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體重指數、腰圍,我們還可計算體脂比例,這兩個公式你可以試用...

2020-12-10 健康界

大家都知道,目前肥胖的人群越來越多,究其原因可以看以前文章,在這不在贅述。總之,原因複雜,主要是遺傳、環境、飲食、生活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兩個有趣的體脂比例的計算公式(只針對成年人),有興趣的可以自己計算一下,看是否靠譜。如果家裡有體脂秤,可以和體脂秤的結果做個比較。其實,不同的方式,測量的結果也不一樣,有些體脂秤的結果是否可靠也很難說。如果想準確了解體內脂肪的多少,全身的核磁的檢查比較準確些,但不常規做,也比較昂貴,也沒有太多的必要。如果有一個簡單的方式就可以了解脂肪的比例,那還是很值得期待的,即使是不是那麼準確,至少可以做個參考。

我們知道,肥胖的危害主要還是在體內脂肪的增多,特別是內臟脂肪。肥胖症(obesity)公認的定義是體內貯積的脂肪量超過理想體重20%以上,並不是指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20%以上。因此,也有些人認為應該以身體脂肪百分比定義肥胖,具體標準如下:男性:體內脂肪百分比大於25%,其中21-25%為臨界點;女性:體內脂肪百分比超過33%,其中31-33%處於臨界水平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要獲得身體脂肪的比例並不簡單,需要通過特殊的儀器來測量。目前,用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也比較多,也並且複雜,價格昂貴,如有生物電阻抗測定法, 此方法是根據測定生物電阻抗來測量人體脂肪。雙能X線吸收法;通過X射方法,具有放射損傷;還有B超法、CT法和MRI等方法,都不簡單,要有一定的儀器和設備。

所以,目前臨床上我們採用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來作為超重/肥胖的診斷標準,它便於推廣,即體重指數(BMI);

大家對體重指數應該有所了解,它是一個計算公式,具體為: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的平方。目前肥胖標準還不完全統一,不同人種和國家診斷超重/肥胖的標準不一樣。我主要以中國指南的標準給大家介紹。如果BMI在18.5~23.9之間為正常;24.0~27.9之間為超重,大於28.0的則為肥胖(女性比男性範圍數值小1)。

雖然這個方法診斷肥胖簡單,但是它具有先天的缺陷,也常受到大家的詬病。因為,很多體重指數高的人不一定肥胖,他們的體內脂肪比不一定多。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健美運動員,通常體重指數高,但並不肥胖,因為他們體內主要是肌肉,而不是脂肪。所以,體重指數和脂肪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對於正常普通人群,體重指數和脂肪還是具有很好的相關性,所以體重指數用的比較多。

脂肪一般分為兩大類: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而真正對人體有害的是內臟脂肪。所以,大家又提出一個概念—腰圍或者說腰臀比,以腰圍來評價肥胖和疾病的相關性。多大的腰圍我們就認為肥胖,對人體具有危害,各國也不一樣。仍然以中國的標準給大家介紹,通常認為男性腰圍大於2250px,女性腰圍大於2125px,就屬於腹型肥胖,也就是說肥胖相關的疾病風險就明顯升高了。

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腰圍和BMI,認為這兩個指標都是心血管疾病發生和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有些人認為腰圍的影響可能更多。因為,人們發現對於BMI相同,人群腰圍的變化是相當大的。而BMI一定的情況下,腰圍較高的成年人的不良健康風險增加更明顯。

肥胖的危害是各方面的:

如呼吸系統: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可易誘發呼吸道感染,增加支氣管哮喘的發生率;

消化系統:膽囊疾病(膽囊炎,膽石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肝和反流性食管炎;

心血管系統:冠狀動脈硬化性疾病,原發性高血壓,肺心病,肺動脈高壓等;

神經系統:中風,特發性顱內高壓;

產科和圍產期:妊娠相關的高血壓,巨大兒和難產;

代謝性疾病: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代謝症候群和血脂異常;

生殖系統: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男性性腺功能低下;

腫瘤的發病率升高,特別是消化系統腫瘤;其它一些腫瘤的發病率也會增加,如子宮內膜癌(絕經前),前列腺癌,乳腺癌,腎癌等;甚至精神疾病。

下面進入正題,上面兩種評價方法並不是直接評價脂肪量。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來了解體內的脂肪量呢?科學家們通過一些研究設計出來兩個計算公式來計算體內的脂肪含量或者說比例,一個是基於體重指數,另一個是基於腰圍;

身體脂肪%

公式一:

1.2 × BMI+0.23 ×年齡-10.8 ×性別-5.4

(男=1  女=0   基於BMI )

公式二:

64 −20×身高/腰圍(米)+12×性別

 (男=0  女=1    基於身高腰圍)

