過 1 分鐘 」。就這樣,一年後他被老闆提升為經理。

嚴彬很希望出人頭地,1984年在泰國成立裡華彬集團,業務非常龐雜,從房地產、消費品、航空到能源化工、文化體育無所不包,當時規模不大,但確實賺了一些錢,嚴彬最主要的資源在於人脈,據說跟數任泰國總理都交情不淺,甚至被他信稱為「俠肝義膽的朋友」。

泰國經濟畢竟體量有限,吸引力自然不如剛剛開放的中國市場。在這方面,許書標和嚴彬算是一拍即合,倆人很快就開始商討拿下中國飲料市場的具體合作事項了。

02

據嚴彬自己回憶,1995年他和許書標商定了五十年的合作原則——

由嚴彬在深圳設立紅牛中國,自行解決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問題;在五十年經營期限內,許書標通過向紅牛中國銷售原材料獲取利潤,並確保五十年內僅紅牛中國有權在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

拿到授權之後,嚴老闆這才放開手腳忙活批文的事情。

那段時間裡,他一項一項比對審批條文、調整配方,找專家論證功效性及安全性,終於使之合規;為了拿到批文,他還邀請了兩家有國企背景的企業共同在深圳設立合資企業「深圳紅牛」。

等到了商標註冊環節,嚴彬又發現紅牛的「鬥牛」商標圖案被人搶註了,他自己花了30多萬,花了大半年時間,終於搞定了商標問題。

歷經層層檢驗過關、審批,在那個健力寶、樂百氏、娃哈哈等品牌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紅牛最終拿到國家保健食品批文的功能飲料,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品牌。

不過在最初的那幾年裡,紅牛在中國市場的推廣也不太順利,雖然斥巨資在央視春晚上投了廣告,但效果卻不咋樣——

跟電視上狂轟濫炸的「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健力寶,讓世界嘗嘗中國味道」相比,「紅牛來到中國」、「汽車要加油,我要喝紅牛」不太接地氣,讓人聽了雲裡霧裡、不知道在說啥。

為了打破這個僵局,嚴彬也是操碎了心,投入很大:先是高調亮相糖酒會,還在深圳羅湖海關豎了個大宣傳牌;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更是耗費巨資投放了央視賽事的轉播廣告……

1995~1998年,中國紅牛投了2億多廣告費,人氣賺了不少,可銷售卻一直達不到預期。

隨著初創時的股東們陸續離場,嚴彬不得不抵押了全部個人資產、花高價價格購入了他們的全部股權。如果還不能有起色,用了三十年從最底層爬上來的他搞不好會同中國紅牛一起破產。

03

眼看要玩完,紅牛開始走一條更本土化的營銷道路。

先是換了包裝,深入研究中國消費者審美後,嚴彬說服泰方將包裝改為通體金黃的金屬罐,再配上兩隻紅色鬥牛,確實十分惹眼

廣告詞也用了新的,在否定了數十個方案之後,最終選擇了「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在簡單粗暴上做到了極致,一聽就知道是提神的好東西。

「困了累了喝紅牛」、「有能量無限量」、「你的能量超乎你想像」,伴隨超具穿透力的廣告語以地毯式傳播大面積鋪開,紅牛從一罐完全沒人知道的「四不像」飲料迅速成為紅遍大江南北的抗疲勞神水。

不僅運輸公司、外貿工廠開始為貨車司機和工人們批量採購紅牛,寫字樓和網吧裡的社畜也開始視它為熬夜利器,連騎行圈、驢友圈都開始流傳「走川藏線不能不帶紅牛」的口號。

2003年,紅牛在中國的年銷售額第一次衝破10億大關,之後更是連續上臺階:2012年突破了100億元、2014年突破200億,2015年達到最高銷售額230.7億元,品牌價值已經超過500億元。

2018年4月,華彬集團首次披露了20年來紅牛的銷售數據。報告顯示,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紅牛累計產量超800萬噸,累計銷售額1453億元,上交稅金總額210億元。

就連給紅牛做包裝的小兄弟奧瑞金都跟著賺得盆滿缽滿,還在2012年上了市。

1995年紅牛進入中國以來,奧瑞金就與紅牛達成穩定合作。在2004年之前,奧瑞金一直是紅牛罐子唯一的供應商,等到2012年公司上市時,他們供應的罐子佔紅牛總採購量的90%以上。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把紅牛罐子肩並肩,最起碼能繞地球四圈半。

04

以上的很多描述出自於嚴彬的講述,如果事情按照這個走向一直發展下去的話,這也算是個結局不錯的商業故事了。

靠著奧地利的馬特施茨和中國的嚴彬這兩大王牌,身在泰國的許書標再也不用為掙錢發愁,所以老爺子的晚年生活過得不錯,光媳婦就娶了倆、孩子更是生了11個,一大家子很是人丁興旺。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許家後人都不太爭氣。

