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家居嚴選師 第 230 篇文章
第一份工作時,Andy有個同事兼室友,是位愛吃美食、愛運動的陽光女孩。
不過她很喜歡屯東西,兩人合租,她的東西佔了整個的三分之二還多。甚至衣櫃她自己的塞滿了,還要將部分衣物挪到我衣櫃中。
因不會收納,顯得凌亂,每天早上起床找衣服都要找半天。。。
前段時間去她家玩,發現家裡東西歸納得整整齊齊。看到Andy驚訝,她笑道:這還不是跟你學的。
一起合租時,Andy每一兩個月定期整理物品,她也會偶爾跟著一起整理。但是我整理過程中不定期會清理掉些物品,做到東西有進有出,總量保持平衡。
而她,總是說:「這個才用過兩次,扔掉太可惜」「這褲子等我瘦2斤,就能穿了」…以至於即便偶爾收拾,不久後還是會凌亂。
後來,她看了不少教怎麼整理房間、怎麼收拾的書,更進一步意識到收納不僅要整理歸類,還要斷舍離。
「養成這習慣後,買東西也變得有些克制了,不再亂買買買一堆無用的東西了。」她說,收納不僅是一種技巧,甚至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狀態。
收納,首先是「斷舍離」,然後將留下的東西「聚攏」收起來。
在Andy看來,一個收納得井井有條的家,一定要有斷舍離的心態,會整理的能力。而收納整理的核心就是將東西「聚攏」。
集中收納,最好的方式便是用集中式大容量的柜子。下面Andy分享我覺得最值得推薦的幾種大容量又超級美觀好用的柜子。
玄關千萬別只擺個架子就當鞋櫃,相信我,沒過幾個月,你家玄關一定亂糟糟。
一個功能齊全由大容量的鞋櫃,無疑是吊櫃+地櫃+高櫃+掛鈎+換鞋凳+裝飾櫃的大容量組合櫃了。
鞋凳方便小孩、老人及常穿高跟鞋女士換鞋;下面做成開放格(或直接在地櫃下懸空25㎝),作為常用鞋位,不會導致玄關因鞋子隨意放而凌亂;
掛鈎方便進門隨手掛放包包,大衣;
吊櫃用來放過季的鞋子;地櫃配置抽屜,用途廣泛;
敞開式隔板做裝飾櫃,擺放擺件、綠植,作為家庭品位的展示窗口;
高櫃大容量,櫃門還可以充當全身鏡,方便整理儀容(全身鏡還可放掛鈎處)。
電視櫃設計,Andy推薦的是將整面牆都做成柜子的到頂櫃。
用淺色櫃板直接做到頂,然後遵循Andy常說的「二八」原則,即20%露80%藏。
如上圖,人站著視線所及是「露」的部分,用來擺放書籍、藏品、綠植等美的物品,其他「不好看」的如插座、塑料質感的玩具等通通隱藏起來。
餐廳用卡座+嵌入式到頂餐邊櫃最實用。
卡座省去了椅子和椅子間、椅子背後的空間,直接貼牆,有限空間能容納更多人,而且背靠牆很有穩定感和安定感;尤其是卡座下半部分作為收納空間,能夠緩解儲物壓力。
嵌入式到頂餐邊櫃,淺色櫃體嵌入,視覺上很輕盈,收納容量卻很大,還可將學習桌搬到這兒,小孩學習更有效率。(這個位置也可以用來放冰箱哦,緩解廚房壓力~~)
櫥櫃一般有一字型、二字型、L型、U型和島型,這幾種各有特色,但Andy覺得U型最高效節地。
相較而言,U型櫥櫃洗-切-炒的流程更順暢,而且利用三面牆,使用及收納的空間利用率更高。
不過實現U型布局需要家裡廚房是矩形,而且開門的一邊是長邊方向。不然就做L型吧,這也是很高效的一種設計布局。
櫥櫃內部推薦用抽屜或拉籃,再用隔板或盤子架分門別類;轉角處用轉角拉籃或小飛碟存放不常用物品;
吊櫃用帶伸縮杆的升降拉籃;
牆面裝杆鉤組合;臺面不要放太多東西,最好買個置物架擺放少量東西。
衣櫃做到頂,不僅增加儲物空間,而且美觀,還避免灰塵落下,減少打掃的時間。
內部規劃一般是收納區、掛衣區、摺疊區、靈活區域四個功能區。
頂部高,做收納區,放不常用的被子、枕頭、換季衣物、包包等。
中間摺疊區+掛衣區,掛衣區佔比可大些,摺疊區建議設置格子抽,方便以「立式」摺疊衣物放置,小孩的衣櫃用根據衣物長度隨時拆卸的隔板,方便調節。
底部做成抽屜或格子,作為收納區放不常用的換季衣物或行李箱、包包等。
次臥或二胎的兒童房設置帶抽屜的上下床。
床底+階梯都設計成儲物抽屜,小孩的玩具、衣物,你想塞下多少就能塞多少。
浴室櫃的最佳收納高度是臺面、鏡櫃中下部和下柜上面。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三個地方。
鏡櫃嵌入牆體,能消除空間的厚重感和壓迫感,還能隱藏不少物品;
在鏡櫃下面(左右)做開放格,和臺面一起,建議統一買白色包裝或統一替換瓶分裝牙膏牙刷、洗面奶等高頻的小東西,視覺上更美;
下櫃用抽屜式的,一目了然,方便拿取。
根據聚攏的原則,同空間相鄰櫃體,相鄰空間不同櫃體組合「聚攏」,能讓空間看起來整潔乾淨又儲物量大。如下面案例:
▲鞋櫃+餐邊櫃組合
▲餐邊櫃+電視櫃組合
▲床+衣櫃+書櫃
▲床+衣櫃+書桌
▲書櫃+書桌+衣櫃
家的樣子,代表了你的生活習慣、你的精神狀態、你的生活態度,甚至你這個人,所以,在有限的空間,用聚攏的收納柜子,將家收拾得整整齊齊、井井有條,打造屬於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的美吧!
end
標星+置頂家居嚴選師,一秒找到Andy
▼
點個「好看」再走唄▽▽▽