一般用的比較多的是基於BMI來計算體脂比例。但是,最新的一項研究認為基於身高與腰圍比的相對脂肪質量比體重指數(BMI)能更好地預測全身脂肪百分比。該研究使用了來自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NHANES)的數據,開發出模型,同時通過雙能X射線吸收法(DXA)測量了全身脂肪的百分比。他們考慮了350多種人體測量指標,得出簡單人體測量線性方程式,來估算人體全身脂肪百分比。這兩種計算方法是否適合中國人群,我覺得有待進一步驗證,因為這兩個公式計算的結果也不一樣,有些誤差。但是,這兩個計算公式可以作為簡單評價體脂比例的參考。如果作為研究依據,還不行,因為他們沒有在中國人群中和實測脂肪比例進行相互的驗證。

總之,在目前情況下,我們可以綜合考慮BMI、腰圍、體脂肪含量三個數值來評估肥胖或脂肪的含量。如果三個指標都超標,還是很有意義的。如果作為個體,我覺得進行縱向比較也是有實際意義的,對自己的體型/形做個比較客觀的評價。


相關焦點

  • 除了體重指數、腰圍,我們還可計算體脂比例,這兩個公式你可以試用一下,你覺得哪個更準確?
    所以,目前臨床上我們採用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來作為超重/肥胖的診斷標準,它便於推廣,即體重指數(BMI);大家對體重指數應該有所了解,它是一個計算公式,具體為: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的平方。目前肥胖標準還不完全統一,不同人種和國家診斷超重/肥胖的標準不一樣。我主要以中國指南的標準給大家介紹。
  • 你到底胖不胖?體脂率的計算公式
    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看腰圍。老話說,腰圍越長,壽命越短。這不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不少外媒也曾報導,腰圍過粗會使預期壽命縮短,無論男女皆是如此。與此同時,腰圍也可以拿來簡單測定你的體重是否超標。一般來說正常的腰圍是:男性不大於85釐米。如果你的腰圍超過了90釐米,就已經屬於肥胖了,需要控制。而女性的腰圍不大於80釐米都可接受,如果超過了85釐米,就可能會被定義為肥胖了。
  • 體脂率計算方法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佔的比例,又稱體脂百分數,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
  • 體脂率怎麼計算?體脂肪率計算公式
    那很多人又問,那我怎麼知道我的體脂肪率是多少呢?要怎樣計算呢?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目測對比數據,前面一篇文章我們有詳細提到。現在我們給大家帶來兩種簡單體脂肪率的計算公式。僅供參考  一般健身房一般都有體脂率測試儀,想要更精確可以去醫院做個測試  測量的最佳時間是早晨,最好是自己剛從充足的睡眠(7-8個小時)醒來之後,此時體重和腰圍等的測量數據是最準確的。
  • 追求健康的體脂率,比追求體重數更有意義:一個公式教你計算
    所謂的體脂率,就是指你的脂肪重量在總體重中佔到的比例,體重輕了還是重了並不重要,只要體脂率低,給人的感覺就是「瘦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明有些人體重數並不低,卻是個瘦子,因為他的體脂率低。一、體脂率是什麼?怎麼算?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為什麼相同身高相同體重的兩個人,有人看起來瘦,有人看起來胖,或者是減肥的時候,明明體重沒有下降,甚至還上升了,但是看起來卻瘦下來了。
  • 算算你的體脂率,比體脂秤更準
    想了解體內脂肪的比例並不容易,方法很多,如生物電阻抗測定法、 雙能X線吸收法、 B超法、CT法和MRI等,但都不能成為常用的方法。可以做全身的核磁共振檢查,比較準確,但不實用;可以用家裡的體脂秤,很實用,但不太準;今天小二和大家聊聊體脂的計算公式(只針對成年人),既比較準確,又比較實用,有興趣的可以自己計算一下。
  • 體脂率怎麼計算 體脂率多少正常
    體重不代表一個人的肥胖程度,而體脂率的多少能代表一個人體內脂肪的多少,也是能減多少脂肪的重要比例。了解科學的方法,有助於減掉該減的脂肪,明白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體脂率的計算公式體脂率(BFR)計算公式測量需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即使是使用設備來量測。測量的最佳時間是早晨。正好在你從充足的睡眠(7-8個小時)醒來之後,此時你的體重和腰圍等的測量數據是最準確的。體脂率的計算公式很多,這裡提供一個體脂肪計算公式,可以很方便的計算出個人的體脂肪重量及比率或肌肉的增減數量,準確度也很高。
  • 體脂率的那些事:如何計算 如何降低體脂率?
    體脂率的計算公式很多,下面介紹兩種簡單體脂肪率的計算公式,可以很方便的計算出個人的體脂肪重量及比率或肌肉的增減數量,供大家參考。1、腰圍體重計算公式1.1、女性的身體脂肪公式:參數a=腰圍×0.74參數b=體重×0.082+34.89身體脂肪總重量=a-b