最著名的是許書標的親孫子沃拉育,雖然在法拉利泰國混了個高管,但平時的日常項目就是花天酒地玩女人,不是跟家裡已婚女傭搞婚外情、就是酒駕肇事,在囂張跋扈方面算一絕,在泰國名氣不小。

花邊新聞很熱鬧,但紅牛在泰國老家的生意是越做越差——在泰國的功能飲料市場上,除去M-150和卡拉寶,紅牛隻能排在第三位,市場份額更是只有可憐的10%。

老爺子在世的時候,念及香火情的合作夥伴們尚能給許家幾分薄面,但此消彼長的市場前景還是讓許家後人們格外眼紅,早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2012年,許書標在泰國離世。接班的許馨雄率先向中國紅牛發難,他講的內容和嚴彬講的出入很多——

先是就泰國紅牛的股權歸屬問題,兩邊吵了好多年,緊接著又因為股息分配的問題翻起了舊帳;等到商標的第二個十年授權結束後,又宣布不再給中國紅牛授權。

按照許馨雄的講述,紅牛中國在2015年之前、長達20年時間內從未開過一次董事會,作為第一大股東,許氏家族未拿到過一分錢分紅。不過嚴彬回應稱,多年來向許氏家族支付了近40億的商標使用費,許氏家族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紅牛商標的第二個十年授權結束後,泰方宣布不再給中國紅牛授權,但嚴彬所說,當時他們獲得中國大陸的獨家經營權是50年。

誰也說服不了誰,那就打官司吧。

7月9日,出現了出現節點性事件:泰方對外披露,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駁回了中國紅牛對第11460102號「紅牛REDBULL」立體商標提出的無效請求,確認了泰方享有紅牛金罐包裝的合法權益。

也就是說,中國紅牛如繼續使用紅牛商標和生產紅牛產品,系牟取非法利益行為。

嚴老闆當然不服氣,直接向北京市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目前案件尚未開庭,更未做出判決。

在中國紅牛看來,廣告費是嚴彬墊的、銷路是中國員工打開的、200億也是中國人喝出來的——就「連紅牛商標的紅字都是嚴總寫的」,銷路打開了,就可以明目張胆的來摘桃子?

05

事實上,雙方一邊打,一邊想別的辦法。泰國人找到了一個由中國紅牛前高管帶領的團隊,想要以此為操盤手挾制嚴彬;

除此以外,他們還通過購買廣州曜能量公司和「曜能量」保健食品批文,推出了一款名為紅牛牌安奈吉的飲料,憑藉高達90%以上的相似度來擠壓金罐紅牛的市場空間。

不過,經驗豐富的嚴彬這邊動作也絲毫不慢。

2017年,華彬推出了自己的瓶裝功能飲料「戰馬」,希望能減少集團對紅牛的依賴程度;此外,華彬還引入唯他可可椰子水、兒童飲料果倍爽、挪威高級瓶裝水品牌VOSS。

這幾年裡千億級的商標官司不少,其中尤以加多寶與廣藥集團的「紅罐王老吉涼茶」之爭最為著名,雙方纏鬥數年,親手把家喻戶曉的「王老吉」商標拖下神壇。

廣藥集團雖如願收回了商標,然而自此之後的王老吉,早已不是那個價值千億的王老吉;而自此之後的涼茶市場,也再不是當年那個蒸蒸日上的涼茶市場。

功能飲料核心市場約600億,其中能量飲料400億,運動飲料200億。根據2019年全年的數據,能量飲料整體年複合增速超過15%,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很有開發潛力。

對早已陷入僵局的飲料巨頭們來說,這個市場的吸引力可太大了。正是因為這個,泰國的許家更是打定了主意,勢要在中國紅牛的身上撕開個大口子,結局還真不好說。

許家人說,沒了紅牛,嚴彬資產就是負的。但一直憑藉人脈資源立足的嚴彬會引頸待斃嗎?

估計惡戰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泰國富二代背信棄義?在中國賣了1453億的紅牛,內部打得不可開交
    不過最近幾年,紅牛的競爭者開始多起來了。從外形炫酷的魔爪,到橫空出世的東鵬特飲,不少牌子都推出了自己的功能飲料,連紅牛的泰國親戚也進來摻了一腳。一邊是親力親為幫紅牛打開中國市場的嚴彬,一邊是坐享其成二十多年、如今更是胃口大開的泰國富二代許馨雄,官司打了好幾年、戰線也拉得好長,頗有一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慘烈味道。
  • 泰國富二代背信棄義?在中國賣了1453億的紅牛,內部打得不可開交……
    不過最近幾年,紅牛的競爭者開始多起來了。從外形炫酷的魔爪,到橫空出世的東鵬特飲,不少牌子都推出了自己的功能飲料,連紅牛的泰國親戚也進來摻了一腳。在貨架上暗自較勁的幾種小金罐背後,是一場圍繞著紅牛商標的漫長鏖戰。
  • 紅牛是中國還是泰國的
    紅牛最早就是泰國產的,給民工喝的,就是不含氣的那種,中國版的紅牛就和泰國的差不多,然後奧地利人馬特希茨到泰國出差看上了紅牛,買了49%的股份在奧地利設立了奧地利紅牛,馬特希茨用不含氣的口味給歐洲人喝,結果賣不出去,所以他改良了配方,研製出了含氣的奧地利版紅牛,一炮走紅,所以中國的紅牛是最原始的泰國版的傳承,而真正在全世界流行的那種是奧地利版的含氣的紅牛,另外奧地利紅牛還研製出了多種產品
  • 紅牛究竟是奧地利的,泰國的,還是中國的?
    當你覺得體力不支,無法前進時;來上一罐Red Bull,你就能逾越自我,實現夢想。如同奧地利Red Bull的口號:紅牛給你一雙翅膀 (Red Bull verleiht Flügels)(泰國)有限公司、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於1995年在中國合資成立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擁有了「紅牛」商標在中國的經營權。
  • 紅牛商標紛爭再起:紅牛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加多寶?|加多寶|商標|...
    20多年來,中國紅牛產品累計產量超800萬噸,累計銷售額1453億元,上繳稅金總額210億元,員工有12000多人。且功能飲料市場未來持續看漲。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總金額為427.75億。2014年至2019年能量飲料非現場消費的銷售金額複合增速為15.02%,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
  • 身價800億,幹翻可口可樂,紅牛被紅牛送上了法庭!
    請大家一眼指出,以下哪款是正品紅牛!答案是:三種都是正品!左邊的"風味",泰國紅牛進口中國版。中間的"維生素功能",中國紅牛。右邊的"安奈吉",泰國紅牛授權中國生產版。三種紅牛都是正品,傻傻分不清楚!這就是"紅牛"打"紅牛"!
  • 以後還能喝到紅牛飲料嗎?中國紅牛商標到期,泰國稱不再續約
    紅牛飲料一直渴望進入中國市場。1993年,海南紅牛成立,但中國商品分類目錄中並沒有功能飲料這一項,紅牛因此沒有拿到政府審批。兩年後,72歲的許書標遇到了41歲的嚴彬,此後23年的,嚴彬成為了紅牛最重要的商業夥伴之一。此前,地地道道的山東人嚴彬在泰國已經闖蕩近20年,並加入了泰國國籍。在與泰國天絲合作前,他曾在泰國做地產生意,和國內企業來往密切。
  • 中國紅牛「續命」成功,「鬥牛之戰」誰是贏家?
    紅牛在中國家喻戶曉,歐睿信息諮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紅牛全球市場銷售額達92.42億美元,同比增長10.08%。中國紅牛2015年銷售額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5%左右,達32.45億美元,同比增長17.92%,超過了飲料大王可口可樂,被譽為「神奇之水」。小小的一罐紅牛,為什麼會如此賺錢?
  • 紅牛中國開始反擊,泰國天絲大意了沒有閃
    一年數次的紅牛"約架"又來了,但這次似乎有點不同尋常。一向默不作聲,不斷以退讓形象示人的華彬集團和中國紅牛公司對泰國天絲長達約三年步步緊逼之勢開始全面反擊。在歷來多輪關於紅牛輿論大戰上,泰國天絲都是戰鬥發起的一方,不管最後的輸贏,對於急於在市場推新的泰國天絲來說,都是獲益最大的一方。而這一次卻不同,紅牛中國則成為事件的發起者,似乎做足了準備,從其最後的律師聲明來看,紅牛中國的底氣似乎更足了。
  • 紅牛大敗局
    其中一頭「紅牛」,是以嚴彬為首的華彬集團——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嚴彬與紅牛配方創始人許書標達成授權合作,聯合成立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紅牛」)入局中國市場並掌權以來,這一金色的紅牛小罐,以6元定價,每年幾十億罐銷量,讓華彬集團這家外企賺的盆滿缽滿。
  • 紅牛出事了……
    「中國紅牛之父」嚴彬,你可能沒聽過他的名字,但一定聽過、喝過他的飲料。01 上世紀70年代,泰國曼谷街頭,一個懷揣夢想從河南而來的中國青年,倍感落魄地在「唐人街」尋找工作:只要收留我,不論薪水,管飯就行。
  • 可口可樂是美國的,紅牛是泰國的,到底中國有啥品牌?