  • 如何計算體脂率
    >)體脂率(BFR)計算公式測量需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即使是使用設備來量測。正好在你從充足的睡眠(7-8個小時)醒來之後,此時你的體重和腰圍等的測量數據是最準確的。    體脂率的計算公式很多,這裡提供一個體脂肪計算公式,可以很方便的計算出個人的體脂肪重量及比率或肌肉的增減數量,準確度也很高。
  • 體脂秤測體脂率準確麼?專家:還不如這個簡單體脂公式
    節日放肆節後減肥,一項有趣的網購統計顯示,春節假期裡,體重秤、體脂秤的訂單比平時成倍增加,這是注重身材管理的人們要在節後及時地做減肥效果跟蹤。圖片來源:西達賽奈官網體脂秤測試的結果可連結到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和你已經使用的任何健身應用程式,數據跟蹤、方便等特點,是當下人們追捧的減肥必備設備之一。
  • 健身房的體脂測量可靠嗎?4招教你自測體脂!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的脂肪含量在人總體重中所佔的比例,也稱為體脂百分數。具體的計算公式是:體脂率 = (脂肪重量 ÷ 體重) × 100%。目前普遍認為,男性的體脂率正常值為15%~18%、女性為25%~28%。
  • 什麼是體脂率 體脂率怎麼計算
    對於正在積極減肥的朋友來說,減肥實際上就是減肉、減體重,當我們站在體重秤上稱重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體重雖然僅僅是一個數字,但是實際上這個數字當中包含有骨骼、肌肉、體液以及脂肪組織等,如果想要更好地知道減肥的成效,我們就需要學會測量體脂率。那什麼是體脂率?體脂率怎麼計算?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 你的體脂率是多少?想知道如何計算嗎?一篇文章給你答案
    除了「哥們,你今天練什麼?」這個問題之外,我們在健身房經常能夠聽到的問題還有「你體脂率多少?」對於一個肌肉線條比較明顯的訓練者來說,大家總是想搞清楚TA的體脂率是多少,然後同時看看自己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比如我在最近兩個月的減脂效果就還不錯:
  • 最新脂肪計算公式!進來算算你的脂肪有多少???
    當我們站到體重計上秤體重時,得到的數值事實上是骨骼、肌肉、器官、體液及脂肪組織等相加的總重量,所以使用體重計並無法讓你知道體重的減輕,到底減掉的是水分、肌肉還是脂肪,如果你想知道體組織變化情況,就要學會測量體脂率。
  • 減肥●從計算體脂率開始
  • 體脂率是什麼?保持多少最合適?根據計算公式,一算便知胖瘦
    體脂率保持多少最合適?體脂率其實就是指我們身體中所含有的脂肪量,在總體重中佔有的比例,根據這個百分比可以看出身材的多少。最健康的體脂率,男性是在14%到17%,而女性是在21%到24%。若是男性的體脂率在超過25%,女性超過31%,就算是胖了,需要及時的控制。
  • 簡單的體脂率計算小方法,脫掉上衣對照一下
    以前判斷一個人胖瘦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身高及體重的比率(即BMI,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值)來判定。不過此種方法容易忽略了人體脂肪的多少。因此,要判斷一個人真正的肥胖程度,除了用BMI做參考指標外,另外還必須要檢測體脂肪率,這樣所得出來的結果才會比較客觀。體脂肪率是指人體脂肪與體重之百分比。
  • 判斷肥胖的5個標準,體脂率測試的3個方法
    最簡單的方法,我們經常問一個人,你的體重是多少?如果他說的體重超過了你的「認知」,你就會覺得,哇,好重啊。當體重按身高計算的標準體重,你超過了20%,就可以認為是肥胖。標準體重計算公式: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適合亞洲國家採用。但由於單純的體重測量並不能充分反映體內的脂肪含量,因此更多的會採用BMI、WC或WHR判斷是否肥胖。2、BMI(體質指數)
  • 體脂率計算公式如何計算
    核心提示:每個人對自己身材的形容幾乎是以胖和瘦來區別,當發現自己胖了,那麼就努力讓自己減肥,如果發現自己瘦了,那麼就可以增加飲食攝入量進行增肥。其實不論是減肥還是增肥,最好的身材是要根據個人的體脂率去進行計算,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體質率是多少,也不知道體脂率計算公式是如何的。
  • 一個測體重指數公式,提醒:超過這個數,或許你該減肥了
    一個測體重指數公式,提醒:超過這個數,或許你該減肥了一般來說,人體在25歲以前,身體處於逐步發育到成熟的過程,正常的人體,各項功能都在積極向好的方向發展。由此可見,對於在40歲以前,比較容易控制體重的時候,不讓自己超重,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不僅僅是未了苗條身材,更重要的是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