    美國有可口可樂和百事,泰國有紅牛,那麼中國有……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講,每天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一瓶「快樂肥宅水」,喝上一口它人瞬間就能精神起來,更有甚者很多人把碳酸飲料當成水喝。無論是在大型超市還是在小攤上,可樂是最熱賣的飲料之一,但是賣爆的可口可樂和百事都是美國品牌,連雪碧、七喜、美年達都不是中國的,那麼中國著名的碳酸飲料品牌是什麼呢?
  • 起源於泰國聞名於全球,揭秘紅牛「長紅」的秘密
    紅牛飲料在泰國的成功讓許書標看到把產品推向海外市場的商機。1982年,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首次以「紅牛(Red Bull)」 品牌向新加坡出口,出口新加坡的第一款紅牛飲料,就是其經典的金罐紅牛產品。 紅牛品牌傳遞的內涵已經從賣能量飲料產品升華為到賣能量生活方式,從強調功能性向主打情感性看齊。紅牛的這段視頻被《廣告時代》選為年度十大病毒,就連《福布斯》都撰文稱「這是紅牛有史以來做過的最牛的一次營銷活動,而且很有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牛的一次。奧地利紅牛的誕生,是泰國紅牛打入國際市場的關鍵轉折點。
  • 堅持25年不漲價,紅牛憑什麼打敗可樂!
    第一種是原裝進口的泰國紅牛;第二種就是我們20幾年來一直喝的傳統紅牛。中國生產、泰國授權商標;背後是華彬集團。第三種是泰國紅牛2019年授權中國內地生產的,配方中含有西洋參;背後是泰國天絲集團。另外,紅牛除了有中國版和泰國版外,還有奧地利版。這幾種紅牛在配方上有些許不同,奧地利紅牛還有碳酸,就是帶氣的。
  • 紅牛「約架」又來了,市場3種紅牛,誰是正版?損害消費者知情權
    事實上,市面上有三種紅牛產品,都是一樣的包裝,不少人從小喝到大中國紅牛,實際上是「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那另外兩種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紅牛安奈吉飲料又是什麼回事呢?不僅包裝相同,連標籤也一樣。如果你對紅牛4年的商標「爭奪」有所了解,你就會明白為什麼了。首先,為什麼會有三種紅牛?
  • 紅牛之爭圍繞「50年協議」較量,中國紅牛表態了
    20日,中國紅牛委託律師全面反擊泰國天絲,並稱目前律師已取證完畢並將代表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及中國紅牛向泰國天絲及相關人士提起侵犯名譽權訴訟,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自此,一向默不作聲,不斷以退讓形象示人的華彬集團和中國紅牛公司對泰國天絲長達約三年步步緊逼之勢開始全面反擊。3種「紅牛」混賣難保障消費者權益3種「紅牛」不僅名稱和外包裝相似,價格相差不大,內容物卻相差很大。
  • 美國有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泰國有紅牛,中國有什麼本土汽水?
    在中國,上至商場超市,下至路邊攤,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隨處可見,除了可樂,冰箱裡擺滿的各式各樣的汽水像:雪碧、芬達等,其實也是這兩家公司旗下的產品,那麼中國到底有沒有自己本土的汽水品牌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各大汽水和中國本土的汽水品牌,一起來看看吧。
  • 泰國天絲紅牛傾力協助2020中國籃球公開賽
    泰國天絲紅牛品牌於2019年便攜手中國籃球公開賽在全國各省市成功舉辦賽事,同時也協助了2020年度的全國賽事的成功舉行。該賽事是由中國籃球協會指導,各城市體育主管部門或籃球協會負責主辦的大型群眾性五人制籃球賽事。
  • 中國紅牛律師稱將對泰國天絲提起侵犯名譽權訴訟
    該聲明顯示,目前律師已取證完畢並將代表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及中國紅牛向泰國天絲及相關人士提起侵犯名譽權訴訟,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據此,法院認定了中國紅牛基於協議書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產品之合法權利,並認定泰國天絲不得在中國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產品。該民事裁定書還稱:「上述行為保全期限均至案件終審判決生效之日止。本裁定立即開始執行。」
  • 日本有養樂多,泰國有紅牛,美國有可口可樂,那麼中國有什麼呢?
    日本有養樂多,泰國有紅牛,美國有可口可樂,那麼中國有什麼呢?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其實有很多的人都是比較喜歡喝飲料的,那麼在夏天的時候,如果你能夠喝上一些冰鎮的飲料,不僅解暑而且也特別的解渴,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喝到的飲料的種類也是特別多的,比如說日本有養樂多,泰國有紅牛,美國有可口可樂,那麼我們中國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